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未來的幾年內,企業員工可能會開始要求在職場建立安心空間。也會有越來越多員工在開會時情緒失控,只因為聽到跟他們不同的意見。隨著年紀漸長,i世代會開始學習適應職場的現實,但職場也會為了迎合他們而調整——以未知的方式。

文:珍.特溫格(Jean M. Twenge)

教室裡的i世代

i世代很不一樣;大學的教職員和行政人員已經開始注意到了。以前千禧世代總是充滿樂觀、自信,以及強烈的權利意識,昂首闊步地走進大學校園。當時教職員遇到的學生都認為只要上課有到就可以拿A,而且往往對成績斤斤計較,認為自己有權利獲得特殊待遇。i世代的面貌就很不一樣了:他們在全球金融海嘯的陰影下成長,自我期望比較低,自戀程度和權利意識往往也較低。i世代比較悲觀,自信心也不如千禧世代;這一代的學生更願意努力,也不太會吵吵鬧鬧地質疑他們的成績。從另一方面來看,i世代比較不敢在課堂上發言和發問——他們害怕自己講錯話,對自己的見解沒什麼信心。(2017年,麥格羅─希爾教育集團針對六百多名大學教職員進行民調,其中有70%表示學生發問的意願、課堂參與的踴躍程度都比五年前低。)想讓他們積極參與課堂,需要更多安心的感覺和信任。

身為第一個完全在後網路時代出生的世代,i世代很習慣自己查資料。但這不表示他們就不聽課,因為他們也非常渴望在課堂上有出色的表現。我曾經對學生進行意見調查,問他們希望怎麼度過上課時間, 大部分的人都說只要課堂內容傳達的資訊對考試成績有幫助,他們對於聽課就沒有意見。

他們喜歡討論,但不希望討論占用太多時間,讓他們沒有足夠時間學習考試會考的教材。話雖如此,上課內容保持有趣還是很重要。i世代看的線上影片很少超過三分鐘,而且每隔幾秒就會交替使用不同的手機應用程式。要在課堂上吸引i世代的注意,往往需要配合他們短暫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在講課、討論、放影片、示範等環節之間切換。i世代對權威的接受程度比千禧世代高,但如果缺乏課程參與或至少看幾支影片,他們也一樣會在課堂上睡著。

i世代上大學前,在書本閱讀(甚至長篇雜誌文章)的經驗也嚴重落後。為了彌補閱讀素養的差距,出版商正著手把教科書電子化,輔以影片、互動式圖表、內建小測驗等要素——這些都是吸引i世代注意的絕佳方式。我也認為,教科書不能再以太過鉅細靡遺的方式涵蓋過多的主題。我的朋友凱特.卡塔尼斯(Kate Catanese)在凱霍加社區學院教心理學,她注意到這個世代不太願意看書。「我的學生有一次抱怨說我讓他們讀太多東西,那一次的讀物是八頁的熱門新聞報紙文章,是有點太長沒錯,所以沒辦法讓他們保持專注。」她這樣告訴我。對於這樣的抱怨,我不會建議教師從善如流;學生終究需要學習閱讀長篇文章。不過,我們還是有必要迎合他們的學習需求,把教學的範圍稍微縮減一點,往往就是最佳的折衷方案。

凱特在課堂上就採用了這種方法。「我開始以課程的深度取代廣度,這樣子學生真的比較願意接受。教一些很酷的東西就好,其他東西都可以略過。」她說。我認為教科書也應該採取類似的方法——涵蓋最重要的一些主題,內容足夠詳細,讓學生可以從不同面向了解各種議題,但省去冗長的一連串主題和太過詳細的內容,以免讓他們無聊到掉淚。書籍經常改版也很重要,至少每三年改一次。舉例來說,高中課本每十年才改版一次(如果有改版的話),這會讓i世代認為書籍不能盡信,因為內容都已經過時了。十年這樣的時間在很多領域已經足以產生徹頭徹尾的變化。過時的書籍會讓i世代重新回歸網路,這樣下去他們還是無法學會如何閱讀長篇文章。能夠更頻繁更新的電子教科書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方式。

由於i世代會在網路上大量學習,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如何判斷內容。隨著「假新聞」在2016年大選期間充分展現影響力,許多人現在很難辨別網路上消息的真偽。i世代需要學習如何查證來源,並了解如何評估證據。許多高中已經開始教授這樣的課程,但這種類型的批判性思維必須貫穿i世代的教育過程,並在幾個特定領域列為學習重點。舉例來說,應該教導主修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生,去了解具有同儕審查制度的期刊文章,與基於分析部落格內容或數百人調查結果所寫成的文章,比較兩者在發表標準上的差異。學生也需要了解實驗對照組和代表性抽樣的重要性;這些議題在行銷、人力資源、新聞、政治等領域都會出現,不僅限於學術界。

i世代延續了千禧世代發起的趨勢;他們比起前面幾個世代更重視外在價值(具體結果),比較不重視內在價值(活動本身帶來的樂趣)。i世代的學生擔心自己無法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害怕自己在這個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的現實之中,會落在「貧困」的那一端。i世代務實、認真、充滿渴望,比起學習的樂趣,他們更看重考試成績。他們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賺到更多錢,不見得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靈。對許多出身嬰兒潮世代、X世代,甚至千禧世代的教職員來說,這樣的i世代是他們難以接受,卻也無可奈何的, 畢竟這些老一輩的教師都熱愛自己教的東西,當然也希望他們的學生能喜歡。在我的課堂上,我會至少撥出一些時間進行討論,嘗試平衡這種世代之間的差異;我通常會詢問學生的個人經驗,以及他們如何理解教材。即使我知道很多學生只想要分數,但我還是希望他們注意到,這些內容如何幫助他們了解自己身處的世界。大多數班上的學生也發現,這樣的討論可以幫助他們記住教材的內容——雙贏局面就此形成。

雇用i世代——以及讓他們留下來

i世代目前已經是大學畢業生當中的主要族群。一些企業才剛開始了解千禧世代的職場思維,現在又要試著了解i世代。幸運的是,第七章的研究資料為了解i世代提供了很好的途徑,而且比起在十年前想了解千禧世代,只能靠早期的一次性意見調查和道聽塗說的傳言, 如今關於i世代的資料在準確度上好了許多。現在,在i世代步入職涯開端的同時,由於一開始就有明確的資料可供參考,我們馬上就能掌握這個世代的樣貌。

第一批雇用i世代的經營管理者來自服務業,例如餐廳、零售店面等。許多人很快就發現i世代不知道怎麼撰寫履歷,但是非常擅長製作影片(這很合理,因為他們書讀得很少,社群媒體用得很多)。有些企業會利用JobSnap等應用程式徵才;這種應用程式要求i世代的求職者製作一支短片介紹自己,藉以代替履歷。雇主可以根據影片內容篩選求職者;以許多入門層級的服務類型工作來說,影片比較能呈現出職缺所需要的特質(例如良好的語言、社交能力等)。此外,由於i世代只能用自己的手機提出求職申請,管理者應該可以在更多優秀的人選中做選擇。

總體來說,i世代的到來對管理者而言是好消息:i世代和千禧世代相比,更願意專注在工作上,對於努力所能獲得的成果也抱持更為現實的態度。i世代想要良好、穩定的工作,並且渴望證明自己。與一般的看法相反,他們並不想當創業者——事實上,他們和先前幾個世代相比,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或成為自雇者的可能性比較小。這代表i世代的人才會在業界待價而沽,只等伯樂前來發掘。i世代和千禧世代相比,權利意識和自戀程度都比較低,對自我的期望也偏向溫和穩健。他們自己在五年內成為公司執行長的期望比千禧世代要低,對於高報酬、低工作量的期待也較低。i世代沒有過高的自信,而有較佳的工作倫理。他們的缺點在於年輕員工焦慮、猶疑不定的比率偏高,求好心切但害怕犯錯。i世代比較有可能為了及時完成提案而投入額外心力, 但對於是否能夠成功的信心不足。千禧世代需要讚美,i世代則需要安心感。由於成長的步調緩慢,許多i世代也比較不獨立;在獲得詳細的工作指示之後,他們往往還會需要更多引導。與千禧世代共事時學會了當啦啦隊的管理者,在面對i世代時會發現他們自己更接近心理治療師、人生導師或父母的角色。

怎麼幫助i世代投入工作?補償機制是一大關鍵。收入不平等的現狀導致i世代擔心無法成功的心理根深蒂固,他們甚至比千禧世代更有可能表示「經濟狀況變得富裕」很重要。他們往往扛著驚人的學貸債務;他們對彈性上班和休假也有興趣,不過沒有幾年前的千禧世代那麼在意。i世代和千禧世代一樣,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明確的職涯進路,讓他們可以順利升遷,而且最好能快一點。考量他們的升遷時間表時,不妨劃分出較多的時間分段;不要規劃每兩年一次的大幅升職,反之可以用每六個月一次、合計四次的小幅度升遷作為目標。對於這個使用Snapchat的世代來說,六個月的感覺就像六年。給i世代意見回饋時, 頻率可以拉高,不一定要每年績效評估的時候才給意見。

由於i世代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也比較沒有耐心,他們對於針對特定工作、言簡意賅的意見回饋反應最好;盡量避免著眼於長期績效的冗長評語, 給他們的意見回饋要盡量保持簡短,並切中要點。此外,雖然i世代缺少千禧世代過度膨脹的自信,但他們仍然是高度崇尚個人主義的一代,關注個人發展和自我定義。他們希望身為個人能夠產生影響,不甘於只當企業裡的一顆小齒輪。某些企業已經開始允許員工自己選擇職稱,並自行定義職涯進路。這樣的選項能同時吸引千禧世代和i世代,因為能否被視為獨特的個體,是他們共通的關注重點。

多使用安全這個詞,或者多強調你營造出的「安全環境」。i世代比任何一個世代都還要重視安全,這些言詞不只是安慰,更是他們對職場的期望。他們希望能感到安心、受到保護——不只身體上,還包括社交方面和情緒方面。i世代的意思不是要你把他們當寶貝疼愛(你應該帶領他們進入狀況,適應商場的現實),但比起千禧世代,他們確實需要別人更溫柔的對待。記得隨時強調自己願意幫助他們,而且會跟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你給他們的意見回饋,都是為了幫助他們成功。(尤其要常說:「我希望你能成功。」)批評時措辭也要謹慎,才是提升績效的最佳途徑。

許多招募年輕大學畢業生的企業,已經開始讓家長參與招募和入職培訓。我預期隨著i世代逐漸加入職場,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下去,甚至會更形擴大。i世代和千禧世代相比,長大成人的步調較為緩慢, 而且培育他們的大學院校都越來越注重安全和保護。發現以下事實請不要太震驚:你的年輕員工需要建議的時候,可能會跑去問父母;有時候他們看起來更像18歲的孩子,而不像22歲的成年人。依照嬰兒潮世代和X世代的標準,基本上他們就是孩子。

i世代為職場上的交流帶入了全新的型態。很多i世代不明白: 明明傳訊息比較快,為什麼還有人要發電子郵件。在《我們是Z世代:身份認同、態度、觀點如何塑造我們的未來》(We Are Generation Z: How Identity, Attitudes, and Perspectives Are Shaping Our Future) 一書中,16歲的作者維維克.彭迪特(Vivek Pandit)這麼寫道:「有一陣子,我以為人家說的email的意思是snail mail(snail是蝸牛的意思,意指這種郵件很慢)。後來我才發現snail mail指的是用紙筆寫的郵件,要好幾天才會寄到。那種郵件我之稱為『古老的郵件』(ancient mail)。」甚至連傳文字訊息可能也快要落伍了:隨著Instagram、Snapchat的普及,i世代開始大量仰賴視覺圖像,而非用文字交流。

i世代會用表情符號、圖片、影片剪輯來交談。各個組織最終可能都會把溝通方式調整i世代習慣的方式,不過在這一刻來臨之前,很多i世代員工需要有人教他們怎麼和老一輩的同事、客戶進行最有效的溝通; 換句話說,得告訴他們表情符號和影片要慎用,也不要太常傳圖片。很多嬰兒潮世代不一定知道每個表情符號的意思;X世代在應該收到email的時候卻收到影片,他們也不見得會高興。i世代也需要調整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上班要閱讀長篇文字、打長篇大論的報告,這想必會讓i世代苦不堪言;這種溝通方式帶給他們的負擔,會比千禧世代和X世代更沉重。i世代一輩子都用簡短的片段訊息互相交流溝通,一頁頁的純文字並不是他們熟悉的溝通方式。

i世代還會把敏感警告、安心空間、微侵略的概念帶入職場。如果你手下有員工(可能是較年長的那些)對於種族、性別、性傾向或跨性別議題缺乏意識,你的新進i世代員工很有可能對此頗有微詞,覺得自己受到了微侵略。在未來的幾年內,企業員工可能會開始要求在職場建立安心空間。也會有越來越多員工在開會時情緒失控,只因為聽到跟他們不同的意見。隨著年紀漸長,i世代會開始學習適應職場的現實,但職場也會為了迎合他們而調整——以未知的方式。

相關書摘 ►《i世代報告》:人類首次擁有能上網的手機,這突如其來的轉變所帶來的就是「i世代」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大家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珍.特溫格(Jean M. Twenge)

譯者:林哲安、程道民

誰是i世代?他們和過去的世代有何不同?我們又要如何了解他們?

本書是第一本全方位理解i世代的調查報告。

而理解i世代,我們才能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

i世代正是,或即將是你巿場行銷的對象、你要招募的新人、你台下不信任教科書的學生,或是你家中遲遲不願長大的孩子。不論你是嬰兒潮世代、X世代或是千禧世代,你都該了解他們——i世代跟前幾個世代的差異之大,差異形成的速度之快、來勢之洶洶,都是前所未見,且耐人尋味,原因是,青少年是對改變最為敏感的一群,因此影響i世代的事物,最後也終將影響更年長的人。

如果你就是i世代,你難道不想知道自己的世代特性是如何形成,而別人又是怎麼看待你們?

i世代是出生於1995年至2012年的一代,相較於過往的世代都只是數位世界的移民,他們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他們就是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

正如同「i世代」這個名稱所標示的,此一世代極度仰賴智慧型手機與網路,他們隨時要查看手機裡是否有新訊息,一旦無法上網,就焦慮不安——或許對他們來說,網路世界才是現實的世界。

然而,對於i世代的理解,絕不能片面簡化為「手機成癮」或「網路沉迷」。「i世代」指出了一個世代集體的心理狀態,對於網路的全然依賴,使得這個世代不善於實體世界的人際相處,拉長了童年期、延後了長大成人的時間,形成與過往的千禧世代(1980-1994)、X世代(1965-1979)、嬰兒潮世代(1946-1964)全然不同的新世代。

可是我們真的了解i世代嗎?我們對i世代的一些觀感,的確是真實的。例如,i世代確實遠比上一代憂鬱、不愛讀書,也比上代更包容、擁抱差異。同時,他們不但遲遲不願長大,對未來更有難以言述的不安及恐懼。但或許我們對i世代仍有更多誤解——

【誤解一】i世代比過往的世代更愛跟父母作對

本書指出:i世代其實是對父母的反抗較少的一代。不僅如此,他們也更不愛冒險、更少喝酒、開車更注意安全。

【誤解二】i世代喜歡上網,是因為他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快樂

本書指出:花越多時間在螢幕前上網的青少年越容易不快樂;相反地,花越多時間在非螢幕活動者,越容易快樂。甚至因為網路霸凌,使得i世代自殺的比率也偏高。

【誤解三】i世代已進入職場,但他們抗拒加班,老是想著創業當老闆

本書指出:i世代雖然不認為工作就是他們人生的全部,但與千禧世代相較,他們對工作有較高的現實感。此外,由於創業有較高的風險,追求穩定、不愛冒險的i世代並不嚮往創業。

【誤解四】i世代重視人生意義的追求,對於賺大錢並不感興趣

本書指出:i世代面臨不那麼優渥的經濟大環境,包括債台高築的學貸,使得他們重視經濟的富裕更甚於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此外,使用螢幕的時間增長,也刺激了他們對於財富的渴望。

【誤解五】i世代在政治上偏向自由派,支持保守派的年輕人少之又少

本書指出:偏向自由派的年輕世代確實不少,但政治傾向朝兩極移動,才是對i世代的準確描述,i世代並非全然擁抱自由派。

其實,我們並不那麼理解i世代,事實上我們對i世代,甚至對所謂「世代差異」,都有太多的偏見。

本書作者珍.特溫格教授是「i世代」一詞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三個「i世代」女兒的母親,研究世代差異已超過二十五年。她透過大量權威的數據調查以及深入訪談,從十個層面畫出i世代的一幅幅剖繪,並透過上百張圖表,呈現i世代以及世代差異的面貌,可視為i世代藉由這些資料的集體發聲,足以作為我們理解i世代與各世代的重要指引。

i世代現在已經是國家的公民、經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企業的員工,他們更可能是我們身邊的家人、親人與情人。i世代的煩惱是社會整體必須面對的問題,i世代的希望,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

本書以中立、客觀的角度,盡可能以不帶偏見、不預設價值判斷的立場,敘述i世代的特質,並不將問題指向特定世代。事實上,作者強調,文化變遷包含許多因素,不會只有單一原因——不會只來自父母,而是包括科技、媒體、商業,以及教育的共同作用,才創造出這一整個與我們的父母及祖父母輩截然不同的文化。當文化改變時,我們全都身在其中。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