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建議老闆改變觀念,不要認為自己是雇主,就比較偉大。其實雇主與應徵者雙方都有選擇的權利,雙方是對等的。雖說公司在面試應徵者,其實應徵者何嘗不是在選擇加入哪一間公司?


文:曾國棟、李知昂

【選才是主管CP值最高的工作,設法讓應徵者選擇你!】

面試要談十小時以上,晉用後反而很少談話?

我們公司有一位幹部,我在面試他的時候,每次都談兩、三個鐘頭,談了四次,花了十個小時以上。可是他進來公司以後半年,我都很少找他談話。有一天他忽然來問我:「當初面試的時候您跟我談那麼多,我以為進公司以後,您一定會很囉嗦,常常問東問西。沒想到半年來您幾乎都沒有找我,為什麼呢?」

我回答說:「在面試的時候,我已經花了許多時間深入了解你,才會晉用。你也是因為聽了我的分析,認識我們公司,覺得進來這裡對你的生涯發展有幫助,才會選擇我們,不是嗎?」他自然同意我的看法,於是我繼續說:「但是面試之後,接下來你進入用人單位,就是該單位主管應該跟你對談,安排工作,進行日常的運作,那是用人單位主管的職權。除非發現特殊狀況,我不必也不宜插手太多。」

「既然我找對了人,放對了地方,就可以授權並信任用人單位,不必再花時間管你日常如何工作了,自然很少跟你再做長談。」

啟發與迷思

這個故事的啟發,第一是面試時,最高階主管要多花時間,確認應徵者的本質與能力。

晉用後就可以省很多事,這些時間花得很值得,CP值高。即使未來沒有跟屬下經常談話,他也能把工作做好。

第二,屬下進入用人單位之後,最高階主管也應該交由用人單位和他溝通,不宜事事插手。如果仍然由我跟他說明工作細節,一天到晚長談,就會造成體制的混亂,公司的管理無法層次分明。

選對人才,能幫你解決問題,花三小時面試等於省了三年
重視人才,選對人才,比忙於工作的事務更重要。因為選對人才,事務問題他能幫你解決。因此面試務必要用心進行。  

面試的時候,如果發現應徵者本質不佳,最高階主管可以很快做出決定,不必浪費彼此的時間。   

但如果遇到有潛力的人才,花三小時,甚至好幾次三小時深入了解他,是值得的。這段面試過程對公司的意義是,這個人才既然有潛力,未來很可能受到重用,成為公司的棟梁之材。花較長的時間了解他,可以確認是否選對了人,晉用後更能把他放對位置,讓他適才適所,發揮所長,後來就很輕鬆。據我估計,可望為自己省下三年時間,非常划算。

但若面試時馬馬虎虎,結果正好相反。也許用錯了人,本質不佳,導致公司受到損害。

也可能因為不夠了解對方,即使他是「對的人」,卻沒有放到正確位置,導致工作做不好,或是很快離職,主管們反而要耗費心力收尾,浪費更多時間。

要改變觀念,雙方都有選擇的權利  

建議老闆改變觀念,不要認為自己是雇主,就比較偉大。其實雇主與應徵者雙方都有選擇的權利,雙方是對等的。雖說公司在面試應徵者,其實應徵者何嘗不是在選擇加入哪一間公司?

如果沒有正確的心態,雇主的態度就可能高高在上,例如面試時間一改再改,不願與應徵者協商配合,對於應徵者的需求覺得無所謂等等,均不利於爭取人才。

用誠意及願景感動應徵者

還有一個觀念,雇主要用誠意及願景感動應徵者。經常遇到一些案例,面試應徵者之後,過了兩個星期再跟他聯絡,他已經被其他公司聘請了。問他為什麼去另一家?往往是因為對方由董事長或總經理親自面試,陪他一起用餐等等。這些做法,都會讓應徵者感覺到,好像這家公司比較尊重他,較有誠意,便打動他投效,凡此種種,都是薪資與福利之外的影響因素。

此外,分享公司願景也是打動應徵者的一個方式。即使在他應徵的職務中,你提供的薪資條件不是最高,但公司的願景與使命讓他認同,也可能吸引他加入。

長時間深談,找出契合點

另外,花較長時間面試,能讓應徵者更認識公司的潛力,找出彼此的契合點,有助於爭取人才。

想找出契合點,一定要花較長的時間。如果面試就像「沾醬油」,公事公辦,主管換個名片、打聲招呼就離開,其他條件交給人資去談,就無法在員工到職之前,了解這個人能做哪些事,能力到達什麼程度。

但若主管願意花足夠的時間深談,無論這個人未來進入哪個部門,你都知道他的能力與特質。假使未來有些職位出缺,或有特殊任務需求,你就知道如何調兵遣將,對你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若發現雙方「不契合」,也可以及早淘汰。

掌握漏斗式提問及舉例說明技巧,選對人才

要達到最佳面談效果,不是單純提問就可以辦到。而是掌握漏斗技巧,從「開放式的問題」開始,再從應徵者回答的內容中詢問各項細節。不要只問封閉式的問題,才能避免應徵者實問虛答,避重就輕,進而看出他的本質、能力,及對於某個職缺是否適任。

舉例來說,可問應徵者,他在過去公司做過最驕傲的一件事,當時他是如何做的?把握「情況、行動、結果」三段問法,逐步問清楚,要求對方舉例說明。問他是在什麼情況下,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得到什麼樣的成果,當時的情緒或感想如何?仔細聆聽應徵者是否有條理地描述細節,就知道他是否說出真正的經歷。若應徵者的經驗不足或膨風,此時就會露出馬腳。

主管也要留意聆聽弦外之音,或應徵者在回答時,不經意說出的經歷,與他的價值觀。

你經常可以從這些地方,發掘出應徵者的本質,或發現他與團隊的合作狀況等資訊。

不只談薪資,職涯發展等都是說服應徵者的好誘因

人人都關心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如:他的工作是否有成就感;你讓他負責的工作有無機會讓他獨當一面;假如做得好,有沒有升遷的機會等。

此外,公司是否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應徵者成長?老闆或主管的領導能力如何?是否讓他覺得值得跟隨,可以從主管身上學到東西?這些條件都是說服應徵者的好誘因。

至於工作性質與薪資福利,只是誘因之一。雖然它們占的比重也不小,但往往對於相近的職務,薪資不會相差太大。如果只差五%、一 ○ %以內,反而職涯發展、成就感、學習環境這些因素,可能成為應徵者決定應聘的關鍵因素。  

因為起薪並非重點,也許短期內,他在我們公司的薪資會比別處稍差一點,但職涯發展的規劃有吸引力,讓他覺得若發揮所長,有機會三級跳,最後的薪資福利可能比外界好很多,CP值反而高,他就可能願意投效。

結論:看重面試,選對人才,積極留才

  • 花時間選對人,深入了解他,放對位置,適才適所,雇主後來就很輕鬆。
  • 雇主與應徵者雙方都有選擇的權利,地位是對等的。
  • 長時間面試,能讓應徵者更認識公司,找出彼此的契合點,有助於爭取人才。
  • 面試時掌握漏斗式提問技巧,提出開放式問題,要求對方舉例說明,再逐步追問,就能看出應徵者真正的本質與能力。
  • 起薪並非重點,若職涯發展的規劃有吸引力,最後的薪資福利可能更好,CP值反而高。面試時應花時間跟應徵者詳加說明。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關鍵決勝力:董事長給職場人的50個管理思維與工作眉角》,商周出版

作者:曾國棟、李知昂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工作的天使與魔鬼,都在關鍵細節裡
下決策、帶團隊、衝業績、拚升遷
都必須從關鍵細節中學習、進步

本書作者曾國棟先生在1980年與友人共同創立友尚,在2000年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的電子零組件通路公司,2009年營收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友尚在2010年加入大聯大控股,大聯大控股成為全球第一的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2021年的營收約新台幣7786億元。

曾先生亦曾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A+行動計畫」、中小企業總會「二代大學」、全國創新創業總會、AAMA台北搖籃計劃等組織,擔任輔導新創與企業的導師,以自身40年職場經驗與智慧,提供建言。

本書的50篇文章,作者以實際案例,帶領讀者重新審視每天發生在工作場景中的大小事件,勉勵在職場中奮鬥的管理者、工作者,只要能轉個念,都能從關鍵細節中學習,例如:

  • 如何設計機制,讓員工自動自發努力?
  • 如何透過共享資源,達成雙贏、多贏的合作模式?
  • 如何練習做決策,提升自己的判斷,也減輕主管的負擔?
  • 如何透過共通的語言,輕鬆建立關係?


把關鍵細節做好、做得細膩,絕對有助於職場人做出好決策、帶出強團隊,更能精進技能、自我修練,強化個人與團隊的績效!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