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從以前開始,我就一直考慮到要回報培養自己的人類與世界的恩情,對於要用何種形式來實踐,我也做過各式各樣的考量。此外,我也常常感覺到,世界上有很多默默努力、不為人知的研究者,但是卻很欠缺可以讓這些人衷心歡喜的獎勵活動,我也曾說過,這些思考都是促成我創設京都賞的理由。


文:稻盛和夫 (Inamori Kazuo)

為世界為人類,積極盡力
創立京瓷以來,我把心血全部注入在開發精密陶瓷與經營企業當中。結果很幸運地企業順利獲得成長,我也因此獲得各種各類的獎賞。

最早我只把自己當成受獎者,很高興地去接受頒獎。一九八一年,東京理科大學故伴五紀教授傳來將頒發「伴紀念獎」的消息給我。

這是伴老師用自己的專利權利金的收入做為資金,用來表彰對技術開發有貢獻者的獎項。當時我只是很單純地參加頒獎典禮去領獎,當我看到老師,自己真的感到非常慚愧。

老師竟然把自己有限的資金運用在表彰事業上。相對的,我經營企業獲得如此的成功,結果也很幸運地擁有某種程度的財富,卻變成沾沾自喜的受獎者。當時我強烈感受到,「這樣是好的嗎?本來不是應該由我來奉獻能力、頒獎給別人才對嗎?」

從那時開始我才開始考慮,未來我一定要用某種形式將自己得到的東西回饋給這個世界。

接著,我於一九八四年四月,用自己的股票與現金合計約兩百億日圓做為基本資產,設立稻盛財團並創立了「京都賞」。

就在我發布要創設京都賞之後,很快地,我就去主辦諾貝爾獎的財團從事禮貌性拜訪和取經。那時我問他們:「像諾貝爾獎這種國際表彰活動,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結果他們回答我:「首先是從國際的角度來看,審查是否嚴正公平。其次是與能否持續下去有關的權威。」

然後我也模仿諾貝爾財團用「諾貝爾遺言」做為諾貝爾財團理念的做法,創立「京都賞的理念」,要求未來京都賞的審查與運營,都應該遵循「京都賞的理念」去執行。

在這些理念當中,我將過去以來我自己的人生觀「為人類、為世界做出有利益的事,是人類最高尚的行為」列為第一項理念。

從以前開始,我就一直考慮到要回報培養自己的人類與世界的恩情,對於要用何種形式來實踐,我也做過各式各樣的考量。此外,我也常常感覺到,世界上有很多默默努力、不為人知的研究者,但是卻很欠缺可以讓這些人衷心歡喜的獎勵活動,我也曾說過,這些思考都是促成我創設京都賞的理由。

還有,跟科學文明相比,現在人類對精神文明方面的探索腳步顯然落後很多。但是我認為,精神文明與科學技術兩者絕對不是處於對立的東西,如果能取得平衡,達到良好的發展,人類就可以避免招引不幸。因此我也整理出一個理念―透過京都賞讓科學文明與精神文化能取得均衡良好的發展。我也強烈地期待,能因此對人類的幸福有所貢獻。

透過這種方式做成的京都賞的理念,在審查京都賞的過程當中,或審查遇到瓶頸的時刻,我會要求評審委員的老師們「這樣的話,讓我們再度回到『京都賞的理念』,重新修正審議吧!」因此也變成活生生的理念。

我們就是根據這樣的理念,推展到今天為止的表彰活動。透過京都賞,能夠見到真正優秀的人才,這也是我的快樂來源之一。

雖然我們在京都賞的理念中強調,「有資格接受此獎的人,一定是與京瓷的我們一貫的作為一樣,為人謙卑且願付出他人的兩倍的努力、在研究的路上努力追根究柢、知道自己所以能以虔敬的心面對偉大的人才對。」

然而在審查受獎者時,即便能夠就業績與風評上做調查,卻無法詳細得知對方的人品。然而極為不可思議的是,到目前為止出現的京都賞受獎者幾乎都是可貴的優秀人才。我不得不這麼想,他們花費半輩子的時間只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也就憑那種真摯的姿態、才能塑造出有獨特風格的、優秀的人格吧!

京都賞的獎金,最早為了對諾貝爾獎的五千萬日圓表示敬意,由四千五百萬日圓開始頒發,隨後諾貝爾獎的獎金也調高了,第十屆京都賞三個部門的獎金各增為五千萬日圓,之後就一直定在這個金額。

至於得獎者如何運用這份獎金,在京都賞頒獎會後的統一記者會中,經常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本來我想大概都是用作自己的研究資金,事實上卻有很多人說想要回饋給社會,這點頗讓我吃驚。

例如第三屆獲得精神科學.表現藝術部門獎(現改為思想獎.藝術部門)的波蘭電影導演、已故的安德烈.華伊達,以他獲得的獎金為基礎設立了「京都―克拉科夫基金會」,在波蘭成立中心專門介紹日本的美術文化。

其他也有很多得獎者透過捐款或設立獎賞,把獎金用在跟世界與人類有關的事物上。

京都賞最初是為了慰勞全心力投入在研究中度過一生的人而設的,當初我希望他們能將獎金用在自己身上就好。沒想到他們用這樣的形式形成一種好的循環,讓我打從心底感到非常高興。

人類的行為中最讓人尊敬的,就是想要為他人做點什麼的行為。雖然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去思考是常情;能對他人有幫助、讓人感到喜悅,就是自己最高的幸福。事實上人類也擁有這樣的心,人類的本性就是如此美麗的東西。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稻盛和夫的思考之道:徹底改變你的人生與工作成果》,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稻盛和夫(Inamori Kazuo)
譯者:呂美女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人生的品質 取決於思考的素質
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帶領京瓷持續創新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
分享貫穿工作與生活的27個思考方式
一本帶你撥雲見日、突破現狀的「人生解答之書」

自京瓷創立至第二電電(今KDDI)成立,再到2010年協助日航自破產中重生,稻盛和夫這位當代的卓越企業家從心出發,堅持以創新與熱情,走在「敬天愛人」的正道上,為台日眾多企業樹立典範。

透過親身實踐,稻盛和夫不斷向每一位員工傳遞「促進自我成長,真正實現自我價值」的獨特方法。他熱情談論著「生而為人,要讓正確的事繼續正確下去」和「無論處於何種環境,都要努力磨練自己」所帶來的美好未來,並傳達了實現真正豐富、光輝人生的關鍵。

無論是為目標感到迷惘、因挑戰難以克服而煩惱,或者心情沉重無法振作,本書精練的人生智慧都將為你撥雲見日,成為心理的支柱!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