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本書作者鈴木祐,研究超過10萬篇論文,發現許多成功者的祕訣,並不在於付出多少努力,而在於幸運之神降臨時能緊緊抓住。本書他將解開備受哈佛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等世界一流機關認證的好運方程式。


文:鈴木祐

八成的人並未發現金錢樹
「偶爾找到正確的答案就好。」

這是前一章的結尾。使用好奇心這項技能,提高良好偶然發生率是抓住好運的第一步。「行動X多樣」的總量增加越多,意外的偶然也更容易來臨。

可是,這麼做還不能將好運方程式運用自如。如果增加行動的質和量,雖然偶然來臨的機會可能性會上升,但只靠這些並不能增加好運的量。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一九二八年,英國的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Sir Alexander Fleming)在培養葡萄球菌的培養皿上,發現了生長中的靑黴菌。這是身為細菌學家的基本錯誤,一般情況下應該立刻重做實驗。

可是,弗萊明不一樣。他才剛看到有問題的培養皿,就發現不知為何只有靑黴菌周圍沒有葡萄球菌繁殖,讓他感到不可思議。他進一步深入研究,最終成功從黴菌製造的化學物質中生產抗生素。如果弗萊明沒有注意到培養皿的異常現象,就無法指望得到如此重大的成功。

另一個例子是,一九四五年軍需產業的技術人員珀西・勒巴朗・斯賓塞(Percy Lebaron Spencer),在軍事用雷達的實驗中,發現了放在口袋的巧克力融化了。以此現象為基礎,他想出了用微波產生熱的裝置,兩年後誕生了現代人仍頻繁使用的微波爐雛形。

在這項發明中,斯賓塞的察覺力當然是一大功臣。如果他對「雷達融化了巧克力」這樣的偶然事件,只是單純認為「浪費了甜食」的話,微波爐應該就不會問世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並不少見。彩券中獎卻漏看了中獎郵件,或是忘記朋友給的有用建議,或者在網路上看到對工作有用的資訊卻忽視不理,這些人生中發生的良好偶然,我們卻無法察覺的案例隨處可見。

不管累積多少新的經驗和知識,若不能抓住身邊發生的良好偶然,就沒有意義了。如果繼續忽視不管,即使探索了世界,也不會得到成果。

如果以RPG遊戲來比喻,這就像沒發現村民話語中的重要線索,或者沒注意到放在地牢密道的寶箱一樣,不管怎麼探索世界地圖,如果不能識別眼前出現的攻略提示,就不可能過關。

因此,本章會聚焦在好運方程式中的「察覺」技能。能夠察覺到你周圍發生的細微變化,是提升好運的必備技能。

關於這一點,西華盛頓大學進行了一項有趣的調查。研究團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實驗。

  1. 在一棵矮小的落葉樹樹枝上,夾上三張一美元的紙鈔。
  2. 調查經過樹下的學生是否注意到紙鈔的存在。

一美元紙鈔放置的高度,約為距離地面175公分,除非非常分心地東張西望,否則都會看見紙鈔。也就是說,實驗打造了紙鈔必然會進入視野中的情境,以確認學生們是否能識別出這棵「金錢樹」。

在進行實驗之前,研究團隊預測「大半的學生會注意到紙鈔」。即使是在走路滑手機已經不稀奇的現代,應該不至於會漏看掛在顯眼位置的紙鈔。

不過,事實完全與預測相反,全體只有19 %的人注意到紙鈔,而且如果學生在走路時滑手機,這個數字則下降到6%。80%以上的參加者即使看到掛在眼前的紙鈔,仍會判斷為「沒有異常」,並對金錢樹視而不見。

雖然也有人會覺得「如果是我一定會發現」,但事實並非如此。像這種無法發現進入視野中物體的現象,被稱為「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這是從一九九○年代起,已被多次證明的心理機制。這是埋進我們大腦中,就像作業系統般的系統,要逃脫這種心理極為困難。

我們的心理之所以天生有不注意視盲存在,是因為大腦處理能力有限。人類的大腦本來就會經常採納周遭的景色、聲音、氣味等資訊,並判斷「這是有用的資訊嗎?」如果沒有這項功能,你就無法察覺到新資訊的存在。

可是,因為大腦畢竟是物理器官,所以一次能處理的資訊量是有限的。大腦每秒可以掃描的物體數,平均只有30到40個左右,即使如此,如果要處理所有來自外界的輸入,神經系統沒多久就會操勞過度而破損不堪。

為了防止這個問題,人類的大腦進化成不斷捨棄不必要情報的能力。我們之所以無法察覺到「金錢樹」,是因為紙鈔的情報雖然進入我們的眼中,但是大腦的判斷是「樹木上不應該長著紙鈔」,因此立刻刪除了資料。

總而言之,不注意視盲是保護我們免於資訊過多的重要系統,但同時這個功能也帶來了副作用,使我們遠離好運。好不容易探索了世界,卻沒發現出現在眼前的「金錢樹」,那就毫無意義了。這是好運方程式之所以重視「察覺力」的原因。

頂尖的銷售員有何不同之處?

為了提高察覺力,抓住日常生活發生的良好偶然,本章準備了三個訓練。

  1. Q矩陣:對於平時容易忽略的事物,投入關注的次數。
  2. 擴大視野行動:給自己有安心感並擴大視野。
  3. 理性謙虛訓練:了解自己的極限,獲得廣泛思考的能力。

稍後我將詳述這幾點內容,無論哪一種訓練都有提高察覺力的作用,只要嘗試其中一種,就能提高你抓住好運的機率。你不必實踐所有內容,請嘗試投入你覺得有趣的事。

在講解具體的訓練方法以前,讓我們先從簡單的測驗開始吧。

在下述列出的偉人名言中,「◯◯」的部分塡入的都是相同的詞彙。你認為那個詞是什麼呢?

  • 蘇格拉底:「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對一切◯◯,才是人類最偉大之處。」
  • 愛因斯坦:「無論如何,別停止◯◯。」
  • 伏爾泰:「評斷一個人,應該基於他◯◯的內容,而非回答。」

正確答案是「提問」。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催生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代表啟蒙主義的歷史學家伏爾泰,這三位人類史上留名的天才皆主張「問題」的重要性,並持續對所有事物提出疑問直至生命的終點。

除了他們以外,還有許多偉人也支持「提問」,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也斷言道:「重要的不是尋找正確答案,而是尋找正確的問題。」天才物理學家愛德華・維騰(Edward Witten)也曾留下這樣的話:「我總是在尋找這樣的問題——困難到尋找答案很有意義,但實際上又簡單到能夠回答。」

即使在多組數據中,「問題」的重要性也很明顯,其中具代表性的是,知名的心態研究學者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等人的調查。

杜維克等人召集了864名男女,並問每個人:「平常的生活你有多少時間用在捫心自問?」例如,當你陷入某種僵局的時候,是否會問自己:「我能做的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得更好?」,或者當你覺得學習沒有進步時,是否會提出問題:「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為了前進可以做什麼?」研究調查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意識地進行自問自答。

結果可以看到「提問」的好處,展現在人生的各種層面。越懂得在平時反覆自問自答的人,其大學的平均成績(GPA)就越好,而且學習、健康、儲蓄等等的目標達成率也比較高,還有在實驗室進行的認知測試也有較佳的結果。

特別有趣的是,這些結果證實,上述這些和參加者想出的解決方案的質與量是獨立無關的。簡單來說,不管你對抱持的問題,是否能回答出正確答案,這點不太重要;你只要對目前發生的事件提出某種問題,我們就能獲得改善表現的好處。

此外,商業界也有「提問」效果的報告。

讓我們來看看研究人工智慧的知名公司Gong.io進行的調查吧。

該公司的研究員克里斯・奧洛布(Chris Orlob)與多家企業合作,為各公司銷售員的商談進行錄音。在紀錄整理了五十一萬九千筆資料後,利用機器學習,調查「頂尖的銷售員有何不同之處?」

答案很明顯,相較於業績不佳的銷售員,頂尖績效者的提問數量有較多的傾向。具體來說,成功率為46%的銷售員,在每次商談的提問數為1-6個問題;而頂尖績效者的問題數則為每次11-14個,其成功率甚至高達74%。

兩者之所以有如此明顯的差距,是因為優質的問題具有刺激「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作用。

後設認知是能為我們帶來「更高層次觀點」的大腦系統,例如當我們在發表時,意識到「說話速度太快」,或者在下廚時考慮到「先煮根莖類可以節省時間」,當我們浮現了思維,想從更高層次觀察自身的行為時,你的腦內就是正在啟動後設認知。

如果沒有後設認知能力,我們就無法在發表過程中,察覺到客戶的反應變糟,或是無論過了多少年,料理手藝仍無改善。由於缺乏退一步的觀點,就無法瞭望整體,從而失去了察覺世界微小變化的能力。

然而,當後設認知功能運作時,我們的行為會有很大變化。

例如,假設你正在努力練習發表。此時如果你用以往的做法重複排練,或許確實能看到一定程度的進步。可是,如果你能在此時提出「有沒有更巧妙地傳達重點?」「還有其他有用的資訊嗎?」「圖表可以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嗎?」等問題,即使無法想出最好的解決方案,你也會更容易察覺應該注意的重點。如此一來,你可以試著加快說話的速度,或者嘗試在不同的房間練習、嘗試多種改進方案。

平時常提出問題的人,可以不斷進行這樣的工作,逐漸提升自己的表現績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好運方程式:行動力✕察覺力✕持續力✕恢復力,運用科學化練習,抓住好運、翻轉人生》,采實文化出版

作者:鈴木祐
譯者:陳冠貴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運氣,不是摸不著邊際的玄學,而是一門可被實現的科學
該如何以科學的方式來抓住好運呢?

日本大好評,一上市銷售突破3萬冊
比爾蓋茲、賴利佩吉等成功人士,不知不覺都在用的幸運實踐法

比起努力,你更要有趨吉避凶的能力
想要成功雖然需要努力,但更多時候還需要好運氣!掌握到關鍵時機,往往就能一飛沖天;不小心誤踩地雷,就會陷入萬劫不復 的深淵。

本書作者鈴木祐,研究超過10萬篇論文,發現許多成功者的祕訣,並不在於付出多少努力,而在於幸運之神降臨時能緊緊抓住。本書他將解開備受哈佛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等世界一流機關認證的好運方程式。

用「好運方程式」,打造好運體質
人生就是一場運氣遊戲,如何在這場遊戲裡順利過關斬將?鈴木祐歸結出好運方程式:幸運=(行動X多樣+察覺)X恢復

  1. 培養行動力:行動力可以說是基礎能力,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只做一次就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但隨著挑戰次數的增加,成功的概率也會隨之增加。
  2. 行動多樣性:除了增加執行次數外,行動的多樣性跟質量也很重要。保持好奇心,嘗試不同挑戰時,就會帶來不同結果,開啟新的機會。
  3. 累積察覺力:嘗試各種行動後,就能累積足夠經驗值,自然而然就會開啟察覺能力,在無意間得到線索或靈感,再度啟動行動。
  4. 自我恢復力:不要害怕失敗,行動後出現與預期不一樣的結果時,也要有再度挑戰的能力。

本書在各章中更深入介紹如何提高四種能力的方法。
比方說提高好奇心的50種方法,讓自己的行動更具多樣性,
又或者運用加州大學的教育團隊統整的提問表格來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覺察力。
以及把失敗視為科學實驗,減少挫折感等,搭配科學研究的數據跟實例作詳細的說明。
如果增加遵照好運方程式的行動,人生這場運氣遊戲的攻略將變得格外輕鬆。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