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吃苦已經過時了,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是幼兒。刻意練習是個科學方法,值得我們把它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但顯然我們平時做的絕大多數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練習的特點,這可能就是大多數人都沒能成為世界級高手的原因。
文:萬維鋼
【刻意練習不好玩】
(前略)
研究人員發現,所有學生都了解一個道理:真正決定你水準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樂課,而是單獨練習。
第一,最好的兩組學生平均每週花二十四小時的單獨練習,而第三組只有九小時。
第二,他們都認為單獨練習是最困難、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動。
第三,最好的兩組學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時候和下午的早些時候單獨練習,這時候他們還很清醒;而第三組利用下午的晚些時候單獨練習,這時候他們已經很睏了。
第四,最好的兩個組不僅練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們甚至午睡。
所以我們再次發現所謂「一萬小時」實在是個誤導人的概念。練習時間的長短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關鍵是「刻意練習」——哪怕僅僅是「單獨練習」,即使你每天的練習時間跟那些將來要成為演奏家的同學一樣,如果不是單獨練習,你也只能成為音樂教師。
那麼,用什麼因素區分出最好的組和次好的組呢?是學生的歷史練習總時間。到十八歲,最好的組中,每位學生平均練習了七四一○小時,而次好的組是五三○一小時,第三組三四二○小時。次好的組現在和最好的組一樣努力,可是已經晚了。可見要想成為世界級高手,一定要盡早投入訓練,這就是為什麼天才音樂家都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苦練了。換句話說,他們贏在了起跑線。這樣看來,只有建立在刻意練習的基礎上,練習的總時數才有意義。
一幫人聚在一起合練可能很有意思,也相對輕鬆一些。但只有單獨練習才能快速進步。
練習與娛樂
在刻意練習中沒有「寓教於樂」這個概念。我們生活在一個試圖把一切東西都娛樂化的時代,我們希望看個電影就能學到知識。有時候我們也看紀錄片——在這個時代,似乎看紀錄片這個行為本身就已經是值得在社群媒體上炫耀一番的了,我們看紀錄片就是為了學習,這總沒錯吧?
事實是,你看紀錄片也是為了娛樂。蘭迪.歐爾森(Randy Olson)曾經是海洋生物學教授,後來改行去做紀錄片導演。他在《不要當這樣的科學家》(Don’t Be Such a Scientist)一書中告訴我們,電影根本就不是一個教育工具,哪怕是紀錄片。他舉了一個例子。無脊椎動物一共有三十五種,其中只有幾個是有意思的,比如章魚和魷魚,有的可以在一秒鐘內變換顏色,有的有和人眼一樣複雜的眼睛。而剩下的其他種類就比較單調乏味,像蟲子一樣,沒人感興趣。
如果你要拍一個關於無脊椎動物的紀錄片,你應該怎麼拍呢?你必須著重介紹那些有意思的種類,你必須時刻讓觀眾保持興趣。如果你在電影裡畫個無脊椎動物分類圖,再找個老教授詳細介紹每一種無脊椎動物的學術特點,觀眾早就睡著了。可是如果是相關專業的大學課堂教學,學生們就必須學習全部種類,他們還要把每一種類的細節整理成系統化的形式,而且要重複學習。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紀錄片,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它非常符合觀眾的需求。有個理論說,觀眾在看紀錄片的時候疲勞週期只有八分鐘,所以陳曉卿導演需確保任何一個故事都必須在八分鐘內講完。我們看了《舌尖上的中國》,會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產生極大的興趣和自豪感,但是誰如果說要從這個片子中學到什麼理論,那就是胡說了。紀錄片對科學的作用並不在於讓觀眾學到什麼知識,而是激發觀眾對科學的興趣。電影和電視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
讀到這裡一定會有人說,很多紀錄片也講了真正的科學知識,甚至有的還提到邏輯性很強的理論,有的還有資料,我怎麼就不能從中學到知識呢?沒錯,你看完任何一個紀錄片後都會有一種獲得知識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很有可能是錯覺。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這本書裡特別提到這個問題。有人說「當資訊透過戲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時,學習的效果最明顯」。可是波茲曼列舉了各種研究成果,發現這句話純屬扯淡,因為事實證明電視上的資訊很難被記住:「五一%的觀眾在看完一個電視新聞節目幾分鐘後,無法回憶起其中任何一則新聞......普通的電視觀眾只能記住電視劇中二○%的資訊......」
如果你想學點知識,最好的辦法是找本書——最好是正規的教科書或者專業著作——然後老老實實地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坐下來反覆閱讀,而且還要自己整理筆記,甚至做習題獲得回饋。如果你堅持不了八分鐘,你就不適合學這個。
練習需要重複,而重複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娛樂一定只關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娛樂跟學習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娛樂,你就不是在學習。你可以用娛樂的手段號召人去學習,但娛樂本身絕對不是學習。
「寓教於樂」是個現代社會的發明,從來沒有哪位古代哲人認為應該寓教於樂。波茲曼振聾發聵地寫道:
教育哲學家認為獲得知識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認為其中必然有各種約束的介入。他們認為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個人的興趣要讓位於集體的利益。要想獲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對年輕人來說絕非易事,它是異常艱苦卓絕的鬥爭。西塞羅說過,教育的目的本來應該是擺脫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做著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
吃苦已經過時了,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是幼兒。刻意練習是個科學方法,值得我們把它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但顯然我們平時做的絕大多數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練習的特點,這可能就是大多數人都沒能成為世界級高手的原因。考慮到刻意練習是如此地不好玩,我猜我們也沒必要過分可惜自己沒能成為天才這個事實。
但是為什麼仍然有人能堅持刻意練習呢?
誰願意練習一萬小時?
每個神童背後,都有一個能豁出去讓自己的孩子猛練的父親。莫札特、馬友友、郎朗,這些音樂天才的共同特點是他們從小就在父親的監督下學音樂,甚至可以說父親是他們成長中起到最決定性作用的人物。其中鋼琴家郎朗的父親郎國任則做得可能有點過了。他對郎朗的要求如此之嚴,寄予的期望如此之大,甚至發生了因為誤會郎朗貪玩沒有按時練琴就逼他自殺的事情。
以前中國流行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這句話已經被批成了反動言論。人生難道不是一場長跑嗎?你像跑短跑一樣贏了起跑線,後面沒勁了怎麼辦?沒錯,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的確如此,小時候應該寓教於樂,年輕時代應該充滿陽光地揮霍一下青春,中年以後應該好好享受生活。但是對於某些不想當普通人、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人來說,輸了起跑線就沒有機會參加後面的比賽了。
在前面講到的關於西柏林音樂學院的那個研究中,最好的兩組學生每週都有二十四個小時的單獨練習時間,可見這個時間已經很難再增加了。刻意練習需要學習者的精神高度集中,是一種非常艱苦的練習,人的精力只能做到這麼多。但是最好的一組是為將來做職業演奏家培養的,而次一組的學生只不過比將來要做鋼琴教師的學生好而已。決定這兩組學生實力差距的,是他們過去的總練習時數。到十八歲,次一組比最好一組少練了兩千多個小時——現在他們一樣努力,可是已經晚了。
音樂如此,體育也是如此,一步趕不上就意味著步步趕不上。的確,很多人因為用力過猛輸掉了後面的比賽,很多人將會被淘汰,但是也有極少數人能夠一路贏下來。他們不但贏了起跑線,而且接二連三地贏了後面的比賽。世界就是屬於這極少數人的。世界並不需要一千個鋼琴大師或者一萬個足球明星,這些少數的幸運兒已經把所有位置都占滿了。如果你想享受快樂童年,你的位置在觀眾席。
刻意練習不好玩。偉大的成就需要放棄很多很多東西,而這種放棄並不是沒有爭議的。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在二○一一年出了本書——《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它講述了一個在美國的華裔母親是怎麼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的故事。這本書轟動一時,引起了激烈討論。虎媽要求兩個女兒只能練鋼琴或者小提琴,不能玩別的樂器,不能參與任何與學習無關的課外活動,沒有社團,沒有演戲,沒有公益,只能學習。這種做法對自己的孩子人道嗎?對別人的孩子公平嗎?對社會有益嗎?
我不知道虎媽的育兒法是否對整個社會有利,但我相信虎媽一定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你想出類拔萃,那麼你要參與的這場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個零和賽局——你想贏就意味著有人要輸,你拿到這個位置就意味著有人拿不到這個位置。像這種賽局之於社會有沒有好處,這對你來說不重要,你關心的是怎麼做對自己有好處。這場賽局沒有雙贏,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遊戲。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高手學習:「精英日課」人氣作家,教你學精、學廣,煉成別人拿不走的超強自學力》,遠流出版
作者:萬維鋼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高手思維》再進化!如何與高手比肩學習?
「精英日課」重磅講者、暢銷作家萬維鋼,
教你在變動時代,掌握「高手學習」的How & Why
很多人多年堅持學習,往往按部就班地讀書、聽課、記憶、寫作,接收思想大戶灌輸的知識道理。然而真正面對複雜問題,卻仍希望別人來解
答……醒醒吧!這樣的現象代表著:我們其實沒有摸索出一套好的學習方法。
以「精英日課」風靡華語知識圈,物理學家、科普作家萬維鋼首次針對「學習體系」著書論述。他觀察各路學習高手,廣納最新科學、心理學和商業思想,總結出一套系統化、科學化、高效的學習理論。
書中涵蓋六大主題,包含「學精第一」、「學廣第二」、「創造第三」、「策略第四」、「兵器第五」、「無為第六」,從學習的深度、廣度,到靈感的汲取、學習的技巧,最後則探討學習工具與心法。層層推進,配合操作性很強的引導建議,幫助我們成為更有章法、更有智慧,一個真正的學習者。
精彩觀點
- 「自學」是大勢所趨?
——自學,是「以我為主」的學習,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學習。你需要找人切磋,參加測驗甚至比賽,跟人過過招,才知道自己學得到底怎麼樣。
- 「一萬小時」迷思?
——學習不是比誰學得苦,或者誰的心最誠。落實到練習上則是: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運動量,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有三個東西別人拿不走:一個是天賦,一個是刻意練習,還有另一個就是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有意為之,它與「品味」不同,不是只看自己喜歡的東西,得什麼都看,了解別人喜歡什麼。
- 真正有用的教育學習?
——有的老師善講技巧解題,有的老師慢慢旁徵博引。學生往往喜歡第一類的老師,或許他們忘記了,學習的目的不僅僅為了考試而已。
透過這本書,萬維鋼想告訴你:「學習是一件讓人充滿掌控感的事,你可以做到日日精進,你會感到快樂。」而翻開這本書,或許就是我們遠離誤區的開始。
本書特色
- 除了「刻意練習」一招,你更應該知道的一部學習體系書
- 30個關於學習的盲點與議題,一次完整深度剖析
- 打破文理科分際,引領你成為現下最被渴求的自學人才
- 知識圈瘋傳的「精英日課」思想書單,都在這一本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