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語言的重要性,其實並不亞於實質談話內容。許多人專注於如何說一口好話、學習在聊天中找話題,甚至希望在雙方談話中取得支配性地位,這些能力固然重要,但「非語言」層面的訊息更不可忽略,它的影響比想象中還大。身體語言專家Donna Van Natten在她所推出的新書《Image Scrimmage: 9 Ways Women Win with Body Language》中點出幾個細微眉角,建議人們若想改善聊天品質,先從下列幾點開始做起!

1.每分鐘字詞量,與談話品質息息相關


說話的速度竟會影響對方聆聽的意願?沒錯,其實道理不難理解,就像產品必須搭配能發揮優勢的行銷方案,適合的傳達方式絕對能幫產品加分。談話亦然,適當的說話速度是左右溝通品質的關鍵。一般來說,最好的談話速度介於每分鐘170至190個字,太慢會導致無聊和容易分心;太快又會讓人無法完整接收訊息,假若每分鐘說超過210字更會讓人想直接離開。此標準也會隨情境而有所不同,比方說傳遞新的或重要訊息,則傾向將速度放慢,然而若是每天都會發生的普通事項,則速度快一些也無妨。

如何找到適合的說話節奏?比方說預先準備好固定字數的內容,接著以自己習慣的談話速度在一分鐘內練習一遍,就可以從時間是否剩下或超過,判斷說話速度太快或太慢,以此做為調整參考。

2.姿態說明一切


人們可以從眼前對方的姿勢解讀出很多訊息,例如雙腳位置和手擺放的方式,若對方對談話感到興趣,則他們傾向靠近你並直接面對你,但如果他們漸漸不耐煩,可能會出現雙腳游移或不斷眼望四方的行為。大多數人對於姿態不夠敏感,再加上人們比較不好意思直接打斷談話,常常會出現敷衍或想逃避的情況,然而「身體往往是最誠實的」,肢體語言的重要性不亞於言語,下回不妨觀察對方和你談話中的表情或姿態,判斷是否該作結論或轉換話題了。

3.握手的學問可不少


握手是商務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和陌生人接觸的第一步,以下這幾個不好的握手示範,要是失誤了可能就會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1. 太用力或死死地握住對方的手
  2. 小心翼翼地僅用手指接觸,雙方手掌空間過多而沒有接觸到
  3. 手汗太多,暴露出不安或緊張情緒
  4. 用握手把對方拉近自己
正確的握手行為應該要製造出「平等」的感受,除了基本禮儀如雙眼直視對方之外,若你是坐著的一方,也要記得起身走向對方再握手,且保持雙方適當的間隔,接著大概搖動5-7次,次數太多顯得過於侵略性,太少又會讓人覺得你不夠自在。

言語和非言語技巧的學習是一輩子的課題。隨著科技和聊天軟體的發展,雖然促進溝通的即時性,另一方面,卻也造成人與人面談能力的退化。去除螢幕後的真實面孔,有太多眉角和表情必須注意,透過觀察與經驗累積,會發現每個下意識的行為其實都充滿訊息。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