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豬玀灣入侵事件」被認為是美國外交政策上的最大敗筆之一。這次的行動失敗,坦白說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真正令人意外的是,這麼離譜的計畫為什麼會通過呢?這次行動的所有假設前提,很明顯都是錯的。
文: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
Groupthink
團體迷思
為何共識可能是危險的
你曾經在某個會議裡保留過你的意見嗎?
一定有過。我們經常在會議中保持沉默,對於所提出的議案點頭表示同意;我們總是不想成為團體裡(永遠)的搗蛋者。除此之外,我們或許對自己所持的異議也沒那麼有把握。
畢竟,其他人也不是笨蛋,他們會異口同聲地贊成某些想法,自然也有其道理。就這樣,我們退縮並且噤聲。
倘若團體裡人人都這麼做,「團體迷思」便會就此產生。它的意思是說:一個由一堆聰明人組成的團體,因為每個成員都刻意去迎合被信以為真的共識,最終這個團體便會做出一些愚蠢的決定。
也就是說,最後會產生出每個成員在平常情況下或許都會加以否決的一些決定。團體迷思是社會認同這種思考錯誤的特例;在先前的章節裡,我們已經討論過社會認同。
自一九六○年三月起,美國的特務單位便開始組織反共的古巴裔流亡人士,希望借這些流亡人士之手,推翻古巴的卡斯楚(Fidel Castro)政權。
到了一九六一年一月,當時美國的新科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甫就職兩天,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便將先前擬妥的入侵古巴祕密計畫呈報給甘迺迪。
一九六一年四月,針對這項入侵古巴的計畫,美國政府高層在白宮召開一場決策會議;與會的甘迺迪及他的顧問們,全都對這項入侵計畫投下贊成票。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在美國海軍、空軍及中情局的協助下,一支由一千四百位古巴流亡人士組成的突擊旅,在古巴南岸的豬玀灣(Bay of Pigs)登陸。
這支突擊旅的目標就是要推翻卡斯楚,無奈事與願違,更糟的是接下來的所有發展,根本完全背離美國官方事先寫好的劇本。到了第二天,完全沒有任何補給船艦到得了岸邊;先頭的兩艘補給艦被古巴空軍擊沉,後頭的兩艘見狀後逃之夭夭。才短短一天時間,這支突擊旅就被卡斯楚的部隊團團包圍。到了第三天,倖存的一千兩百名突擊戰士全數被捕,淪為戰俘營裡的階下囚。
甘迺迪的「豬玀灣入侵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被認為是美國外交政策上的最大敗筆之一。
這次的行動失敗,坦白說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真正令人意外的是,這麼離譜的計畫為什麼會通過呢?這次行動的所有假設前提,很明顯都是錯的。
例如,美方太過低估古巴的空軍戰力。還有,原先美方盤算著,若是這支由一千四百位古巴流亡人士組成的突擊旅不能一舉得手,他們可以轉進艾斯坎布雷山脈(Escambray Mountains)躲藏,並以該處為根據地,展開對抗卡斯楚的游擊戰。
然而,如果稍微去瞄一下古巴地圖,不難發現這個設定好的逃亡地點,與豬玀灣之間的距離實際上長達一百五十公里,更不用說中間還隔著一大片難以穿越的沼澤區。可是,那又怎樣呢?甘迺迪跟他的顧問們,這些美國政府史上數一數二的聰明人,還不是同意了這麼離譜的一項計畫。
這不禁令人好奇,一九六一年的一月到四月間,甘迺迪這幫人馬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怎麼會如此恍神?
心理學教授艾爾芬・詹尼斯(Irving Janis)1曾針對許多失敗的決策進行深入研究。根據他的研究結果,這些失敗個案都有一個共同點:一個共謀團體裡的所有成員,會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藉由構築錯覺培養出某種「團隊精神」(esprit de corps)。其中一種錯覺就是對「不敗」的迷信。
比方說,成員們會相信:「要是我們的領袖(在上述的案例中為甘迺迪)及整個團隊都堅信這項計畫可行,那麼幸運就會站在我們這一方!」跟著,便會產生「全體同意」的錯覺。比方個別成員會認為:「若是別人全都意見一致,那麼我的異議必然是錯的!」
如此一來,人們便不願成為可能破壞團結的攪局者。最終,我們會因能夠歸屬於團體而感到欣慰,畢竟堅持己見可能意味著會被團體掃地出門!
團體迷思也發生在經濟活動裡,經典案例之一就是二○○一年瑞士航空(Swissair)的倒閉。當時瑞航執行長身邊圍繞著一群顧問,他們一直沉浸在過往的成功裡,因此對擴張策略帶來的高度風險,竟然沒有人提出異議,以致最終不幸得出一個強有力的錯誤共識。
結論
當你身處一個具有高度共識的共謀團體,即使其他成員都不想聽,你也一定要勇敢表達出自己的意見。請細心地探求所有未言明的假設前提。
在緊急的情況下,就算冒著被溫暖的團體掃地出門的風險,你也要挺身而出,直言不諱!
倘若你是某個團體的領導者,那麼請你指定某位成員擔任「魔鬼代言人」。他鐵定不是團隊中最受歡迎的人物,不過或許是最重要的人物!
註釋
一九一八~一九九○,團體迷思現象的提出者。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商周出版
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
譯者:王榮輝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橫掃德國書市驚人之作
德國漢莎航空、瑞士麥肯錫、倫敦商學院、哈佛大學決策科學實驗室等各界高度推崇
人類的思考並非完美無瑕,它十分拙於抵抗錯誤。
即便在不受迫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往特定的方向犯錯......
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合理的選擇理由。如果拿律師跟科學家來比喻,我們的思考模式比較傾向律師,因為律師都很會先射箭再畫靶。
我們很容易掉入思考的陷阱裡,產生偏差、謬誤、幻覺、錯誤……
例如:
雖然電影難看到爆,我們還是不肯抬起屁股離開,因為錢都花了。——沉沒成本謬誤
志玲姊姊推薦的美腿機,一定好用又耐用。——月暈效應
經實驗證明,長期使用XX牌洗髮乳,您的秀髮將更為強韌。——錯誤的因果關係
某檔股票現在很便宜,不買進就虧大了。——對比效應
其他同事也不是笨蛋,他們異口同聲贊成這個提案,自然有其道理,我少多嘴。——團體迷思
「百分之九十九不含脂肪」,就是比「百分之一含脂肪」還要健康!——框架效應
蓄意殺人比見死不救惡劣多了!——不作為偏誤
杜伯里帶著放大鏡,幫助我們一一檢視這些常見的思考陷阱,並告訴我們為何該藐視權威、別跟模特兒做好朋友、別以實報實銷的方式付錢給律師、別參加什麼拍賣會或競標案、別說你在婚姻裡付出比較多……
作者以清晰易讀的語調,逐篇舉出52個人人易犯的思考錯誤,並佐以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理財、實驗研究等內容,具體說明錯誤何在、何以會犯。此外,針對各項錯誤,作者一一提出解決之道,讓讀者不易掉入思考陷阱之中。同時,每篇均搭配一幅與主題相關的諧趣插畫,讓本書不僅具實用性,更具可看性。
不論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經營、投資理財或愛情關係上的大小事,本書指摘的52個思考錯誤,將讓你明白自身的弱點何在,並且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不再只靠直覺決定一切。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