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有某種程度的拖延症。現今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專家支持的效率法則(如十分鐘法則,52或17規則),但若不知道拖延的原因,這些提高效率的方法不見得適用於你。對拖延有深入探究的心理研究學家約瑟夫.法拉利博士,對此提出一份 「無遺憾指南」,先判斷自己屬於哪種拖延類型,再查看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讓自己回到工作的軌道上。
1.死線壓迫型
特徵:拖延到最後一刻才動工
解方:把一個大任務切割成數個小任務
面對任務,不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不輕易動手!這類型的人通常能夠在面對時間的壓力下仍悠然自得,對於任務保持八成到九成的信心,因此拖延的問題會在這些因素下越演越烈,一次比一次還要晚動工,最終很多任務的死線壓在一起,事情便開始失去控制。若是發生預期以外的差錯,時間緊迫逼人的同時,更是沒有任何多餘的心力可以處理。
解決辦法:將一個任務分階段設定死線,並且確實照著計劃完成。如此一來自己便有清楚的目標和時間限制可以完成各階段的任務,同時也能有更多彈性的空間處理多餘的事情。一開始可能會在拖延各個設定的死線,此時可以把目標訂的更容易執行、更具體,以讓自己回到時間管理的軌道為最大目標。
2.逃避困難型
特徵:害怕成果不如預期或任務失敗
解方:越害怕越要提早動工
在拿到一個新任務後,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被自己的害怕和膽怯束縛,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這類型的人對於工作的自信心不高,因為害怕失敗而拖延,對於時間或情緒的壓力更是手足無措,時常就此錯過處理任務最好的時機。逃避漸漸衍伸成拖延,在時間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成為惡性循環。
解決辦法:提早開始,集中注意力在執行過程,並在過程中盡最大的努力。及早開始執行計畫能讓時間壓力降到最小,同時能讓自己更游刃有餘的處理事情。而執行時不要考慮結果,結果的好與壞既非當下能預測,若因此影響精神更是得不償失,因此在過程傾盡心力就夠了。另一方面,若過程中沒有一些失敗輔佐,也無法到達成功!嘗試讓自己擁抱失敗,也是面對拖延症的一種選擇。
3.選擇障礙型
特徵:追求完美而無法輕易著手
解方:告訴自己「先求有再求好」
任務一旦出現,心裡便開始不斷盤算,反覆思考不同的執行方式又一次次的打回各個方案,歷經無數次來回後便發現任務的死線早已近在眼前。這類型的人追求完美,也很害怕面對選擇,無法為了快速執行而捨去部分堅持,總是在不斷猶豫、衡量進退的過程中錯失完成任務的機會,最終掉入拖延症的循環中。
解決辦法:先求有再求好,勇於挑戰未知的風險。若沒有投入的第一步,既無法得知執行方式的優劣,更是無從改善起,可以從執行的錯誤和失敗中學習更多,在未來的執行中做調整。另一方面,為了完成任務,有時候捨棄一些堅持也是必要的選擇。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