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專為20~30代的工作者量身打造,透過聰明拒絕,提升你的溝通能力、重塑個人品牌、進而拓展職涯的潛能。此外,作者還統整了各種技巧,讓你不再只憑「效益」來衡量工作,而是為新時代做好準備,掌握面對未來的武器,以邁向更理想的人生。


文:山本大平

你現在討厭的工作日後會拯救你
容我再次強調,討厭的工作可以乾脆地拒絕掉。只要有充分的理由,並讓對方理解該理由,就不必太過擔心可能會因此得到糟糕的評價,或是發生降薪的問題。尤其是在能力或時間明顯不足的情況下,拒絕可說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但若是在有時間的情況下,被指派了未曾做過的工作,或許就該多考慮一下。即使直覺上感覺不喜歡,但姑且一試也不壞。

我本身任職於Toyota時,也曾被分配到意料之外的工作。雖然名為工作,但或許也可算是一種學習。當時,我被要求去學習統計分析,然後去參加已成為公司內部傳統的大數據分析比賽。「真倒楣、好麻煩」,老實說我那時覺得好討厭。

我在學生時代,做的是有關DNA的研究。在這方面,也有一些人會運用統計的相關知識來進行分析。但我所做的研究剛好是不太需要這類知識的領域。所以,我並不具備既有的優勢。

儘管如此,那時我還是試著參加了分析大賽。也不知道為什麼,或許是因為那時還不懂得拒絕的技巧吧。不過,當時對統計分析的深入接觸,促使我進一步去探究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等資料科學領域,而這些都是學習AI所需要的必備知識。

於是我才得以在AI崛起的今日,靠著精通AI的專長來擔任策略顧問的工作。如果那時,我找了個理由把分析大賽的任務給推託掉的話,就不會有像現在這樣自己獨立出來自由工作的我了。

拓展你的舒適圈

正因為有此經驗,所以我才會覺得,雖然前面總是說不喜歡的工作不妨拒絕掉就好了,但有時候試試看也無所謂。尤其是那種和自己以往擅長的領域略有差距,若非某人建議否則不會想到要親自嘗試的工作,這類工作一旦決定去挑戰了,很有可能會成為你未來的重要武器。

而以討厭為由把煩人的工作給拒絕掉,也等於是錯失了獲得該重要武器的好機會。換言之,我想說的是,對某些工作抱有「偏見」其實是很可惜的事。

工作不能用TP值來選
在我心不甘情不願地開始研究統計分析及資料科學的那個時候,並沒有預料到像現在這樣的AI時代會到來。我有感覺到會做大數據分析確實是個不錯的機會,但從未想像過這竟然和機器學習、AI有關連。

所以每當被問到「任職於Toyota時,為什麼會去學統計分析?」時,我的回答並不是「我有先見之明」,而是「因為恰巧被指派了那項工作」。

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我,是因為任職Toyota時學到了統計分析等知識,也是因為在TBS工作時體驗到了情感勝於邏輯的世界,學到了到底何謂節目製作,更是因為之後在埃森哲IT顧問公司,重回硬梆梆的邏輯世界再次強化了邏輯思維的關係。

有些經驗是自己主動去爭取的,但也有一些是接受建議後才姑且嘗試的。是這兩者一同造就了今日的我。如果只累積了自己主動去爭取的經驗,應該只會成為如我所想像的自己吧。

但是在努力嘗試別人丟過來的工作的過程中,我卻學會了自己從未曾想像過的技術與知識。

這或許是讀書(尤其是為考試而讀書)和工作最不一樣的地方。

職場思維和在學校時截然不同

為考試而讀書,是為了通過考試才付出這些努力,如果去探究不會出現在考題中的知識,TP值(時效比,時間效益比)就太差了。而之所以鑽研考古題,也可說是一種想要找出命題趨勢以便有更效率地讀書的表現。然後,一旦通過考試之後,人們就漸漸不再讀書了。

然而,工作並不是一種為了通過入學考試之類的目標才做出努力。那工作是為了什麼而努力呢?雖然我們可以說出像是「解決社會問題」和「實現企業理念」等各式各樣的大道理,不過我覺得最簡單易懂的理由,是「為了工作者自己的人生」。

不工作就沒收入,會讓你難以維持生計。工作是為了活下去而做的努力,不是通過了試驗什麼就可以不再繼續。但在今後因終身雇用制與年功序列制(依據年資來升遷、加薪)等日本企業傳統的崩壞與少子高齡化,而導致人力資源短缺的時代,很多人恐怕都必須工作一輩子。

現在的年輕人,五十年後還在工作的可能性非常高。
試想看看,五十年後你在做著什麼樣的工作呢?

這或許誰也想像不出來吧。應該連十年後、五年後在做什麼都不知道了。我在十年前也無法想像現在的自己。

也就是說,十年前的我們無法想像現在的自己,而今日的我們也無法想像十年後的自己。這些道理其實不難理解,所以,下次遇到令人心生厭惡的工作時,想想看你是否只依據現在的TP值來決定要不要做呢?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聰明拒絕討厭工作的藝術:在這個時代,不能只是「當個好人」! 所謂職涯,是從「逃跑」開始的》,悅知文化出版

作者:山本大平
譯者:陳亦苓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在這個時代,不能只是「當個好人」
所謂職涯,是從「逃跑」開始的。

你對現在的工作感到滿意嗎?如果拒絕了討厭的工作……
「肯定會有其他工作安排進來。」
「會讓上司感到困擾。」
「不想讓人認為自己能力不足。」

你是否也因此一直在職場上,扮演不適合自己的角色呢?
這樣的你,終究會過度消耗、一想到上班就覺得痛苦,變得與組織格格不入,甚至煩惱著是否要因此而換工作、調部門。

☑ 這是一本讓你掌握自己人生的攻略!
面對「時間不夠」、「能力不到」、「毫無意義」的工作,
從此不再委屈求全。

☑ 比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拒絕」的技巧!
專為20~30代的工作者量身打造,透過聰明拒絕,提升你的溝通能力、重塑個人品牌、進而拓展職涯的潛能。此外,作者還統整了各種技巧,讓你不再只憑「效益」來衡量工作,而是為新時代做好準備,掌握面對未來的武器,以邁向更理想的人生。

☑ 在被交付了討厭的工作時,應該先思考的事:
✦這份工作對未來的你是否有好處?
✦為什麼明明你做不到,主管還要把這工作交給你?
✦你和公司的企業文化合得來嗎?
✦是否一味地接下眼前的工作,努力想改變自己呢?

☑ 從「勉強接受」到「聰明拒絕」的方法:
✦先表達我也想做,再說出做不到的理由。
✦改變立場,把上司變成好隊友。
✦理解工作背後的意義或目的。
✦和主管打招呼時順便報告工作進度。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