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邱吉爾說:「那些不改變思維的人,絕對改變不了任何事。」談判溝通大師鄭立德從經典電影《最黑暗的時刻》,解析影片中各項人際溝通及談判的技巧運用。
文:鄭立德
邱吉爾的三段精彩演說——領導人應具備的「溝通表達力」
當邱吉爾入主唐寧街10號後,在國會發表了首次演講:
尊敬的議長先生,星期五的晚上,我接受了國王陛下的委託,組建新的政府內閣。顯然易見,議會和國家所希望達成的意願,是在廣泛的基礎上,盡可能接納各黨派的黨員(大多議員都表贊成)。戰時內閣(War Cabinet)已經成立,由5名閣員組成,其中包括反對黨的黨員,代表舉國一致的團結。
議長先生,當我挑起這個重擔時,感覺心情愉快,滿懷希望,正如我對參加本屆內閣的成員所說,我想對下議院的各位說:我沒什麼可以奉獻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及汗水。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項最痛苦的嚴峻考驗,我們經歷過許多漫長的鬥爭和艱難的歲月。
你們會問,我們採取什麼政策?那就是我們用全部能力,在海上、陸地及空中進行作戰。用上帝賜予我們的全部力量,打倒這位人類黑暗悲慘歷史上,前所未有、窮凶惡極的暴君(希特勒)。
這就是我們的政策,你們會問,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用一個字來答覆:「勝利(Victory)!』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經歷多麼恐怖的考驗,也要爭取勝利。無論前方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無論邱吉爾如何慷慨激昂,主張和談的執政黨領袖張伯倫,將白手帕收回口袋,讓議員們知道他對邱吉爾演說不以為然,因此議會反應冷淡。
前首相張伯倫和外交大臣Halifax對邱吉爾拒絕進行和平談判大感震驚,計畫讓邱吉爾公開表態不考慮跟德國進行和平談判,這樣他們就有理由辭去政府職務,進而促使不信任表決,讓邱吉爾下臺。
去法國碰了一鼻子灰,被總理Paul Reynaud拒絕一起對抗強大德軍的邱吉爾,面對盟軍日益艱難的處境,在全民廣播演講前的壓力山大,不但反覆練習,修改文稿,更咆哮怒吼不斷催促他的電臺經理。
當九點紅燈準時亮起,他看著紅燈,沉默了近20秒,才緩緩地開口對全國演說,娓娓道來(溝通表達時,適時的停頓或沉默,可以喚醒聽眾的大腦與思緒,抓住他們的眼球和關注,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
這是我第一次,以首相的身分對大家演說,將談及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帝國,及我們盟友的命運,還有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自由之戰。在法國和比利時的弗蘭德斯,德國人通過空中轟炸和重型裝甲坦克的出色結合,已經突破了馬奇頓防線(Maginotline)以北的法軍防線,他們強大的裝甲部隊,正在開闊的法國國土上肆虐,在前一兩天,沒有遭遇到任何抵抗。
然而,我對法國軍隊及將領充滿信心,不可動搖,這支傑出的軍隊,只有很少部分投入到戰鬥當中,法國領土也只有很小部分受到侵略。英國和法國人民並肩作戰,
要拯救歐洲,遠離最邪惡、荼毒無數靈魂的暴政,它給歷史蒙上陰影,玷汙了歷史的篇章,但現在命運的紐帶把我們團結在一起,浴血奮戰,直到勝利。我們絕不投降,絕不接受奴役和屈辱,不論付出怎樣的代價,無論遭受怎樣的苦難,我們必須贏得勝利,我們也必將贏得勝利。
邱吉爾為了鼓勵士氣,安撫民心,在全國廣播中,暫時隱瞞了戰況的慘烈,並暗示盟軍將在法國推進,招致他的內閣和顧問不滿,連他的老闆喬治六世也來電譴責:
群眾要的是領導,不是誤導!
戰時內閣首相這個位子,不是一般人可以勝任的。
最後,邱吉爾接受喬治六世的建議,傾聽人民的聲音,從地鐵站帶著「群眾支持他繼續戰鬥,大英帝國永不投降的信念」回到國會。首先用民眾的力量當後盾,
獲得外閣(Outer Cabinet,內閣以外的20幾位重要執政成員)支持,再與戰時內閣成員對話,運用民眾和外閣的支持,來說服內閣切勿再堅持與德國和談。
他對內閣成員說:「當我問到群眾和外閣的想法,令我非常驚訝,毫無疑問地,如果我們輕易地放棄對國家的領導權,那我們都應該被趕出這個辦公室。我現在確定國會裡的每位大臣,都做好了戰爭傷亡、一無所有的準備,而不是放棄。在這個部分,他們幾乎代表所有人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表達他們的意見是我的職責——絕無和談可能!你們看著辦吧,我現在要去議會發表演說了。」說完邱吉爾便匆匆離開內閣會議室。
外交大臣Halifax子爵:「我們必須都辭職,強推不信任投票,讓邱吉爾下臺。」
但此時他的盟友,前首相、保守黨主席張伯倫卻說:「我們先去下議院,加入我們的同僚,等首相演講後再發言。」
談判要借力使力,增強說服力。邱吉爾將群眾的心聲,鏗鏘有力地轉化為說服內閣成員的柱子與力量,支撐他「堅持對抗,永不投降的信念」。連一直意見相左的前
首相張伯倫都動容,暫緩對抗,聽其言而後行。
最後的演說——邱吉爾首相到下議院發表演講:
再次轉到侵略這個話題,我注意到在那些漫長的驕傲歲月裡,從沒有一個時期,我們能向人民保證,取得對抗侵略戰爭的勝利。下議院議員們紛紛起立致意,揮動手上的文件,力挺邱吉爾首相的主張——對抗到底,永不投降!邱吉爾明確表達奮戰決心,獲得反對黨的強烈支持,而他身後的保守黨議員毫無動靜,直到前首相——黨魁張伯倫打出暗號:將手帕舉起,指示大家支持首相,邱吉爾才在全場歡呼和支持聲中,比出正確的手勢V,大喊勝利,走出會議室,繼續領導英國,戰勝希特勒,贏得最終勝利,帶領人民走出黑暗,迎向光明。
(眾議員高喊:hear,即同意)
但我有充分的自信,如果人人各盡其職,計畫周密,就像現在計畫的那樣,我們將再次證明自己有能力捍衛家園,驅除戰爭的風暴。
(眾議員鼓噪支持)
比暴政留在這世上更久,即使持續數年,必須孤軍奮戰。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努力要做的。這是國王陛下的政府,及每一個成員的決心,這也是國家和議會的意志。
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在目標和需求上,連到了一起,我們將為了保衛國土,戰鬥到最後一刻,像親密同志那樣盡全力,協助對方。
(議員們高喊:同意)
即使歐洲的大片土地,和許多古老著名的地方,已經或可能陷入德國蓋世太保的魔掌,以及可恨的納粹機關統治,我們不會投降或失敗,我們將戰鬥到最後。
(議員們敲桌並高喊:同意)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作戰,我們將滿懷信心,集聚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保衛自己的島嶼,不惜一切代價,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
(提高聲量說: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如果......如果(And If),雖然我一刻也不相信,這個島或是它的大部分被征服並忍受饑餓,那麼我們的海外帝國,在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衛下,將繼續奮戰,由上帝選擇好的時機(訴說更崇高的動機,上帝是站在我們這邊的),直到新世界以其全部力量和能力,站出來拯救與解放這個舊世界。
邱吉爾自信地說:「那些不改變思維的人,絕對改變不了任何事。」
Halifax則沮喪地說:「邱吉爾把英語文字武裝起來,變成士兵,送進戰場。」
意指他的政敵邱吉爾非常擅用文字,擁有強大的溝通表達力,一言動容的說服力。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說故事的力量:從電影學會30秒打動人心的說話術》,布克文化出版
作者:鄭立德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那些不改變思維的人,絕對改變不了任何事。」——邱吉爾
本書由談判溝通大師鄭立德從《大夢想家》、《王牌對王牌》、《速食遊戲》、《高壓行動》、《刺激1995》、《最黑暗的時刻》、《婚姻故事》等七部好萊塢經典電影,解析影片中各項人際溝通及談判的技巧運用。
本書特色
★深入分析電影場景
★融合談判理論和溝通技巧實踐
★提供具體示例和練習
★豐富的趣味元素和引人入勝的故事
★強調正確的談判溝通心態和價值觀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