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本書介紹轉變期的9種蓄能動力:閱讀、寫作、旅行、興趣、空間、象徵、宗教、老師和團體,並深入引介18位轉變者分別使用了哪些轉變工具,又如何改變其一生。



文:朴勝晤(박승오)、洪昇完(홍승완)

從業餘愛好者(hobbyist)晉升成狂熱分子(mania)的方法

許多人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休息時間,一個月或者一年也好,都想要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平常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有些人會為了休息而休學或離職,但多數人只會停留在「想」而已,最後還是會搖搖頭重新面對現實,他們會以「為了溫飽、養家糊口,不論如何還是不能斷了生計」為由,做出強烈辯駁,然而,不停下腳步歇息的理由,真的只因為錢嗎?

其實有另一項理由是大部分人沒辦法休息的原因——和休息的品質有極大關係,意即,藉由休息獲得的利益不一定會比工作賺錢對未來人生更有價值。許多人尚未發現能使自己專注投入的「真正有價值的活動」,尤其是當你休息的時間愈長,可以專心投入的活動就應該要更明確,但礙於大部分人都不曉得自己真正想要做的「那件事」是什麼,所以才會難以放膽休息。

人們之所以對「休息」一事不給予太高評價,大多是因為不清楚正確休息的方法。韓國統計廳在實施「二○一五年社會調查」時,其中有一項就是針對韓國人的休閒文化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週末或閒暇時從事的活動當中,收看電視占百分之七十,休息占百分之五十一,各居第一、二位,而百分之七十四的民眾表示對自己的休閒生活不甚滿意,主要原因是經濟壓力佔百分之五十八、時間不夠佔百分之二十。我們從先前的【表四】中也可看出,收看電視的動機雖然最高,但幸福感只有普通,尤其專注投入度是低的。此外,單純休息的專注程度顯示為最低。從這樣的觀點來看,這份調查可以解讀成,有四分之三的調查對象都對於自己的休閒生活感到不甚滿意。

真正的休息並非指單純解除心理緊張感、呆坐在那裡,休息是要以它本身去做更積極的活動,因為一旦心理放鬆狀態持續太久,就會和緊張狀態一樣對身體有害。身體麻痺者的身上會長褥瘡,是因為身體失去了適當程度的緊張感,精神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是過度放鬆,反而會馬上備感無力、憂鬱。

主動進行某項興趣會比什麼事都不做來得更能達到休息效果,因為人類會透過專注於某件事而感受到幸福、活力充沛,隨著雜念消失,心理上的餘裕呼之欲出,你會有嶄新的觀點來思考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再加上專注可以培養瞬間集中力與抗壓性,起到免疫療法的作用。興趣之所以不只是休閒或娛樂,也可以是轉變人生的工具,正是因為它有著這種複合式的力量。

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著手

我(勝晤)從小就對料理很有興趣,但是由於父親對於兒子進廚房一事不甚滿意,所以真正不用在意任何人眼光、享受做飯是從我搬出家裡獨自在外生活開始。當時和我一樣獨自在外生活的朋友都只會煮泡麵果腹,雖然我也不是多會做,只是簡單做個炒飯或煮個韓式湯鍋配白飯吃而已,我卻發現自己在煮飯時會感到心情十分放鬆,有時甚至還會全神貫注到彷彿整個時空變得寧靜緩慢一樣。

三十七歲面臨人生第二個轉變期時,我開始正式學習料理。一開始原本只有報名三個月的料理課程,後來愈上愈覺得有趣,最後在眾多女性學員當中(我是課堂上唯一的男性)堅持上了整整九個月。正式上課約莫一個月左右,我就有預感我找到了畢生的興趣,因為料理比我想像中還要有趣、有成就感。儘管上完料理學院的課程,下了課以後,我還是會每天在家練習做菜。就這樣默默做了兩年,剛好當時電視圈掀起了一股料理節目風潮,派出許多明星級主廚來擔任節目嘉賓,我都會準時收看節目並按照那些廚師們教的料理方法親自動手做做看,於是我的料理實力也跟著與日俱增。不論是糖醋肉、乾烹蝦等中華料理,還是韓式鍋類、各種蒸煮料理等,基本上都不再需要看食譜就能憑感覺進行,做菜實力進步不少。而在那段期間,在家事分配上煮飯自然落到了我頭上,但我並不排斥,反而感到開心,也相信這樣的安排會持續一生。


享受做料理的過程中,我領悟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實,原來做菜其實就和寫作、演講是一樣的概念,透過學料理,我發現自己有一項才能,那就是在正式料理前會先在腦海中畫出一張「步驟圖」,我不用刻意去思考,也會自然而然排出做菜流程,因此,我可以比其他人更快完成料理,也不容易有失誤或者發生食材遺漏的情形。

然後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把這項技能運用在寫作或演講,發現自己可以在短時間內整理出自己要寫什麼內容、要和聽眾朋友們分享什麼,以及各種元素要如何安排、融合在一起等。後來我會把握那一剎那想出來的架構,筆記下來,再進行寫作或演講。就如同依序放入食材和醬料烹調料理是一樣的道理,如何將知識素材調配得津津有味,同樣也是身為作家或講師必須具備的能力。多虧料理,讓我在日後的演講與寫作上變得更能夠意到隨筆、文思泉湧。原本只是當作興趣的料理,出乎意外地對我的工作也產生了影響;輕鬆展開的興趣,竟從此深深影響了我的人生。

然而,更重要的是,自從開始做料理以後,我變得比以前更專注也經常笑容滿面。雖然在餐桌上吃飯時也很開心,但我更享受在廚房裡做菜時的那股氛圍,使我感到放鬆愉悅。做料理時我的思緒往往會變得清晰明亮,做完菜就會和家人一同圍坐在餐桌,分享著日常點滴。感覺再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兒孫們一起湊在餐桌邊熱鬧地吃著我煮的飯。我的父親對於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培養一項興趣感到十分後悔,所以時常提醒我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以享受一輩子的興趣,我很慶幸自己有照父親的意思去做。

如果想要藉由「零負擔的專注」享受真正的休息,就得先戒掉懶在沙發上看電視的行為,找尋適合自己的具體活動。舉例來說,可以從很久以前就很想嘗試的事情開始著手,或者重拾以前半途而廢的樂器或畫畫也好,抑或是學習過去從未嘗試過但感覺會有趣的插花、料理,實現一心想從事的志工活動等皆可。不論是哪一種活動,只要能夠使自己專注投入,並藉此獲得精神上的放鬆、找回活力、帶來喜悅與靈感,那便是最棒的興趣。

專注於「希望」而非「慾望」

不論什麼活動,一旦發現有想要去嘗試發展成興趣的事情,記得先評估以下這兩點,第一點是這項活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第二點是能否長時間享受做這件事。其實這兩點是一樣的意思,因為要純粹喜歡這件事,不帶有任何盤算過的理由,才能長時間享受這件事情帶來的樂趣。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透過「自身性」(Selbstheit)的概念,介紹如何發掘真正想要的東西,假設自己已經瀕臨死亡,那麼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就會清晰可見。終其一生都在研究死亡的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甚至強調:「死亡反而能成為優秀的導師,照亮我們的人生,因為當我們面對死亡之際,人生中的每件事自然就會排出優先順序。」

海德格稱慾望是「平日十分渴望,但只要想到不久後自己會死掉,就變得毫無意義,價值度急速下滑的事物」;然而,希望則恰好相反,「要是想著自己不久後便要離開人世,就會更想要趕緊把握時間去完成的事物」。

慾望是以結果為導向,對成敗敏感,喜悅感是暫時保留直到達成為止。因此,為了避免失敗,會遵循許多人走過的道路,甚至為了盡可能快點達成而抄捷徑,很容易不擇手段或受邪門歪道誘惑,但是等到真的實現慾望時,會發現內心感到無比空虛。因此,就會不斷追求更高慾望,這就是慾望的弔詭之處。

相較之下,希望是傾向於重視過程,追求希望的人,會專注在此時此地。實現希望的過程和旅行十分相像,一樣是從旅途過程中感受喜悅。雖然不曉得前往目的地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但是喜悅與期待之情會起相生作用,成為跨越困難的力量。透過這樣的經驗,我們會用有別於以往的眼光來看待逆境,並從中獲得啟發。

接下來有幾個可以明確區分慾望還是希望的具體問題,要是你的生命只能夠再延續十年,你會想要做什麼事情來度過餘生?十年算是一段滿長時間,不能單純只有休息或者四處旅行,需要的反而是可以每天讓自己快樂的日常活動,也就是從每天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感受到純粹的喜悅,而非要等真正達成之後才會有成就感的那種事情。當我們認真思考過這項問題,才能夠找到畢生的興趣。

作為工作平衡軸的興趣

社會改革家史考特.聶爾寧(Scott Nearing),在其百歲人生中,直到逝世前幾年都不忘拿起鏟子。他雖然是個作家也是講師,但是有滿長一段時間付出許多勞力,他熱愛親手蓋建房屋、開挖池塘、堆砌石牆,尤其石牆是耗費了十多年才堆砌而成。他曾經甚至坦言,堆砌石牆才是他認為最有趣的興趣。


我們(夫妻倆)不放過任何一顆石頭,統統帶回家中仔細觀察,並依照石頭的形狀分類成堆砌石牆用的石頭、鋪在地面上的石頭、蓋煙囪用的石頭等,徹底享受著蓋建塔屋這件事。(中略)親手蓋建房屋對我們來說是代替網球或高爾夫球的休閒活動,蓋房子時可以順便運動身體,還能曬到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所有維持健康所需的必要因素都能獲得,甚至還能得到一棟既美麗又牢固的房子,豈不是一舉多得?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史考特,許多人生轉變者都以使用身體而非大腦的活動作為興趣。不論是高更與赫塞的繪畫、梭羅的散步,還是榮格的蓋建塔屋,都屬於肢體活動,法頂禪師也是親自維護自己的菜田、劈柴生火、煎煮茶水,成功克服自閉症、成為世界級動物學家的葛蘭汀,則是每到放假就會跑到阿姨的動物牧場裡幫忙。

許多人生轉變者的興趣會與肢體活動有關,無非是因為他們的職業大部分都是靠精神工作,要使用大量的腦力,所以才會藉由肢體活動作為身體與精神的平衡軸(counter weight)。誠如「健康的身體同時也要具備健康的精神」所言,我們的精神唯有在與肉體達到平衡時最為健康。教育心理學家哈沃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甚至主張,「身體有自己的知性」,透過運用身體時的動作,思考的範疇也會跟著擴大。莫札特在作曲時會不停張動嘴巴、抖動手指,同樣也是為了激發自己的想像力。

不只是精神與肉體的平衡,嚴肅與輕鬆、理性與感性、開朗與陰暗、系統與非系統等平衡,同樣也是興趣的重要考量因素。就如同赫塞的明朗簡潔式水彩畫風,潛意識地反映了其黑暗又複雜的小說一樣,興趣可以扮演人生與工作的平衡軸及逃生門角色。

創造出《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其實原本是牛津大學的數學教授,這件事情鮮為人知。他偶爾會說故事給當時的校長李德爾教授的三個女兒聽,最後他將那些故事集合起來,成了如今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儘管他終日與數字為伍,但是每到晚上就會判若兩人,通常會寫一些為小朋友創造的詩與童話故事,也享受玩攝影、拼圖。等於是為身為數學教授經常使用的理性與邏輯達到平衡,進而喜歡從事一些充滿感性與創意性的活動。

興趣會成為補強職業的平衡軸這件事,也正好說明了大部分的興趣為什麼都帶有一點「遊戲」性質,因為如果要擺脫掉充滿著各種規範與賺錢等嚴肅感的工作世界,就得透過遊戲解開人生,以達平衡。

發現人類史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penicillin)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每次只要一離開研究室,就會專注在玩遊戲或打電動上,不只打撲克牌、下西洋棋,還打高爾夫球、乒乓球、水球等,需要運用到肢體的運動也難不倒他。有趣的是,當他在玩這些遊戲時,他不會套用一般的遊戲規則,而是會不斷創造無厘頭的遊戲規則,使遊戲增添趣味性。他曾經只用一根高爾夫球桿打過十八洞,也曾躺著打高爾夫球,甚至想過要在室內打高爾夫球。

遊戲是可以因從事本身而感到滿足的活動,玩遊戲不需要明確的目的或動機,單純投入就能享受箇中樂趣,也毋須爭輸贏,更沒有義務需要解釋結果。然而,我們並不會因為遊戲沒有目的而把結果單純視為樂趣,因為將來它一定會以另一種型態為某項良好的目的做出貢獻,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要是你不曉得該玩哪一項遊戲,不妨試著從兒時常玩的遊戲開始著手,那個時期的自己是最純真的,當時熱衷的活動,很可能就是你內心最純粹的「希望」。榮格與佛洛伊德訣別後,度過了一段痛苦糾結的時期,某天,他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拼拼圖的畫面,那是他約莫十歲時蒐集小石子堆成房屋與村落在玩耍的場景。榮格在自傳中回顧當時,說道:

原來我的人生就在這裡!那個孩子依舊存在,享受著我所缺乏的創意人生。我該如何到達那裡?(中略)為了重新和那個時代連結,我就必須得回到那裡,玩著兒時遊戲,重新過一次身為孩子的人生才行。

他開始在住宅附近的湖邊用小石子堆房子,從小房屋開始,到城堡、教會等,逐漸完成一座小鎮。就像在做某種儀式般,在有限時間內全心全意地堆小石子。這並不是單純在模仿兒時的遊戲,而是藉由小石子完成一座小鎮來「再創造」(re-creation)自己的精神,把崩塌的內在世界進行重建(rebuilding)的行為。他藉此擺脫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影子,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心理學,等於也是他的重生(rebirth)過程。他透過這項活動感受到內在的創造力,不僅為他開拓了內在世界,甚至日後也親手在蘇黎世湖附近一處名叫波林根(Bollingen)的地方,費時多年蓋建了一棟塔屋。這件重拾興趣之事,榮格稱它為「命運的轉捩點」。

轉變期的興趣和日常中的興趣,最大差別在於投入的程度,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為了休息與轉換心情而進行興趣活動,然而,轉變期的興趣活動雖然同樣伴隨著樂趣,投入程度卻更深,並附有特殊意涵。這就是業餘愛好者(hobbyist)與狂熱分子(mania)的差別。

轉變期的興趣是沉迷於某一件事,高更甚至覺得只有週末畫畫還不夠,就連平日下班後也想投入作畫,最後甚至特地準備了一間工作室,全心全意投入繪畫;赫塞則是半輩子畫了數千幅畫還不夠,甚至認真考慮過是不是應該要轉行當畫家;梭羅將每天四小時的散步時間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並且認為上天賦予他的命題就是探究野生大自然,以人類的語言將那些觀察研究整理成文章。

像這樣著了魔似的瘋狂投入一件事情,彷彿與那件事情合而為一的狀態,這種人我們稱之為狂熱分子,這些人的特徵是透過興趣經歷高峰,體驗過高峰感的人,會清楚知道那份喜悅感來自過程而非結果,要完全沉迷於某件事情才會達到那樣的境界。唯有在深深投入的過程中,才會換來一雙雪亮的眼睛;唯有獲得了「超越眼界」的狂熱份子,才會懂得藉由興趣徹底翻轉人生。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慢轉的力量:9種蓄積能量模式,與18位名人的生命故事》,木馬文化出版

作者:朴勝晤(박승오)、洪昇完(홍승완)
譯者:尹嘉玄


momo網路書店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轉變往往不是靠著猛烈一擊,

而是暫時關掉不停運轉的電源,讓人生為完整的你指引方向。

而轉變的終點,是成為真正的自己。

高更、赫塞、榮格、坎伯、梭羅、巴菲特、甘地、富蘭克林……
了解這些名人如何歸零,沉潛,而後蛻變。


- 作家赫塞曾遭受輿論壓迫,一度精神狀態失衡,無法寫出任何作品;
- 畫家高更三十多歲毅然離開高薪職務追求天職,卻面對貧病交迫困境;
- 神話學家坎伯放棄博士學位後,過著每天看書、打零工的生活將近五年;
- 股神巴菲特十九歲申請大學時,被哈佛商學院拒於門外……


轉變期是人生之必須,這段期間看似停滯空白,

其實正醞釀著巨大能量,對往後人生具有超凡意義。


在凡事量化、注重效率與報酬的當代,

步調放緩的「轉變期」往往被視為徒然、不具生產力,宛如虛擲時光。

但轉變期不僅是從競爭、效率、速度、成就退一步的休止期,

更是省察自我、發掘夢想人生的探險期。

真正能徹底改變人生的力量,

正來自於這段期間中持續進行的「自我反省」與「人生實驗」。

每個人都需要學會體察轉變期,擁抱它並善加利用。

本書介紹轉變期的9種蓄能動力:

閱讀、寫作、旅行、興趣、空間、象徵、宗教、老師和團體,

並深入引介18位轉變者分別使用了哪些轉變工具,又如何改變其一生。

一閒下來就陷入自我懷疑?

渴望追求意義卻沒有勇氣?

遭逢意外打擊頓失人生目標?

——本書獻給生命正迷惘、青黃不接的你,陪你活出真我。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