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工作,你還能夠快速且頭尾一致地遵循某種寫作格式。風格一致的文字能擦亮一個品牌給人的印象,讓組織的對外形象保持清晰——曾撰寫論文或發表文章的人可能都具備這項技能。這對任何職位來說都很有價值,但在溝通或行銷等密集寫作的職位上尤其如此。


文:克里斯多福.凱特林(Christopher L. Caterine)

研究
你的日常研究活動很可能難以解釋。這些活動往往非常專業、重複性高、對大多數外行人來說並不像是工作。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很幸運:當非學術人士聽到「研究」一詞時,首先想到的是在實驗室裡長時間工作。其他一般人可能會想像研究是在社科領域進行民意調查,或歷史學家在檔案裡上窮碧落下黃泉,但以上幾種速寫幾乎已窮盡該詞在大眾想像中的涵義。因此,在嘗試向不了解內情的人解釋過去五到十年你是如何度過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

我將研究分為兩類活動。第一類涵蓋在實驗室、田野或圖書館進行的研究,也包括你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第二類是寫作——也就是將研究成果轉化為你不干預的情況下,他人可以理解和接觸的形式。

由於寫作較好處理,我們先從它開始。身為學者,你花了無數小時撰寫研討會論文、學位論文、文章、案例研究,甚至專著。不管你的學科以何種形式來呈現學術成果,寫作都要求你將複雜的想法轉化為精確清晰的散文。

可能會令人有些驚訝——你將想法從腦中轉移到紙上時所運用的精確性,在學界外是極為罕見的。非學術人士傾向於使用大量單詞和短語來表達相同的概念。據我的經驗,學界外的專業人士特別愛用來自戰爭、運動或賭博的隱喻,並經常使用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或最近出現在對話裡的那一個。完整、準確的思考十分罕見。

當這種傳達訊息的方式發揮效用時,它的效率絕對很高。而且大多數時候它確實有效。但當它失靈時,溝通就會停滯不前,連帶地任何手邊取得的進展也會停下來。在我從事商業工作期間,我發現最常見的罪魁禍首包括以下幾點:

  • 作者想的是一回事,寫到頁面上又是另一回事的遣詞用字
  • 引用晦澀難懂的事件、人物或文化符碼
  • 讓人感到陌生或難以理解的成語

學術寫作者會刻意避免這些陷阱。我們或許未必簡潔,但我們所受的訓練就是寫出清晰明確的文章,好讓它禁得起時間考驗。當業務日益線上化且勞動力日益全球化的時候,這項技能尤其寶貴。

經過多年的研究工作,你還能夠快速且頭尾一致地遵循某種寫作格式。風格一致的文字能擦亮一個品牌給人的印象,讓組織的對外形象保持清晰——曾撰寫論文或發表文章的人可能都具備這項技能。這對任何職位來說都很有價值,但在溝通或行銷等密集寫作的職位上尤其如此。

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你的研究還證明了你能夠構思一個長期專案,將其分解成細項,並在僅受少許的監督下順利執行。雖然我在「教學」部分曾提到專案管理,但在這裡還能進一步擴展。

你對學術研究的奉獻,無疑證明了你是一個自發性高、內在動力強大的人。畢竟,你的職涯是建立在找出學術上的不足,以及構想解決棘手問題的方法上。這種特質是你這個人的一部分,而且不論你去到哪都會帶著它。它也讓你脫穎而出:許多人滿足於依令行事,總是等待具體指示後才採取行動。那些會主動填補明顯空缺、為上司減少工作量的人通常更有發展性。

同樣地,學者會更容易察覺某個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否恰當——以及,如果不恰當,又可以去哪裡尋找更好的解決之道。事實上,這是大衛.史蒂文斯所說「只有在高等教育界才可能學到」的東西。

大衛在普林斯頓的朋友可不僅限於與他一樣的政治學家。他的朋友們涉獵的領域包括控制論、人類學和經濟學——這些奇特又多元的學科,他得費神努力才能理解。但這段經歷對他個人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學到不同領域的人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還意識到自己知識上的不足,並從此長出敏銳度,能觀察其他專業人士如何利用獨特的才能來解決複雜問題。

自從離開學術界後,大衛愈來愈發覺到這段經歷的價值。他發現,許多從事商業和政策工作的同事在人群面前被指出錯誤時會感到不適。這種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理解的:專業聲譽建立在可信度上,因此許多人被挑戰立場時會特別神經質。不幸的是,這種反感有時太過強烈,導致人們忽視有效的反證,或提出不夠細緻的建議。

大衛接觸並適應過不同的思維方式,他並沒有這種弱點。他從不覺得有必要壓抑新方法;他也知道面對挑戰時,哪裡可以找到可行或能提升效率的方法。在結果至上的世界裡,他的開放性讓自己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雖然在高等教育中已廣泛應用專案管理和解決問題的技巧,但這些經驗放在科學領域的人身上可能會更具優勢。因為,科學研究經常需要團隊合作,而且你可能擁有直接管理助手的經驗,所以你能用學術圈外人也立即理解的管理相關術語來闡述工作職責。

你長期的學生身分也有機會轉化成正向因素。在學界裡,你花費多年理解複雜、模糊或矛盾的資訊——而且你得學習大量的基礎知識,才能在專業領域裡成為專家。剛開始學習時,許多主題都很陌生,你甚至可能覺得有些主題很無趣。然而,這段經歷突顯了一項重要特質:你非常擅長快速學習新主題。你每天都在做這件事,雖然自己通常沒察覺。

不太確定嗎?我認識的每位研究生都有必須在短時間內精熟資料並上台講課的經歷。也許你曾為一位生病同事代班教授過殖民時期美國的種族問題,或在面試中試教美索不達米亞的洪水神話。無論細節如何,你都必須在短時間內迅速深入某個不熟的主題,弄清基本概念,接著在講台上呈現出邏輯連貫的敘述。

學界外的世界對這種技能一直有強烈需求,而且做得好的人很少。請為這種快速學習的能力感到自豪,並善用它讓自己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只要有前輩指引你正確方向,你就能快速掌握競爭的局勢、洞察某位未來的客戶身上的機會,或聰明應對任何公司需要做簡報的事務。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離開學術界:善用學術功底、補足跨界就業力、調整溝通方式,Step by Step從為學而活到學會生活,無痛開啟多元職場》,臉譜出版

作者:克里斯多福.凱特林(Christopher L. Caterine)
譯者:謝蘋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離開學術界不容易。從大學起,歷經近十年(或以上)學術訓練的準博士與博士們,往往抱著「或許能熬出頭」的期望,
難以及時認清高教界嚴苛的就業環境可能不適合自己。箇中因素牽涉到個人志向、身分認同、心理障礙等,不一而足。
雖然博士課程目標是培育學子走上終身職教授之路,但以美國而言,現今僅7%的研究生最後能做到。少子化的臺灣情形也沒有比較樂觀。

本書作者克里斯多福.凱特林還在學界時,研究領域為羅馬史、拉丁語文學,曾對學界之外的職場毫無概念。
現實情況使他不得不考慮離開高教工作,拓展另一種職涯。從最後一份臨時教職進入倒數開始,
他一邊工作,一邊與大約150人會談、尋求職涯建議,努力了兩年多,終於成功轉換跑道。
此外,本書也特別納入作者與12位前學人進行的正式訪談,藉此與讀者分享其他人怎麼勇敢走出象牙塔,開拓更多領域的就業可能。

作者歸納了自己與他人走過的路,可供考慮離開學界的讀者參考————

  • 從地點、時間、感情生活、職涯發展等角度,評估高教工作是否確實適合自己。
  • 接觸學術人組成的線上社群,參與「高教界外職涯可能性」的相關討論,也多方參考不同人士的見解。
  • 主動聯絡產業界前輩,邀請對方與自己進行「資訊訪談」,當面請教不同行業的從業條件、工作內容與方法,從中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 藉由「資訊訪談」拓展人脈:請求訪談對象牽線、介紹其他業界人士,以認識更多潛在的「資訊訪談」對象。
  • 從學術模式切換到非學術模式,與學界外產業人士溝通時,視情況調整自我介紹、交談聊天與信件往來的表達方式,可縮短與新拓展人脈之間的距離,有利於求職。
  • 調整撰寫研究論文的舊習,用清晰簡要的履歷抓住潛在雇主的注意力。
  • 將學界工作經驗轉換為新職場的即戰力,從公開演說、進度掌控到數據分析,都有「轉譯」為新工作所需能力的可能。

《離開學術界》會提點讀者告別學術職涯可能面臨的轉型挑戰,尤其是許多人都會經歷到的褪去學者身分的掙扎、恐懼、羞恥與悲傷。然而,跟著書中每一步驟的方法來改變心態、打磨溝通技巧,並向業界邁出求職的第一步,讀者便會漸漸看到學術圈外寬闊的職涯之路與正向前景,繼而順利走出象牙塔。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