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關於面試,提前準備是王道。面試是一件可以通過反覆練習而越得心應手的事情。而在陳述經歷的部分,沒有什麼文字可以掩蓋經驗不足;用話術打腫臉充胖子,反而是最容易被看穿、產生負面印象的選擇。
文:洪福利
週五在台大經濟系的商用英文課幫學生們上英文面試的課程,再做一輪英文模擬面試。這是我第二年幫忙,有些觀察與想法分享。
首先,AI工具的普遍運用明顯暴增。去年可能還有10%左右的cover letter或resume讓我覺得可以微調。今年基本上沒有任何需要調整。
除非我特別刻意要雞蛋裡挑骨頭,否則所有學生的英文書面資料都近乎完美。
尤其是cover letter的書寫:不論是文法、語氣或邏輯都像是經驗豐富的母語人士寫出來的一樣。換句話說,這樣的成品對於大學生而言其實過份完美了,非常明顯是由AI產生。
AI帶來的優秀成品,是利?是弊?
很明顯用AI幫忙的cover letter/resume,對應徵工作會有什麼負面影響嗎?
我不敢拍胸脯保證,但我個人覺得應該不至於影響到申請者收到面試邀約與否的機會。寫得通順,簡潔有力的書面資料是好事,況且運用AI工具幫助書寫幾乎已經是社會常識了,起碼在外商科技業的公司應該沒問題,但若是遇到傳產或特別保守想法的公司,那也許就碰運氣。
我覺得可以討論的影響倒是有兩個:
- 每個人的書面文字都AI式趨近完美,鑑別度就很低。大家看起來都差不多,沒有人的特別醒目。
- 書面上的英文程度與真開口用英文面試的程度落差很大。如果我不是授課者的角度,而是真的在公司看履歷面試,那可能會有很大的反差感。
建議一、不追求花俏
第一個我想分享的良心建議:不必刻意用很華麗的字彙,也避免用老套又籠統的說詞。
例如:cultivated/multifaceted/complementing/synergy/solidified/high-impact/proven track record/hardworking
我很難想像有人會因為這些花俏的字而覺得你很專業。
("hardworking","proven track record" 這種說詞既老套又模糊,不用也罷。)
雖說是經濟系的課,但似乎起碼有1/3的學生是主修資工/資管/電機,副修經濟。
單就履歷看,許多學生還沒大學畢業就已有亮眼經歷了——高中就參加hackathon、blockchain社團、數學奧林匹亞、國外科學展得名、在中研院實習、在Caltech/Berkeley實習,幾乎每個人都會三種以上的程式語言....
與去年一樣,大約90%我接觸到的學生都想找科技業/金融業/顧問業的實習機會。其它10%大概是找Disney、NBA、或類似Sustainability/ESG之類的工作。
二十幾年前的我如果看到同為大學生的這些履歷,應該會嚇得屁滾尿流,深感羞愧。
當然,書面資料再怎麼亮眼,畢竟還是幾乎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
即使認真準備了,面試時只要稍微遇到壓力還是很輕易就破功。
建議二、分三種脈絡準備面試
我想分享之二,面試時會遇到的問題主分三大種:
Behavioral(行為表現)
請你具體描述過去親身處理的實際問題、狀況、人際關係、挫折、成就、困難等等,越具體越好。以此了解應徵者的思考邏輯、行為模式、溝通方式、解析問題深度、面對挫折的自我學習等習慣。
含糊帶過或對細節交代不清都是一種不好的訊號。
(習慣把團隊成就誇大為自己個人績效的人,最容易在具體追問下含糊帶過或交代不清。)
(例:成功開發墨西哥市場,爲公司增加兩千萬美金年營收——真的嗎?你自己一個人做到?)
Hypothetical(假設情境)
給你一個假設性的情境——可能是你不熟悉的狀況、沒遇過的問題、未定義清楚的題目 - 看你回答的深度與廣度。以此衡量應徵者的思辨能力、舉一反三、定義問題、甚至團隊合作能力、輕重緩急邏輯等等,都能檢視。
Factual (經歷)
一般常見只是確認你履歷上資料的問題、封閉式問題、很清楚對或錯的問題。聽來像是閒聊,對深入了解應徵者沒有很大幫助,而且沒什麼效率。例如:
「你在前公司做了三年,中間又去當兵啊?」
「我看你是先在xx大學畢業,才去美國讀碩士啊?」
「你目前主要是負責xx產品開發,對嗎?」
「我看你履歷上寫自我學習能力很強,是這樣嗎?」
....罄竹難書。
當我聽到這類問題,心中總會希望面試官能重新接受訓練。
Google內部的「面試官訓練課程」裡有幾個很精髓的概念:
- Ask open-ended questions
- Evidence based interview
- The best predictor of future behavior is past behavior
我給學生的建議:
光說自己是 "strong in time management"、"a fast learner" 或 "strongly self-motivated"、"enjoy new challenges" 是不夠的,有什麼具體事實你可以拿出來佐證的嗎?在以上的三大種問題下,還可以細分為四類別:
- Role Related Knowledge(專業相關技術性問題)
-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思辨能力問題)
- Leadership(領導與團隊合作能力問題)
- Culture Fit(工作文化相融度)
因為大學生畢竟沒有太多專業工作經驗可檢視,所以在GCA/hypothetical與 Leadership/behavioral/hypothetical的問題比例會較多。
這也是讓學生們展現自己對實習職務熱情的好機會,可惜多數學生都不清楚該如何準備。
應對面試的核心:實力才是王道
「如何準備面試」也是我課堂上的重點。
準備是王道。有太多面試的情況是可以預想準備的;面試是一件可以通過反覆練習而越得心應手的事情。
現在唾手可得的資源實在太多,沒有道理你走進一場面試時還沒準備好。
當天結束後有位似乎較內向的同學來找我討論。他覺得自己與同儕相比,明顯在過去的經歷較弱。好像別人都多采多姿,而自己只是一個單純的學生。過去面對的挑戰都是作業試卷上的,面試時講不出什麼有說服力的經歷,該怎麼辦?
是不是有其他比較好的說法?該怎麼準備自己的一套說法比較好?
我完全可以理解那種焦慮感。二十幾年前我自己是個不及格的大學生,跟當時的同學相比我也有那種被拋在後頭的感覺。
但是走了二十幾年的路之後,我最誠心的建議是:
增加自己的實力才是王道,沒有什麼話術或文字可以掩蓋你的經驗不足。相反的:用話術、說法、花俏華麗的用字遣詞、打腫臉充胖子,反而是最容易被有經驗的人看穿,也最快讓人產生負面印象。
這位同學因為這次經驗感受到了自己還不足的地方。我只能鼓勵他說不用焦慮,人生還很長,職涯根本還沒開始,有的是時間去補強。
竟然都來上課開始找實習機會了,就踏出了正確的第一步。不管結果如何都不要自我放棄。除了實習之外,打工、當義工、免費服務、參加有興趣的社團、社群、論壇、甚至對自己有熱情的主題開始鑽研,每週寫部落格、散文、電子報,做podcast,都可以啊!
機會是自己創造的,只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履歷很快就會豐富起來。
踏實的做,比任何話術都強一百倍。
我以前寫過一篇關於如何跟新創談薪資的廢文(在我的部落格上找得到),根本的結論也同概念:
增加自己的「不可或缺性」才是談更高薪資的王道,遠比什麼話術策略來得實在多了。有時看到年輕男生怨嘆自己好像很無趣,沒什麼話題可聊,追不到女生,然後就買一些什麼話術的書回來看希望讓自己更「有趣」——其實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
話術沒什麼用,開跑車也都是放屁。想辦法發展自己的興趣,讓自己有精彩挑戰比較實在啦。
......嗯,不知道為什麼我離題了。
絮語
這兩年陸續接觸到台大的學生,我越覺得自己其實只扮演一個「錦上添花、聊勝於無」的角色。
我在外商科技業的一些經歷能夠有幫助當然很棒。可是台大提供的資源真的很豐富,多數的學生也都站在一個很好的職涯起跑點了,說實在的不差我一個。
我誠心希望以後能有更多機會為排名中後段的學校服務。
同樣是花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我更期待能為資源相對少的學生們提供幫助。
所以如果有朋友知道有中南部、東部的學校對於我能分享的外商/科技業職涯經驗有些興趣,我很樂意接洽,請不吝介紹。
(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我並沒有切入如何整理履歷、如何談薪資的主題。但是我以前都曾在部落格上寫過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人歡迎自行參考。)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