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想要避免錯誤的升遷變成職場上每個人的噩夢,管理學大師勞倫斯.彼得告訴你:首先就要排除「升遷=獎勵」這種想法,並且找出其他取代獎勵的方式。在本書中,大師提出66種辛辣又幽默的解法,無論是在基層單位勤懇做好本份的普通職員、負責上下聯繫和管理的中階主管,還是為企業掌舵的高階管理者,都能從中找到啟發。


文:勞倫斯.彼得(Dr. Laurence J. Peter)

彼得處方36

彼得處理法:運用理性決策過程

用理性三問,協助自己制定決策並檢視實踐過程。

在運用理性的過程中,你必須對自己提出理性三問,而且你的行動必須和答案一致。只要記得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就能夠幫助你找出真正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只能算是可以提高效率的輔助技巧。

理性三問

  1. 身在何處?
  2. 何去何從?
  3. 如何確認自己正朝著目標邁進?
「每個人都有頭腦清醒的時候。」
——史蒂文生(R. L. Stevenson)

1. 身在何處?

決策包括了決定做與決定不做。不論決定回大學完成學業、決定結婚、決定離婚、決定換工作、決定創業、決定退休或是做出商業上的決策,都必須針對你所處的時空,做出切合實際的評估。你不是無根之萍,你必須從你目前的處境出發。切實的評估現況,可以讓你知道該做出什麼改變,也可以做為日後評估進度時的依據。

「除了血淋淋的事實外,我們的生活,多沉淪於暗示與隱喻的迷醉之中。」
——懷海特(A. N. Whitehead)

2. 何去何從

當你認清自己的處境後,下一個合理的步驟就是確立目標,或者說是何去何從?如果你決定做出改變,那麼你預期完成改變後會是怎樣的景況?如果你決定要解決一個問題,解決方案該包含哪些細節?

當你描繪出目標的理想藍圖後,就可以著手研究達成目標所需的時間、金錢與精力,另外,還要仔細評估替代方案,這樣才算對你的目標有了真切的了解。評估後,你也許會發現自己的目標和原先設想的一樣可行,也可能為了遷就目前掌握的資源,目標必須有所調整。

「比起把事情做對,做對的事更重要。」
——杜拉克(P. Drucker)

3. 如何確認自己正朝著目標邁進?

如果你打算花五天的時間,從紐約開車到洛杉磯,那們你的第一個停靠站可能要選俄亥俄州的戴登。如果想要把時間縮減成四天,那麼目標就得換成聖路易市。如果第一晚無法抵達戴登的話,接下來的旅程,你就得加快車速、延長開車時間或是延長行程。看看第一天晚上可以開到哪裡,除了可以衡量進度,還能判斷行進的方向是否正確。

很多組織、公司與個人,在沒有評估績效的情況下,盲目的升級、擴張。當業績下滑時,公司立刻增加業務人員,卻不去探查生產線是否出了問題。如果退貨量持續增加,他們選擇增加產品稽查員,而非調查生產過程有無瑕疵。業務人員無法增加需求,他們只能利用需求。產品稽查員無法提升商品品質,他們只能找出產品的瑕疵。

「當你擁有移山的技術,就無需擁有移山的信念。」
——哈法(E. Hoffer)

拿先前規劃的進度和時間表,與實際進展做比較,就能了解自己是否偏離目標,還能預測未來的走向。如果只檢查目前所處的位置,就只能知道自己離出發點遠了一點,離目的地近了一些,卻無法得到理性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訊。

這三個問題幫助你聚焦在起點、終點和過程中的各項評估。除非你真的是那種無法做出任何決定的人,否則這三個問題一定能幫助你做出決策。

「優柔寡斷之人,是世間最悲慘的人。」
——詹姆斯(W. James)

盡可能從各種資源尋找替代的解決方案:從你的想像力、夢想、他人的建議、過往的經驗以及技術數據著手。接著,考慮過諸如風險、成功機率、可行性和時機等因素後,替各個替代方案排出優先順序。然後,將第一選擇付諸執行,只要你所選擇的行動方案確實能讓你朝著目標前進,就不需要重新思考決定。一旦行動沒有發揮預期效果,就應該重新評估方案,如有必要,放棄也在所不惜。不要做無謂的追求,及時停損重新出發,沒什麼好丟人的。

「有心者,方能革心。」
——威斯考特(E. Westcott)

很久很久以前,米國(United States of Acirema)在遠東地區的一個叫做「大南」(Teiv Man)的國家,打了一場從頭到尾沒有正式宣戰的戰爭。當時的戰事進展並不順利,於是充滿智慧的老總統傑克遜(L. B. Jackson),便請來戰地指揮官針對戰事做簡報。總統先生直視將軍的眼睛對他說:

「魏斯摩蘭將軍(Wastemoreland),我們預計要在大南達成什麼目標?」

將軍筆直的站著回話:「為的是鎮壓並平定敵對勢力。」總統居高臨下的望向將軍,說到:「代價是什麼?」魏斯摩爾看了看筆記,然後說:「四十萬大軍。」

總統提醒他:「去年此時,你說只要二十萬大軍就能辦到,我可是給了你囉,那現在敵對勢力是不是平定了一半了呢?」

「沒有,」將軍回答,「其實,當我們的軍隊抵達的時候,當地的抗爭力量翻倍,導致鎮壓的難度加劇。」

總統說:「如果二十萬大軍導致抗爭力度加倍,那麼四十萬大軍,抗爭的力道豈不是要增加四倍。魏斯摩爾將軍,在我看來,這樣的擴張沒有意義。」

於是,將軍被革了職,軍隊從大南撤出,報紙上也再沒出現過大南的新聞。

附註:將Acirema倒過來,就成了America,也就是美國;Teiv Man則是Vietnam的變形,指的是越南;L. B. Jackson則是影射越戰時代的美國總統詹森(L. B. Johnson);越戰時美軍駐越最高指揮官為Westmoreland,作者則是將他的名字拼字改為Wastemoreland(浪費更多土地),藉以嘲諷。

「他們決定要猶豫不決、鐵了心要優柔寡斷、堅定的隨波逐流、傾盡全力的無能。」
——邱吉爾(W. Churchill)
彼得處方37
彼得時效:當機立斷,採取適切行動
在正確的時機,盡快做出決定。

當機立斷,是行動成功的關鍵。在馬匹進入馬廄之前就決定鎖上門,和馬跑了之後才決定鎖門,一樣都是錯誤的時機點。

「活了那麼久,我學會了一件事:就算是一開始胸有成竹的事,也要三思而行。」
——畢林斯(J. Billings)

威爾(Will D. Lae)的身形極度肥胖,但卻夢想成為登山好手。威胖鐵了心要掌握登山技巧,於是不辭辛苦,持續鍛鍊臂肌,好讓它們扛得住自己肥胖的身軀。他在家附近的小山坡練習了好一陣子,然後,決定要找一座可以實現雄心壯志的高山,試試自己的身法。他選擇挑戰岩壁表面為花崗岩的酋長岩(El Capitan)。爬到一半,他抬頭看向陡峭的岩壁,赫然發現,繩索嚴重磨損,眼看著馬上就要斷了。他趕緊往下探看,看不到任何突出的岩壁或樹叢,可以在他下墜時做為緩衝,於是他馬上做出決定:換一條比較粗的繩索。

威爾的決定完全正確,但是,遲了。

「越是被迫獨立做出的決定越多,就越能意識到自己在選擇時的自由度有多大。我認為,唯有在扛起責任的時候,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想法。」
——懷爾德(T. Wilder)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彼得處方:《彼得原理》作者送給百萬讀者的終極職場解方》,樂金文化出版

作者:勞倫斯.彼得(Dr. Laurence J. Peter)
譯者:洪士美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管理的永恆難題,最終極的解決方案!

如何做到真正的知人善任?
五十多年前,他寫出《彼得原理》,犀利指出職場充滿不適任者的真正原因;
針對百萬讀者如雪花般飛來的問題,他提出66個解方,
為所有苦惱的職場人士,指出打破職場困境的最佳解!

職場上各種弊病障害,起因都是「彼得原理」?!
彼得博士說:每一種工作都可能碰到不適任的人選。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升遷機會,總有一天,會有一個不夠格的人坐上那個位子,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這個人不僅會碌碌無為,打擊士氣,還會拖垮組織的效能。

在人類社會中,各種組織都是「階層組織」。
在學時期,我們不斷升上新的年級;到了職場,我們從底層社畜做起,一路往上爬,直到無法再往上升。
在階層組織中,我們就像是倉鼠跑滾輪一樣,看不到盡頭卻盲目的跑個不停,
無止盡的追求升遷,就只為了「不能輸給其他人」。
這種攀比心態,事實上,就是一切職場弊病的根源……

在職場追求無止盡升遷,會給個人和職場造成什麼問題?
獲得升遷是每個職場人士都期望的事情,但為什麼「無止盡的升遷」卻會帶來職場弊害呢?
這些職場弊害,我們可概括為「不適任症候群」,並且可從兩方面來論述:

不適任症候群的個人症狀
能夠獲得升遷機會的職場人士,原本都是優秀的人,
但隨著不斷升遷,被升遷到「不夠格」的位置後,
能力無法匹配工作需求的職場人士,便會備感挫折。
壓力會讓他們身心失調、人際關係崩潰,原有的快樂生活也一去不復返。
不僅各種壓力症候群悄悄找上門,包括精神官能症、心血管疾病、酗酒和胃潰瘍等,
甚至可能導致家庭失和,在職場上也失去眾人信賴,從此鬱鬱寡歡……

不適任症候群的管理者症狀

當優秀人才升遷到不適任等級後,

他們優秀的表現無法在新的職務上繼續發展,反而還拖垮組織的工作效率,
原本該做到卻做不到的部分,必須改由其他人協助處理,造成人事膨脹。
除此之外,組織的上級若不適任,那麼由他們選出的其他組織成員,
也都會變成不適任的人選……

也就是說,不適任是一種會傳染的病,會逐漸蔓延到整個組織,
導致組織的效能越來越差,直到每件事都變得一團糟為止。

克服「不適任症候群」,你需要「彼得處方」!

想要避免錯誤的升遷變成職場上每個人的噩夢,

管理學大師勞倫斯.彼得告訴你:

首先就要排除「升遷=獎勵」這種想法,並且找出其他取代獎勵的方式。

在本書中,大師提出66種辛辣又幽默的解法,
無論是在基層單位勤懇做好本份的普通職員、負責上下聯繫和管理的中階主管,還是為企業掌舵的高階管理者,都能從中找到啟發。

彼得處方個人篇:審視自我需求,預防不適任症候群
身為一個普通職員,你是否困擾著以下問題:

  • 在決定接受升遷機會之前,該怎麼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升遷?
  • 如何拒絕不適合自己的升遷?
  • 不靠升遷,該怎麼滿足個人成就感?

彼得大師規劃了四個療程,幫助我們解決這些難題。

[個人療程一]客觀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建立自我認同與行為指引。
[個人療程二]評估個人職涯升遷途徑。例如,看看你的主管,他的工作上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個人療程三]檢視個人價值觀,衡量應選擇的職涯目標。
[個人療程四]選定職涯目標後,堅守自己想走的路,不受外在世界影響。

彼得處方管理者篇:知人善任,讓每個員工都留在適任等級

如果你是管理階級,該如何從制度上根除「不適任症候群」?

  • 不適合升遷的優秀人才,該如何予以獎勵?
  • 身為管理者,該如何選出適當的升遷人選?
  • 如何培養接班人的能力?

針對以上問題,彼得大師也規劃了四個療程,重點在於「別把升遷和獎勵掛勾」!

[管理者療程一]思考妥善的企業發展目標,並以正確方式傳達給員工。
[管理者療程二]在實踐目標的過程中,先確認目標與現狀,再處理決策難題。
[管理者療程三]指導如何評估與選拔合適的人才,保持職場的良好新陳代謝。
[管理者療程四]制定企業內部的激勵制度,維持每一位員工的活力與幹勁。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