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吉澤準特
【批判性思考是什麼?】
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結果
請大家回憶一下序章中小照前輩面對巧克力分配問題時的回答。他的做法是了解清楚最終目的、期待的結果到底是什麼,再去尋找最佳解決方案。
小照前輩想到的是,孩子只是偶然得到了巧克力,因為完全有可能什麼都收不到,所以就算只分到1塊巧克力,也都是賺。因此他得到了「如果巧克力的數量正好能被4整除,則最簡單公平」的結論。

一般人可能會想把9塊巧克力全部分出去,但是只分8塊確實也沒有任何問題。雖然這可能是個出乎意料的回答,但如果我們在乎的是目的,那麼這個結論就是合理的。這就是批判性思考的思考方式。
因為批判性思考需要深入挖掘現有情況,不斷地詢問「為什麼會這樣?」「這真的正確嗎?」所以被稱為批判性思考,也叫做探索性思考。來看看以下狀況一起思考:
「業績低迷多年的同行A公司,因為抓住了進軍印度的機會,銷售額逐年攀升。而本公司的銷售額卻持續縮水,收益不斷減少。為了打破瓶頸,我們也應該打入印度市場。」
提出這一建議的原因是,打入印度市場的決策讓曾經和我們有相同處境的A公司成功提高了收益,所以只要我們也打入印度市場,就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
但是再仔細想想,雖然從時間上說,A公司的業績確實是從進軍印度後開始提升的,但要說進軍印度是業績提升的原因,邏輯上就有一些跳躍了。也許是剛好在進軍印度市場期間,A公司成功開發了某種商品,或在某次市場行銷中大獲成功。
只有驗證了A公司在營業額提高以來做過的所有舉措,才能找到營業額提升的真正原因。但是現在根本沒有時間逐一驗證A公司全部舉措,還要注意不能因為在分析作業上花費過多時間,而錯過決策的關鍵時間點。
從下一頁開始,我們將詳細介紹批判性思考中最基本的兩個方法——辯證法與反證法。
【批判性思考的方式1:辯證法】
在「對立」中尋找新方案
辯證法是深入分析問題的前提以及所處狀況,然後透過權衡各種對立的方案來找到新方案的方法。哲學中的辯證法非常複雜,在這裡向大家介紹的是更為實用的辯證法。
對立意見——
「這支矛可以擊穿任何防禦武器。」←主張A
「這支盾可以防禦任何攻擊。」←主張B
比較研究——
雖然雙方的主張對立,但是透過確認可以得到以下事實:
「在單手持盾的情況下,盾的平衡會被打破從而被矛擊穿。」
「在雙手持盾的情況下,矛尖會承受不住壓力然後崩裂。」
新的意見——
雖然這支矛可以破壞任何防禦武器,但是只要雙手拿好這支盾,就可以抵禦它的攻擊。
如果主張A成立,則主張B不成立,反之亦然。這時需要比較研究這兩個主張,整理雙方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找到意見統一的必要條件。上面這個例子,兩個主張都建立在矛盾相撞的基礎上,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調查以矛攻盾之後到底會發生什麼。
結果發現,根據條件不同,矛盾之一就會損壞。基於上述內容,只要修改主張A、B中想當然的部分,就能提出公認的新主張。

在辯證法中,首先需要提出命題的研討草案,並在議論中提出反命題(意見或反論)。反命題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問題及問題的前提,找出其他可能性。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提出最終的綜合命題(折衷方案)。
剛剛的例子中,主張A和主張B分別是命題與反命題,而新意見則是綜合命題。

辯證法的優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相互矛盾的意見呢?當事人都主張自己的意見正確無誤,而這些意見也的確都有自己正確的一面。但是,意見的前提條件不同,就會產生爭議。
矛和盾的故事中,盾的使用方法直接影響到雙方主張成立與否。所以,需要整理各主張的前提條件,從而找到折衷方案,使雙方能夠達成一致。這種推進方法適用於所有需要調整現況的情況。
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辯證法。

麥夫不想吃肉這種不易消化的食物,芝麻彥又覺得蔬菜吃不飽。為了尊重雙方的意見,選擇大家都滿意的午餐,就需要找到兩種意見的妥協點。
這時,小照前輩注意到芝麻彥認為麥夫說的「清淡的食物」就是蔬菜。如果雙方是認知上的差異,那麼雙方的意見就還有商量的餘地。因此小照前輩提議去吃比肉類更健康,比蔬菜更具分量的生魚片套餐。
辯證法可以像這樣根據情況靈活地應對,它的優勢是能統一利害關係不一致的雙方意見。
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起結論,辯證法更重視過程。雖然那些重視對話過程的人能夠感受到辯證法的優勢,但想要完全統合所有相關方的意見,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來調整。
比如在日本國會上提出的沖繩美軍基地的轉移問題,自2009年秋季日本民主黨執政以來(編按:本書日文原版出版於2012年7月,時值日本民主黨執政),就針對把沖繩普天間基地搬遷到縣外的這一公約,不斷和美國、沖繩縣及其他都道府縣交涉。但事實上並沒有令所有人的利害關係都一致的選項,所以這個問題至今依舊沒有解決。
無論是多麼重要的決定,如果為了達成一致需要花費數年之久,那麼這一決定只會落後於時代,喪失其重要性。當你必須在競爭環境中拿出成績時,要像「兵貴神速」說的一般,即使有意見不統一的地方,只要大致內容得到眾人的認同,就要當機立斷。
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速度,按照自己的需要,片面地理解對方的想法,就會引發相關方的反感。對於那些你比較重視的物件,應設置一個場所,面對面傾聽對方的所有意見,使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意見得到尊重」的心安與同伴意識。

【批判性思考的方式2:反證法】
利用「否定」找出其他方案的合理性
反證法是把眼前所有方案中的問題、缺點以及矛盾全部列舉出,並且予以否定,使用排除法找到其他方案的合理性。下例就是基本的反證法:
現在的情況——
有一個誠實的店員和一個不誠實的店員,他們之中有一個人賣甜麵包,一個人賣超辣麵包。你只能問一個問題,那麼問什麼問題才能買到甜麵包呢?

正面進攻法與可預測到的回答——
- 店裡賣的是甜麵包,誠實的店員回答「YES」。
- 店裡賣的是甜麵包,不誠實的店員回答「NO」。
- 店裡賣的是超辣麵包,誠實的店員回答「NO」。
- 店裡賣的是超辣麵包,不誠實的店員回答「YES」。
結果分析與對策——
要想成功選出甜麵包,我們需要讓2的回答為YES,讓4的回答為NO,也就是說,讓賣甜麵包店員回答YES,讓賣超辣麵包的店員回答NO。因此,我們的提問必須使不誠實的店員再次否定自己的回答。
結論——
應提問:「如果我問你這家店是否有甜麵包,你會回答YES,是嗎?」如果店員回答「YES」,那就在這家買甜麵包,如果回答「NO」,就去另一家買甜麵包。

這種先提出假設方案再探討其合理性的做法,和屬於水平思考的假說思考很像。但是與假說思考不同的是,反證法是在整體認同對方意見的前提下展開討論的。
上述例子中,沒有因為正面進攻沒效就選擇放棄,而是在此基礎上考慮其他方案。如果能提前在腦海裡預測大家的回答,就可以找到讓他人無法提出異議且能最快得到結論的反提案。
反證法的優勢
想要駁回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如果採用攻擊對方想法上的缺點這種交流方式,會引起對方的反感。無論是誰,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意見遭人否定,一定不是愉快的事。
然而,因為反證法是從肯定對方入手的,所以在最開始的階段不會和對方產生情感上對立。如果能從思想內容上讓對方覺得他的意見應該被駁回,那麼對方會在理解的前提下主動收回自己的意見。這就是反證法的最大優勢。
例:選擇去哪個公園遊玩——
A君:「我們還能玩兩個小時。這裡離家大概20分鐘,我們是在這附近的遠方公園玩,還是在離家近的鄰近公園玩呢?我想在鄰近公園玩。」
B君:「啊⋯⋯那一定要去遠方公園玩呀。因為可以馬上開始玩。」
A君:「這樣啊,那我們去遠方公園玩吧。不過現在天有點陰,要是玩的時候下起雨來,就會被淋濕,而且我們回去還要20分鐘,路上就會全身濕透了。」
B君:「嗯⋯⋯我也不想被雨淋濕。我知道了,我們先回到家附近,然後在鄰近公園玩吧。」
反證法也可以用在對邏輯思考的重新審視上。邏輯思考中的歸納法是把事例集中起來從而得到規則的方法,但是只要找到一個反例就可以推翻這個規則。而反證法正是透過這種方法誘導對方改變意見。

需要注意的地方
反證法是在假定對方邏輯成立的前提下展開討論的。就算證明了對方的邏輯不通,也只能說明這種邏輯不正確,而不能讓對方馬上接受你的意見。
前面所述的公園的例子,B君之所以能認同A君,並打消自己的念頭,是因為只有遠方公園和鄰近公園兩個選項。如果B君還知道其他公園,那麼只能說選項之一被排除了,還需要進一步縮小範圍。
為了引導對方贊同你的意見,需要下功夫讓自己的意見成為能解決對方邏輯問題的反提案,並盡力讓對方在討論過程中認同你的觀點。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解決問題的三大思考法:交叉使用邏輯思考、水平思考和批判性思考,快速破解各種職場難題》,日出出版
作者:吉澤準特
譯者:張禕諾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職場生存淘汰賽,完全制霸!
3大思考法╳22種商務思考框架
排解職場疑難,讓你戰無不勝!
不想遇到突發狀況就毫無頭緒?
面對雜亂資訊想快速分析?
商場瞬息萬變如何不斷創新?
工作,就是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想完成任務,甚至闖出一番成績,你需要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談到思考方式,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邏輯思考。這種思考方式非常基礎,有邏輯性且思路明確,不僅經常運用於商務世界,也在社會生活中廣泛使用。
但邏輯思考並非萬能。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無法從正面解決,需要轉換想法才能解決的問題。唯有突破邏輯束縛、努力探尋史無前例的新想法,學會提出質疑並加以驗證,我們才能百分之百地活用邏輯思考,解決各種情況下的難題。
邏輯思考,水平思考與批判性思考,交叉活用!
第一步:用批判性思考,直擊問題的本質,質疑、分析現狀。
第二步:以水平思考,考慮多種可能性,探尋最佳方案。
第三步:利用邏輯思考,分解問題,化複雜為簡單。
第四步:反覆進行「以批判性思考分析現狀平行思考摸索最佳方案邏輯思考分解問題」這一連串動作。
本書以麵包公司三位員工所遇到的各種商務狀況,
說明如何靈活交叉運用解決問題的三大基本思考法與二十二種商務思考框架,
避免思路的單一化和片面性,提升職場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推進工作。
本書特色
- 模擬真實商務場景,以對話形式,了解三大思考法的特點與使用方法。
- 用案例與圖解,介紹MECE分析法、IPO、直方圖、兩難推論、奧坎剃刀等22個職場必備商務思考框架。
- 以日清杯麵、Starbucks、全家便利商店、柯達公司等知名成功/失敗案例,幫助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思考法與框架。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