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澤準特
【批判性思考是什麼?】
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結果
請大家回憶一下序章中小照前輩面對巧克力分配問題時的回答。他的做法是了解清楚最終目的、期待的結果到底是什麼,再去尋找最佳解決方案。
小照前輩想到的是,孩子只是偶然得到了巧克力,因為完全有可能什麼都收不到,所以就算只分到1塊巧克力,也都是賺。因此他得到了「如果巧克力的數量正好能被4整除,則最簡單公平」的結論。
一般人可能會想把9塊巧克力全部分出去,但是只分8塊確實也沒有任何問題。雖然這可能是個出乎意料的回答,但如果我們在乎的是目的,那麼這個結論就是合理的。這就是批判性思考的思考方式。
因為批判性思考需要深入挖掘現有情況,不斷地詢問「為什麼會這樣?」「這真的正確嗎?」所以被稱為批判性思考,也叫做探索性思考。來看看以下狀況一起思考:
「業績低迷多年的同行A公司,因為抓住了進軍印度的機會,銷售額逐年攀升。而本公司的銷售額卻持續縮水,收益不斷減少。為了打破瓶頸,我們也應該打入印度市場。」
提出這一建議的原因是,打入印度市場的決策讓曾經和我們有相同處境的A公司成功提高了收益,所以只要我們也打入印度市場,就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
但是再仔細想想,雖然從時間上說,A公司的業績確實是從進軍印度後開始提升的,但要說進軍印度是業績提升的原因,邏輯上就有一些跳躍了。也許是剛好在進軍印度市場期間,A公司成功開發了某種商品,或在某次市場行銷中大獲成功。
只有驗證了A公司在營業額提高以來做過的所有舉措,才能找到營業額提升的真正原因。但是現在根本沒有時間逐一驗證A公司全部舉措,還要注意不能因為在分析作業上花費過多時間,而錯過決策的關鍵時間點。
從下一頁開始,我們將詳細介紹批判性思考中最基本的兩個方法——辯證法與反證法。
【批判性思考的方式1:辯證法】
在「對立」中尋找新方案
辯證法是深入分析問題的前提以及所處狀況,然後透過權衡各種對立的方案來找到新方案的方法。哲學中的辯證法非常複雜,在這裡向大家介紹的是更為實用的辯證法。
對立意見——
「這支矛可以擊穿任何防禦武器。」←主張A
「這支盾可以防禦任何攻擊。」←主張B
比較研究——
雖然雙方的主張對立,但是透過確認可以得到以下事實:
「在單手持盾的情況下,盾的平衡會被打破從而被矛擊穿。」
「在雙手持盾的情況下,矛尖會承受不住壓力然後崩裂。」
新的意見——
雖然這支矛可以破壞任何防禦武器,但是只要雙手拿好這支盾,就可以抵禦它的攻擊。
如果主張A成立,則主張B不成立,反之亦然。這時需要比較研究這兩個主張,整理雙方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找到意見統一的必要條件。上面這個例子,兩個主張都建立在矛盾相撞的基礎上,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調查以矛攻盾之後到底會發生什麼。
結果發現,根據條件不同,矛盾之一就會損壞。基於上述內容,只要修改主張A、B中想當然的部分,就能提出公認的新主張。
在辯證法中,首先需要提出命題的研討草案,並在議論中提出反命題(意見或反論)。反命題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問題及問題的前提,找出其他可能性。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提出最終的綜合命題(折衷方案)。
剛剛的例子中,主張A和主張B分別是命題與反命題,而新意見則是綜合命題。
辯證法的優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相互矛盾的意見呢?當事人都主張自己的意見正確無誤,而這些意見也的確都有自己正確的一面。但是,意見的前提條件不同,就會產生爭議。
矛和盾的故事中,盾的使用方法直接影響到雙方主張成立與否。所以,需要整理各主張的前提條件,從而找到折衷方案,使雙方能夠達成一致。這種推進方法適用於所有需要調整現況的情況。
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辯證法。
麥夫不想吃肉這種不易消化的食物,芝麻彥又覺得蔬菜吃不飽。為了尊重雙方的意見,選擇大家都滿意的午餐,就需要找到兩種意見的妥協點。
這時,小照前輩注意到芝麻彥認為麥夫說的「清淡的食物」就是蔬菜。如果雙方是認知上的差異,那麼雙方的意見就還有商量的餘地。因此小照前輩提議去吃比肉類更健康,比蔬菜更具分量的生魚片套餐。
辯證法可以像這樣根據情況靈活地應對,它的優勢是能統一利害關係不一致的雙方意見。
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起結論,辯證法更重視過程。雖然那些重視對話過程的人能夠感受到辯證法的優勢,但想要完全統合所有相關方的意見,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來調整。
比如在日本國會上提出的沖繩美軍基地的轉移問題,自2009年秋季日本民主黨執政以來(編按:本書日文原版出版於2012年7月,時值日本民主黨執政),就針對把沖繩普天間基地搬遷到縣外的這一公約,不斷和美國、沖繩縣及其他都道府縣交涉。但事實上並沒有令所有人的利害關係都一致的選項,所以這個問題至今依舊沒有解決。
無論是多麼重要的決定,如果為了達成一致需要花費數年之久,那麼這一決定只會落後於時代,喪失其重要性。當你必須在競爭環境中拿出成績時,要像「兵貴神速」說的一般,即使有意見不統一的地方,只要大致內容得到眾人的認同,就要當機立斷。
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速度,按照自己的需要,片面地理解對方的想法,就會引發相關方的反感。對於那些你比較重視的物件,應設置一個場所,面對面傾聽對方的所有意見,使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意見得到尊重」的心安與同伴意識。
【批判性思考的方式2:反證法】
利用「否定」找出其他方案的合理性
反證法是把眼前所有方案中的問題、缺點以及矛盾全部列舉出,並且予以否定,使用排除法找到其他方案的合理性。下例就是基本的反證法:
現在的情況——
有一個誠實的店員和一個不誠實的店員,他們之中有一個人賣甜麵包,一個人賣超辣麵包。你只能問一個問題,那麼問什麼問題才能買到甜麵包呢?
直接問店員「你在賣甜麵包嗎?」
- 店裡賣的是甜麵包,誠實的店員回答「YES」。
- 店裡賣的是甜麵包,不誠實的店員回答「NO」。
- 店裡賣的是超辣麵包,誠實的店員回答「NO」。
- 店裡賣的是超辣麵包,不誠實的店員回答「YES」。
結果分析與對策——
要想成功選出甜麵包,我們需要讓2的回答為YES,讓4的回答為NO,也就是說,讓賣甜麵包店員回答YES,讓賣超辣麵包的店員回答NO。因此,我們的提問必須使不誠實的店員再次否定自己的回答。
結論——
應提問:「如果我問你這家店是否有甜麵包,你會回答YES,是嗎?」如果店員回答「YES」,那就在這家買甜麵包,如果回答「NO」,就去另一家買甜麵包。
這種先提出假設方案再探討其合理性的做法,和屬於水平思考的假說思考很像。但是與假說思考不同的是,反證法是在整體認同對方意見的前提下展開討論的。
上述例子中,沒有因為正面進攻沒效就選擇放棄,而是在此基礎上考慮其他方案。如果能提前在腦海裡預測大家的回答,就可以找到讓他人無法提出異議且能最快得到結論的反提案。
反證法的優勢
想要駁回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如果採用攻擊對方想法上的缺點這種交流方式,會引起對方的反感。無論是誰,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意見遭人否定,一定不是愉快的事。
然而,因為反證法是從肯定對方入手的,所以在最開始的階段不會和對方產生情感上對立。如果能從思想內容上讓對方覺得他的意見應該被駁回,那麼對方會在理解的前提下主動收回自己的意見。這就是反證法的最大優勢。
例:選擇去哪個公園遊玩——
A君:「我們還能玩兩個小時。這裡離家大概20分鐘,我們是在這附近的遠方公園玩,還是在離家近的鄰近公園玩呢?我想在鄰近公園玩。」
B君:「啊⋯⋯那一定要去遠方公園玩呀。因為可以馬上開始玩。」
A君:「這樣啊,那我們去遠方公園玩吧。不過現在天有點陰,要是玩的時候下起雨來,就會被淋濕,而且我們回去還要20分鐘,路上就會全身濕透了。」
B君:「嗯⋯⋯我也不想被雨淋濕。我知道了,我們先回到家附近,然後在鄰近公園玩吧。」
反證法也可以用在對邏輯思考的重新審視上。邏輯思考中的歸納法是把事例集中起來從而得到規則的方法,但是只要找到一個反例就可以推翻這個規則。而反證法正是透過這種方法誘導對方改變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