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本書並非讓你從暗巷和陌生人對話,而是在公開的場合:新到職與初次見面的同事交談、和鄰居輕鬆打招呼互相照應、在聚會上可以好好交流和傾聽、從通勤時與他人隨機的真誠互動中建立弱連結。


只可惜,人類的心理和文化會妨礙這些連結,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會因為衝突、隔離或偏見而深化,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們就來看一看美國的種族問題。

二○一七年,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 )約翰.保羅.威爾森(John Paul Wilson)主持一項研究,受測者是黑人以外的美國人,實驗人員讓受測者觀看黑人和白人的照片,儘管黑人和白人體型一樣,受測者仍認定黑人比較壯碩、陽剛和具有威脅性,因此認為警察應該多用武力制伏黑人。這份研究刊登前,學術界已有多年調查,累積大量相關發現。非黑人的受測者經常搞錯,把黑人記成拿武器的人,即使黑人手上拿著尋常的物品,也會被誤認成武器。白人對於黑人憤怒的表情格外敏感,白人也記不住黑人的面孔,除非黑人露出生氣的表情,白人才記得住。

怪不得美國警察射殺黑人的比例高出很多,而我卻不假思索的告誡女兒,如果遇到麻煩,一定要跑去找警察,但如果我是黑人,生的是兒子,恐怕不敢如此有把握。

如果是心懷更多偏見的人,後果恐怕不堪設想,例如有偏見而不自知,不把外團體當人看,總覺得對方的心靈比較劣等。美國黑人作家哈尼夫.阿卜杜拉奇布(Hanif Abdurraqib)曾巧妙描述受害者的心情:「大家最常對我說的評語是『你人真好』,這句話通常是白人說得多......那些人與我不熟,卻說他們看得見我眼裡以及內心深處的善意,我通常一笑置之,不自在的聳聳肩,隨口說聲謝謝。我心裡很清楚,那些不熟識的人之所以稱讚我,是因為我沒有他們預期的惡劣。」

去人性化不僅僅針對不同種族的人,數千年以來的性別歧視,不也是在去人性化嗎 ?

一九九七年,愛情喜劇電影《愛在心裡口難開》(As Good as It Gets)就有一個貼切的例子,有人問劇中的羅曼史名作家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到底是如何描繪女主角的個性,他輕描淡寫地說:「我先想像一個人該有什麼樣子,然後去掉了理性和責任感。」這顯然就是去人性化。

此外,都市人和鄉下人也不把彼此當人看。我的一位猶太朋友,離開美國東北部,到奧克拉荷馬州念大學,同學問她有沒有隨身攜帶羊角號。美國南部人到北部念大學,北部學生很驚訝南部也有聰明人。南部作家惠特.莫澤(Whet Moser),現居芝加哥,他曾經說過:「我沒什麼南部口音,幾乎聽不出來,但我小時候口音比較重。當你接受高等教育,很快就學會了一般聯邦口音。」

新移民不斷面對類似的恐懼、傲慢和去人性化,被貶為動物或病毒,不僅認知能力低劣,也控制不了獸性。美國史家約翰.韓牧(John Higham)提出具指標性的本土主義中,整理了美國歷史上各種對新移民的可怕稱呼,例如「有毒爬蟲」、「長髮、大眼、冷笑、無神論、魯莽的外國討厭鬼,從來不認真工作」、「低賤的短尾殺人魔,遠從萊茵河、多瑙河、維斯瓦河和易北河而來」、「歐洲的人類垃圾和非人垃圾」。

以前大家很氣憤德國人,但如今同樣的攻擊事件也在其他歐洲國家上演,尤其是湧入移民和難民的歐洲國家。我經常想起幾年前,聖地牙哥人抗議有一車難民兒童抵達加州,受訪時不斷叫囂:「不知道要發生什麼犯罪事件?」

我們面對不同的群體,通常不把對方當人看,文化的差異還會加深我們的偏見,讓我們以為對方比較低等。以前沒有交流的經驗,現在想到以後有可能接觸這些人,內心就感到不安,稱為群際焦慮(intergroup anxiety)。心理學家沃特.史蒂芬(Walter Stephan)多年來研究這種現象,認為這是為什麼群際交流會如此複雜難解的原因。

每個人多少都有群際焦慮,但是有幾種人特別嚴重,一是有偏見的人,二是極為認同自己群體的人,三是不太常與其他群體互動的人,或者曾經有過不良互動經驗的人,再來就是雙方處於互相競爭的關係,或勢力和人數不均等的情況。這種焦慮不僅展現在心理和情緒層面上,也會影響到生理層面,所以雙方互動之後,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或壓力荷爾蒙上升。

大家看到這裡,知道有很多因素會妨礙我們與陌生人交談,從社會規範到走路速度都有影響。史蒂芬再加入四大恐懼:擔心陌生人會傷害、騷擾和欺騙我們,或者把疾病傳染給我們;擔心自己會「丟臉、遭到誤解、害怕、困惑、惱怒、受挫或無力」;擔心陌生人會討厭、嘲笑或拒絕我們;擔心自己與陌生人走得太近,會遭到自己人否定。

近年來,一些研究證實,人們不願與陌生人交談,是因為擔心彼此差異太大,或者放不下負面刻板印象,又或者像第二章所說,單純不想和陌生人交談,無論是多數族群還是少數族群,都會受到這些心態影響。例如異性戀者不敢和同性戀者說話,反之亦然;研究顯示,無論是白人或黑人、美國人或非美國人,都有這種心態。

偏見比較多的人,在面對自己不關心的人,或者與自己不合的陌生人時,顯然會避免交談。至於偏見比較少的人,仍會有群際焦慮,擔心和陌生人跨界交談可能引發不安,乾脆拒絕與陌生人交流,只和自己人在一起。政治領域確實有這種現象。記者利明璋(Bill Bishop)的主張很有說服力,他認為美國的自我隔離日益嚴重(他稱之為大排序),向來是美國政治極化的原因。

當我們避開其他群體,對彼此的理解就不可能深刻,也不可能準確。我們不會去認識對方的生活,於是讓刻板印象繼續框住我們,讓偏見繼續惡化,嚴重妨礙心理學家所謂的群際接觸(intergroup contact),但我們都知道,群際接觸才是緩解緊張關係的有效方法(待會再來解釋)。歷史上大規模的移民潮,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友善,更願意表達情緒,但奇怪且糟糕的是,如果湧入不同群體的陌生人,人竟然會開始排斥與群體互動。

這是偉大的政治科學家羅伯特.普特南,在二 ○○七年發現的悲慘事實。當社會越多元,人越有離群的傾向,不只避開外團體,也會避開內團體。普特南指出,多元性和外來移民在長期下來,「可能對文化、經濟、財政和發展大有幫助」,但是多元社會恐怕會促使民眾「宅在家」,以致信任度、利他行為、社群參與度和朋友數降低。

他寫道:「多元性至少在短期內,可能會激發烏龜心態,以致大家都縮在烏龜殼裡」。他陳述如下:我們研究發現,多元性並不會「破壞種族之間的關係」,也不會「製造族群之間的對立」,反之無論哪一個群體,都會開始排斥集體生活,不信任自己的鄰居,無論是哪一種膚色,都會對社群和領導人做最壞的打算,不願意服務社會、從事慈善活動、參與社區計畫或出門投票,雖然口口聲聲說要社會改革,卻不相信自己能夠影響世界,只會擠在電視機前抱怨……

多元性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差不多,只是在社交性指標有些微之差。多元性對社交性的影響,似乎在保守人士格外明顯,但是對自由派的影響也不低,至於從人種來看,在白人格外明顯,但對於白人以外的人種,也有顯而易見的影響。

由此可見,沒有任何族群能夠置身事外,不分男女,也不分保守派和自由派,只是保守派比較容易因為多元性而退縮,但自由派也有同樣的傾向。

政治科學家艾瑞克.尤斯拉納倒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多元性並不會導致懷疑和疏離,種族隔離才會。他表示:「如果人與人互不交流,根本無法奠定信任和包容的基礎。」人與人缺乏接觸,不僅會降低群體之間的信任,也會降低整個社會的信任。一個城鎮再怎麼多元,只要居民繼續疏離(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生活中就無法和其他群體成員進行有意義的交流,於是就繼續害怕和陌生人交談,也就不會去交談。對陌生人的刻板印象只會永遠存在,而刻板印象會進一步強化疏離。如此一來,大家永遠都是陌生人,以致個人和社會都受害。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可怕,也確實可怕。這是格外複雜的問題,但還是有希望改善的,只要我們努力和外團體的陌生人互動(正向的互動,而非爭吵或內戰之類的「互動」),可能有出乎意料的好轉。第二章曾提到,人想到要和陌生人交談,總會先做最壞打算,料想不會太順利,就不敢去做,但實際做了,卻發現意外的順利,大感驚喜。

更何況這裡說的是外團體的陌生人,絕對會做更壞的打算。

二〇〇八年,心理學家羅蘋.麥勒特(Robyn Mallett)主持一系列實驗,確認人的恐懼有沒有事實根據。首先,研究團隊請白人受測者想像一下,搭飛機時身旁坐了黑人或白人,料想「自己和那個人互動之後會有什麼感受,例如心煩、憤恨、緊張、生氣、恐懼、熱情、放鬆、開心、興奮或雀躍」。受測者對於要和黑人互動,表達強烈的焦慮。

下一個實驗把受測者(大多為白人)分成兩組,第一組是預想組,預想自己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與不同群體的人互動(例如不同性別、種族、性向、階級等);第二組是體驗組,要實際與那些人互動,並回報互動的結果。研究團隊表示:「果然,預想組所預料的負面情緒比實際發生的還要多。」無論哪一個種族或性別,都有這個盲點。

下一個實驗關注感知的差異,無論是黑人或白人受測者,都以為自己和其他群體沒什麼共通點。然而,體驗組實際和對方交談後,都發現彼此之間存在著共通點,聊天過程也比想像中更有趣。此外,受測者也回報,他們發現自己和外團體的共通點,甚至超過與自己內團體的傳統派。研究團隊下了一個結論:「如果是搭乘長途飛機,還要與不同社會群體的人互動,大家總以為會是一段不自在的漫長旅程,但我們研究發現,只要實際開啟對話,大家便會發現聊天的過程比想像中更愉悅。」

普特南著有大作《獨自打保齡球》(Bowling Alone),依照他的看法,若要緩和美國的種族和族群衝突,「第一步要包容差異」。他在書中寫道:「為了提升彼此的認同感,我們需要更多的機會,跨越族群展開有意義的互動,讓(新來的與舊有的)美國人都共同勞動、學習、休閒和生活。」換句話說,我們要學習和陌生人交談,以免逃避和孤立凝結成仇恨和暴力。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社交進化:從突破陌生焦慮到擴展交友圈,打造更高的人際連結力》,商周出版

作者:喬伊・基歐漢(Joe Keohane)
譯者:謝明珊

momo網路書店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跨出人脈升級的第一步
職場新同事交流、鄰居融洽相處、聚會上認識新朋友,
從沒什麼好說的,到輕鬆和人結識
打破一成不變的社交網絡

亞里斯多德說:「驚奇是哲學的源頭。」
與陌生人交流,經常會帶給我們驚奇,帶來有力量的知識
一同以好奇、尊重、同理和傾聽,享受不期而遇的快樂、關注與關懷

何不現在就開始和不認識的人開啟實體對話框,
跟陌生人交流、展示你的善意,也是最棒的生存能力!

城市裡,大家排隊結帳都是靜悄悄的,全程盯著手機,無視周圍的人,孤獨感與日俱增。網路上,大家退回各自的同溫層,受制於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只接觸自己熟悉的想法,只跟想法雷同的人聊天。

你一定也有這樣過吧,人走在路上,不小心與陌生人四目交接,就隨即連忙低頭看地下,或不知道看哪裡,眼睛對焦到遙遠的地方。這就是城市裡人們的禮貌性忽略。或是,不管是在學校、在職場,你都不知道怎麼跟迎面而來的人打招呼,每次鼓起勇氣打招呼時,話在口中卻無聲;或是在辦公室、茶水間和電梯間,要跟主管和同事問好時,卻又不敢說,眼睛也不敢直視對方,好像變成難相處的人一樣(明明只是害羞而已,卻被大誤會)。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不能跟陌生人說話」、「要小心和提防陌生人」,大眾早已習慣恐懼和懷疑陌生人,進而演變成不敢問路、不敢打電話訂披薩、不想出門社交。這使我們的社交能力退步,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本書結合心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實驗與研究,以及作者請益專家所整理出和陌生人交談的技巧,甚至親自出馬做實驗,累積了無數古怪、詼諧和動人的實戰經驗。

閱讀本書可以了解到:

  • 不用擔心說錯話和尬聊,簡單的開場白就能破冰
  • 只要真心閒聊和寒暄,就能和喜歡的人侃侃而談
  • 自我行銷讓別人對你感興趣,積極建立緣分,遇見意料之外的貴人
  • 傾聽他人的故事,看見視野外的新觀點

本書並非讓你從暗巷和陌生人對話,而是在公開的場合:新到職與初次見面的同事交談、和鄰居輕鬆打招呼互相照應、在聚會上可以好好交流和傾聽、從通勤時與他人隨機的真誠互動中建立弱連結。

改變心態,開始與世界連結,是緩解個人和社會孤獨、孤立,加深歸屬感最好的方式。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