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我從日本念完書回到台灣,一心想投入當時已在日本蓬勃發展的流通業。但到底是要先創業,還是到公司上班,一時之間也決定不了。
後來,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高清愿先生(時為統一企業總經理),跟他聊到連鎖店的觀念。高先生對做生意很敏感,覺得這是個滿不錯的方向,就熱情地邀我進入統一企業,我連薪水也沒問就進去了。
我進入的是企劃部,部主管是林蒼生(前統一集團總裁)。當時台灣並沒有連鎖店,部門裡負責連鎖店企劃的只有我,甚至連一個單位都不是,更不可能有人能夠指導我該如何做。我必須自己想像,如何把這個概念變成一個計畫,讓董事會能接受。
除了這件主要工作外,其他的工作就是打雜。每當有日本人來演講,我就趕快去做翻譯,另外還要發信、發會議通知、做苦力等等。
剛進公司,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當時,統一裡的事業部都有生產產品,像是飲料部、醬油部、速食麵等等,只有我們企劃部多是剛畢業的年輕人,沒有實務經驗,只會紙上談兵,所以人家看不起,都稱我們是「紅衛兵」。
我也因為沒有特定的任務,總覺得工作缺少方向感。因此開始感到困惑,這樣下去我會成功嗎?另一方面,因為沒有團隊與同伴,覺得很孤單,甚至懷疑自己可能不適合在這裡工作。
後來,我告訴自己,我還有理想,再撐撐看,也許會有轉機。我努力參考很多國外資料,進公司三個月後,就把連鎖店的企劃書做出來了,也到董事會去報告。又過了三個月,一九七八年四月十一日,董事會通過成立統一超級商店公司,由食糧部主管吳英仁擔任總經理,他再把我找進新公司任職。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會有動力
其實,我在負責規劃連鎖店的同時,還負責另外兩個企劃案,分別是成立麵包工廠與貿易商,與日本有合作關係。由於我是當時少數會講日文的人,因此這兩個單位的主管也都希望我加入他們的團隊。
三件事同時發生,我要選擇哪裡?答案很明確,一定是選擇我喜歡的工作、我自己的專長。回想起來,我應該是比同齡的人更早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比較有目標。
和以前比起來,現在年輕人的機會多很多,但多數人還是不知道要做什麼,於是就往大公司、薪水高的地方去。但我認為,公司大小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這個工作、清不清楚自己要什麼。如果不清楚,碰到挫折便很容易放棄,也會不斷地換工作。
我在超商時,有時會問新進人員,為什麼選擇這個工作,你的興趣是什麼?有人會說他喜歡行銷,但問他行銷是什麼,他也不清楚,只是覺得做行銷很smart;也有人說自己是進來學習的。
學習固然很好,但是站在雇主的立場來看,你不能把工作當成純學習,企業不可能一直讓你學習,你得要有貢獻才行。我們不能一直等著企業來栽培、提拔,而是要想,怎麼樣能讓人家覺得我們是可以栽培的。
我想建議年輕人,上班不要怕工作多。如果你看到薪水少、工作多, 就覺得很「厭氣」,戰鬥力就沒有了。年輕人最好能稍微忍一下,把它想成「我在這公司有一天會擔任更重要的工作」,就會努力去做了。
辛苦的事情撐得過來,將來就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得倒你,機會來了也能抓得到。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