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惠瑜

海克力斯效應的忠告:別當瘋狂回擊的憤怒鳥!

有句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一定會遇到價值觀不同、意見相左、立場對立、利益衝突的人,如果彼此之間存有誤解,或者是發生口角爭執,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才能讓事情圓滿落幕?

面對人際關係的摩擦、矛盾與衝突,有些人對傷害自己、讓自己不愉快的人,經常採取「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攻擊行為,他們認為既然對方要跟自己過不去,那也要讓對方感到不痛快,只是發洩不滿之後,又可能刺激對方加倍報復,結果使得雙方關係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在社會心理學中,個人之間、群體之間的冤冤相報,經常導致「海克力斯效應」的發生,意即雙方在相互爭鬥的過程中,往往會加深心理的仇恨感,彼此報復攻擊的行為也將越演越烈,而這種復仇心理對人際關係、社會群體生活無疑是帶來了莫大的阻力和壓力。

身處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和諧、正面的人際關係,但正如一句諺語所說:「你的蜂蜜可能是他人的毒藥。」有時我們認同的立場與意見,別人很可能駁斥又反對,而在遭遇人際矛盾衝突事件時,我們唯有學會管理憤怒,處理並化解衝突,才有可能讓雙方試著一同解決問題,進而讓互動關係朝向正面發展。

海克力斯效應(Heracles Effect):與人衝突時,小心走入怨恨死角

海克力斯效應源自一則希臘神話故事;相傳,海克力斯是個大力士,某天他獨自行走在狹窄的山路上時,忽然間出現了一隻怪獸擋住他的去路,疑心之際,他隨手撿起路旁的木棒攻擊怪獸,就在他以為成功把怪獸趕跑時,沒想到牠又出現在面前,而且體型居然慢慢膨脹變大。海克力斯又驚又怒,握著木棍更加用力地攻擊怪獸,可是怪獸非但沒有受傷,體型還變成了原本的三倍大,直到完全堵住山路。

正當海克力斯與怪獸搏鬥得滿頭大汗時,智慧女神從山中走來,她對海克力斯說:「停止你的攻擊吧!這頭怪獸的名字叫做爭鬥,你越是攻擊,牠越會膨脹變大,並且與你敵對到底。只要你不再侵犯牠,牠就會變回原本的樣子,到時你試著繞過牠行走,就能走出山谷了。」海克力斯聽從女神的建議,馬上停止了對怪獸的攻擊,果然怪獸慢慢地就變回了一開始的體型。

海克力斯效應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爭執、誤會、不愉快就如同海克力斯所遇到的怪獸,原本一開始的小小不快,如果你選擇忽略它,或是明智地處理它,你與他人的衝突就可以即時化解,但要是你對這些不愉快耿耿於懷,老是覺得自己氣不過,試圖要報復對方、教訓對方,通常對方只會加倍報復你,而平息相互攻擊的有效方式就是:率先停止不明智的攻擊,讓彼此恢復理智,展開有建設性的對話。
為衝突事件設下停損點,別被負面情緒牽著走

人生在世,難免與人發生誤會、摩擦,如果常與人一言不和就爭得臉紅脖子粗,很容易就讓心靈背負沉重的包袱,連帶地也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但假若為了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進而刻意壓抑情緒、隱藏真實想法,也會造成個人的身心負擔。面對人際關係的衝突時,我們首先要理解到沒有人能完全取悅眾人,與人意見不和、立場相反也是常有的事,萬一不幸與人發生了口角爭執或嚴重摩擦,我們應該學會以正面態度去看待並處理,避免自己淪為情緒的奴隸,做出意氣用事的報復言行。

依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報復心理的產生不僅與人格特質有關,也與挫折的歸因和環境有關,當報復者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公開的反擊能力,就會採取隱蔽的報復方式,好比下屬不滿上司的責罵,就刻意散播對上司不利的謠言,但不管報復者是正面直接攻擊,還是私底下耍手段,報復心理都會使人陷入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一般說來,報復心理常發生在遇到挫折、遭人侮辱、需求不被滿足的時候,人們宣洩不滿與怒火的方式,多半是反擊引發負面情緒的人,因此無論是口頭上的謾罵挑釁、肢體上的碰撞扭打,甚是其他檯面下的小動作,報復行為多半都極富攻擊性和情緒性,往往這不僅造成他人的威脅,也有害自我身心健康,更糟糕的是,當你報復他人時,別人同樣也會如此回敬你。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與人發生衝突,氣恨得牙癢癢,多半是因為站在「本位主義」去看待他人的言行與觀點,要是能讓自己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立場看問題,有時就能減少誤解,消弭不滿情緒,甚而讓報復心理的火苗熄滅。當然了,有時我們理智上知道「憤怒與報復對事情沒有幫助」,可是情感上卻怒火高漲,這時不妨用不傷害自己與他人的方式宣洩情緒,平息怒火,切勿在一念之間讓自己變成追打爭鬥怪獸的海克力斯,這樣才能讓衝突事件停損,預留雙方可能進一步修補關係的機會。

衝突未必不好,只要懂得賦予它建設性的意義

俗諺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際互動的過程中,即便出於好意,只要用語用字不當就可能引人誤解,更不用說刻意嘲諷、惡聲怒罵所造成的殺傷力,而通常這種時候也考驗著一個人的情緒控制力,以及衝突管理能力。當別人對你冷嘲熱諷時,如果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從容應對,不僅能擺脫當前的困境,還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受到他人的攻擊與責難時,不要光想著自己的面子是否掛不住、自尊心是否受到損害,試著切換看問題的角度,有時能讓人找到引發衝突的問題點,進而思考如何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與對立。

事實上,我們常用情緒去詮釋外界事物,而不是全然以理性予以判斷,好比其實可以一笑置之就算了的小事,往往能因放大負面情緒而變成壞事,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也能因為幽默自嘲的念頭,忽然轉化成輕鬆看待的事。這意味著看待人際關係衝突時,你以何種情緒去詮釋它,將會影響你的應對行為。

舉例來說,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和妻子都熱衷投資房地產,他們先後進行過5次置產,但其中有4棟房屋都在不同時期出現過巨額虧損。為了購置房產,布萊爾夫婦申請了500萬英鎊以上的貸款,這對布萊爾來說可是不小的壓力,因為作為首相的稅後月收入,還不足以讓他償還每個月2萬英鎊的房貸。最後,他出售了倫敦北區的房子,但他馬上就後悔了,因為該地區的房價居然在他脫手後大漲,這一來一往令他少賺了近百萬英鎊。

布萊爾看房價天天上漲,忍不住再次出手在倫敦市中心買下了一棟豪宅,本來他的盤算是把豪宅出租,再以租金來償還貸款,誰知道房子既沒有升值,連收到的租金也少得可憐,但若在此時選擇出售的話,馬上又將損失近70萬英鎊,不難想見的,他這位堂堂英國首相成為了「房奴」。英國媒體知道這件事後,不少記者跑去採訪他的「感想」,面對記者的尖酸提問,他沒有惱羞成怒或面露不悅,而是幽默地說:「大家應該和我一樣感到幸運,因為我目前是英國首相,而不是財政大臣。」

以親民著稱的布萊爾,在投資失敗這件事上不怕被公眾嘲笑,其坦然面對、幽默自嘲的態度,除了贏得民眾的支持外,也為他個人的魅力加分不少。試想,如果他在鏡頭前擺臭臉、斥責記者,那結果可就截然不同了。想必大家還依稀記得前總統千金陳幸妤面對媒體發飆的種種畫面,是不是她反應越大,記者們更是不會放過她,老愛追著她跑吧?

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時候,一個念頭的轉彎就能改變原先被看壞的局勢,正如成大事者不會坐困愁城,反而能把困境變為有力的成功跳板。一個習慣負面解釋問題的人,通常認為問題本身是證明了自己的短處與無能,並且較易以沮喪、不滿或惱羞成怒的情緒看事情,但往往不良情緒會遮蔽處事的智慧,反觀一個習慣正面解釋問題的人,多半較少受到不良情緒的牽制,也常把思考焦點放在「我接下來怎麼做比較好」,進而採取積極作為,讓事情能朝好的方向發展。

面對人際衝突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可以選擇用積極心態去面對,努力把衝突事件轉化成促進雙方了解、尋求共識的契機,往往在嘗試讓衝突事件變得具有建設性的過程中,那些你來我往的口角爭執或立場辯論,也能成為雙方坦承真實想法、化解歧見的溝通機會,而這也正是海克力斯效應的積極精神:你可以在兩敗俱傷之前停手,選擇當個讓雙方走出爭鬥山谷的聰明人。

《職場生存解答書》

作者:葉惠瑜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