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

抵達麻省理工學院

我在大概二十四年前從德國抵達麻省理工學院時,目標是要學習可以如何幫助社會上的變革推手應付破壞不斷迎面而來的重大挑戰。在《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繁中版由天下文化出版)的作者彼得.聖吉主持下,當時新創立的麻省理工組織學習中心(MI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Center)把一群獨特且首屈一指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行動研究人員齊聚一堂,包括夏恩、阿吉瑞斯、熊恩、比爾.艾賽克(Bill Isaacs)和其他許多人。連同其他許多來自其他機構與地方的寶貴協作者,有機會在這個有優秀同事與朋友的網絡和圈子裏工作,使本書深受塑造和啟發。

如今回顧本身的旅程,我看到有三大見解與學習塑造了我在探索盲點時的旅程。

向湧現的未來學習

我的第一個見解相當基本。學習有兩個不同的源頭:(一)藉由省思過去學習;(二)透過感知和落實,向湧現中的未來可能性學習。

組織學習的傳統方法全都是以相同的學習模式來操作:靠省思過去的經驗來學習。可是當時我一再看到,在現實組織中,大部分的領導者所面臨的挑戰都無法單靠省思過去來回應。有時候過去的經驗並非特別有幫助。有時候它正是使團隊無法以嶄新的眼光來看待處境的原因所在。

可是向湧現中的未來學習,要怎麼做才對?我開始問這個問題時,有很多人都翻白眼看著我:「向未來學習?你在講什麼?」有很多人告訴我,它是鑽牛角尖的問題。

然而,把我二十多年的研究旅程組織起來的正是這個問題。我們人類之所以與眾不同,靠的就是我們能連結湧現中的未來。這說明了我們是誰。我們能打破過去的形態,創造出有規模的新形態。地球上沒有別的物種做得到這點。例如蜜蜂或許是由高出許多的集體智慧所組織而成,然而牠們並沒有改變本身組織形態的選項,但我們人類有。

我用不同的說法來陳述這點。我們有天賦來應對兩種非常不同的時間特性與流向。此時此刻的其中一種特性在於,它基本上就是過去的延伸。這種此時此刻是受到既成之事所塑造。此時此刻的第二種特性在於,它是通往未來可能性場域的門戶。這種此時此刻是受到湧現中的事所塑造。假如連結的是這種時間特性,它就是依據自然流現出未來最高的潛能來操作。

自然流現(presencing)這個詞融合了「感知」(sensing)與「流現」(presence)。它是指要感知和落實人未來最高的潛能。每當我們在應付破壞時,最要緊的就是這第二種時間流向。因為要是少了這種連結,我們往往到頭來就會是破壞的受害者,而不是共同塑造者。

建造容器

有一天,我在麻省理工的導師夏恩(Edgar H. Schein)對我說:「我討厭有人說『人有兩類』……」接著他帶著一抹微笑繼續說:「可是人的確是有兩類:了解流程的人和不了解流程的人。」

夏恩說得對。了解流程是指了解社會關係的構造。假如想要把利害關係人的關係從比方說失靈改變為有益,你不能只是下令要人去做。你必須在打造社會現實的流程中進一步往上游干預。你必須把那層關係的構造從一種調性改變為另一種,例如從反應改變為共同創造。

同樣地,就創意的「源頭」層次而言,我們可以說人有兩類:了解容器的人和不了解容器的人。建造容器是引導者對於形成保留良好維繫空間的用語。在組織裏,你常會看到執行長和主管做不到這點。他們認為只要發出宣言,並把工具套用到組織上,就能促成行為變革。工具很重要,但也受到了高估,因為它是一眼就看得見。可是通常會遭到低估的是眼睛看不見的所有事物,例如保留良好維繫空間比較看不見的元素:意圖、關注力,以及深層聆聽的微妙特性。建造良好的容器,指的是為生成式社會流程(generative socialprocess)建造良好的維繫空間(holding space)。

在管理變革上,有很多正規的用語和工具箱到頭來頂多是部分有用。例如試想「驅動變革」這個詞。你什麼時候有問過家人,他們有多希望你把他們的關係網從一個狀態「驅動」到另一個狀態?祝你好運!帶領深度變革的現實跟一個人「驅動」另一個人的變革扯不上什麼關係。它是錯的比喻、錯的取向。我覺得比較有用的或許是農戶的比喻。

這就把我帶向了我的第三種學習,也帶回到我的根源……。
社會場域

我是在漢堡(Hamburg)附近一座有八百年歷史的農場長大。六十年前,家父與家母決定捨棄正規的工業農作技術,不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和化學肥料,改採有機農法,轉而聚焦於耕耘農場的活生態系統。每到周日,我父母就會帶著我、我妹妹和兩個弟弟到我們農場的各處田地去巡田(Feldgang)。家父偶爾會停下來,彎腰從犂溝裏捧起一把土壤,好讓我們能學著辨認它的不同類型與結構。他解釋說,土壤的特性是端賴於整群的生命體,成千上百萬住在每一立方公分土壤中的有機體。土地如果要呼吸,並演進為活的有機體,就少不了它們的作用。

就如同在我的青春時代,我們在這些巡田中所做的事,本書將帶各位走一趟類似的旅程。我們會不時停下來審視個案故事或一筆資料,以有助於我們了解「社會場域」(Socialfield)的較深層結構。而且就如同有機農戶完全是仰賴土壤的生命特性,社會先驅則是仰賴社會場域的生命特性。我把社會場域定義為,關係在交織出思考、交談和組織的形態並進而產生實際結果時的特性。

那些著手打造運動、新創公司或深度變革的人,對於此處所談到社會場域的較深層經驗與層次都會很熟悉。以我本身來說,我先是在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投身於環境、綠色、反核與和平運動,後來開辦了自然流現研究院來當成新類型的全球社會企業。在書中的後半段,我會更詳盡來分享其中一些經驗。在這時候,我只想讓各位注意到的事實在於,這些經驗沒有一件是獨一無二或非比尋常。

恰恰相反的是,它其實頗為尋常。有過的人還不少。而且沒錯,它的確會使你「跳脫框架」(out of the box),就像是火災經驗使我有片刻跳脫了軀體。只不過有許多人擁有這些經驗遠比我們在乍看之下所意會到的要頻繁得多。

本文摘錄自《U型理論精要:從「我」到「我們」的系統思考,個人修練、組織轉型的學習之旅

作者:奧圖.夏默(C. Otto Scharmer)
譯者:戴至中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