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martM/盧俐妤
職場上有大約80%的時間都花在與人溝通,但如何表達精確、談吐吸引人,向來是所有職場人都在不斷修習的一門課。Speech Improvement Company的總裁Ethan F. Becker表示,說話時要能讓聽眾不分心,才能夠達到有效的溝通。他列出在交談時應避免以下這五件事,可以抓住對方的注意力。
一、太多無意義的語助詞
人在說話時常會不經意地說些「呃⋯⋯」、「那個⋯⋯」、「就是⋯⋯」等填充用詞,Becker表示這些贅語是反映緊張時的說話習慣。即使說話的人本身沒有發現,卻在無形間造成觀眾的聽覺疲勞,開始抓不太到說話的重點,也會難以專注在想要表達的內容上。
二、使用艱澀的專用術語
即使會議裡都是相同領域的人,把專有名詞不斷掛在嘴邊,也不是一種討喜的說話方式。因為當表達的語句越簡短,代表別人需要花更多時間來消化、理解,而這也是導致聽眾分心的原因之一。說得越白話不代表將表達的水準下降,而是為了讓聽眾能越快理解其意,才不會浪費時間糾結在某句尚未聽懂的話上,反而漏聽了接下來的內容。
三、語氣缺少情緒起伏
說話少了抑揚頓挫、只用單一頻率的聲音溝通,絕對會讓一大半觀眾喪失興致,演變成「左耳進右耳出」的窘境。適時調整語調,尤其在公開演講的時候,學會跟隨著現場氣氛是很重要的。並不是說口氣要變得多浮誇,但通常用快節奏的說話速度比較不容易讓人失神。也別只是僵硬地呆站在台上,順著語氣帶些手勢,妥善利用肢體語言也是吸引注意力的一種方式。
四、過多的眼神接觸
大家都知道在和別人說話時,眼睛看著對方是很重要的,這樣才會讓人覺得被重視、有在專注聆聽他說的話。不過與群眾對話時,如果老是盯著某個方向看,即使並非刻意在看著某個人,他卻會認為自己一直被盯著看而有些坐立難安,甚至感覺到威脅性。如果是對著團體發表時,眼神記得要環顧四周,不時地轉換視線方向,別只是盯著那特定的兩、三張臉孔,這可是會讓人感到渾身不自在而嚇倒他們的。
五、急著發表意見而少了互動
交流彼此意見是展現人際溝通中的良好互動,但若是只顧著分享自己的經驗,很容易不小心就忽略了他人的情緒。要別人只聽你說,好像是對他人的意見不屑一顧,也會讓別人因為被打斷反而對你分享的事情興趣缺缺。
溝通、簡報,除了陳述己見,也要聆聽參與者的想法,並以其提問做為延伸,回覆相關的內容,才不會讓人感覺說的話被否定。想表達不同的意見之前,用「不過⋯⋯」作為轉折,聽起來會較為婉轉,這樣雙方的互動也會更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