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我訪談或以問卷調查了一千位「他人導向」的中階領導者。我請他們回顧自己的最佳領導表現,描述一下當時採取什麼行動。我一直聽他們再三提起一個詞:擴展(Amplify):你得把事情闡述清楚,打動聆聽的人。;將微觀因素置放於宏觀脈絡下,透過分享觀點、清晰陳述和提供背景資訊,讓他人更能理解事情的意義與價值。



文:史考特.莫茲(Scott Mautz)

高效領導,贏在「全套技能」
一個有效的以他人為導向的中階領導者,必須履行多重角色和思考多項事務。但是,這之中涉及的種種活動具備怎樣的核心精神與本質?一切角色所導向的最高層次角色為何?要勝任這最高層次的角色,需要何種高超技能?必備的技能組合又包含哪些?

我想找出明確答案,於是訪談或以問卷調查了一千位「他人導向」的中階領導者。我請他們回顧自己的最佳領導表現,描述一下當時採取怎樣的領導行動。從他們的回答裡,清楚浮現了好幾項課題。進一步說,我一直聽他們特別再三提起一個詞。

擴展(Amplify)。

高效的「他人導向」中階領導者被形容成一個擴大器(amplifier),負責將組織內的各種事務與不同層級的人連結起來,同時確保重要事項獲得關注。如同擴大器般,你得把事情闡述清楚,打動聆聽的人。你將微觀因素置放於宏觀脈絡下,透過分享觀點、清晰陳述和提供背景資訊,讓他人更能理解一件事的意義與價值。

你致力於拓展部屬和同級同事的能力,同時,你擴展上級領導者的視野、使命和策略,使其與自己手下團隊的日常業務接軌。你也提升團隊效能與產出,以及整體組織的能力和成果。在你的分享與積極推動下,各種實情、數據和相異觀點得以在組織各個層級傳播。

「擴展」有別於聽命行事。有時候,你必須進一步擴展其他人的指令;有時候,發出指令的正是你本人(比如,你在制訂業務策略)。無論如何,成功的「他人導向」中階領導者總是在特定情境裡拓展某些人事物。

不要將這種「擴大器」的本質視為上級委派的任務,而是將其當作是受到提拔後擔負的使命。

那麼,要當個稱職的「擴大器」需要具備哪些核心技能?有七種技能脫穎出,是各項研究最常提到的企業成功推手。而說來也巧,我可以將這七種技能的英文措辭各取開頭字母貼切地組成一個字,讓你想忘都忘不掉─ 。本章將詳細解釋每個字母代表的技能,這些技能如下所示:

  • 適應力(Adaptability);
  • 扣合(Meshing);
  • 高超的政治手腕(Political savviness);
  • 鎖定(Locking in);
  • 發揮影響力(Influencing) ;
  • 促成共識(Fostering compromise) ;
  • 你來定調(You setting the tone)。


六招強化你的職場適應力中階領導者必須掌握應能,因為組織中層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組織的優先事項經常變化(包括各項任務爭相占用你的時間和精力),下達的指示、方針、目標一直變動,市場環境也不斷變化,而這些僅是當中的幾項變數。你必須效法雙節巴士中可伸縮延展的部位,讓巴士的固定結構能有所變通,同時確保前後車廂朝同一方向行進。培養適應力並不容易,但請記住,出色的適應力主要來自於三種彈性。

首先是智識彈性,而這就需要做到下列幾點:常保開放心態、採納新數據並得出相應結論、將注意力快速切換於全局和細節、以創新手法解決問題、善用靈活的學習能力。

接著是情緒彈性。具體來說,面對變動的情境不可過於情緒化,以至於拖累自己的表現,而在情況變得不利時更是得保持韌性。

最後,想培養適應力還需要性格彈性。你必須接納變遷,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並且願意改變工作風格或方式,也要有信心臨機應變、多方嘗試新做法,又或者迅速切換方針。

第八章〈引領變革,推動成長與進步〉會探討一種特殊的適應力:中階領導者如何有效引領情境變化。以下是快速增進智識彈性、情緒彈性和性格彈性最有效的方法。

落實五〇/五〇原則
面對需要適應力的情境,請把五○%的心力和行動用於務實考量,另外五○%放在事項的可能性。務實考量會逼著你面對現實,聚焦於解決問題(於是能一點一滴向前推進),而關注事項的可能性則讓你保有合適心態,將浮現的種種情境視為契機。當然,五○%再加上五○%就是一○○%,意味著你沒有心理餘裕悲觀消極或妄自菲薄,二者都會減損適應能力。

請把情境變化看成是為你而變,而不是要針對你。如果真有什麼會受變化的情境損害的話,就只能是你的受害者心態,而這種心態對具備適應能力的中階領導者一點用處都沒有。

身為領導者,我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但有一點可以說是強項,亦即視情況迅速改變走向。我把這一點歸功於運用五○/五○原則,以及在有必要的時候能很快改變舊有做法。我不會墨守成規,也不會糾結於改變所帶來的痛苦─我只會將心力與時間投入到務實心態,並考量事項的可能性。我意識到,在需要展現適應能力的時刻,只要對自己設定高標準並且過程中保持自信,就能培養出韌性,這樣將來在需求調整時也會更容易應對。

用「OAR」克服因情況不明朗而產生的焦慮
這套方法是我在馬克.鮑爾(Mark Power)的協力下發展出來的。鮑爾是佛教宗教師(Buddhist chaplain)*,和我一樣任教於印第安納大學凱萊商學院企業主管教育課程。他的專長是因應不明朗局面所觸發的不安及調適需求。在局面不明朗下,你只需要做到這幾件事:

觀察不明朗的局面(Observe the uncertainty);

別過度反應(don’t Overreact to it);

承認局面確實不明朗(Acknowledge its presence);

別因為訊息不足就採納錯誤資訊和種種設想,試圖以此掌控局面(don’t Attempt to control it by flling the unknown with misinformation and assumptions);

認清世事終究無常(Recognize that impermanence is inevitable),萬物固存只是空幻,萬象流變才是實情;

樂於接受不明朗局面所激發的好處(Revel in the benefits uncertainty spurs),比如創意、韌性、靈活性。

請你自己實踐這套強大的方法,並分享給其他職員。

尋覓更好的第三條路
重點在願意制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通常,我們只制訂兩種方案,然後選擇較滿意的一種,但這多半不容易,因為不管哪一種都涉及重大取捨。這時候,你得大步向前,尋找更好的第三種選項,降低各層面的利弊取捨。寶僑執行長大衛.泰勒(David Taylor)就認為這項適應力技能是他縱橫商場的一大關鍵。

具備實驗精神
就適應力而言,嘗試新做法像是在練跑,你一邊自我調節,一邊奔跑向前。你越在自己的部門鼓勵採取新做法,就越能滋養實驗精神,也會讓整個組織更有調適能力。例如,親身嘗試不同的職場角色─你可以推動新事務,或者接觸不熟悉的情境;然後與團隊討論你的體驗和學習,這些都有助於促進適應能力的培養。

強化預測能力
當你有所準備、資訊充足,能預測局面發展,就比較容易因應變遷立即調整。所以,務必掌握業界趨勢。請將時間投注於情境規劃,設想該如何應對可能遭遇的重大業務難關。

在情境規劃時,必須組成一個多元的專家團隊,推演競爭者面對預想到的挑戰時,也許會(或也許不會)採行哪些因應模式,以及將如何反制你的反制手段。對每一種可能的情境都得擬訂具體行動方針,還得預先獲得行動批准,以便在緊要關頭閃電出擊。

例如,我任職於寶僑時,多次參與商品價格調漲或推出新產品前的情境規劃。我們組成團隊,設想出競爭者各式各樣的反應情境。這麼一來,不論競爭者最終有何反應,我們都做好了準備,進而提升了公司的適應力。

落實內部學習規劃
若欲養成適應力,學習機會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夠讓人透過學習來實踐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接受外在刺激,擴展知識基礎,在日後採取各種行動時有更充分的參考資訊,而這些因素都是適應力所需的。所以,促成學習環境至關緊要,值得你全力以赴,擬訂具體學習規劃。

請從按照這項基本原則開始:七○%的學習應來自日常工作實務,二○%來自他人(包含教練指導),一○%來自正式培訓(例如,參加業界研討會或培訓課程)。

第五章會深入探討教練指導。現在你需要曉得的是,擬訂「學習提示」是規劃學習時一項強有力做法。南加州大學一項研究追蹤了企業領導者的學習規劃成果,可用來說明我的觀點。這些領導者每兩週都會以一條「學習提示」來詢問新晉升的主管:「在我們上一次研討完之後,你做了些什麼,又從中學到了什麼?」而主管們很快就全心全意投入於自我成長,因為他們知道上級會詢問進展,也會對他們的學習成效之高刮目相看。

你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讓部屬感受到你期待他們有所學習與成長,再加上對學習過程的耐性和同理心(並容忍部屬犯錯),你就會看到適應力開花結果。

與其孤軍奮戰,不如善用「扣合」
這項能力是要養成合作精神,協調相互衝突的各方觀點和不斷變動的優先事務,使各有打算的對立兩方團結起來。缺乏這種扣合能力的中階領導者將無法有效推動事務。

可想而知的扣合技巧包括:建立組織內部的信任基礎、鼓勵創新(這將迫使各方非試著合作不可)、使用適當的科技工具促成合作。以下方式和「扣合」的關聯沒那麼顯而易見,但同樣能極為有效地培養這項重要技能。

激盪出「大局觀」
人們會為了大局團結一致。這裡的「大局」可以是動人的理念,或宏大的企圖、使命、願景。也可以很簡單,像是明確而引人注目的共同目標。無論用來號召眾人的大局為何,都該讓參與者感到能產生私我及情感的連繫,值得為之奮鬥,而成就大局也會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換句話說,並不僅是數字達標而已。

若要進一步提升扣合技巧,則是得不斷把大局呈現於團隊眼前。在員工大會或團隊會議開場時,提醒與會者我們共同努力的目的。請使用綜觀大局的視角來排除不合適的業務手法;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先問整個團隊:「這麼做能否有助於我們實現共同目標?」你的部屬每日辛勤工作,很容易就忘記更高層次的目標何在。千萬別低估了你得多麼頻繁地闡述大局,以便提醒部屬為什麼需要攜手合作。

舉個例子,一家消費產品公司曾邀請我做主題演講,他們每個月都會舉辦「合作溝通聚會」(這是公司設定的名稱)。這類月會,全公司職員都得參加,聆聽領導者闡述公司的大局發展,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對這些領導者而言,重要性在於促進創新)。

在月會上,他們還會表揚展現高度合作精神的員工,而這就得談到下一項技能建構要點。遵循一〇〇:一比例意思是,每一次顯示合作重要性的大動作,得搭配一百次表揚員工合作的小規模活動。在「大動作」的層面上,或許你無法學蘋果電腦(Apple)那樣為全體員工建造新總部,並在總部中央位置開闢大公園一般的開放空間,鼓勵員工隨興來這裡分享點子。

不過,你可以退而求其次,效法我一間企業客戶打造「合作角」(Collaboration Corner),配置開放式聚會空間、咖啡吧和高科技白板。又或者,你的「大動作」也可以是在公司外尋找場地舉辦合作培訓。

更加重要的是,即使你有著「大動作」的計畫,也別忘記,最有力的方式其實是像我那位消費產品客戶一樣,以小規模活動持之以恆地認可並獎勵合作行為。只要你經常性的表揚合作行為,甚至在產生合作行為當下加以表彰,就能拓展合作風氣,直至這種氛圍在企業中各層面廣泛擴散,成為企業文化的常態。

記得合作的「三C」要素
這三個C是角色明確(Clarity of roles)、社群(Community)及衝突(Conflict)。首先,要促進合作,必須清晰地定位每個人的角色,讓他們了解自己與他人在這「裝配線」上扮演何種角色。這就包括熟悉團隊每個成員的專長,在人盡其才下完成共同目標。

得把「社群」想得比「合作」還重要。這意味著營造溫暖及休戚與共的工作氛圍,使其不會感覺宛如一個冷冰冰的團隊。例如:鼓勵成員們敞開心胸分享知識;慶祝成功是必要的,而失敗所帶來的學習和成長同樣值得引以為傲,也值得表揚;創造機會讓成員一同快樂地學習。這每一種做法都有助於建構團隊認同,而有了認同感,團隊合作便會風起雲湧。

最後,合作和共識不能混為一談。研究證實,團隊能否順利合作達成目標,一大指標是能否承受良性衝突。所以,改掉團隊成員不當的溝通方式就很重要,不是說話客客氣氣、小心謹慎,而是態度誠懇;質疑他人觀點時懂得尊重,不會害怕和他人起良性;能激盪出成果的衝突或論辯。

想促進良性論辯有很多方式,比如:確保每個人感受到他們的意見受到重視,能放開心胸發表看法;要求團隊成員提供數據來佐證見解;鼓勵成員稱讚對立觀點的優點,而非一味批評;要求提出改進原有批評內容的新方法或建議;不讓論辯失焦,避免使討論變成人身攻擊,尤其是當成員關係不佳時;限制占據會議時間的發言者,不讓其他人因為說話被打斷,或者因為得聆聽長篇大論而失去對討論的興趣。

註釋
佛教宗教師:將佛教哲理與西方心理學融合,從事社會服務,如醫院、軍隊、監獄、企業、學校等,提供心理輔導和文化指導。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老闆信任你,部屬相挺、客戶支持的「三明治主管全局思維」》,方言文化出版

作者:史考特.莫茲(Scott Mautz)
譯者:謝孟宗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親力親為卻不受公司支持?為團隊鞠躬盡瘁還是惹人嫌?

穿越職場波折,贏在「全套技能」,兼顧做事與做人

八堂領導課練習+行動計畫地圖 ►► 一部最完整的教戰手冊

★邁向卓越的領導心態

身為管理者,不論是上級主管還是直接負責管理的主管,為了取得優異表現,都必須在複雜的組織環境中展現領導力,並且具備適用於領導各方面的心態和全面技能。作者史考特.莫茲(Scott Mautz)曾在寶僑擔任高階主管,現在為三明治管理者帶來終極指南,以幫助他們打造影響力、取得成果。

這本書以清晰易懂的方式,指導如何掌握人心,影響部屬、同儕以及上級主管。從探討三明治主管的定位和期望,藉由案例和清單解釋容易面臨的問題,應對時所需的領導思維和技能,進而幫助你實現影響力的跨越式增長。

★應對上級的「關係階梯圖」

與上級主管的互動可能讓人感到棘手或焦慮,但懂得應對的人明白,這不僅是中階領導者所需經營的人際關係之一,更是開展全面合作夥伴關係的關鍵。根據麥肯錫公司的研究,受上級看重對個人職涯成就的影響是其他關係的兩倍。

本書教你如何逐步建立與上級(甚至高階管理層)的合作夥伴關係,作者經過三十年的實踐和研究驗證了這些方法,以確保合作品質,避免過度努力或倉促行動。關係階梯圖包括:

►善於「提問」有助於增進信任,並彌合認知隔閡;向上級提出恰當的問題,也能夠巧妙引導出未明確說明的實際需求。

►了解「工作風格」比袖手旁觀更重要,許多機會被浪費,是因為部屬未理解上級行事作風而失敗,唯有改變,才是建立合作關係的最佳途徑。

►履行自身業務,更要「借力使力」,你是否深入了解自身業務?若時刻依賴教導,將影響上下級關係,必須承擔責任,投入心力獲取專業知識;再運用知識人才庫,讓辦事面面俱到。

當準備好與上級建立牢固的合作夥伴關係,就是時候將注意力轉向組織的橫向關係與直屬部屬。

★部屬願意相挺的溝通藝術

想領導並影響組織下層,首要任務是展開有效的教練指導,關鍵在於進行「指導對話」——包括定義角色、設定期望、討論關係營造,再到簡要檢核和正式績效評估。

重點應放在持續透過一對一面談增進部屬工作能力。可利用「對話漏斗圖」進行理解,包括:

►開頭時,不再自顧自滔滔不絕,先確立對話目的及預期結果,避免以自我為中心;唯有清晰表達預期結果,能使員工專注於達成對話目的。

►對話中段至關重要,需與接受指導者坐下好好談;從理解部屬需求、明白事實偏差到持續推動事務。

►許多指導教練只結束對話,未重申責任意識和對接受指導者的期望;每次對話結束時,要明確表達期望,促使部屬行動,是導幫助他們成長的關鍵。

最後,總結了領導變革的技能,學習擬訂個人行動計劃地圖,幫助從理論轉向實踐。以及運用三地帶檢驗法、EMC2模式、反向導師機制等,設定團隊目標、評估變革準備程度等,進而揭示組織問題並協助澄清原因。閱讀本書將了解最佳管理者的成功思維、培養必要技能,從而在職場上發揮影響力!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