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很多人以為一定要有碩士學位、要有多少年的工作經驗,才可能在某個領域找到工作賺到錢,其實,身為現代人的我們非常幸運,因為這在你爺爺奶奶或爸媽的年代,學經歷也許是一個事實,但在現代卻不一定如此。文:佐依(Zoey)
開始提供價值,為你的工作加薪
到了這邊你可能在想:「那光是專注於磨練技能,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賺錢?就算工作再怎麼有愛有意義,還是需要一些盤纏的吧?」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而我相信在現代,一邊磨練技能是可以一邊賺錢的,只是你要先釐清與設定好你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即可,你不一定要非常專業,才能夠提供價值,但你需要知道你的價值所在。
很多人以為一定要有碩士學位、要有多少年的工作經驗,才可能在某個領域找到工作賺到錢,其實,身為現代人的我們非常幸運,因為這在你爺爺奶奶或爸媽的年代,學經歷也許是一個事實,但在現代卻不一定如此,重點依然是你提供了什麼「對他人有利」的價值。
而「對他人有利」不一定是實際物質上的利益權衡,如同前幾章節所講述的,找到能幫其他人省時、省錢、省力的項目,你也可以開始販售你的「價值」,這些價值也能在你一邊磨練專業時一邊提供給有需要的人,我們將它分成以下四種角色,分別是:彙整者、紀錄者、分析者、傳播者。
一、彙整者
彙整者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整理內容」的人,在這個資訊量龐大的數位時代,我們其實花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去尋找那個自己真正在找的資訊。這因為如此,彙整者的功效才會如此重要,如果有人能幫你把這些零碎的資料做整理、分類、排序,那他就達到了「價值的提供」,他所提供的價值,就是幫你省時。
省時對現代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一種服務,而你完全不需要有經驗,就能開始來做「資料搜集與整理」的這個動作。我們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要旅行的時候,會直接去書店買一本當地的旅遊攻略,或者比起在網路上地毯式搜索,我們寧可找一個專門寫當地資訊的部落格或網站來閱讀。
那究竟要如何成為一個彙整者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你要開始養成「搜集、整理與篩選」的習慣,並且針對你的主題和興趣,去做更廣泛地觸及。例如說旅遊攻略,就是將所有旅遊時需要的重點資訊彙整在一起,你在網路上所看到的食譜教學、說書頻道、新聞媒體,也都存在著一樣的價值。
作為一位彙整者,你需要比其他人看更大量的內容,並用非常清晰的邏輯,做出有脈絡的整理,讓你的顧客、你的觀眾更好消化、並且用更短的時間,就能吸收和找到他們要的資訊,因為這就是你的價值所在。
舉個例子,我們在學生時期可能會和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借筆記」來抄,為什麼課本上有更多、更深的內容,你反而要去抄其他同學的筆記呢?答案就是,我們並不需要過多過雜的資訊,我們要的只是重點而已。因此,身為一個彙整者,你的價值就是過濾和篩選資訊,並且濃縮出最精華的部分,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而這項技能,不需要過深的專業或經驗就能來進行,相反的,你就是在當彙整者的過程中,慢慢深化自己這方面的知識與專業。如果你是一個很願意花時間看很多資料、並且熱衷於整理和計畫的人,相信作為一個彙整者會是非常適合你的起步方式。
二、紀錄者
第二種沒有技能的起步方式就是當一位紀錄者,紀錄者的價值所在,就是你付出了時間和心神去體驗一件他人也想要體驗的事物,並且將你的體驗記錄下來,給予客觀的結論,使其他人看了你的結論之後得到了參考的價值。
例如說某些人會記錄自己試用某產品長期下來的變化與心得,許多遊記或是Vlog也有類似的功用,它們提供有需要的人,省下時間和金錢去實際體驗,就能夠依照自身的情況,去判斷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紀錄者與彙整者最主要的差異,就是紀錄者是針對特定或單一事物,做深入的研究和觀察並且記錄經驗,而彙整者則是廣泛的在大主題之下做水平蒐集,不一定要自行體驗與記錄體驗。如果說你是一個完全新手,但是想要開始學理財相關的知識,你也許便能開始紀錄你看某本書、上某些課的心得,或者你自己實戰實作的一些紀錄與觀察。
這些資訊對於和你一樣剛起步的人而言,有非常高的含金量,因為這些資訊能夠幫助他們判斷並且找到更適合他們的課程、素材與資源,雖然方向上與彙整者有些差異,但整體而言,卻能帶給觀眾同樣的價值。
三、分析者
對現代人來說,資訊其實並不值錢,整理好的資訊才值錢,因此我們有了彙整者、有了紀錄者。然而很多情況下,整理好的資訊可能還不夠有價值,如果沒有獨特的見解或更深入的分析,那光是資訊,可能也無法為你所用。因此第三類型的操作方式,就是去當一個分析者,例如說你想在網路上購買相機,你可能就會去看一些部落客做好的比較圖,你可能也會閱讀某個對相機有研究的品牌所分析的要點。
為什麼我們需要分析過後的內容?因為這可以讓我們看見一些你可能沒想到的元素。例如說,影評分析可以透過電影讓我們思考與人生的關聯;食評分析可以讓你從中獲得一些調味或選材上的靈感,甚至在下一次下廚時拿來運用。
如果你對某一個領域特別有熱忱,你通常也相對看過、試過更多該領域的事物,當你腦中內建的資料庫越來越豐富,你便能夠做出更有深度且更有建設性的分析,因為你看得多,你能比較的資料也多,你的經驗如果足夠,你也會知道身為消費者的觀眾們,心裡在尋找的到底是什麼。
因此,第三類分析者,比起彙整和紀錄者而言,確實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經驗累積。如果說你對某一個領域的議題特別感興趣,而你也是個非常享受於拆解、重組和分析的人,相信第三類型的起步方式,也會非常適合你。
四、傳播者
在現代,資訊的落差其實就是競爭力的落差,以中國為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在2021年流行的東西,可能要2022年之後才會在二線、三線城市中普及,許多資訊因為語言、地理、政治、人文因素而無法快速傳播,這時候,傳播者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一盞探照燈,在其他人尚未取得這些資訊、資源之前,搶先取得消息,再傳播給有需要的人,其中,新聞媒體業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
若將這個例子搬到現代,你可以看到有旅居米蘭的時尚部落客,因為能夠搶先看到當地當季最主流的Fashion Show,就能馬上把這炙手可熱的消息傳播給在外地或有時差的觀眾,儘管不放上任何的個人觀點、分析或詳盡的整理,這塊「Raw Information」依然有十足的份量與價值。
你也可以看到許多人會翻譯國外的脫口秀或有趣的視頻來傳達內容本身的消息,或有人會將某些購物網站的優惠、折扣消息快速地傳遞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只要是在不違反他人權益的情況下,你都能夠去扮演資訊傳播者的角色,為他人帶來更快、更新、更正確的消息,而這個資訊本身就存在著價值。
要是沒有傳播者這個角色,很多時候我們一般人因為根本沒有辦法取得當地資訊,或者根本聽不懂這個訊息原文的語言,因此產生的誤解,而無法做到有效的價值交換。
因此,你可以思考看看自己是否本身有語言優勢?地理優勢?背景或經歷等優勢?能夠讓你用比其他人更快、更準確的方式,去傳播那些你認為值得傳播的資訊。
以上這四種「沒有技能的專業打造法」,我相信它沒有絕對的先後順序,全是依照你個人的興趣、偏好來執行,而若想要四項同時進行也是可以的,只要你知道你的客戶在找的到底是什麼,你就能發現「提供他所要的價值」不是難事。
學會把自己變成客戶,用「換位思考法」去出現在你的客戶會出現的地方,去提供你客戶真正有需要的內容,這麼一來,儘管你還正在磨練自己的技能,你的客戶依然能感到有收穫,而有收穫,自然就有買單的意願。透過後續獲利模式的建立
和行銷技巧的鍛鍊,你便能夠漸漸為自己創造更多元的收入、甚至創造就業機會,讓你的工作除了有愛、有意義,也能有獲利,達到全方位的平衡。
相關書摘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我們常高估做某件事的結果,卻低估了「不做」的後果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時報文化出版
作者:佐依(Zoey)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把興趣進化成滿意的收入,
讓工作對齊你的理想生活!
你是否已花費許多時間在無愛錢少的工作上,
而真正想做的事,卻被埋没在腦海中?
熱情與麵包,只能選一個嗎?
我們總認為只要完成學業,接下來的職場生活就搞定了。
只要工作穩定了,生活也不用太操心了;只要結婚了,人生的大事就完成了。
我們更認為只要財富自由,生活就會美滿了。
這樣的公式讓我們以為只要達成A,就能獲得B,但卻從沒有抽絲剝繭出B目標背後的真正目的與期望是什麼,也沒有回過頭來想:如果要達成B,只能透過A嗎?
創造出不在菜單上的工作選項,打造理想生活!
面對工作的迷惘倦怠,我們往往強調努力撐過去。但很多情況是,不論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改善,那麼何不思考其它的可能性?——我能把真正喜歡的事做成工作,甚至做成一份事業嗎?
本書從占據生活最多時間的「工作」切入,分享佐依讓興趣成為可以賺到滿意收入的心路歷程!一步步找到天賦和熱情的所在,建立起個人品牌,讓喜歡的事為自己變現,創造讓你迫不及待想起床工作的理想生活!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