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職場專欄作家洪雪珍,透過長期觀察、大量採訪、深入資料分析,完整探討失業這個議題。書中描述失業的原因與過程,從血淚斑斑的打擊,到重磅反擊、回歸職場、重建關係、找回自己的英雄旅程。



文:洪雪珍

1-10 失業像極了疫情

失業與否,除了前面談到的企業經營管理問題,以及個人與家庭因素,環境也會波及到生涯的穩定與安全。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新冠疫情。但是在天災人禍之外,面對經濟政策、產業更迭,還有行業特性,個人也是毫無招架之力,這都為失業增添諸多不確定性。

從二○一九年底中國傳出新冠疫情,直至二○二○年秋天,延燒大半年,全球都未見落底。每天看著確診人數破五百萬人、六百萬人……死亡也是十萬人、二十萬人直直往上竄升。各國政府不得以祭出首見的封城與鎖國,結果哀鴻遍野,再看新聞時,多了兩個數字,一個是失業人數,一個是貼補金額。

新冠疫情爆發,應該是這一代上班族離失業最近的一次。很多人這輩子從來沒想過失業會迫近在眼前,這次站在懸崖邊,眼見下一步就要跌入萬丈深淵,只看企業要推下去的是自己或另一個同事。這種瀕臨死亡、見證死亡的實境演出,讓上班族第一次正視失業的存在是如此真實,不少人跟我說:

「原來我也有可能失業!過去,我一直以為那是別人才會發生的事。」

沉默不語,一定有事

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我前一年開始從「職場作家」跨度到「斜槓教練」的時候,教導大家怎麼做斜槓。根據開課公司的經驗法則,第二年上課人數會大爆發。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我從一個月開一堂課到開十堂課,每班人數從幾十人到破百人,呈現數倍的高成長。但是隨著疫情日趨嚴重,為了配合政府對聚會人數有所限制,不僅自動縮減人數,也下狠手砍班。說起來,我也在受災戶行列裡面。

才要起飛,哪裡知道就折翅了。不過危機就是轉機,意外地在五月底推出線上課程,教導大家怎麼求職與兼職。它並不在我原來的開課計畫之內,然而新冠疫情改寫了人們的行為習慣,像是人與人的社交距離拉大,儘量做到零接觸。是否會因此影響到線下實體課程在未來的發展,尚未可知;反過來倒是可以確定的一點,線上課程將快速蓬勃發展。

能夠順勢轉彎,從線下跨足線上,我真的是再幸運不過了!因為很快地我就發現在我的學生當中,有些人狀況並不佳。


事情是這樣的,我教斜槓,最大的一個特色是陪同與督導學員一年,不僅回答問題,還要帶領大家每個月做進度報告一次。在疫情期間,有些學生不同往昔,顯得異常地安靜,不露臉、不出聲,我當下心裡有數,不做過度的催促。隔了一段時間,看來心情平靜一些,露臉了、說話了,才知道他們都被疫情打到……

三種人,三種情況

可是被打到的痛點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來學習做斜槓的人分成三種背景:

第一種是上班族

有的被減薪、有的被放無薪假、有的被資遣,新聞比較多是這類報導。比較少見到被提及的,反而是多數人遇到的情景,由於公司訂單被砍,上班沒工作做,覺得公司看來是不穩了,猶豫著要不要再撐一陣子,再決定是否要換工作。但是家裡有老有小等著吃飯,心裡慌、心裡急,擔心到頭來公司喊倒就倒,連資遣費都拿不到就更慘,全家只能喝西北風。

第二種是待業族與退休族

學員在上完我的斜槓課程,學到一套有系統的商業化方法論之後,各個磨刀霍霍,就待黎明的號角響起,哪裡知道聽到的是喪鐘響起,等到的是百業蕭條,商機一下子全都消失不見,英雄完全無用武之地,以致感到挫折不已,也見不到黎明何時來臨。

第三種是個人工作者

有攝影師、化妝師、霧眉師、美甲師、芳療師、瑜珈老師、健身教練、導遊領隊等,主要是來跟我學習經營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不過我得說,其中有多位早早已經獨當一面,坐擁小山頭的勢力,握有五千一萬名粉絲者所在多有。他們的工作都是和人貼身接觸,當人人戴著口罩,坐梅花座,不斷搓肥皂洗手,生意當然一落千丈,這些一人老闆哭給誰看呢?

大牌攝影師,淪落當助理

真要說起來,這些自由工作者的「職涯性」非常驚人!我有一名學生讀設計,畢業後做平面設計,後來遇到大學失速地開起設計學院,年輕人如潮水般湧出,來跟他搶飯碗,他就改行拍婚紗照,竟然也能做到粉絲五六千人。

後來再看到年輕人不婚的趨勢,決定增加一根斜槓,教父母幫孩子拍照,設計了一個slogan:「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攝影師」。然後跟我學寫作,從很痛苦地只能寫一百字,到最後洋洋灑灑寫上一千字,還感人肺腑。有網友看了之後,表示文章打動他,他很高興起了共鳴,在群組留言鼓勵班上同學一起繼續寫下去:「把冷冰冰的商品與服務寫出溫暖、寫出感動、寫出見解,說服力就跟著來了。」

他們班上太欣賞他,選他做班長。但是疫情期間他沉寂了好一陣子,再露臉時解釋:「疫情拖太久了,沒人結婚、沒人拍照,接不到案子,心裡很著急。後來朋友在拍電視,我就去當助理。」

可見得這波疫情不被打到的幾希,我卻幾乎沒聽到有人在抱怨,大家的反應都是摸摸鼻子,繼續想辦法找活兒來做,先能夠生存下來再說。

職業軍人,差點丟了鐵飯碗
還有一名學生米克是職業軍人,出身低收家庭,弟弟與妹妹都屬於身心障礙,求職不易,而且在職場老是被霸凌,工作做不久,於是他來跟我學習斜槓,下班後帶著弟弟妹妹去學整復,想要開一家整復所,幫助他們靠著雙手自力更生。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個願景,假使整復所成功了,他要複製幾家尊嚴工場,幫助其他身心障礙的朋友都有工作做。

由於個性積極而正向、不畏困難,很像電影的美國隊長,同梯學員不僅選他當班長,還喊他「米克隊長」。他們一家子忙了快半年,整復所終於在農曆年前開張了,起初生意很不錯,米克來問我要不要辭掉軍人的工作,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不行,不能夠丟下這個鐵飯碗,才能安心做好斜槓。

再來劇情的發展可想而知,疫情不停,生意急轉直下,再加上他要調到外島,沒法照顧弟妹與整復所,只能無奈地暫時收起來。這個變化球來得太急太快,很少人接得了,米克隊長以前天天會在群組跟大家加油打氣,卻足足有一個月不太說話。不過他倒是特別跟我道謝:

「謝謝老師勸我不要辭掉工作,這是不幸中的大幸。」

倒不是我會預卜先知,而是我吃的鹽巴比他吃的米多,明白八字真理:「人生無常,職場無情」,知道壞日子終將會來臨,也終將過去,都是人生的常態,而上班族能做的就是穩健中求成長,每一步踩實,不急不躁,慢慢也能夠累積出豐實的收成。畢竟是「米克隊長」,當另一位學生也遇到困難,米克還安慰他:

「還好你早點遇到真金考驗。」

這位學生教鋼琴,上完斜槓課程後,離開原來剝削勞力的音樂班,另外與人合夥創業。可是時機太差,營運上出現諸多未曾預期的困難,難免有磨合問題,比如沒賺到薪水,還要再貼資金;或是沒有一個新學生是掛到他這裡,讓他看清人性,低落不已。還好這位學生開朗樂觀,一兩個月後又到處教課。

失業與疫情很相似

新冠疫情在歐洲比亞洲傷亡慘重,其中一個原因是歐洲有百年未曾遇到疫災,疏於警覺與防範,一開始他們還嘲笑亞洲人小題大做,把戴口罩的華人視為瘟疫,避之唯恐不及,這種輕忽的心態導致後來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亞洲不一樣,以台灣來說,這次表現亮眼主要是因為二○○四年發生過SARS,大家記取教訓,做了超前部署。

假使你有過被失業的經驗,或許會注意到失業跟疫情非常類似,它們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都是事先料想不到的意外,無法預期,也無法防範。

都是可以超前部署,起頭小火時先滅火,不至於在後面延燒成大火。

都是可以累積經驗、控管風險,無法避免事情的發生,卻可以減少傷害。

像台灣,遇見SARS時脆弱不堪,驚慌成一片;事隔十六年遇到新冠疫情,變得超乎想像的強大,這就是成長!一樣的,第一次遇見失業,可能有一種天要塌下來了、這一生完了的毀滅感,而一蹶不振;再到第二次失業危機時,不僅表現得比想像中堅強,還能夠拿出一套方法處理各種困難,最後沉著穩定地走過危機期,迎向新的人生,這就是進步!

不論疫情或失業,都是真金考驗;唯有越挫越勇,才能練就千錘百鍊不壞之身。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商周出版

作者:洪雪珍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第一本揭開台灣失業真相的書

職場最敏感話題,上班族必修

失業一定是自己的錯嗎?

這種天崩地裂的打擊,一輩子也走不出來?

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一切——收入、身分地位與自我?

現代職場上,失業的危機四伏,為何我們總是視而不見?

你覺得,它只是一件壞事,絕不可能是好事嗎?


在瞬息萬變的今天,失業比我們以為的更容易發生,

但它就像人生道路上許多艱難險阻,

是有意義,而且可以克服的!

不管景氣多差、職場變化快速、中年危機、疫情來襲……

準備好失業,就不怕被失業!


失業,其實很普遍,只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你!

職場專欄作家洪雪珍,透過長期觀察、大量採訪、深入資料分析,完整探討失業這個議題。

書中描述失業的原因與過程,從血淚斑斑的打擊,到重磅反擊、回歸職場、重建關係、找回自己的英雄旅程。

面對失業,除了逃避、焦慮、沮喪,還可以做什麼?

洪雪珍要告訴我們,不管景氣多差、職場變化快速、中年危機、疫情來襲……

準備好失業,就不怕被失業!

誰適合看這本書?


對於失業的威脅,不去想、也不敢想的上班族,一旦發生束手無策!

因大環境不佳,或進入中年,有高度危機感,不知如何改變的工作者。

正面臨失業,陷入求職困境,恐慌焦慮,希望重返職場的人。

關心身邊(可能)遭遇失業的家人或親友的你。

這本書能幫助我們什麼?

建立正確認知:不是魯蛇才會失業,人生勝利組同樣遭受威脅。

了解失業怎麼發生、有哪些徵兆,超前部署,不讓失業找上自己。

獲得改變的力量,把工作變成有挑戰的學習,開發潛能與收入!

化危機為轉機,萬一真的失業,重磅反擊,找回人生自主權。

體悟失業是珍貴的禮物,打開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作者第一次公開分享真實經歷,獻上最誠摯的一份禮物!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