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每天晚上過了午夜,穿著皺掉的襯衫回家,懂得喊「我會努力工作,好好學習」的學生,毫無疑問地是最適合放進華爾街的機械齒輪。


文:鄭周榮(정주영)

4 在哈佛閃耀的「黑鑽」

哈佛的兩個面相

在哈佛大學的學生之中,也有菁英中的菁英。

讓我們進入哈佛最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也最封閉的空間裡。使哈佛大學畢業證書能綻放最閃耀的光芒的地方是哪裡呢?答案是最懂得把錢撒在他們的韌性、熱情以及優異的學識上的地方——華爾街。而為了征服它,未來的華爾街明星們便在入學後就開始計畫拿到畢業證書之後的事情,並創造了一個叫做「黑鑽」的組織。

若要進入黑鑽,除了要擁有哈佛大學的入學證明以外,還需要滿足一項特別的條件——必須賭上哈佛大學一年的學費,以在最危險的投資上取得最高的收益為目標而參與其中,從學校畢業前,是無法拿回這筆錢的。

美國金融記者凱文.羅斯如此記錄這個聚會:「他們是一群打從骨子裡就感受到自己人生終點就在華爾街的人。他們甚至會把班傑明.葛拉漢的著作《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塞到枕頭底下睡覺,把華倫.巴菲特和喬治.索羅斯的海報貼在牆上,在國中時期就將試算表軟體的快速鍵烙印在腦海裡。就算在之後經歷了金融危機,在華爾街工作的他們也毫無畏懼,甚至在聊天時,還保有金融業界的道德性。」

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即將經手世界上最多錢的準華爾街明星的藏身處。

場所是在哈佛大學宿舍的某個小會議室裡。在這裡一位短頭髮、穿著白色Burberry T恤和棉褲的男學生,對著大約二十人左右的學生丟出疑問句。
「投資還停留在低價帶的白金,你們覺得怎麼樣?」

對於黑鑽創辦人派翠克的意見,有人馬上提出反問。

「經濟似乎有恢復的趨勢,有必要投資貴金屬嗎?這裡有人認為目前經濟沒在恢復當中的嗎?」

過了片刻,在桌子前的螢幕上出現了他們委託的顧問——哈佛大學經營研究所出身的對沖基金操盤手,正和大家進行著視訊會議。在該會議中,他雖然點出幾項風險分析,但卻無法引起這些孩子們的興趣,因為都是已知的內容。

視訊會議一結束,他們便開始重新討論。把眼鏡推回原位的學生們,馬不停蹄地對最近的環境狀況,以及金融市場受到什麼影響進行意見交換:希臘的財政緊縮、貨幣擴張政策的效果,以及美國的美聯儲系統所提出的未來方針……若不看這些孩子們的稚氣臉龐,只單純聽他們熱烈討論的內容,還會誤以為是華爾街最有名的分析師們之間起了爭執。一開始,這些學生刻意與哈佛大學的其他金融社團保持距離。因為那些社團並沒有直接參與金融市場、真正地砸錢投資,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在教室裡教育哈佛大學金融入門者的上面。

「這樣的話,我們這次要選擇什麼樣的投資營運策略?」

派翠克丟出尖銳的提問,二十幾位哈佛大學生們的眼神顯得更認真了。

這些人在哈佛大學裡是屬於頂尖一%的人。那剩下的又如何呢?

在哈佛大學裡,還是有分等級的。可惜的是,在教室裡以哈佛大學自豪的學生,在畢業時看到閃亮耀眼的年薪,便盲目地跑向華爾街的人還是占大多數。凱文.羅斯長期觀察他們,如此記錄著:「哈佛大學的四年級學生,大部分都沒有完整的動機,畢業後便直接進入金融圈,黑鑽的成員們也認同這點。在觀看輕蔑金融業界的哈佛大學學生的文化時會發現,只要越接近畢業,這個態度就會變得越來越意識形態,最後則會戲劇性地朝著華爾街飛奔而去。派翠克甚至還曾愉悅地說:『沒錯,哈佛大學的學生們在四年級下學期之前,都厭惡著華爾街。』」

我們要確認的是,這些孩子到四年級下學期為止,大部分都還沉醉在常春藤盟校的光環之中。於世界頂尖的大學裡,被稱作是世界最頂尖的人才,在對錢趨之若鶩時,是接受到了什麼樣的信號?在這裡有需要加強的信號嗎?讓我們重新回想派翠克的話。

「他們是無法脫離教室的孩子。但我們可不一樣。」

世界頂尖人才的兩難

讓人聯想到《清秀佳人》主角,臉上滿臉雀斑、頭頂著充滿魅力紅色頭髮的切爾西才剛拿到喬治城大學的畢業證書,便奔向華爾街。雖然她在康乃狄克州郊區的中產階級家庭中長大,大可輕鬆過活的她,仍選擇好好地在學習上耕耘、努力,因此得以獲得美銀美林集團分析師的職位。切爾西一面熟悉著業務,決心像個學生一樣,好好學習新知,也曾經向上司說過「我會努力工作,好好學習」這樣的話。她如此自我期許著,常常過了午夜才提著公事包下班。

對切爾西來說,她對自我的期許不是實現閃亮耀眼的華爾街之夢,反而是「我會努力工作,好好學習」這句話,這也是到她進入名校為止,中產階級家庭對她的期許。切爾西選擇投資銀行的理由,除了「安定」這個極為現實的原因,還有大學畢業後立刻面臨的十萬美元助學貸款債務,以及對年薪的欲望。此外,更具決定性的因素,則是在大學畢業後,沒辦法找到令自己心動、確切的出路。

耶魯大學教授亞歷山大,如此說明像切爾西這樣的孩子:「我知道投資銀行業界的魅力。對於曾待過赫赫有名的大學和組織,以及在體制內持續取得成功的人來說,是個無害的選擇。這和在耶魯大學多待兩年沒什麼兩樣,因為是在組織秩序完備的環境裡,和年齡相仿的聰明朋友們一起工作。

在這裡工作,就跟待在學校裡的環境沒什麼兩樣。」

而社會學家艾米.賓德爾,則一語道破這段過程:「大部分的哈佛大學生不管自己主修什麼科系,都一窩蜂地想進入華爾街。」

對他們的分析更是一針見血。針對五十位在華爾街奔走的哈佛大學畢業生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從一開始就對華爾街略知一二的學生,只有不到兩位。而向同時擁有哈佛大學和華爾街這兩個勳章的哈佛大學畢業生詢問,將會在華爾街投入到什麼程度?一百人中只有五人回答自己會對華爾街的未來負責。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的哈佛大學生,無法順利遮蔽華爾街所發出的信號呢?賓德爾對於這項疑問,提出了「對於競爭的盲目性」的研究結果。

在進入哈佛大學之後,一名學生對於進入華爾街的夢想也隨之萌芽,他有禮貌地對追蹤自己的賓德爾笑著回答:「華爾街是個至少要哈佛大學出身才能掌握的地方。」

現在我們就可以了解這些一畢業就一窩蜂地跑向華爾街的哈佛大學生了。

對他們來說,最閃耀的權威信號,就是華爾街!二○○七年的哈佛大學四年級學生之中,有一半都跑去那裡了,我們也就能理解,派翠克臉上嘲笑他們的表情。在面試現場,一位物理學系學生正自然而然地編造著自己這輩子夢想進入金融圈的謊言。在這裡,前哈佛學院院長亨利.路易斯所說的這句話別具意義:「許多哈佛大學生,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認真念書。」

一半以上的哈佛大學生都跑向華爾街並非偶然。華爾街把他們包裝成菁英,讓他們覺得就像待在學校裡一樣,並且給予穩定的優越感,進而令他們趨之若鶩。這是在全美國發生的現象。二○一一年《孤獨的反義詞》作者、耶魯大學的瑪麗娜.基根,曾經公開批判這個問題:「像耶魯大學這一個擁有多元獨特趨勢以及學生的地方,卻沒有半個人規畫出一丁點關於畢業後遠大的計畫,反而決定去做千篇一律的工作,實在令人驚訝。」
現在讓我們回頭看看切爾西。她為了週末的約會,來到學校餐廳,和還不能從學校畢業的男朋友吃飯。這時切爾西說:「我二十三歲,拿著百萬年薪,而且還有房產,但我怎麼還在這種學校餐廳裡吃飯呢?」

她腦海中的問題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樣,但也是她以自身努力讓它成為一道「有價值」的問題。不過,大量吸收這種年輕人的華爾街,卻有著與他們完全相反的想法。因為華爾街的高層人士清楚地知道,大學體系大量產出非常聰明,但卻又完全陷入混亂的畢業生。雖然他們擁有堅強的毅力,以及令人難以相信的職業倫理,但卻都是一群對未來一無所知的孩子。

每天晚上過了午夜,穿著皺掉的襯衫回家,懂得喊「我會努力工作,好好學習」的學生,毫無疑問地是最適合放進華爾街的機械齒輪。就算自豪著「我二十三歲,拿著百萬年薪又如何?」切爾西雖然無法走上像是黑鑽這類華爾街之星的路,但卻感受到比起貼在身上的價格標籤,還要更高的回報。

「如果能夠幫助這個世界,那可是再好不過的事。但是賦予動機的是錢呀!」就像一位華爾街的學長所說,她也是這樣學習社會的。但這是社會的全貌嗎?不,切爾西最後才知道,在知名大學裡也有階級之分。走出圖書館一抬頭,黑鑽們閃耀著光芒,而且還必須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也在華爾街星羅棋布的事實,切爾西首次面對自己並不是最優秀的殘酷真相。

而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西維茲看了切爾西的狀況,從更根本的部分探討:「在菁英學生的穩定性、優秀的達成率背後,隱藏的是懼怕。在過度嚴峻的入學過程與無止境的陰險競爭中,這些進入名門大學的孩子們,沒有經歷過成功以外的事情。無法成功的預感,讓這些孩子們心生懼怕,失去方向,令其挫折。」

德雷西維茲繼續說道:「就算只是一時的經驗,無法回應期待時所受的挫折,並非單純現實的問題,而是存在論的問題了。」因為成功信號消失的空間,足以令習於接受成功信號的人產生恐慌。突然把挫折感丟給不曾遭遇過挫折的人,效果就像突然朝雙腳赤裸的人潑滾燙熱水一樣。

「看來妳好像無法完成這三項任務。若妳想對我大吼大叫也無妨,但實際點來說,如果妳希望我幫忙解決其中一項,就別想吭一聲。」切爾斯在自己的上司面前,熱淚盈眶。這是她進入公司以來表現出最反抗的態度。

最後,切爾斯拿到了最低的考績和最少的獎金。一抬頭,身邊滿是哈佛怪胎,至於上司剛才對自己吐出的話更是令人心寒。她過了午夜才下班,但其實在辦公室裡充滿著熬夜的怪胎。這種加班的情形有多嚴重?讓我們來看看一位華爾街怪胎的紀錄。

「抵達公司後,在位置上從早上八點二十分開始,坐到下午四點半,這段期間內,我什麼都沒吃,什麼都沒喝,也沒去上廁所。這件事情沒有人知道,因為所有交易皆超高速地進行著。我將所有的精力都專注在交易上面,那時候的自己已接近精神崩潰的極限——三部電話同時響起,電話那頭的人在健身房裡對我喊著:『我要買價值兩億美元的國債期貨!』而另一個客戶在線上等著他所訂購的商品報價,還有另一位客戶也打電話來要告訴我時價。」

在無法一次解決三件事情的切爾斯面前,有一位值得信賴,可以一次處理三筆交易,並且擁有史丹佛大學學歷背景的男人。如果你是經營者,會選擇誰呢?

雖然切爾斯認為自己是個不錯的分析師,但也知道有很多聰明的分析師同事比她更擅長設計Excel表格或進行有關交易的計算,漸漸地,上司也認為她不屬於會仔細處理業務的類型。切爾斯希望某位上司能夠知道自己的處境,並提供某些解方,解決這困擾她許久的狀況。

公司上層該怎麼為切爾斯提供解方呢?在大學畢業後沒有設定自己的未來志向,沒有任何熱忱地進到這裡,除了把她貶到更低的職位以外,公司實在想不出其他對待她的方法了。當切爾斯被交辦製作新聞報刊的事情時,更讓公司的經營者這麼認為。

為了印製完美的新聞報刊,切爾斯必須仔細地檢查每個字,發揮她的熱忱,讓顧客、同儕以及上司心滿意足,但是卻同時犯下了嚴重的疏失——她不小心將公司內部一份極機密的地方債評價基準資料,放進了新聞報刊中。讓我們來看看切爾斯為自己辯護的對話。

「這是公司的機密啊!這種內部機密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給客戶看。洩漏出去這件事非常令人頭疼!」

「我不曉得。因為我認為這是要放在新聞報刊上的資訊。」

「不管怎樣,這都是不能放在上面的東西!」

在公司最高負責人大聲斥責時,切爾斯希望自己的上司能夠為她辯護。因為上司是最後一個確認新聞報刊內容的最終負責人。對切爾斯來說,上司是個必須為屬下負責,像教師一樣的存在,但是這位「教師」卻緊閉著嘴巴。社會是充滿真槍實彈的,在自己犯的錯面前,沒有人要為她辯護。

「這些人到底覺得我做了什麼?我其實沒有任何實質的權限啊!只是按照別人的指示去做而已。」

切爾斯剛才所經歷的,是一名職員在公司裡經常遭受的失敗,任何人都會在公司遭遇這樣的恥辱。但就算只是這種所謂「一時」的經歷,在無法呼應期待時,對於只接受過成功信號的菁英來說,會認為是個相當嚴重的失敗,甚至成為懷疑自己存在的問題。

在這事件發生幾天後,切爾斯表現出一般人無法理解的樣子。她與工作保持著距離,午餐時間拉長,白天也在市中心晃了許久。在空閒時間甚至拿出筆記本,構想著創業的內容,也試著畫自己公司的商標。

對一般人來說,只是一杯黃湯下肚就能撐過去的事情,她卻一副想要辭職的樣子。但對切爾斯來說,這件事足以讓她的存在論問題產生動搖。抬起頭一看,發現人生首次被當作在集團中平均以下的人,並且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團體裡什麼都不是的心情。前高盛集團執行董事格雷格.史密斯如此記錄著:「在SAT拿到一千六百分的高分、哈佛大學第一名畢業……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在高盛集團裡成為一場災難,任職不到一年就被解雇。這種事情層出不窮,因為判斷能力不是能夠習得的東西。」

比從哈佛大學第一名成績畢業更重要的是,是否對自己的領域擁有「遮蔽的熱枕」。而在切爾斯所踏入的領域中,最閃耀的光芒是來自於黑鑽,而她卻絲毫沒有屬於自己的光芒。

切爾斯最後承認了自己的失敗:「雖然不像什麼偉大的叛逆分子,但我不想再繼續留在這裡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黑鑽定律:哈佛頂尖1%人士成就卓越的祕密》,圓神出版

作者:鄭周榮(정주영)
譯者:楊爾寧、陳品芳


在哈佛找到的人生卓越公式——

成功=「遮蔽信號」+「深入理解」

切斷社會發出的負面信號,挖掘自身才能的力量,

你也能像顆黑色鑽石一樣,開闢一條光輝之路。

一九九五年,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克勞德.史提爾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他遮蔽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認為自己不會念書」的環境信號,傳輸「培養自身能力是有意義的」這樣的正面訊息給他們。一段時間後,這些學生的成績躍升兩倍之多,原本只能就讀沒沒無聞的州立大學的人,卻收到了常春藤盟校的入學通知,成為人們眼中的「黑鑽石」。

「信號」指的是某種暗示、偏見、刻板印象,而黑鑽石是鑽石中的頂級,每十萬顆寶石級的鑽石中,只有一顆。

如果周遭對你發出的信號不夠正面,那你就必須遮蔽這些負面信號,專注深入理解自己所擅長的領域。

作者花了十年時間,仔細分析無數真人實證,研究出「黑鑽=遮蔽×深入理解」這個最強的成功公式。

打開這本書,你也將成為其中一顆閃亮的黑鑽!

本書特色

  • 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的社會邊緣人,搖身一變成為暢銷書作家—— 出身於教師世家,卻受負面信號的影響,淪為社會體系中的失敗者, 在決定跳樓自殺前,體悟到遮蔽信號帶來的力量,花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從魯蛇變身為頂尖人士。 作者親身實證黑鑽的成功公式,你也可以一起來見證!
  • 韓國「聯合書榜TOP20」連續13週上榜,教保文庫書網綜合暢銷書排名第1名!
  • 從哈佛大學1%頂尖優秀人才中尋得的祕訣,99%的人,都能擁有這1%的成功鑰匙!
  • 從前言開始就讓人欲罷不能,一個個精采故事引人入勝,最激勵人心的暢銷書!
  • 「我很平凡」——別被這樣的自我成見所阻絕,開啓自己無限的潛能! 「別管別人怎麼想,專注在自己身上」——你也可以成為頂尖1%的人!
  • 當所有負面信號都被遮蔽,只留下最純粹的自我本質的時候,會發生什麼? 你的成功之路即在眼前!




  •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