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你的穿著給別人什麼樣的印象呢?有沒有羨慕過某些人的穿著風格呢?


文:陳易鶴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穿上什麼樣的衣裝。

傳統,是服裝發展的重要基礎

不管是日本的和服,或者是歐美的西裝、禮服,都有很深厚的文化淵源與邏輯,不同的場合會對應到不同的衣服,時間久了,自然累積成一套約定俗成的形式,可以把它看作是傳統,同時它也是往後服裝發展的重要基礎,比方說近年來的作務衣(さむえ)、甚平(じんべい)、足袋(たび),都是從日本傳統和服元素中擷取元素,再與現代服裝結合而成。

每一個配件都構成相同美感

以亞洲服裝與穿搭風格來說,應該就屬日本人最有代表性了。撇開樣貌上的差異,日本人的衣著搭配,是從頭到腳的考量,從髮型、眼鏡、耳環、手錶、小配件,到戒指、襪子、鞋子等,並不只是穿一件單品而已,而是將每一個配件都構成同樣的美感,形成一套很穩固的系統,從這點也可以看出這個民族的細膩與講究。

從版型選擇的豐富程度,看出文化的多元性

練習去觀察服裝的輪廓,比如像蛋型、方型、正梯形、倒梯型、A型、H型、T型、X型、Y型,一經過擧例有沒有發現,其實服裝在圖紋色彩質料的表現下,藏著許多的規律祕密。如果某件衣服的輪廓比較少見, 就可以考慮購買,因為它會明顯讓你感受到服裝的空間感與身體的關係變化。日本服裝品牌可以選擇的輪廓非常多,從衣服版型選擇的豐富程度來說,也可以看得出日本文化的多元性。

如果不把圖案變成服裝的選項,會不會更能凸顯個性呢?

多數人在穿著上應該都希望表現個性吧,年輕時覺得服裝上的圖案重要,甚至為了特定品牌的圖案花上昂貴的金錢,因為想要藉由圖案的意義、形式去表現自我的美感跟個性。但為什麼多數國際知名的服裝設計師,都會選擇全黑或者黑白來表現自己的外在,而幾乎看不到任何圖案呢?

仔細思考,當身上沒有圖案的時候,焦點就會集中在臉孔上,而內化過的美感就會表現成氣質,所以也可以說,臉就成了身上唯一的圖案了。這樣的外在表達,是不是來的比較眞實而且特別呢?下次試看看選擇沒有任何圖案的服裝,而由氣質表現個性吧!

透過衣著顏色平衡情緒

天氣好的時候,人們的情緒就會特別高昂、想主動做點什麼事情,移動去不同的地方,此時可以選擇穿著比較重的顏色,讓自己好動的心沉穩下來。同樣的, 下雨天時容易讓人情緒陰鬱、沒有動力,這時候多穿白色、淺色的服裝,讓色彩把心情烘托起來,感覺上就能把情緒轉化過來,不會那麼低落了。

在舊有的服裝中加入新式風格,混搭穿出屬於自己的美感

一個講究的人,或者感性感受豐富的人,服裝對他們來說特別重要。想要塑造什麼樣的形象,風格累積久了會不會內化成氣質,是値得花時間投入的。以街頭風格來說,如果沒有從所謂的街頭調性中,找到自己的美感邏輯,那好像也只是在穿一個樣版而已,而沒有將審美轉化。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去認識、挑選某一件經典單品,並搭配自己舊有的服裝看看感覺,是不是有達到基本的風格要求,接著再去揣摩如何融入屬於自我的調性,穿出屬於自己的外在美感。
從模仿開始,加入個人特色

沒有人天生就會穿衣服,也沒有人天生就很有品味,一定會有想學習模仿的對象,比如想跟川久保玲一樣穿得全身黑,仔細觀察,她黑色裡面一定有特別的層次、輪廓跟質感。只要認眞分析、理解形式後加入自己的想法,在每一種風格中加入個人特色,就能找到自己眞正想要的形象。

模仿也像是一種限制,在限制中找到自由的出口,服裝本身就是限制人體的一個界限,能不能在限制中找出自我的穿衣風格,就要看個人有沒有想表達的事情甚至主張了。

習題

你的穿著給別人什麼樣的印象呢?有沒有羨慕過某些人的穿著風格呢?你覺得自己外表的變化性很小嗎?無論是電影電視劇裡的角色也好,或是看雜誌網路媒體上的搭配推薦,甚至曾經幻想過什麼樣的外表風格都可以,找一天去大膽嘗試看看吧!你會發現那一天每個人看你的眼光都不同了,原來自己的外表,還有其他突破的可能性!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美感努力運動:150 則美感生活實踐 ╳ 18 則美感養成習題》,時報文化

作者:陳易鶴


【作者介紹】

陳易鶴,好氏研究室室長、創意總監,美感努力運動協會會長,品牌形象顧問與趨勢觀察家。天蠍座,上升射手。本人不像外表那樣有距離感,是個將推廣美感生活視為自身使命的男人,擅長以精準詞彙診斷出品牌優劣,對於當代社會與生活哲學有獨到見解。

【本書特色】

一本獻給大人的美感工具書,每個人小時候都具備天生的美感卻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遺失。150則美感生活實踐 ╳ 18則美感養成習題,讓我們重新拾起與生俱來的美感能量 集體參與這場形塑台灣美學的「美感努力運動」。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