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瓶顆

相信許多人對「居酒屋」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在日劇裡也時常看到主角及其同事,下班後結伴一同光顧、高喊「乾杯」的場景,那種歡騰的氛圍,讓很多人對居酒屋產生了憧憬。近年來,日本旅行的風氣正盛,許多旅客也會到居酒屋朝聖。但是,日本的居酒屋文化其實非常獨特,因為它不單單只是三五好友聚會的地方,很多時候更是公司內部聯絡感情、甚至是商談時會使用的場所,因此許多不成文的規矩便油然而生。

以下根據我自己在日本工作三年的經驗,針對居酒屋分享幾個有趣的文化,以及我所觀察到的台日差異。為了使這篇文章更加實用,底下會分成兩大部份介紹:第一部份比較廣泛,若有計劃到訪日本居酒屋的話,可以參考參考作為背景知識;第二部份則會簡略地向大家說明,日本職場上的居酒屋禮節。

居酒屋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抽菸、禁菸、分菸?

未命名
雖然這一點並不侷限於居酒屋,然而由於台灣的餐廳普遍禁菸,因此許多旅客在日本旅行的時候,不會去注意餐廳是否禁菸,而造成用餐時的不快。另外,有些標榜分菸的店家,常常只是將兩種客人分區,菸味還是瀰漫在空氣當中。不喜菸味的話,記得要留意一下。

  • 入座後先點飲料再點餐

未命名
日劇中響徹雲霄的「乾杯」,大家一定都印象深刻,而這個乾杯的儀式,也影響了日本人到居酒屋的點餐順序。

簡單來說,到居酒屋消費,日本人會先點飲料再慢慢點餐,而且為了讓店家快快出飲料,大家通常會合群地喊一句「とりあえずビールで(總之就先來個啤酒吧)」,因為啤酒不需要額外加工,能很快上桌,再加上大家都點一樣的,就不用互相等來等去耽誤乾杯時間。在台灣的話,小吃文化比較盛行,因此點餐時,通常習慣飲料跟餐點一起點(甚至根本不會點飲料)。大家若光臨居酒屋,不妨入境隨俗,先決定飲料,再慢慢點餐吧。

  • 飲料無限暢飲?

未命名
在日本,比起吃到飽,提供「飲み放題(喝到飽)」菜單的餐廳似乎比較多,而居酒屋當然也不例外。如果加購了無限暢飲的服務,則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自由從店家提供的選單中點飲料喝,內容除了軟性飲料,也會包含一些像是啤酒、梅酒、調酒等酒精飲料。無限暢飲這個菜單,對於專程到居酒屋喝酒的日本人來說,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很多日本人都會優先選擇有喝到飽菜單的店家前往。

不過以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來說,吃東西就是吃東西,飲料往往只是配角,所以飲料能不能喝到飽,就不是左右選擇的要件。像我自己到居酒屋,偶爾會遇上台灣遊客,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台灣人的桌上通常都上滿了菜,但日本人的桌上則都堆滿了酒瓶及杯子。

  • 日本居酒屋獨特的「小菜制度」

未命名
點完飲料後,大部份的居酒屋還會端上幾盤小菜,隨著酒水一起上桌。這些小菜在關東叫「お通し」,關西則稱「つきだし」,它們有點像「座位費」、「服務費」的概念,是無法免除,且需要付費的,以我目前為止去過的居酒屋來說,一個人需要負擔300~500日圓左右。

這樣的不成文規定,縱使在日本行之有年,但對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來說,只會覺得怎麼莫名被多收錢,而時常演變成消費糾紛。因此,現在有一些店家開始積極對外國人推廣「お通し」的文化,甚至還有一些居酒屋開始了可以不點「お通し」的制度,不過這些終究是少數,希望大家能事先了解,才不會造成誤會。

  • 象徵聚會結束的料理

未命名

日本的居酒屋菜單裡面,有一種被稱作「締め」的料理(用符號表示的話是「〆」),是在結束餐會前會點的餐點。在這裡特別拿出來寫是因為,這酒足飯飽的最後一道料理,竟然還不是走輕食路線,反而是飯、麵這一類吃起來就很飽的東西,像是茶泡飯、烏龍麵等等,如果本來就有點火鍋,則會再點白飯、蔥花、雞蛋等等加進湯頭,煮成稀飯分著吃。這樣的文化,是不是讓人有點吃不消呀!

  • 「二次會」續攤繼續吃

未命名
基本上,喝完一攤之後,很多日本人會再轉移陣地繼續狂歡進行「二次會」(甚至是三次會),下一攤有可能是換一間居酒屋喝酒、到卡拉OK歡唱、或是到某些餐廳去吃另一個象徵結束的「締め」。

在東京,這種再跑去吃「締め」的時候,通常都會去吃拉麵。我第一次被問要不要再去拉麵店續攤的時候,一瞬間都傻了,對連空腹狀態下,吃完一碗拉麵都有點辛苦的我來說,這個提議真的非常瘋狂。

後來我才知道,「締め」這個習慣,根據地域不同,偏好的食物也不同。前面提到的拉麵,算是普遍流行於日本全域(某些地區例外);沖繩的話,據說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隨著美軍進入的牛排店一間一間地開,而且也都營業到很晚,因此才衍生出了喝酒後去吃牛排的文化;宮崎的話則是釜揚烏龍麵,理由有點不清楚,但上網查查,很多日文食記都是這樣介紹;北海道則流行Parfait。所以半夜一兩點想吃甜點,也可以到Parfait專門店去轉轉。

不成文的上班族居酒屋規矩

  • 上下有別的座位

未命名
與公司同事、甚至是重要的客戶一起到居酒屋喝酒,在分配座位的時候可要小心,因為你的資深程度與身份,決定了你應該坐哪裡。

通常,因為菜鳥必須負責點餐、遞菜等雜事,所以要坐在最靠近出入口的地方,反之,離門口遠、靠內部的位置,要努力招呼前輩、主管入坐,才不算失禮。

  • 乾杯前切勿開喝

未命名
前面寫到,到居酒屋喝酒,必須全部的人一起乾杯一次,然而在等待飲料到齊之前,身為外國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在乾杯前就自顧自地喝了起來,如果你身處的職場很重視這些繁文縟節,這樣子可是會被罵的。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乾杯的時候,自己的杯緣絕對要低於前輩、主管的杯緣,以表達敬意。

  • 菜鳥注意!前輩的酒杯空了是你的罪過

未命名
在還是底層員工的時候,與公司同仁一同到居酒屋喝酒,除了分菜這樣的雜事要積極地搶來做之外,詢問周遭的人下一杯要喝些什麼,會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基本上看到前輩、主管的酒杯剩下兩三分酒的時候,就可以詢問,問好之後再一起點。

  • 自己喝的酒不能自己倒

未命名
有時候點某些酒,店員會直接把酒瓶送來,這種時候記得要幫身邊的人倒酒,千萬不能讓他自己倒自己的酒。另外,我有聽過前輩說,在倒酒的時候,記得要將酒瓶貼有標籤那一面朝上,倒完擺上桌的時候,酒標也要面向人,讓對方能夠看清楚這是什麼酒,才是符合禮節的做法。這個部份就不是上下的區隔,而是一種互相的概念,因此若身旁的前輩要幫你倒酒,也不用過份推辭。

  • 散會就完?別忘了隔天的請安問好

未命名
酒酣耳熱、一夜暢談,回到家或許已經非常疲憊,但是,你的任務其實還沒結束,除了隔天上班遲到是大忌,早上上班前還要記得向與會的前輩及主管打招呼,感謝他們特地抽空一起參加聚會,如此,這個居酒屋的聚餐,才算圓滿落幕。

結語

充滿日本風情的居酒屋,在語言的隔閡下,覆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動漫、日劇的影響下,讓許多人心生嚮往,然而,有很多風土民情是需要互相的尊重與理解,期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更認識日本的居酒屋,在有機會探訪時,能擁有一個難忘的體驗。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Feeling: sure
Of course, going out to izakaya and drinking is not mandatory per se, but it's very much a cultural thing. In fact, it's not uniquely Japanese.
--A traveler from U.S.A.
本文經英語島雜誌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