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大家聊到職涯規劃這個話題,我總是強調「熱情至上」。因為我覺得人一生中1/3的時間花在工作(尤其是可憐的台灣人),如果對工作本身不能享受,每天抱持著「上班是為了下班」的心情來度過這一大段人生,未免也太浪費了。雖然這的確是我深信的價值,但光說「熱情」又似乎太過空泛了,想要獲得實質建議的人可能還是無所適從。前幾天一邊洗澡,一邊不自覺回想起從學生時代一路走來的過程,我發現出自己面對生涯十字路的思維方式,其實和網路搜尋關鍵字還挺像的。
選系、選工作的關鍵字法則
身旁的大人或是媒體常灌輸我們一個觀念:有成就的人通常在年紀很輕時就立下明確的目標,明示暗示這是成功的關鍵。老實說,我自己完全不是這樣的人,我的確也渴望成功,但從小就是個甚麼都想試試看的B型雙子座,「趁早立志才會成功」的概念讓我很挫折。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這些成功的人大多跟我們活在不同的世代,對於生涯規劃,他們面對是單純、選項不多的選擇題。而現在的社會比從前多元,生涯規劃不只是單純的選擇題,有時甚至是需要自由發揮的申論題。何況這世界上還是有不少成功人士,他們的人生並非總是一直線,而是經歷多次嘗試或重大轉折最後才達成目標的。
「找出生涯規劃的關鍵字」,這幾年來對我這樣一個沒有明確目標(也可以說有太多的目標)的人幫助很大。第一次考關鍵字來做決定是大學填志願的時候。到現在我都覺得,要一個17歲高中生決定未來四年甚至終生的方向實在不大合理。如果你的成績頂尖,問題可能單純得多:台大電機或是台大醫科選一個就好,但對於我這種普通人選擇卻變得異常的多(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當年拿到聯考成績單,大致知道了自己的「落點」後,我在書桌前花了點時間思考我的選擇,最後歸納出幾個結論:第一,我要念的是綜合大學(希望接觸各式各樣的同學,若想轉系選擇也較多);第二,電子電機排除(我為此參加了交大電子營,確定我對「電」相關的學科不來電);第三,化學相關不念(高中時代痛恨化學)。當這幾個關鍵條件訂下來後做選擇變得容易很多。第一個條件(綜合大學)讓我把範圍縮小到台大和成大兩間學校;第二第三個條件幫我把所有電機學程和化工科系都刪掉了,當時剩下最佳的選擇便是成大土木系。這是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永遠也無法驗證,但直到現在我都相信這是當時我能做的「合理」選擇。我們常說:「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因為這是自己透過思考做出的決定,我真的上了大學之後,也更容易說服自己要深愛我的選擇!
茫茫大海,幫你篩出你要的
四年之後,又面臨研究所選組的問題。當時系上有個趨勢,成績頂尖的同學幾乎都選結構組,次優的選大地組,成績普普的便「識相」地選其他的組。這跟大學聯考的分布有異曲同工之妙:似乎優秀的高中生,都「恰巧」對醫學、電機或法律有興趣。我覺得這樣怪怪的,分組應該照個人性向才對呀!怎麼最後變成「電腦選土豆」全自動化?但這樣的想法理論上不錯,但卻讓「選組」這件事變成我的大麻煩,因為每一領域都有特色和價值,當多數同學大二便立定志向,開始選各組專業課程時,我只好每個組的課程都平均選修,看能不能多了解一點,結果我一直到大四,老師和同學都搞不清楚我到底是那門哪派的,因為各組的課程都會看到我出現。這樣的探索雖然麻煩,卻幫助我更了解自己,最終也釐清了幾個內心的關鍵字:我發現自己熱愛「做實驗」,我覺得「橋樑工程」很酷,同時也對「材料科學」充滿興趣。關鍵字出來之後,一切就容易多了,我後來決定加入系上新成立的結構材料組,也選擇了一位很棒的指導教授(專攻橋樑工程與耐震實驗)。
退伍後面臨就業決擇,我第三次祭出「關鍵字法則」。當時大概是這樣想的:我對工程管理(人與流程)的興趣甚於工程設計(技術),因此排除了多數同學嚮往的高薪工程顧問公司(這些公司以設計為主),而營造廠商(專注在施工,須處理複雜的人員機具物料等問題)的選擇便浮現出來;其次,我很看重英文的重要性,由此我鎖定有海外部門或是跨國專案的公司;最後,我希望將來能出國深造,大型企業的經歷會讓我的履歷加分。就這樣,「管理」、「英文」、和「大企業」三個關鍵字一出,幫助我從茫茫大海中篩選出少數幾家優秀的營建公司,最後幸運地進入當時的首選:大陸工程。
工作了幾年,對出國留學的志向更加肯定。不過出國要念什麼,卻沒有明確的想法。還是回到老法子「找關鍵字」。當時寫下的關鍵字分別是:「美國」、「TOP10」、與「管理」。美國是因為文化比較熟悉,TOP10是因為我覺得既然留學是鍍金,就要鍍個夠亮的,我相信前十大名校有一定的品牌效益和人脈加持。至於管理,是因為想學習與人有關的事,而且已經有一個工程的碩士,重複沒甚麼意思,就選了管理相關課系。這幾個關鍵詞,搭配上先後順序,對我當初選定學校有莫大的幫助。原本想念管理,很自然會想到申請熱門的MBA,但我評估以我不怎麼樣的大學成績要上美國Top 10的MBA很勉強,後來發現工程管理或專案管理這類科系的內容更符合我的需要。所以最後的入選名單中,西北大學的商學院(Kellogg Business School)是全美前三,而專案管理學程可以選修Kellogg的課程,於是成為我的首選!然後就很簡單了:選擇我所愛的,愛我所選擇的!
文章寫到這裡,自己才想起「下關鍵字」的一些小眉角,可以跟大家分享:
三個關鍵字剛好
首先是關鍵字的數量問題,要下幾個最好?我剛好都是靠三個定勝負。我覺得這跟Google是一般般的道理:關鍵字下得太少,會出現太多的選項,還是難以做決定。這時怎麼辦呢?只能靠多蒐集資訊,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打個比方,我高中畢業那年暑假,一方面是想玩,一方面也是為了填志願,我特地去參加交大電子工程系舉辦的夏令營,當時玩得很開心但也確認自己對電路板真的很冷感,後來這幫助我在選系時多下了一個關鍵字去排除我確定沒興趣的東西。關鍵字太少是問題,但要是太多也是問題,設定太多條件的結果,最後往往只剩下很少的選擇。這其實有點弔詭,如果心中有很多關鍵字表示你多半已有明確答案了(或是很龜毛,這不要那也不要^^iii),所以其實你也不太需要用甚麼關鍵字的方法了。
積極vs.消極
第二,關鍵字可以是積極性的(我喜歡‧‧‧),也可以是消極性的(我不喜歡‧‧‧)。前者幫我們篩選出喜歡的方向,後者幫我們消去不喜歡的選項。但我發現隨著年紀增長,人一方面會定型,一方面也比較了解自己,積極性的關鍵詞會逐漸主導整個決策,我們漸漸開始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
考量自我能力
第三,關鍵字要考量自我的能力。例如我為了進全美十大名校(第一二關鍵字),只好排除完美符合「管理」(第三關鍵字)的MBA,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出最佳的選擇。任性地訂出主客觀都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是不理性的。這裡強調主客觀,因為有時立下宏大的志願,雖然旁人極不看好(客觀),但當事人意志堅定並願意付出一切的犧牲來交換(主觀),那還是值得放手一搏。但如果只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這個關鍵字法並不能改變什麼。
有捨才有得
第四,有捨才有得。一旦決定了關鍵字和順位,就要盡量用理性來做抉擇,必要時還得忍痛割捨其他的好機會。比方說,當時求職的關鍵字讓我鎖定大型營造公司,但這時若有間知名工程顧問用很高的薪水來聘請我,要是我一時被引誘,整個生涯規劃的策略也就此崩解,在我看來,這是導致「隨波逐流人生」的兆頭。但這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我當年聯考最好的錄取科系其實是陽明牙醫,但陽明醫學院因為「綜合大學」這個關鍵字被我排除在外,後來聽說牙醫的月收入30萬起跳,到現在偶而還是想起,如果我是牙醫現在會是如何?
描繪大方向
第五,關鍵字會給你一個大方向,有時甚至把你引領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好地方。就好比當年哥倫布判斷一直朝西走會繞地球一圈,所以拋棄既有的航道不走持續向西航行,卻因此發現了新大陸。記得我念大四時,系上剛成立一個新的領域叫做「結構材料組」,因為新,較少有同學會去考慮或是了解,更不用說不少同學大二就已經確定方向。但我依照關鍵字去判斷,這個新成立的領域卻剛好符合我的關鍵字。求職狀況也很類似,當時大陸工程並有職缺釋出,只因為他們符合我的關鍵字,我就厚臉皮寄履歷毛遂自薦並且打電話追蹤,結果就那麼巧總公司有個還沒公布出來的職缺,我們就一拍即合,甚至因此而進入了專案控制的領域。至於會出國攻讀專案管理也是很妙,就是因為考量無法進入前十大MBA,所以讓我發現國外竟有獨立的專案管理這樣的學程。有時候不免感嘆,人生像是一場宴席,真正好的料理,往往不是菜單上列出來的。要先懂得自己的口味,也懂得事前做功課,才是品味人生的行家。
最後我也得說,人生沒有事事如意的,很多狀況終究得考量到大環境和自我能力的限制。有時候即使我們訂出三個關鍵字,但手邊僅有滿足兩個條件的選項,我認為也該先把握住要緊。適當的等待是合理的,但期待所有路口都變成綠燈才一次通過,就有點不切實際了。像我個人對現在大學生刻意延畢的行為抱持懷疑態度,讓自己的生涯停滯不前藉以取得更佳的機會(考研究所,兵役縮減),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可能面臨中長期的負面影響。
如果你已經明確找到自己的方向,也願意付出代價來追尋,那很難得,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是個天生目標明確的人,希望這個系統性的方法,可以稍稍幫助你做出「較為理性」的決定。不過做出選擇只是第一步,要好好愛你所選擇的,才是最終Happy的關鍵!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