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沒有受過良好的判斷訓練,大概會困在焦慮裡,分不清創意的跨度和精度原來創造的價值不同,也分辨不出在工具發達的年代,最珍貴的人類才能是判斷力。而不是每個人文學科的畢業生都會有足以超越AI的判斷力,光是「受教育→成為人才」這個心理預設,就是妨礙判斷的無效雜訊。但能判斷什麼是雜訊,已經是很成熟的能力。



剛畢業那年,父親想為我介紹穩定的公司行政工作,他最大的焦慮是哲學系畢業生沒競爭力。我回他:「我們這個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需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來就不會輕易消失。

建議把今年成大歷史系今年申請人數掛零、台大醫學系棄英文採計社會科這兩則新聞一起看。作為參考,私立院校東吳哲學系今年滿招。三個學系中最焦慮的,顯然還是把原因歸咎於AI浪潮,而非新進採計數學的成大歷史系。就連精於過去的人,也難免對未來焦慮得要命。

技術革新
破壞性的技術革命不是第一次發生,你我都清楚的工業革命在AI焦慮中已經被提及千萬次,但人類當然只擔心影響到人類的破壞式創新。蒸汽機跟內燃機取代的動物勞動力離AI焦慮太遙遠,我們接跳到腦力相關的執行技術革新:

  1. 打字機:取代手寫、字元標準化。打字員只需要「選取」字元,無需擁有抄寫員對每一個筆劃工整精準控制的手部動作精準度。
  2. 電腦:格式可相容的計算式,都能「正確迅速」完成。算數是所有產業都需要的基本能力,而且對精度的要求是百分之百。人腦在數萬年間,是全世界運算能力最強大的構造,其中正確性要求最高的算數,可以被電腦完全取代。
    電腦取代的另一項人腦功能,是書籍跟紙筆乘載千年的「大量記憶」,但不至全面取代。因為光是揀選資訊的儲存和檢索,人腦的相關性檢索力還是遠勝電腦。
  3. 圖形化介面:降低電腦使用門檻,解放普通人使用算力與記憶力。專業的電腦操作者能掌握的「指令精度重要性降低」,需要操作性以外的能力才能維持專業工作。
  4. 模組化:內容產出的規格模組化,包含字型、筆刷、濾鏡、原始碼,幾乎所有使用者都可以用「選取+修改」的行為完成任務,以素材為起點手工創造內容的工作型態在產業內滅頂。
  5. 大數據:以超越人類經驗可容納的資訊作為判斷基礎,挑戰「洞察力」這項人腦的運算優勢。這是第一次,執行面以上的判斷力,人類的聰明完全落後。
  6. 生成式AI:基於大數據來發展新且不定向相關性連結,開始在「創意跨度」上碾壓人類。笑著流淚的說法是:本期待AI做了我的工作,好讓我畫畫、寫作、拍片;不料AI畫畫、寫作、拍片,剩我在工作。

影響最直接的產業仍是翻譯,因為輸入資料的精準度高,一直都是最棒的機器操作條件。文字和電子音樂,是僅次於程式的精準內容。

每次技術革新,花了大把時間心力掌握前一代技術的人,都會有很深的被剝奪感。隨著年齡增長、技術迭代加速,怕自己永遠無法靠專業換取生活資源的恐懼也漸強。

重要的是看出,哪些任務、成果,工具能做得比人類更好?人類在演化上所向披靡的超級運算大腦,又在哪些任務跟成果上仍然有不可取代性。光是杵在看見哪些條件被取代的焦慮裡,會照不到關鍵。

AI的能力限制
2023年2月,一個小說家用不上ChatGPT的理由,至今相同:正確性與精度。2023年沒明說的理由是:策略性。策略也是所有詠唱技術裡,最難擁有,但決定成品效果的條件。

從AI生成圖片的機制看,以輸入資料+訓練=輸出的過程而言,相關性還是機器人賴以產出有效成果的依據。但即使是已經被大數據打臉多年的人類洞察力,也不只以相關性為判斷基礎,因為常識的資訊性不高,違反常識才高。

也不是所有違反常識的東西,資訊性都很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才是最有價值的資訊。情理之中需要正確性,而意料之外需要創意。

聊天機器人和圖片影像生成所使用的LLM至今還是毫無檢查機制,無論是捏造人物生平或地球歷史,還是創造昆蟲生理上不可能存在的超巨型蟑螂,都是垃圾資訊,甚至不值得花時間檢視。

生成式AI因為資料庫大,創意跨度的確常常也遠大於人類。但創意跨度只是創意有價值的面向之一,令創意真正有效的還是連結強度。例如詩意,不是來自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你有多遠的距離,而是你和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處境有多貼合。星星和你的差距只會讓這份貼合顯得更美。說穿了,因為精度不足,也還缺乏修正精度的機制,創意產出產業目前還不被取代。

而策略性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為沒有AI的無窮次數訓練,需要用好的策略來收斂資源投注。策略性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至今,內容的受眾還是人類。

人類有基本的human scale,一旦超過,就失去所有意義。舉個例:七公里,對照七十萬光年。七十萬光年除了對天文學家而言,對一般人類的意義和一光年沒什麼差距,都遠超出human scale。但七公里是一個你可以從已知地點走到另一個已知地點的距離,也可能是你今天慢跑半小時的距離,對你有意義。資訊呈現給人類的方式,非常有意義。

很棒的內容配上很爛的呈現方式,就像是一塊上好的牛排用垃圾桶蓋端上桌,吃不下去。想想初戀的重要性跟第一語言對其他語言的影響,就知道光是資訊輸入順序,就能天差地別。所以對人類呈現資訊,精度非常重要。但資訊精度,仰賴的是判斷力,不是相關性。

知識體系
然後我們可以回頭看新聞,理解台大醫科為何捨英語學科,採計社會學科?

相較於輸入到輸出的過程都非常精準的高中數學,以及已經非常數學化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是高中學科裡亂度遠大於理科的知識體系,例如蘇聯解體的內外在原因都要等歷史沉澱後才梳理得出來。

缺乏高度有效的批量產出,在製造業思維裡,簡直死罪。但是現實是一樣米養百樣人,而且醫生是幾乎無法挑選客戶的職業。唯一挑選的方式就是走上不同的專科,但那挑選的依然是病,不是人。但疾病只會發生在人身上,只面對器質性的生理結構,不面對有情緒、有疑問、有意圖的人類,實務上毫不可行。

自然科學知識裡的因果,即便是生態系和生理學、病理學,都比人類社會單純許多。社會人文學科所面對的資訊亂度,正是鍛鍊判斷力的場域。在夾縫裡求生存的本事,只能在夾縫裡學。

我有幸受過多年哲學系和社會科學訓練,才能只利用晚餐後、睡覺前的時間,就寫出科技進展至今對人類工作造成的焦慮。如果沒有受過良好的判斷訓練,大概會困在焦慮裡,分不清創意的跨度和精度原來創造的價值不同,也分辨不出在工具發達的年代,最珍貴的人類才能是判斷力吧。

判斷力是在混亂與衝突中,分辨哪些條件比其他條件更重要的能力。

以醫生為例,在開放性骨折、肝臟破裂、意識昏迷等條件下,需要瞬間判斷得先止血。判斷的準則是:哪個條件最致命?但在生理學跟病理學之外,醫生需要的判斷力往往是:先不要對病患家屬的態度生氣,等他們焦慮減緩,再說明病況。因為當他們恐懼跟焦慮的時候,用不上前額葉,做出的判斷往往會後悔。

不是每個人文學科的畢業生都會有足以超越AI的判斷力,光是「受教育→成為人才」這個心理預設,就是妨礙判斷的無效雜訊。但能判斷什麼是雜訊,已經是很成熟的能力。

思考愉快。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