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抖音,小紅書,IG,都發展了短影音功能,目的就是要抓住用戶的注意力,不知不覺中可以讓人消磨掉整天的時間。短短幾十秒的影片就好像黑洞般的吸引力。然而,若是現在問我,回到畢業那年,我會不會選擇直接經營自媒體?我的答案是不會。
文:斯理想生活
中國微博在去(2023)年7月公布一項針對畢業生的就業調查,有61.6%的人就業時會考慮網紅直播行業。而2022年在中國的直播從業人員當中,直播主的年齡區間以介於18至29歲最多,佔整體64.2%,而30至39歲的佔比為20.9%。
各行業都缺乏人力,年輕人去哪裡了?
從上面提到的數據裡可以發現出一些端倪,而這不僅只是中國發生的單一現象。我目前在科技公司擔任業務主管,也觀察到一個現象:疫情解封後近一年,應屆畢業生的主動投遞比例,相較於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期間,確實有感下降。
一次偶然在Cambly平台和我的巴西外語老師Victor聊天時,也恰巧聊到這個議題,Victor分享在他們國家裡,年輕人也普遍當起網紅、直播主,各產業也都面臨缺乏人力的議題。即使在不同的國家生活,但不置可否地,我們都認為社群媒體的快速傳播可能是讓年輕人崇尚自媒體的其中一個原因。
奶頭樂效應
1995年美國出現著名「奶頭樂效應」,指的是能讓人著迷、又低成本、能夠使人滿足的低俗娛樂內容。當娛樂變得低廉且唾手可得時,這種低俗的娛樂,會更容易使年輕一代沈迷,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
抖音,小紅書,IG,都發展了短影音功能,目的就是要抓住用戶的注意力,不知不覺中可以讓人消磨掉整天的時間。短短幾十秒的影片就好像黑洞般的吸引力,加上演算法的計算,不斷地像用戶推送他們喜歡的內容,近一步延長觀看時間,這就是奶頭樂效應。
如何避免沈迷於社群媒體?
我們要避免沈迷而不自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過度沉迷於各種社群媒體,要有自我意識而非被控制,最好的做法就是大量系統性閱讀並進行深度邏輯思考。
要記得,那些在網路世界裡看到的,不代表就是他們的真實人生。Youtube上各種豪華旅館、高級跑車開箱、Travel Vlog,也不代表就是成功的人生。
早期在2013、2014年網路平台剛興起時加入的YouTuber才享有所謂的時代紅利,因為當時的競爭者確實不多。每一個時期與年代的環境條件都不同,當年也沒有COVID-19、烏俄戰爭,成功是無法被複製的。
要記得,別人快樂、不代表你不快樂。
若重返應屆畢業生,我會直接經營自媒體嗎?
現在的我,同時擁有自己的正職,在閒餘時間經營斯理想生活Podcast和部落格,確實也算是跟自媒體沾上一點邊。但若是回到畢業那年,我會不會選擇直接經營自媒體?
我的答案是不會。
為什麼不會呢?
坦白說,當年的我對未來的方向是迷惘的,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興趣,也不是特別愛看書,能說得上嘴的大概就是維持學英文的興趣,我覺得英文是一個很美的語言。
之所以會在步入社會10年後才開始經營自媒體,我覺得真的可以說是一種興趣的培養。
正常情況下,人們是很難單一依靠興趣賺錢的,當你賴以為生的收入來源,是你的興趣時,你對於興趣的思維就會從讓你放鬆的娛樂變為一種經濟壓力,人通常在面對經濟壓力時,腦袋都會特別愛胡思亂想,非理性思考而無法做好最好的決策。
因此我認為除非你非常了解自己,也想清楚你要成為Youtuber的目的,不是因為看著網路新媒體的洗腦而因為倖存者偏差認為「做Youtuber就是很容易賺到錢」,那就勇敢的做吧!
若能重返當年,我的個人經驗
但是,如果你跟當年的我一樣,對未來沒有什麼規劃,或許也還在青春年少的學生時期,那麼以下我想提供一些個人經驗給你參考:
- 學生時期把時間花費在尋找與培養自己的興趣,不論是學習語言、運動、甚至是學習烘培,只要你在做這件事情時能夠完全投入,產生心流狀態,都是一種興趣養成。
- 若重返學生時期,我希望我更早能夠對時間有足夠的體認與明白。對時間的感知唯有當你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時,你才會恍然大悟:我沒有時間了。
- 若重返學生時期,我希望我自己早點明白「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我從小在考試升學的教育體制下長大,然而這樣的考試習慣讓我養成了「看書=為了考試」的慣性思維。這樣的思維會讓我面對事情時產生認知偏差,導致以管窺天的思維誤區而不自知。
The world as we have created it is a process of our thinking. It cannot be changed without changing our thinking.——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曾說:「我們所創造的世界是我們思考的過程,如果不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就無法改變這個世界。」
期許我們都能勇於改變自己的想法,學會用不同的思考方式來看待自己,和自己的人生。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