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我們的經驗,是根據自己所處的時空與脈絡所累積而來,因此決策時會產生利基失準的問題,往往讓結果產生偏差,甚至引發災難。想想看歷來的天災、戰爭、金融風暴、乃至橫掃全球多年的疫情。為什麼過度仰賴經驗,會導引我們走向失敗?


文:埃姆雷.索耶爾(Emre Soyer)、羅賓.霍格思(Robin M. Hogarth)

詭譎的學習環境:我們遺漏了哪些重點?哪些事情毫不相干?

由於經驗關乎個人、不假思索、快如閃電、鼓舞人心且歷久彌新,我們很難忽視它。經驗在我們的直覺中植入的觀念讓人覺得可靠。不幸的是,它也帶給我們錯誤的指引。

我們都先入為主地認為,經驗可清楚且全面地反映眼前面臨的情況。不論我們經由觀察或參與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貌似都是真實的。心理學家與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將這種症狀稱為「所見即為全貌」(WYSIATI)。

這項假設普遍適用於騎單車與打網球等活動。這些運動牽涉良善的學習環境,決策者接受大量、即時且精確的行動反饋,而且遊戲規則基本上維持不變。在這種受到控制和有所局限的情況下,經驗帶來的教訓通常是可靠的。

然而,現代生活不能與騎單車或打網球相提並論。我們看到的,不見得就是全貌。

心理學家湯瑪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在《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How We Know What Isn’t So)一書中警告我們:「這個世界不按牌理出牌。它不提供清晰的資訊讓我們『知道』得更透徹,而是帶來隨機、不完整、非典型、模棱兩可、前後矛盾、令人難以接受或間接的雜亂資料。」

舉例而言,我們未必一直都有機會觀察自身決定造成的後果,或只能在事過境遷後觀察。現實生活的規則瞬息萬變且出人意料,導致得來不易的經驗陳舊過時。我們通常沒有教練或微晶片可協助仔細分析與矯正個人對於事態的解讀。

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面臨的是詭譎的學習環境,累積的經驗不斷遭受各式各樣的滲透與扭曲。如柏拉圖著名的洞穴隱喻,人們看到的,只不過是許多相關背景下,實際情況的一些模糊表徵。雖然經驗仍能讓我們學到東西,但那些教訓未必正確反映了現實狀況。

實際上,社會學家與組織行為學者詹姆斯.馬區(James March)在《經驗的疆界》(The Ambiguities of Experience)中主張,當經驗缺少證據又包含了不相關的細節時,人們經常無法學到正確的教訓。我們也相當容易受主觀的解讀所動搖,並根據有限的資訊快速歸納事情。因此,豐富的經驗有可能加深錯誤的信念,同時讓人誤以為自己變得更明智。

因此,我們必須勇於質疑,然後及時調整經驗帶來的教訓,尤其是在我們真心希望做出明智決定的複雜情況下。面臨詭譎的學習環境時,思考兩個關鍵問題可以學到極其寶貴的一課:

  • 如果我希望充分了解眼前的情況,需要從自己的經驗中找出哪些之前遺漏的重點?
  • 我需要忽略經驗中哪些不相關的細節,才能專注於眼前的情況?

以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凸顯遺漏的細節如何導致我們受到經驗的誤導。

在電視特輯《系統》(The System)中,插畫家德倫.布朗(Derren Brown)連續擲硬幣十次,每次的結果都是正面。他使用的硬幣如假包換,畫面也未經特效處理。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

這看來十分不可思議。布朗一副自信滿滿、掌握自如的模樣。擲了六次後,他甚至預示接下來的發展:「再擲四次……就結束。」彷彿他找到了方法,可以騙過上天,用意志控制那枚硬幣。

的確如此。但是,他的方法不是操縱硬幣,而是向觀眾隱藏了部分事實。之後他在節目中揭露真相,其實大家看到的十次過程,只是一整段錄影的最後一分鐘。布朗的攝影團隊得花數小時拍攝他擲硬幣的過程,並在他每次擲出反面後重來一次。然而經過多次嘗試後,他終於連續擲出了十次正面,也就是觀眾看到的唯一一段過程。隨著時間過去,起初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了必然的結果。布朗的驚人之舉不是超能力,而只是擲硬幣的一種機率。

在此情況下,雖然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輕易可見,但其中大半的複雜過程從觀者的經驗中消失了,因此結果看起來比實際上還離奇。

若換成數千人同時擲硬幣,也可創造類似的效果。其中總有一些人會連續擲出十次正面。不過同樣地,這不是因為他們技能出眾,而是運氣的關係。如果某個人沒看過別人連續擲出十次正面,那麼他的經驗裡便遺漏了特定的結果(有人能連續擲出十次正面)。這麼一來,那些少數成功連續擲出正面的例子,就會顯得比實際上來得不可思議。

遺憾的是,多數人的生活經驗都以這種選擇性的資訊為取樣基礎。例如,人們通常沒有機會觀察如果做了另一個選擇,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此外,史無前例的災難與顛覆性的創新——顧名思義——並不存在於我們的經驗中。這導致人們非常容易輕視或忽略特定的相關細節,因此無法妥善做出重要的決定。於是,「眼不見」就輕易變成了「心不念」。

反之亦然。眼前所見塑造了經驗,我們從中汲取結論,即使它們與現實情況毫不相干。

我們兩位作者其中之一是霍格思,他在蘇格蘭長大的。他們一家最愛到一處名為「反重力山坡」(Electric Brae)的地方郊遊。這座地勢奇特的山坡鄰近杜紐爾村(Dunure)。如果你在地上放一顆球或潑一些水,會看到球或水往上坡處移動。難道,地球引力在蘇格蘭這個地方不適用?

斜坡附近有顆巨石,上頭刻著說明文字:

這座山坡從俯瞰西邊的克羅伊鐵路高架橋(Croy Railway Viaduct,平均海拔約八十七公尺)的轉彎處零點二五公里為始,一路延伸至東邊林木繁茂的克萊根克羅伊峽谷(Craigencroy Glen,平均海拔約九十二公尺)。雖然從轉彎處到峽谷的坡度為八十六比一,但道路兩旁的地勢造成視線錯覺,使山坡貌似往相反方向傾斜。因此,一台靜止的車子如果沒有拉起手煞車,看起來會像是緩緩開上坡。「反重力」一詞的由來,是過去人們誤以為這個現象是地底下的電極或磁力所致。

周圍鄉村的地貌干擾了我們對於斜坡的判斷。雖然這座山坡看起來彷彿有反重力,但事實絕非如此。

本書將不斷探討兩個關鍵問題:我們遺漏了哪些重點?哪些事情無關緊要?這些工具寶貴無價,可幫助我們挑戰經驗所帶給我們清楚明瞭的教訓——在詭譎的學習環境裡,這些經驗往往導致不充分或大錯特錯的結論。

從經驗中學習——然後努力忘卻經驗
一旦我們從經驗中習得不可靠的結論,就會難以修正乃至終身難忘。而且,它們通常會隨經驗的累積而變得根深柢固。這正是為什麼即使情況改變了,我們依然會受經驗牽絆,無法適度做出調整。

YouTube頻道〈一天比一天更聰明〉(Smarter Every Day)的創作者德斯汀.桑德林(Destin Sandlin)利用一項奇特的實驗測試這個概念。他將單車的握把反轉,每當旋轉手把往左時,輪子就會往右,手把往右時,輪子就會往左。接著他請習慣騎正常單車的人試騎這台他稱之為「反轉大腦的單車」移動數公尺看看。

這有多難?答案是,難度爆表。因為大家都習慣騎正常的單車,不管怎麼試,就是無法適應這台特製的單車。

令人驚訝的是,經過多次練習、經驗與嘗試,桑德林最終學會騎這台設計怪異的單車。但他之後發現,自己無法回過頭去騎正常的單車了,這證明學習騎一台正常單車所帶來的經驗與技能,並不適用於「反轉單車」,反之亦然。

如果你不想拿單車亂搞,嘗試反轉電腦鍵盤看看,應該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反轉後,試著輸入自己的名字吧。你會發現,自己的雙手在鍵盤上不知所措,遍尋不著之前習慣的字母位置。

由此可見,在經驗的制約下,我們偏好特定的選擇、過程或行動,即使它們陳舊過時或無助於達成目標。會這樣子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難以忘記之前學習的路徑,並改由其他方式學習。

在經典著作《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中,未來學家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將反學習(unlearn)與重新學習的能力比作識字。在一個持續發展的社群化、科技化與全球化世界,經驗的不可逆與不可靠,會使我們長期「不識字」,更讓我們對這種無知不以為意。

其實,人類曾有好幾個世紀都傲慢地以為自己身處於宇宙的中心。人們單純認為所見必定是事實。經驗的透鏡不斷證實與加深我們的信念——以為地球是平的、所有行星都圍繞著地球旋轉。我們必須發展有助於超越經驗的方法與科技,才能掌握實際的處境——發現地球原來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僅僅是龐大系統的一小部分。如果不準確評估實際的情況,我們便會受限於來自經驗的錯誤知識與技能,而經驗的增加更進一步鞏固這些錯誤。

好消息是,倘若運用正確的工具,我們便能避開經驗的陷阱。這對於人們在醫學、科技、教育、政治、經濟與商業等重要領域中的進展不可或缺。壞消息是,除非我們承認經驗有時會帶來不良的教訓,否則我們即使握有充足的反證,仍會受到誤導。


避免經驗造成的錯覺

「經驗是良師」的說法根本是空穴來風。早在十五年前,當我們兩位作者首次見面時,便著手研究有無實際案例是經驗助人習取寶貴見解並做出妥善決策的。然而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漸漸注意到,在許多情況下,豐富的經驗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而人們對此毫無知覺。

認知心理學家與行為決策研究先驅海利爾.殷紅(Hillel Einhorn)曾說:「如果我們相信自己能從經驗中學到東西,是不是也該明白這種學習的局限性?」

在充滿爭論的現代世界裡,不論是科學家、學術專家、政治社會「菁英」或有力的新媒體機構,人們對於應該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挑戰既有智慧,眾說紛紜。我們以殷紅的疑問為基礎,也應該抱持同樣嚴謹與審慎的態度來檢視經驗。畢竟,欺騙自己跟被別人欺騙一樣糟糕,而人們往往更難克服前者。

我們這麼說,並不是要大家忽視經驗,而是指即時且適度的質疑,有助於我們分辨經驗在什麼時候可靠、什麼時候又不可靠。身為決策者的我們,若能將經驗視為有待驗證的假設,而不是不容置疑的定論,會是比較好的做法。如此一來,我們便可能有效學習、拆解過往的經驗與重新學習。

在《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中,人本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詳盡闡述了這種懷疑的態度。他表示,在人們認識周遭世界與做決策的同時,個人經驗是「最高權威」與「有效性的試金石」。我們會感覺沒有其他事情比從經驗中學到的教訓更具說服力。但是,這種權威性不應該源自「經驗絕對正確」的假設。相反地,羅哲斯主張,我們之所以應該重視經驗帶來的教訓,正是因為它們可以受到檢驗與矯正。

對於經驗的好奇態度,也能約束備受民眾仰賴的專家或領袖。明白經驗在什麼時候值得依靠與什麼時候不值得借鏡,可以讓我們選出更適任的經理、專員、顧問與行政人員,進而促進長期福祉。

本書旨在改善大家從經驗中學習的方式,絕非擅自推斷或要求一個人應該或不應該做出哪種決定。相反地,我們希望透過本書揭露經驗不值得依賴的情況,並設想富有創意的方法來訓練直覺,讓大家免於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經驗陷阱:檢視經驗的偏誤,找回決策的主動權》,馬可孛羅出版

作者:埃姆雷.索耶爾(Emre Soyer)、羅賓.霍格思(Robin M. Hogarth)
譯者:張馨方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後疫情時代最石破天驚的新觀念!
事實上所有的成功心法,
從心流、恆毅力、原子習慣、快思慢想到顛峰心態,
全都是為了驗證經驗而存在!

本書適合這樣的你

  • 在職場上打滾了數年,想改變自己工作流與邏輯思考的人。
  • 位處管理階層,必須帶領團隊做出無數決策的人。
  • 在創業與風險管理上,需要更嚴謹省視前因後果的人。
  • 需要解構、分析、組織、說故事的職場人,以制高點掌握全盤局勢。

面對選擇,為什麼我們總是舉棋不定?
面對投資,為什麼我們總是預測失準?
面對決策,為什麼我們總是苦苦追趕潮流?
我們到底遺漏了多少「冰山」下的重點?

「經驗」真的不是成功之母

我們的經驗,是根據自己所處的時空與脈絡所累積而來,因此決策時會產生利基失準的問題,往往讓結果產生偏差,甚至引發災難。想想看歷來的天災、戰爭、金融風暴、乃至橫掃全球多年的疫情。為什麼過度仰賴經驗,會導引我們走向失敗?

導致我們失敗的七大陷阱

  1. 自以為是的歸納
  2. 過度簡化流程
  3. 跟著感覺走
  4. 忽視警告
  5. 缺乏主動權
  6. 套用別人的成功或失敗
  7. 不去驗證故事的細節

屏除雜訊、避開陷阱,你應該這麼做!

  • 避免正面經驗的美好記憶
  • 關注並討論細節
  • 將選擇權找回來
  • 直搗問題核心、鎖定目標前進
  • 做足功課與蒐集資料
  • 檢視外部成本、建立完整制度
  • 持續互動交流

經驗,還是有好處,只是你需要不斷驗證它!

即便是自己的經驗,也有太多要點需要我們拆解。人們傾向將經驗分成開頭、高潮、結尾,並留住最令人感同身受的敘述。細節其實常常都遺失了,導致自己根據經驗所做的判斷可能失誤,在傳達給別人時,更有可能被錯用或忽略。經驗需要被驗證,錨點需要被討論;我們應該讓經驗成為防呆機制,不只是墨守成規。當學習環境越複雜、充滿越多未知因素,觀察到的因果關係就越不可信。我們必須抱持客觀懷疑的精神,便能真正透過經驗,更快、更好適應環境,做出出奇制勝的決策。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