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台灣第一本以職場工作者角度深刻探討冒牌者經驗的專書。兩個小檢測,幫助釐清「你的冒牌者等級」、「你是哪一種類型的冒牌者」,找出有效因應之道。為冒牌者量身規劃的職場行動指南,以真實有感的案例完整介紹冒牌者症候群的成因、表現、對職場的負面影響,務實的心法和行動策略,協助與冒牌者經驗和平共處。


文:張瀞仁

我就這樣不行嗎?關於冒牌者的迷思
冒牌者經驗可以發生在任何性別、性格特質、社經地位的人身上,對每個人的影響也都不同。而冒牌者有幾個廣泛的迷思,讓我們誤解或忽視了冒牌者經驗的影響。

冒牌者就在你我身邊

我之前的美國主管,是在我們不再是同事、變成好友多年之後才提起自己的冒牌者經驗,還是我主動問他、他才講的。

「我們是好朋友不是嗎,你這麼辛苦怎麼不跟我講?」我問他。「冒牌者就是怕被拆穿啊,怎麼可能跟任何人講。」他說。這樣聽起來也很有道理,就已經很用力地演了,當然不可能自己承認:「我都是演的!」

如果真要用程度來比,承認自己是內向者、完美主義者或是潔癖,可能都還比較容易一點。

但不說並不代表沒有,學者哈維(Harvey)的研究指出:「如果不將自己的成功內化,誰都容易將自己看成冒牌者。這種經驗並不局限於非常成功的人。」

冒牌者經驗可以發生在任何性別、性格特質、社經地位的人身上,對每個人的影響也都不同。冒牌者有幾個廣泛的迷思,會讓我們誤解冒牌者經驗或忽視冒牌者經驗對人們的影響。

迷思一:冒牌者經驗以女性居多

有個一般常見的迷思,認為女性較男性容易有冒牌者經驗。這種迷思不令人意外,畢竟冒牌者經驗的第一篇研究,在一九七八年由實證心理學家寶琳.克蘭斯(Pauline R. Clance)與蘇珊.因墨斯(Suzanne A. Imes)發表的論文「高成就女性的冒牌者現象」,就是針對女性為研究對象。

事實上,這篇研究就指出,冒牌者經驗並非女性獨有。一九八七年,寶琳.克蘭斯和奧圖(O’Toole)的研究已經進一步證實:高成就男性一樣為冒牌者經驗所困擾;即使外人眼中看起來他們是人生勝利組,他們仍然自我懷疑,相信一切成就都是來自機運。

隨著研究數量增加,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冒牌者經驗和性別並無太大關係,雖然經歷可能不盡相同(如男性比較容易覺得自己是冒牌貨,女性則較常經歷自我懷疑與覺得能力不足[5]),但男性和女性都同樣受到冒牌者經驗困擾。

瓦萊麗.楊也直書,在自己多年冒牌者工作坊經驗的觀察中,男女比例是一半一半。如果你覺得談論冒牌者經驗仍然是女性占多數,瓊.哈維博士(Dr. Joan Harvey)解釋道:「男性較常接受這個事實、與之共存,而女性會想要改變現狀。」

社會心理學家艾美.柯蒂(Amy Cuddy)在發表知名TED演說「姿勢決定你是誰」(Your Body Language May Shape Who You Are)後,接到無數關於冒牌者經驗的聽眾回饋。她沒想到的是,其中有一半是男性!另外一次,她做了大規模問卷,發現當受測者需要記名時,表示有過冒牌者經驗的女性多於男性;但如果用不記名的方式進行,則男女各半。

她的結論是:男性傾向不跟外界分享這類經驗,由於刻板印象、社會期待帶來的羞愧感,男性大多默默承受、帶著這種感覺辛苦地活著。

真要比較的話,或許有冒牌者經驗的男性更加辛苦。在社會價值的框架下,男性同樣背負許多因性別角色帶來的壓力,這些壓力卻比較不容易在現今的社會中被察覺與同理。

舉例來說,作為性騷擾、性侵害對象、家暴受害者,或申請育嬰假希望照顧家庭的情境下,比起女性,男性都比較不容易被社會理解或同理。

這本書書寫的過程中,我訪問了許多男性,其中有企業家、高階主管、政治家、職業運動員等。在彼此高度信任的狀況下,我驚訝地發現,這些看似充滿男性陽剛氣息的領域、高度重視競爭才能脫穎而出的職位,其實讓他們和冒牌者經驗對抗的過程更加辛苦。即使承受這麼多恐懼與不安,但他們大多數選擇「像個男人一樣」獨自奮鬥,因為「其他人都不會這樣」。

迷思二: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我才會成功
有一次陶子(陶晶瑩)分享她懷孕過程中出現妊娠糖尿病的狀況,當時醫生告知小孩有畸形的可能,她和先生聽到之後在醫院外面邊走邊哭。後來因為良好的控制,生產時母子均安。

事後陶子轉換心態,覺得這是塞翁失馬:雖然是不好的狀況(妊娠糖尿病),但也因此讓她知道自己有這方面的風險,以後就可以多注意,這個病是孩子帶來的禮物。

冒牌者經驗或許就像妊娠糖尿病,是一個很好的提醒;但長期來說,你不會想、也不需要跟它長相廝守一輩子。許多人會覺得冒牌者經驗沒什麼不好,甚至覺得「我就是因為這樣,才有辦法做到今天的一切」。

冒牌者經驗短期內的確會帶來一些表面上的好處:讓你工作更努力、比其他人投入、就算成就再高也維持低調謙遜,並總是腳踏實地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但終歸到底,你的努力、投入、謙遜,都是出於不安、恐懼,或是自信低落。帶著冒牌者經驗在職場上奮鬥的你,就像大草原上的羚羊: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一有風吹草動就全速衝刺、逃跑躲避獅子老虎的追趕,逃過之後還自我安慰:「就是因為整天擔心害怕,我才會聽力這麼好,才能跑得這麼快。」

職場上不是非洲大草原,就像《冒牌者症候群》的作者潔薩米.希伯德在書中強調的「你不用這樣對待自己,也可以過很好。讓你腳踏實地工作的不是冒牌者症候群,而是你,你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我知道的一位教授,即使已經在該領域頂尖的地位,還是無止盡地追求完美,所有論文、申請書都是改到最後一刻才寄出去。他身邊所有同事、團隊成員都提醒他,這樣不僅意義不大(都是在改極其細節之處),而且增加風險(如果最後一刻網路或系統有問題,會直接錯過時限)。但他認為至今的成功都是來自對自身的苛求,不想戒掉這個習慣。

把自己的成就和冒牌者經驗連結,就像把自己的健康歸因於妊娠糖尿病(或其他任何疾病)一樣不合理,你不會說:「我今天之所以這麼健康,都是因為代謝症候群/胃潰瘍/長期頭痛/失眠吧?」這些病症會讓你注重養生,但不會讓你變成健康的人,你的終極目標是要從這些疾病中畢業。

同樣地,冒牌者經驗會讓你努力工作,但不會讓你變成容光煥發的工作者。更有研究顯示,冒牌者經驗和憂鬱症、焦慮相關,你或許不會想要這樣的「副作用」。

好好想想你為什麼對冒牌者經驗依依不捨,或覺得冒牌者經驗才是你成功的基石,建議你最好找到離開的方法。記住,終極目標是畢業、至少是降低冒牌者程度,你追求的應該是平衡、具有正確自我認知、肯定自我價值的道路,不是成為一個「這樣也很好啊」的萬年留級生。

迷思三:成功=吃苦,吃苦才會成功

「No pain no gain.」(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我們從小就印在腦裡的觀念。這些話的用意是勉勵我們撐過黎明前的黑暗、上場前的苦練、得分前的低迷,我也聽過奧運金牌運動員說:「Pain is weakness leaving your body.」(痛苦是軟弱離開身體的象徵)。

但在冒牌者經驗的人身上,這些話的精神有了質變,勉勵的本質被轉譯為「成功一定要吃苦」、「不自我批評就會驕矜自大」、「沒有痛苦的過程就不會有甜美的結果」。

我想到夏季甲子園,這是日本高中最高層級的棒球比賽之一,超過三千支球隊,從地區預賽開始就是單淘汰賽制,只要輸一場就要回家;換句話說,得到冠軍的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從頭贏到底。

因為這樣艱難的程度,幾乎所有學校的棒球隊球員都像我們印象中的那樣,剃著平頭、廢寢忘食地進行艱苦訓練,只為了可以前進甲子園,或不留下遺憾。

但二○二三年的冠軍慶應義塾,卻長得不太一樣。他們沒有髮禁、不體罰、沒有嚴格的學長學弟制、每天只一起訓練兩小時;甚至,從九○年代開始,慶應義塾的哲學就是「快樂打球」,這在日本高中棒球幾乎是顛覆的概念。

傳統的日本高中棒球,大概可以從魏德聖導演的電影《KANO》中略窺一二:注重高壓式權威、強調技術和肉體上的磨練與超越精神極限的鍛鍊,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追求勇猛果敢、一球入魂,帶著類似武士道的高度嚴格與堅忍。

但是,慶應義塾的總教練森林貴彥要大家:「enjoy baseball !」(享受棒球),認為要喜歡才會進步。他給學生們相當大的自主權,鼓勵選手思考、嘗試,用頭腦思考精進的方法。就這樣,即使沒有高壓訓練、沒有那些傳統中「冠軍的樣子」,他們在高度自主的狀況下,拿下了甲子園冠軍。

這種訓練方式,也漸漸地被日本職業棒球接受,羅德、歐力士等職棒球團,現在也走向減少團練時間、把更多訓練的自主權交給選手的作法。

焦點移到美國,同樣在養成階段的小聯盟體系,注重的也是思考與效率。一位小聯盟教練跟我說:與其做長時間打擊練習,他認為要求選手用正確的方式擊出二十球,讓選手用身體好好記得擊球方式,反而更有效率。

你可能會想:能在甲子園拿冠軍或是進入美國職棒體系,在天賦、資源都已經是人上之人,或許不一定可以作為每個人的參考吧?

我希望你看到的是,即使沒有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的訓練,還是有辦法在某方面取得成功,甚至更可以享受工作(如打棒球)。同樣地,如何對待自己,也是你可以選擇的。玉不琢不成器,但你可以決定琢的方法。

面對挑戰、面對漫長的職業生涯和人生,你想用什麼方式對待自己呢?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停止自我否定、治癒內在脆弱,擁抱成就和讚美的幸福配方》,方舟文化出版

作者:張瀞仁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暢銷書《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
全面解鎖冒牌者的天賦與內在靈魂

自信只能維持20秒,相信運氣會用完
為了不被識破,只好付出120%的努力繼續假裝
你也是這樣的「冒牌者」嗎?

  • 認為自己的成功只是「運氣好」
  • 被讚美時會感到心虛愧疚
  • 覺得總是做不好,而做不好都是我的錯
  • 面對新任務,總覺得「我一定會搞砸」
  • 如果沒有把握會成功,寧可不開始
  • 慶功宴上還在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完美
  • 一切事必躬親,不太找別人幫忙
  • 害怕別人發現自己很無能
  • 為了避免成為焦點,寧可放棄發言權,甚至故意不要太成功


別懷疑,人生勝利組也常貶低自己

愛因斯坦、前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好萊塢巨星梅莉・史翠普、湯姆・漢克斯、女神卡卡、艾瑪・華森等人,都曾公開表示自己有冒牌者經驗。在世人眼中,這些光鮮亮麗、名利雙收的人,內心深處卻認為自己的成功只是僥倖、配不上這一切。因為「擔心表現不好」,所以「努力工作」,「得到認可」後,又開始「擔心表現不好」,像在滾輪中奮力往前奔馳的倉鼠,精疲力竭之後發現自己其實還在原地。

打破冒牌者經驗的迷思,成功不等於吃苦

  很多人認為「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我才會成功」,事實上,即使沒有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的訓練,還是有辦法取得成功,甚至可以更享受工作。而且,冒牌者經驗反而會對工作和團隊造成負面影響,像是「小看自己而訂定消極目標」、「掩飾、隱瞞,導致團隊付出更多代價來救火」、等。

冒牌者專屬的職場行動策略,不再逃避、焦慮和過勞

  • 設定適合的目標:為目標清單瘦身,想想什麼「對你最重要」。
  • 專注在過程,先不要管結果:思考完未來的不確定或面對失敗的風險,就一步步地做。
  • 聚焦在自己的優點:先將優勢最大化,再思考如何改善缺點。
  • 建立負負得正的「冒牌者聯盟」:從鄰居、朋友、諮商師、成長團體中,找尋願意傾聽和支持你的盟友。
  • 善用「會議萬用句型」:多用互動式問句展現討論積極度,如「你說得對,而且……」「讓我們退一步來看」。
  • 適時「展現脆弱」:身為主管,若能適度示弱、自曝缺點,更易獲得下屬同理支持。
冒牌者經驗就像潮水一樣,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湧。想從冒牌者經驗中畢業,像在森林中摸索著前進,會不斷經歷停滯期和偶爾復發。然而,這段過程會變成獨特的優勢,恐懼和脆弱會轉換成同理心和包容,變成堅強的引導與支持力量。最後你會發現:其實你很好!


本書特色

  • 台灣第一本以職場工作者角度深刻探討冒牌者經驗的專書。
  • 兩個小檢測,幫助釐清「你的冒牌者等級」、「你是哪一種類型的冒牌者」,找出有效因應之道。
  • 為冒牌者量身規劃的職場行動指南,以真實有感的案例完整介紹冒牌者症候群的成因、表現、對職場的負面影響,務實的心法和行動策略,協助與冒牌者經驗和平共處。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