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周

學習不是照搬他人的體系

你有沒有算過每天花在社群軟體、觀看直播、瀏覽手機新聞上的時間有多少?隨著移動閱讀逐漸成為接收資訊的主流管道,我們越來越頻繁地聽到類似的感慨:如果人們把看手機的時間用來看書就好了。

這麼說的人真正想表達的是:手機上的資訊是碎片化的,而書中的資訊是系統的、完整的,效果更好。

很多人接受這個說法,然而並未改變,還是繼續帶著愧疚感滑手機。然而,看書一定比看手機更好嗎?這個慣有認知符合事實嗎?

如果要追問下去,本質上牽涉四個問題,接下來我們分別從這四個問題來深入分析。

一、系統化的資訊一定比碎片化的更有價值嗎?

答案顯然是「不一定」。

從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說,《論語》本身是碎片化的語錄,《聖經》遠沒有基督教的系統神學那樣體系化,《道德經》的篇幅和一篇網路文章差不多,巴斯卡(Blaise Pascal)《思想錄》的價值也不見得小於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邏輯哲學論》。

從成人學習的角度來說,如果我希望解決孩子不肯按時睡覺的問題,卻從兒童心理學緒論開始學習,那投資報酬率很低;如果我希望跟學物理的男友有共同語言,卻從古希臘的泰利斯(Thales)開始了解物理學,那叫南轅北轍。韓非子說過:「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

這裡不是要否定系統性知識或建構知識體系的價值,而是要提醒讀者:當知識體系可以更好地完善學習能力、促進思考模式時,才是最應該注重系統性知識學習的時候。

二、有自己的知識體系一定比沒有更好嗎?

是的,但需要強調的是「自己的」知識體系。

很多自以為學歷高、讀書不少的人,其實並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他們對待資訊或知識的態度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聽風是風、聽雨是雨;二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三是順我者按讚,逆我者不看。

有的人今天分享一篇題為〈人生就是一杯清茶〉的文章,明天分享〈你從未真正拚過〉,這是第一類人。這樣的人去讀書,會隨著書的內容不斷改變自己的想法:今天覺得人際關係最重要,明天立志提升時間管理能力,後天發現情商才是自己最大的短處。

有的人只在乎手機上的新聞、八卦、時尚,從不在乎知識;他們看電視、看電影、看美劇,從不看書。這是第二類人。這樣的人在遇到與原有認知不同的資訊時,會很憤怒。

永遠不要試圖說服他。

三八婦女節時,妻子分享一篇文章給丈夫,標題是「為什麼女人總是渴望禮物,其實她要的只是一個態度」,丈夫回給妻子一篇「喜歡你的人會為你花錢,真正愛你的人會為你省錢」。這是第三類人,這樣的人有可能學識很豐富。他們路遇仇人時,心裡會盤算一下,若打得過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打不過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林語堂說某些中國人「得意時信儒,失意時通道,絕望時信佛」,正是此意。這不叫「把知識拆為己用」,只能說是拿來為自己做出的選擇或行動進行合理化辯護。

這三類人的行為都是沒有知識體系的表現,看似差別很大,本質卻是一樣:都沒有真正地學習。沒有了體系,資訊或知識就是一盤散沙。沙粒聚得再多,也堆不成塔,只會成為沒有結構、風雨飄搖、隨時坍塌的沙丘。

所以,建構知識體系不是因為體系本身有多好,而是因為知識體系能夠讓人更好地思考、應用和解決問題,讓人具備穩定的根基和框架,具備成長思維、批判思維和系統思維,不至於一接收新資訊就跟著改弦易轍。

三、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書上的知識體系是一回事嗎?

提到知識體系,大都數人默認的理解是把書的架構、專家的邏輯和學科的體系搬到自己頭腦中。這是典型的學院式學習,是以知識為中心的認知。

首先,只是把書讀過一遍,根本無法掌握書中體系。因為記不住。按照美國教育學家愛德格.戴爾(Edgar Dale)提出的「學習金字塔」(見圖),透過閱讀得來的資訊,在兩周後的記憶留存率約為十%。你能用十分之一的拼圖拼出圖形框架嗎?不可能。


對於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者,建構知識體系的方法是在空白頁寫下個人索引,再加工出全書的結構筆記,梳理整體架構,列出基本的大綱與前後篇章順序。

這也是大部分人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如果在某領域做研究,那這是必經之路。但是,從書中照搬知識體系不是成人學習的方法,成人學習要求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我們來對比成人學習五大前提加以解釋。

  • 1. 書中知識體系建構的「自我導向」與學習者無關。

你知道實用類圖書的作者一般從第幾章開始寫嗎?不是第一章。通常是從第二章或第三章動筆,闡釋最核心、最具創見性的內容。然後回頭去補第一章,以鋪陳背景、合理引線、完善系統。最後加上引子或前言。這些對體系的考量對於一本成書來說很重要,但對一位非專業讀者並沒有什麼意義。

最典型的例子是教育類圖書。比如,《全方面育兒教養聖經》從孕期講到新生兒、青春期,從飲食講到健康、心理,但善於學習的父母只看與自己相關的章節,與孩子的實際情況結合,吸收相關要點並轉化為自己需要的資訊框架。

  • 2. 作者永遠不如學習者清楚自己的實際問題。

以時間管理為例,很多人宣稱自己這套方法是最新的時間管理方法,言外之意是它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實際上,若不清楚相關的適用範圍,即使學習者對某本時間管理類書的體系瞭若指掌,還是不能妥善解決自己的時間管理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只能自己想清楚,一方面是因為作者經常有可能誇大所講方法的範圍,另一方面是因為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的情況和習慣考慮進去。比如有人主張記錄做每一件事所花費的時間,這個方法對某些人來說輕而易舉,對另一些人來說卻苦不堪言。

  • 3. 強調書中的體系會導致學習者忽視實踐經驗和學習動機。

專家研究和歸納出的宏大、縝密的知識體系固然好,但若學習者在相關領域並無經驗,那這樣的知識體系就只具備審美或邏輯上的價值。彼得.杜拉克在《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一書中明確反對大學開設人力資源管理等企業管理課程,理由是學生之前根本沒有相關經歷,依靠理論學習得來的知識體系,日後在遇到實際問題時還是會手足無措。

無獨有偶,管理學家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嚴厲批評大學的MBA教學是「以錯誤的理由、用錯誤的方法、教育了錯誤的人」,根源也在於只注重理論體系,忽視了學習者的經驗和實踐。

另外,若非由「內在驅動」而建構的知識體系,在實踐中可能不堪一擊。美國教會裡的小孩從小上主日學,很早就熟知基督教教義,但有些孩子到十幾歲後,僅因為發現聖誕老人不是真的,整個信仰就崩塌了。究其原因,那些神學知識體系不是他主動思考和追問得來的,只是為了得到家長表揚或討老師歡心而學,是「外在驅動」的結果。

  • 4. 看書一定比看手機更有利於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嗎?

如果學習者缺乏分析和整理資訊的能力,不能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那看書和看手機都沒有多大益處。

書中資訊確實比網路資訊更加體系化,但書上的體系和自己的體系不是一回事。既然如此,那麼人們所認為的「多花時間看書,有利於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就如同「多吃豬腦可以補腦」的說法,是典型的想當然。你以為用更精密的方法(比如列索引、寫大綱)看書,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了?這就如同依靠吃保健食品來維持健康。也許有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的健康之路只有一條:自己鍛鍊。

要想聚沙成塔,沙粒與沙粒之間必須能夠連接、黏合。若能夠對林林總總、撲面而來的資訊進行分析和整理,就可以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資訊或知識的碎片化不是問題,能否對資訊進行分析和整理才是關鍵。

歸納一下,若學習能力差,看書和看手機沒有區別;若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針對尚無基礎的領域,看書比看手機好;若學習能力較強,在該領域發展了屬於自己的體系,看書和看手機都可以把知識化為己用,進一步為自己的體系添磚加瓦。第四章介紹便利貼法時提到,由成人學習五大前提可以推導出一個原則:在一切跟學習有關的事情上,反求諸己。現在則可以推論,反求諸己意味著:要打造出自己的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要打造自己的知識體系,首先是內在的修煉,隨之才能產生外顯的效用。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者在以下三個方面會有所提升,而且會不斷提升。

第一個方面,引導表達升級的思維,尤其是成長思維、批判思維和系統思維。

1. 成長思維:具備成長思維模式的人認為世界充滿了有助於自己學習、成長的有趣挑戰。他們尋求學習機會,尋求和利用回饋,問正確的問題,著眼於新的角度觀察事物,善於從錯誤中學習。他們擁抱成長,並幫助他人成長。

相反,成長思維很弱的人在遇到障礙時更容易絕望和放棄: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我實在沒有辦法了;這個任務太難了,我永遠都不行;這個老闆太奇葩了,我必須辭職;我嫁錯人了,必須離婚……

2. 批判思維:具備批判思維的人習慣追根究柢,務求認知全面,判斷必出於理據,評價必求公正。他們心胸寬廣,能坦然面對偏見,思考謹慎,對待爭議了然於心,處理複雜事物有條不紊,搜集相關資料勤奮不懈,選取標準務求合理,專注於探索問題。

批判思維差的人會在盲從他人和盲目自信之間搖擺不定,很容易熱血沸騰,很容易莫名感動,很容易被謠言或流言擊中。

3. 系統思維:具備系統思維的人,習慣於梳理資訊或經驗的前因後果和適用範圍。他們擁抱複雜世界,超越對事物線性的、一對一的理解模式,建構整體性、結構性、立體性、動態性、綜合性思維模式。

系統思維的反面是線性思維,持線性思維的人愛追問標準答案到底是什麼,看人非好即壞,判事非黑即白。他們可能是考試高手、讀書達人,擅長接收和輸入,卻很難創造和輸出,也無法把一個領域的成功經驗有效移植到另一個領域。

顯然,強化了成長思維、批判思維和系統思維,也就提升了邏輯思考能力和理性表達能力。具備這三種思維的人演講時能夠絲絲入扣、滴水不漏;著文時可以引人入勝、妙趣橫生。

第二個方面,「從零到一」成為專家的能力。

你換了一個新工作,結婚了,生孩子了,開始和公婆一起生活了,被指派到一個全新的職務……人生就是不斷進入新領域的過程,能否快速熟悉並掌握新領域的規律決定了人生品質。而有了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方法論,就能知道從哪裡開始,在哪裡連結,怎樣排序,怎樣練習,如何把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又如何透過經驗發現真正的問題。

第三個方面,待人接物的智慧。

跟人打交道多了會發現:越擅長學習的人越虛心,越有智慧的人越包容,職位越高的人越好打交道。

自己建構出來的知識體系是有彈性、可進化的,會在不斷接納和轉化新資訊的過程中調整和完善,更會隨著實際應用和解決問題而生長和成熟。有自我知識體系的人更自信、更虛心、更包容。

本文摘錄自《極簡閱讀:將海量資訊去蕪存菁、化為己用,才是硬道理

作者:趙周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