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莎瑞絲(搜尋引擎優化師/遠距文字內容創作者,同時也是自媒體網站「莎瑞絲遊牧日記」創辦人,提倡如何在忙碌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平衡,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模樣,成為更好的自己)

「做自己」對你而言是一種自由還是任性?

20歲的我認為「做自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生活態度,沒人可以要求我去做我認為「這不是我」的事情;

30歲的我認為「做自己」意味著我有能力改變,成就最好的那個我。

別把「做自己」當盾牌而不願意接受改變

小木非常熱愛寫作,在畢業後如願進入一家雜誌社當編輯,有次她傳來一篇新文章連結,問我讀後感想,我發現她文筆與以往不同,但整體文章看起來很流暢,淺顯易懂的文字,圖文搭配得很好,後來她傳了一張縮在牆角痛哭的貼圖過來。

「總編改了我的稿!」小木哭著臉抱怨,「被總編這樣一弄,我的文章看起來根本不像是我寫的,圖片也不是我當初選的。」

後來我看了小木傳來的原稿,知道為什麼了。習慣以第一人稱寫文的小木,在原稿裡出現許多「我覺得」,總編請她拿掉「我」,並以客觀的角度配合主題再撰寫,小木感覺「改變風格」,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是自己了。

「你當初想表達的理念有在文章裡表達出來嗎?」我問。

「有呀!但不是依我想表達的方式,我覺得那不是我。」

為何修改文字風格就不是自己了?

記得在大學上的一堂課「公眾演說」:

公眾演說講師是個業師,他非常有舞台魅力的人,只要他在台上講話,每個學生都非常用心聽課,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是他喜歡冷不防地叫學生上台說話發表意見,之後還會狠狠地給評語,所以大家都繃緊神經專心聽課。

有次張同學被「欽點」上台後,講師稱職他口條非常清晰並推薦他為系代表參加年度全校演講比賽,但唯一需要修正的就是音調的抑揚頓挫和音量,幾次練習下來,張同學幾次都做到了要求,但卻不願意再繼續下去。

問他為什麼?

「若我因為上台而改變原本說話的我,我就不是我了。」張同學說。

為何調整音調就不是自己了?

其實沒人在意你是否做自己,別人只期待你能否做好角色的本份

我並不是叫你別做自己,做自己的確非常重要,也沒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丟失了自己。

但常常把「做自己」掛嘴邊就跟喊口號一樣空洞,更多時候它就像是個盾牌,讓不願意改變的人躲在「做自己」盾牌後,避開了外來的壓力射箭,固執地認為不需要改變「原本的我」,唯有維持「這樣的我,才是我」。

「做自己」並不意味著不能改變

15歲的你和35歲的你,對於事情的角度及看法是否不一樣?不一樣,因為你改變了,這些改變並無損於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時候我們認為的自己也許是別人眼中、別人口中的你,又或者在某個心理測驗結果的你,難道我們只是某個類型的人嗎?更多的時候是我們的想法限制了自己,以為自己就是如此,以為我們只能這樣。

我們應該在做自己與現實生活取得平衡,尤其在團隊工作時,不需要把「自己」放得無限大,而忘了團隊合作共同的目標。試著讓最終目標優先於自己,應該將重點放在這件事情最終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回到剛說的兩個例子:

熱愛寫作的小木,小木認為改變寫作風格會變得不像她,但以整體來說,改變寫作風格後,文章的確更能貼近讀者閱讀習慣,也更客觀,文章主題並沒有因為風格改變而模糊。這也許不是過往那個熟悉的小木,但人隨著經歷而改變,而這些改變並不會讓你失去了自己。

以雜誌角度來說,身為編輯的小木,除了文筆要好,客觀分析觀點也是很重要,圖文也必須切合主題及與雜誌風格相近,而不是強調個人特色。

小木習慣寫以自己角度出發撰寫並沒有錯,只是不適合雜誌風格,如果轉個彎能夠讓事情變得圓滿,何苦把自己逼到牆角呢?

上台演講除了內容很重要之外,如何將內容完整傳達給台下觀眾也很重要,若演說者說到重點該停頓、該讓觀眾對於重點有更深刻體會時,卻連珠炮將內容說完便下台,甚至不理會台下觀眾的反應,這也不會是場好演說,對吧?

身為演說者,將內容加入適當的抑揚頓挫和音量,這也有助於演出效果,得獎與否是其次,在這次演說中,若張同學加以改進自己不足之處,他可從經歷裡學習成長,讓自己的表演更完整也是個不錯的收穫。

被譽為「自我啟發之父」心理學家阿德勒,也是帶給人「勇氣」的心理學,所謂的勇氣就是接受真正的自己,他曾說過:

「這世上沒有『個性火爆的人』,只有『常常使用憤怒這種情感的人』。不必徹底改變自己的性格,只要改變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行了。」

你可能會說:難道我們要改變自己迎合別人嗎?

不,我們只是在做角色適合的事情,無需扮演別人期待的我們。 你還是你,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罷了。

面對不一樣的人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及態度,這也是角色「適合」做的事情。有人認為這「很假」、「很做作」,換個角度想想,其實我們只是在做好這個角色該有的人物個性,不是嗎?

在父母面前的你和在主管面前的你,會是同一種說話態度嗎?在家裡不高興可以甩門就走,在公司不爽你會拍桌甩門嗎?我想應該不會吧!(除非你打算炒老闆魷魚)

把「做自己」放在錯誤位置上才會把事情搞砸

奧黛莉.赫本是無人能取代的經典女性代表,在《第凡內早餐》、《羅馬假期》、《窈窕淑女》裡的她讓觀眾看到開朗、俏皮的那一面,但私底下的她卻是個內向的人,她喜歡與自己獨處或帶著狗一起散步,看看花草或一整天待在家是她認為最開心的事情。

在訪問中,她曾表示這些角色完全與她真實個性相左,身為演員她必須努力演好這角色,也揣摩了很久如何表現出角色的人物個性,她做好演員的本份:「把角色演好」。

奧黛莉.赫本若在當時堅持「做自己」,不演出這些角色,你認為這個「做自己」還是必須的嗎?

你可能會說,演員扮演角色是理所當然,但有一點我們都相同的:

我們是群居動物,我們無法一個人生活,只要活著,我們都得與人接觸。試想想,在工作團隊裡,你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你可能是個細心的人,在團隊裡扮演著追蹤工作進度、發現藏在細節裡的魔鬼,讓大家能夠安心將追蹤專案重任交付給你,這就是你該扮演好的角色,簡單來說就是你擅長又能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情,久而久之,你在團隊中就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若你厭倦了每天追著別人屁股跑,覺得「那不是我」,其實你只是在挖洞給自己跳。把「做自己」放在錯誤的位置上,只會把事情搞砸,你可能滿足了「做自己」的自我認同感,同時也黑了自己,因為你並未為團隊帶來價值,反而為別人帶來麻煩,這時候你會發現「為什麼大家不喜歡我做自己?」、「為什麼我被大家討厭?」

雖然改變會讓你感覺彆扭,不適應改變後的你,甚至擔心改變後別人會怎麼看,害怕別人的眼光而告訴自己「我還是做回自己就好了」,又跳回原本熟悉的你。

你現在也在「做自己」和生活中拉扯嗎?靜下來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什麼阻止了你不願意改變?是自尊還是太在意別人看法?記得有個長輩曾經這麼告訴我:

當你想完成一件事情,你會有100個方法去成就它;

當你不想做一件事情,你會有10000個藉口逃避它。

其實不需要想太多,我們在別人的生活裡其實沒那麼重要, 只要你做的是適合的、對大家無害,甚至是好的改變,別人也不在意我們是否做自己,反而驚訝你的成長和進步。 與其在不適合的角色裡,埋頭苦幹拼命地把事情做對,不如在適合的角色裡做對的事。



今天就來問問自己:

你期待的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現在的你,符合你自己的期待嗎?

做自己不是口號,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發掘自己的專長,接受自己的不足,以更好的方式表現更好的你。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