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因為「第二大腦」和各種筆記觀念的崛起,近年市面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筆記工具。在選擇工具之前,不妨先瞭解自己的筆記方式與用途、以及背後的理由,再看看哪個工具最適合你。


近一兩年,市場上的筆記軟體有如雨後雜草般的多。

或許是因為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ZK)在Sönke Ahrens的《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中文版)一書廣為流傳,再加上「原子筆記」、「子彈筆記」之類的方法推波助瀾之下,帶動了各種各樣的筆記軟體問世。

不同的資訊世代

與源自1950年代的ZK相較,現在的筆記方法和工具有兩大不同:

  • 從前只有紙本卡片,現在有電腦、網路、AI、行動裝置等技術輔助。
  • 現代人接觸的資訊量和多樣程度,遠高於幾十年前的人,而且更加碎片化;講得誇張一點,如果一個現代人積極接收資訊,一個月的量可能多於上個世代的一年。而且拜網路之助,接收跨國、跨語言資訊也比從前快得多。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很多資訊國內會比國外慢3到5年。)

理論上來說,如果有十倍的資訊,各個片段之間的連結可能性是百倍以上;除非只專注於某一門學問、用於產生特定的成品(例如寫論文),否則過去的紙本ZK方法已經沒辦法負荷。

更重要的是,在舊的方法之下,你即使收集大量的資訊,可能也只有很小的產出,時間效率並不划算。

PIM
二三十年前,電腦上開始有一類叫做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個人資訊管理)的軟體工具,讓使用者寫簡單筆記,以及記錄行事曆、通訊錄、待辦事項等。

這類軟體只有單機作業、資訊之間的關聯不多,當然也沒什麼網路同步;當時最高的理論基礎則是GTD(Get Things Done,把事做好)。

但因為GTD基本上是一種「思維」,而不是實際的手段或工具模型,所以各家軟體基本上只是過去「電子手帳」的電腦版,並且盡可能根據GTD理論來設計資訊的儲存和流動方式。

不過因為能不能GTD還是要看自己的修為,系統能幫的忙不多,所以雖然理想很高、但應用效果多半不彰,於是PIM就沉寂了一段時間。

在那個時期,GTD工具做得最好的公司其實是Apple,只是沒有一直持續。至於理由,請參考我寫的〈科技產業的下一隻金雞母……可能就在這裡〉中「過去的概念、未來的實現」這一節講Newton PDA的部分,這邊就不再贅述。

PKM
近幾年,前面提到的網路和行動工具等設備開始成熟,再加上各種筆記理論的普及,於是又帶動了另外一波的知識工具。

廣義的知識工具,包括過去的PIM軟體、以及各種網路服務,所以其實範圍是蠻寬的;但現在的這些工具,名稱上反而又回到了看似單純的「筆記軟體」(note-taking apps)。

這些軟體或線上服務之中,其中有許多是打著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r,個人知識管理)、或是「第二大腦」(Second brain),雖然用途大同小異,但設計哲學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Second brain」概念的流行,可能來自Tiago Forte的《Building a Second Brain》(中文版)一書;簡單說就是把腦中需要整理的大量資訊倒給一個網路系統,並透過PARA之類的方法來整理。
PKM的重點,在於整合PIM資訊、收集來的資訊(例如網路上看到拷貝下來的)、以及自己寫的想法內容,並且在彼此之間建立連結、並且化為行動,從簡單的提醒做事,到寫出一本書等等。

這些新的軟體,有強調雙向連結的、有強調AI對談的、也有資訊圖像化等等;歸結重點,就是讓這些資訊能發揮最大的效用、解決實際的問題。

在挑選適合自己的筆記工具之前,最好能先瞭解這幾個因素:

  1. 筆記方式(收集?生產?收斂或發散?……)?
  2. 筆記架構(GTD、ZK、PARA、LATCH……)?
  3. 需要的功能和限制條件?

人與工具的類別

一般來說,PKM系統的使用行為兩類(大多數人都是兩者混合,只是比例不同):


人與工具的類別
一般來說,PKM系統的使用行為兩類(大多數人都是兩者混合,只是比例不同):

  • 收集者:從書上或網路上剪貼資料存檔,但除非臨時需要,往往不會回頭去讀。
  • 生產者:經常寫作,需要大量參考資料;存的資料以自己寫的筆記為主、收集資料為輔,但必定要經過消化的過程。

而需要的工具輔助,大致也分幾種(也是混合):

  • 收斂式:例如想瞭解某個題目,但難以消化大量資訊,所以讓工具來整理出概要;簡單來說,就是「懶人包」的概念。這一點現在很多AI工具都做得不錯,甚至不需要自己收集資訊,直接問就有。這種方法對腦力消耗不大,但成效也比較淺層。
  • 發散式:在收集一些資料、記錄一些筆記之後,用它們作為自己寫作或擴大知識範圍的材料;例如吸收大量原始資料之後,成為某方面的專家,並寫出自己的論文或書籍。
  • 生成式:收集一些資料之後,讓工具寫出自己不會寫的詳細說明或文章。這類工具是生成式AI普及之後才有的;這種用法相對不花腦力、對日常工作可能也有幫助。但從個人學習角度來說,除非事後積極研讀並學習內容的寫法,否則對知識進步幫助不大。

工具的選擇
而人和工具的這些類別,就會產生許多的排列組合,所以現在的筆記軟體也因而衍生出許多的派別,來滿足不同的需求。

因此,我無法告訴你「哪個是最好的筆記軟體」,要看你的「筆記」多半是「自己寫的」還是「收集來的」,以及你的用法究竟是什麼。

但簡單的答案是:

  • Notion:對一般人而言應該夠用了。
  • Obsidian:如果你希望筆記都存在自己電腦上、而且透過各種外掛功能打造自己的筆記系統,Obsidian是首選;但要小心的是,雖然它幾乎無所不能,但你用在調校它的時間可能比做筆記的時間還多。
  • Heptabase或Scrintal:將零散筆記「卡片」以視覺方式連結起來,用類似心智圖的畫面來整理資訊。
  • NotebookLM:目前最好的AI輔助筆記工具。雖然它沒有PIM方面的個人資訊管理功能,但解析資料的內容最強。


這些只是一般性用途的工具;如果你清楚知道自己的類別和用途,還可以找到很多更專精的軟體。

例如對我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當我在寫新筆記/文章的時候,系統可以跳出過去寫/收集過的相關內容作為參考」;光是這個需求,就打敗了大多數現有的筆記工具。

目前可以加上這個功能、尚稱堪用、而且價格便宜的只有Obsidian(我知道Mem和Constella也有類似功能,但因為某些原因我沒有採用)。

Apple Notes
回過頭來說,無論使用哪個工具,最重要的是「掌握內容」,所以資料只存在雲端的都會有點風險。

而且,即使是現在覺得超強的工具,可能也會有過時的一天;或是你哪天發現了更棒的新工具,要將現有資料轉移過去也不能是太大的工程。

所以我自己選工具的條件之一,是必須有完備的「匯入/出」功能,而且資料只在雲端的、無法跨網路同步的,基本上不考慮。

而因為最近工具選擇太多、功能更替太快,導致使用者擔心資料安全和轉移、以及一直要換工具的問題,很多人繞了一大圈、試過各種工具之後,還是回歸到Mac系統上免費的Apple Notes筆記本(Windows大概就是OneNote吧,Mac上也有)。

如果你在YouTube上搜尋「switch to apple notes」,可以找到一堆類似這樣的影片,他們會各自告訴你為什麼在千帆過盡之後,還是回歸基本的理由:

結語
希望這篇文章多少能幫你辨識出自己的使用類型、並且找到適當的筆記工具。

在上述的幾類工具之中,我已經慢慢將選擇縮減到Apple Notes、Obsidian、Heptabase(但說實在話,視覺上我比較喜歡Scrintal)、以及NotebookLM。

但不管是用哪個工具,對你工作或研究有用,能讓你長知識、更理解這個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光是像倉鼠一樣存東西,其實跟收集了一房間「好像有用的垃圾」沒太大差別,擋住的是你其實更該擁有的東西。

祝你找到最適合的工具,筆記愉快!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