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如果你有機會跟這樣領域的工作者一起合作,設計師們通常會樂於了解你的商業模式打算怎麼服務消費者?以及你鎖定的消費族群是什麼模樣?消費者會在什麼情況下想到你的產品服務?如果你曾經跟UI/UX設計師有溝通不良的問題,或許可以嘗試轉換一下觀點,先跟他們聊聊你心目中的消費者形象吧。文:獸群之心 / Soking
大多數的人初次跟UI/UX設計師合作時,總是摸不著頭緒,不知道實際上軟體領域的設計師們所產出的設計究竟該從什麼標準來討論。
而「設計師」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的幾乎都是「視覺設計」、「平面設計」的工作內容,例如廣告Banner的設計、名片的設計、Logo或企業識別的品牌設計等。
老實說,就連剛接觸這些領域的設計師們自己都常常混淆,更別提其他合作對象了。
因此不太熟悉軟體開發的人,要是跟UI/UX設計師們合作,腦袋裡面想的總是「看得見的視覺都是你負責設計」。
在這種誤解之下,通常在過設計文件時,給的回饋都是:
「顏色能不能明亮一點?」
「我想要這些內容的文字都大一些。」
「能不能更活潑一點?」
這類訴諸感覺的調整意見,就是用視覺設計的腦袋跟UI/UX設計師溝通的例子。
那麼,如果是了解UI/UX設計師工作內容的人,會如何討論呢?例如:
「在購買流程,需要讓這些必填訊息更容易被注意。」
「這邊的選項不確定會有幾種,但不超過十個,請保留彈性。」
「這邊的訊息什麼時候會給用戶提示呢?現在流程的邏輯對初次使用者不好理解。」
你會發現,討論的內容都是在溝通「希望使用者如何操作、理解產品服務的流程」。
因此所有參與討論的人,必須要對於「使用者情境」、「使用者的程度」、「目的動機」、「必要的商業邏輯」等條件有明確的認知,才有辦法給予UI/UX設計師一致性的回饋,對齊商業上需要的目標。
就像我們不會去指示程式設計師實際上每一行code該如何寫,只會溝通希望達成的目的。
UI/UX設計師所規劃的產出物,因為看得見,所以往往跟視覺美感的設計產出混為一談。
但UI/UX設計師實際上工作的內容,是在規劃「產品服務該如何與人類有效互動」,從而達成商業上的目的。
例如不需要專人服務,就可以自行完成會議室的預約並完成付款、或者媒合想學英文口說的人找到適合的遠距教學老師。
UI/UX設計的工作內容如果沒做好,絕對不是東西好不好看的淺層問題。
你或許可以想像,一個從未來過台灣的老外初次走進台灣式的自助餐便當店,看到店裡有滿滿的菜,每個人都是走進去熟門熟路自己拿餐盤夾菜,然後自動排隊結帳再去找個座位吃飯。
錯了,初次來到台灣的老外不一定會這麼順利的觀察到整個自助餐便當店運作的流程,那是台灣人才有的習慣。
初次來到自助餐便當店的老外,可能會找個地方坐下,然後困惑為什麼沒有人來詢問點餐?那些人自己去夾菜,這是想吃就自己去夾的意思嗎?這些食物看起來很奇怪,每一種都夾一點點就好?
初次來到陌生環境的外國人可能完全搞不懂自助餐便當店的運作邏輯,但你在台北吃自助餐便當店或者在台中吃自助餐便當店,不會覺得有什麼不一樣,那是因為這些店都提供相似的服務型態,因此對於有重複消費經驗的消費者來說,理解各地自助餐便當店差異的認知成本很低。
所以當某種網路產品服務流行之後,例如電商結帳流程,大眾消費者對於電商該如何運作就會產生基本的認識與期待,這就是所謂的心智模型。
所以說,UI/UX設計的工作內容如果沒做好,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廣告行銷帶來流量的成果會大打折扣,例如你引來的陌生訪客看不懂你的服務怎麼運作、要求用戶加入會員時提供又臭又長的表單卻沒有一個合理的原因、消費者用手機造訪你的服務逛半天始終找不到他關心的訊息。
好不容易帶來的新訪客流量,就像外國人看不懂台灣的自助餐便當店,不知道該如何點菜一樣,他們往往沒有耐心,右上角的叉叉直接關閉去滑別的內容,反正這世上多得是各種有趣的事物,不差這麼一個。
如果是在B2B的領域,這些看不懂的環節影響的幅度更大。例如好不容易導入了系統,但現場的工作人員因為看不懂覺得麻煩,對於操作新工具充滿排斥與不耐煩,稍微遇到狀況就會放棄嘗試,認為是新工具有問題。
甚至連花旗銀行都曾經因為介面設計不良,容易看錯欄位,即使經過六眼程序(三人審核批准),依然鬧出錯誤匯款9億美元的烏龍事件。
總結一下,在軟體產品的領域,所謂的UI/UX設計師,最主要的工作是「規劃使用者容易理解、可以學會自行操作,以完成目標」的產品服務流程。
如果你有機會跟這樣領域的工作者一起合作,設計師們通常會樂於了解你的商業模式打算怎麼服務消費者?以及你鎖定的消費族群是什麼模樣?消費者會在什麼情況下想到你的產品服務?
如果你曾經跟UI/UX設計師有溝通不良的問題,或許可以嘗試轉換一下觀點,先跟他們聊聊你心目中的消費者形象吧。
如果你是公司裡少數了解UI/UX是什麼工作的朋友,今天的文章,希望能讓你分享給其他人,好幫助他們了解如何運用這門專業。
如果你有其他覺得很難溝通的事情,也期待你能分享讓我知道。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