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不負責任」。然而,組織經常出現一種矛盾現象,亦即各功能分工下的每一個環節,都認為自己確實有「負起責任」將「份內之事」做好,但整體運作起來卻仍然漏洞百出,原因何在?
當組織運作的過程中產生問題時,多數人會想要先釐清「
責任歸屬」,以「排除法」檢視是否是自己的「
份內之事」。如果不是「份內之事」,當然不是我負責;倘使碰巧發生在權責範圍內,想法就變成:「該我負責的我會負責,但問題是因某人而起,所以應由某人負全責。」亦即,把「份內之事」顧好就是負責任,是多數人對「責任感」的認知。
然而,
組織是各功能單位依其專業進行分工,串聯起來的運作過程是環環相扣,各功能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權責不易界定的「灰色地帶」,也是較複雜、容易出錯的地方。抱持「
份內之事我負全責」心態的人,任事原則在於
「份內之事不能出錯,錯了要負全責」,他對「份內之事」兢兢業業,對灰色地帶格外敏感,認為觸碰灰色地帶是「撈過界」,會得罪人。因為他把責任範疇限縮到很小,出錯機會自然較少;看起來大家都有對份內之事「負起全責」,但灰色地帶卻持續乏人聞問,甚至理直氣壯的互踢皮球,問題將漸次惡化(如圖一)。這種
只想把份內之事「顧」好而非把事「做」好的心態,是主管最易感到無力之處。另一類人,
他充分認知到功能分工是高度互賴;要真正把事做好,必須把鄰近功能的事物,以及功能之間的灰色地帶一起納入思考 (如圖二的B+X)。當他遇到權責不清處,他會積極主動去負起責任、尋求解決,並持續關注灰色地帶事物有否改善與提升。不知不覺中,考慮事情涵蓋的層面就變廣,思考的高度也漸次推升,無形中,就比別人多歷練了思考的高度與執行的深度。
這類人的任事原則是「
寧可撈過界,也不踢皮球」,將灰色地帶納入自己的「份內之事(責任範疇)」;但
積極主動負責的過程中,不自覺也提升了能力的火候與思考的高度。所以,積極主動負責才是真正有責任感,也永遠是組織所欲優先拔擢、培養的人才。
以組織的角度而言,倘使人人都具有「『積極主動負責』才是真正有責任感」的認知,那麼,組織中的灰色地帶,將不會是無人聞問的「死角」,反而會是不斷提升運作精緻度、培養人才的溫床。反之,
如屬「限定範疇負責」者,久而久之將形成被動負責、故步自封,長期下來組織的死角愈來愈多,令主管無力、頭痛不已,長期必然是組織優先要淘汰的對象。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