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亞當・薩維奇——Discovery探索頻道節目《流言終結者》的當家明星,科學界與科技界最受喜愛的人物,在此分享他的創意黃金法則,從發現點子到追隨靈感,將奇想如願化為現實。


文: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

鑽進兔子洞

「我該從哪裡做起?」投入自造四十多年,我最常被問起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答案卻很難一語道盡。如果問的是個別作品,我通常會回答:「呃,看狀況。」絕大部分原因是創作和自造本身有其特有的動力,包含慣性、動量、結構內聚力、摩擦、斷裂等物理特性,各有不同的考量。因此看你要自造什麼東西,製作原理往往會決定你要從何下手。

不過,這個問題多數時候真正想問的是:「我不知道要自造什麼,我該從哪裡做起?」此時,問題也從物理世界,移向概念和靈感所在的內在心智空間。我近來漸漸相信,答案存在於一條偉大的基本物理法則中,那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靜止的物體傾向靜止不動,除非受到外力作功。簡單來說,想要開始動手做,你必須自己成為那股外力,推動(心智的和物理的)那顆球,讓球滾起來,克服怠惰和猶豫的慣性,開始累積真正的創意動能。

我本身偏好速度和實驗,很少遇到裹足不前的問題,也因此很少有想不出點子的時候。倒是常常眼睛大胃口小,創意餐盤上始終堆著多到要快滿出來的點子。我需要爭取的通常是時間和資源,不是煩惱下一件作品該做什麼。

我知道這可能讓我在某些創客圈裡顯得突出,八成還會惹毛另外一些圈子,但我向你保證,這和我個人能力特不特別沒有太大關係,反倒與一項特質比較有關,那就是興趣。依照我的經驗,想對世界有些貢獻,至少需要一點興趣加持。興趣是自造界的重力,能牽動事物、黏合事物,形成架構。熱忱(興趣好的一面)能創造不凡之事(例如點子),但若是太過單一的固執(興趣壞的一面),也可能變成一股破壞力。身為創客,你會經驗到哪一種結果,很大部分取決於你如何發現、運用和管理興趣的來源。

我一直是個好奇寶寶。多年來,曾有無數事物擄獲我的目光:歷史、科幻小說、電影、公共空間建築、機械電腦、膠水、樂高、髒話、魔術、說故事、《星際大戰》、物理、哲學、甲冑和兵器、魔法和怪物、新工具、迷你車、太空裝和太空旅行、動物意識、蛋。我的清單看不到盡頭,這些事物把我送進五花八門的兔子洞進行探索。慶幸的是,我很早就獲得雙親的支持,鼓勵我自行發展興趣,我的奇幻之旅很多都受到他們聯袂認可。

我父親是藝術家,母親是心理治療師。我很幸運生在這個家庭。當我對某件事物好奇,他們允許我去探索。若我不知道從何下手,他們會為我製作探索道具。我想在某個層面上,父母可能想把我的好奇心引導到有建設性的事情上,只要別搗蛋就好,儘管我肯定有辦法逮到空檔搗蛋。在我長大的家庭裡,我爸媽很重視追隨個人的心之所向,不論那股熱情會把你帶往哪裡。他們知道,讓那股熱切的心情當嚮導,我更有可能運用探索所得做出成果。

情感自覺對小孩子來說是難如登天,即使長大了也一樣困難。情感本來就難以付諸文字,要當眾化為言語說出來又更加困難,不小心還會招來訕笑。我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要怎麼形容《星際大戰》或是科幻小說和阿波羅號太空人帶給我的感覺,青春期的我沒有半點概念。至少我不知道用哪一種方式說出來不會害我被鎖進學校置物櫃,於是我把熱情和感受全藏在心裡。

這不是我的獨門策略,很多熱情、創意類型的年輕人對此都不陌生。不同的是,我雖然隱藏感受,但我沒有順勢壓熄火苗;如果沒有家庭環境支持,很多人最後往往會這麼做。但我沒有,我只是放任熱情在心中自由增生,直到化作我能想到的所有形態。

就這方面說來,父母對我養成好奇心的真正貢獻,應該是他們亮起綠燈,通融我最早的創意興趣。為此我永遠感謝他們。他們的鼓勵讓我看到,我剛萌芽的興趣是值得珍惜的事,不是不值一顧的雞毛蒜皮;我的喜好有價值;我的好奇心是將來能用於深度探索的籌碼,包括對外在世界的探索,以及自我的探索。他們允許我去追尋我所謂的「祕密悸動」。

追隨祕密悸動

祕密悸動可能來自任一時間、任一地點的任何東西。如果你恰巧和我一樣是電影迷或建築控,你的祕密悸動可能是最喜歡的電影裡推動劇情進展的麥高芬,或是每天上班、上學經過的一棟房屋的建築細部,經風吹日曬出現的銅綠斑痕。只要多留心,這類事物會抓住你的目光;若你允許,它們會開始在你心上盤據不去。偶爾甚至會在私下的想像中令你興奮激動,燃起你更深入瞭解它的渴望,甚或是擁有它、運用它來做點什麼。類似這樣初萌芽(與臻至成熟)的興趣,就是靈感的來源。

依照我的經驗,當你追隨這股祕密悸動,興趣會化為重力把你拉向兔子洞深處,靈感會從樹上嘩啦搖落,從木材中劈啪冒出。然而,只有很少數人願意追隨這股悸動,甚至有些人會斥之為耽溺或分心,話中默默帶有某種羞恥感。對許多人來說,祕密悸動似乎永遠只能是祕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於此。

多年來,我已數不清遇過多少次,某個人走向我,小聲開口,用近乎不情願的語氣承認,他對我的某件作品或我熱中的某個嗜好也感到好奇。這一類型的人,有很多都抱持一種觀念,覺得不加考慮便倉促投入興趣,就像是不務正業,偏離人生正軌。但我認為,也曾大力表明,投身興趣也是人生正業。投身興趣不只是休閒嗜好,而是熱情,是有目的的使命。對於投入精力在這些事物上,我學會獻上真摯的敬意,這些事物能服務我們,帶給我們喜悅。

我很幸運能追隨祕密悸動直到成年,還能達到職業成就。即使我沒能賴以維生,即使我只能在閒暇時間追逐這份悸動,我還是會不斷動手自造。

自造跟我短暫投入過的其他興趣和隨意學習的技能相比,如雜耍或戲劇表演,對比十分鮮明。那些事我學得比平常人多一點就放棄了。早年我著迷過太多東西,但從來不知道該怎麼突破那個點,晉升為專家,也不曾特意尋找方法。又一次足見我是平庸的典範。

二十歲出頭,我才意識到,我在高階自造領域有能力追求真正的卓越,說不定還能習得奧義。從此我才奮不顧身一頭栽入。投入自造領域讓我大幅進步,更有能力結合舊有技能與希望習得的新技能。我也更能坦然承認自己的能力極限,這點很重要。舉例來說,我以前很想當編劇。編劇的觀看方式很特別。他們的大腦與眾不同,能夠完全透過敘事過濾感官經驗到的世界,久而久之已經變成一部高度精密的機械,專門用於建構人物、架構世界、堆疊情節。編劇基本上就是一部人體故事3D印表機。

但我後來發覺,我的大腦運作偏偏不是這樣。我不會用迂迴曲折的情節去思考事情;也不是說我多希望生個不一樣的腦袋。我對自己的頭腦運作方式其實還算滿意,不會認為自己有所不足。我不一定非要去寫劇本不可。我們在這世上奮力向前突破關卡,到頭來每個人也會找到不同的方法來解讀並概括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分享故事的方式,這也代表我們每一個人生成靈感的途徑都不一樣,表達方式也各不相同。而這正是構成文化的魔法。

你的頭腦如何運作?你的祕密悸動是什麼?你怎麼消化周圍的世界?編劇只是創造故事的一個途徑。我的大腦替我設置的這一組技能樹,扎扎實實地落在自造具體物件的範圍內,而且對我助益良多,哪怕最後一部劇本也沒產出。但我可以接受,因為自造帶給我的感覺始終不同。我學過的其他技能都沒能像自造一樣活用我的頭腦。我的大腦結構與雙手能做的東西結合巧妙。每當我開始動手做,世界對我就有了意義,彷彿那是我的超能力。

我對自造的熱情最早體現在cosplay(角色扮演)。Cosplay的基本活動是裝扮成電影、小說或動漫中最受歡迎的人物,但意義遠不僅僅是穿上角色的服裝而已。Cosplay也包含涉入那個角色,不論是男是女,是非人生物還是非生物。我後來慢慢瞭解到,比起個人活動,cosplay更像一個參與性的社團表演。我對cosplay懷有長久深厚的熱情,它一直是我的悸動來源,也帶給我源源不絕的自造靈感。

很多我最愛的作品都是這項興趣的產物。我對cosplay的愛不含糊也不害臊。至少現在是這樣,但並非一直都這麼單純。你可能沒想過,cosplay或任何能引起祕密悸動的深刻興趣,都有個棘手之處。那就是它一方面很好玩沒錯,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很複雜,因為我們喜愛的事物往往也讓我們容易玻璃心(這足以說明為什麼我們擁有熱忱之餘,總悄悄帶著些許羞恥感)。

我對cosplay的興趣萌芽於高中時代——遠比cosplay一詞的發明還來得早。當時我愛上電影這種表現形式,多重感官併用的敘事手法和層層建構的世界觀,令我腦洞大開。那是八○年代初,對酷愛科幻冒險、太空歌劇和奇幻史詩的青少來年說,是個精采萬分的年代。那些電影驅使我自己製作服裝,將故事中的幻想世界與現實拉近,再把自己放進敘事情節裡—當然是私下在家幻想。我只有在萬聖節才會把這個祕密樂趣拿出來接受公評,每到此時,我就有天賜的藉口發揮創意靈感。我猜很多人也是這樣開始的。

十六歲那年,我和我爸合力打造了一套全身盔甲,發想來自約翰・鮑曼(John Boorman)的電影《神劍》(Excalibur)。萬聖節那天,我穿著盔甲上學。我們花了好幾星期研究用鋁製鐵皮浪板和上百萬根的空心鉚釘來編造盔甲。我不斷改良調整,直到穿起來像手套一樣合身。穿上它,我覺得無比驕傲,唯一遇到的結構問題只有無法坐下。我如果穿著盔甲又要看清楚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就必須退到教室最後面貼著牆站。

這個代價我何止願意付,甚至覺得占到便宜,直到第三節課上到一半,我的身體開始過熱,視線逐漸模糊。我順著牆壁慢慢往下滑,不疾不徐地發出刺耳的金屬刮擦聲,最後癱坐在地,數學課上到一半就昏了過去。醒來後,我發現自己躺在保健室,滿身大汗,全身被扒到只剩內褲,心裡還納悶我的手工盔甲去哪裡了。那種感覺還真不只是有點尷尬而已。

隔年,我減少金屬用量,做出一隻前臂護甲,當作《衝鋒飛車隊》(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角色扮裝的一部分。我用鋁片敲出前臂鎧甲,加上一些酷炫的標誌和未來風塗鴉。然後拿到地下室在骯髒的石牆上反覆摩擦,適當呈現出後末日歷經風吹日曬的外觀。萬聖節那天,我套上磨損的摩托車皮夾克和一雙巡警風格中筒厚靴,全副武裝地去上學。日後我才知道,原來這叫「內宇宙」(in-universe)服裝——不是標準造型,但在標準以內。總之,穿上身的感覺和看起來一樣殺,甚至比穿全套裝甲還殺,前提是你要做得出全套裝甲。

我的同學亞隆不敢苟同。他取笑我的服裝,語氣不到冷酷,但足以惹毛我。平常發生這種事,厭惡衝突的傾向會讓我選擇退縮,躲回我興趣所在的空間,但這次不一樣。穿著這身服裝讓我感到強大(後來我發現cosplay常常給人這種感覺),渾身充滿後末日時空的角色意志,成功熬過世界末日存活下來。我挺起胸膛,反唇相譏。在我腦中,或者應該說,在我寄生的這個角色腦中,事情應該到此就結束了。我擋下了亞隆的攻擊,然後成功用我的招式反擊。亞隆已經徹底落敗。

亞隆可不這麼認為。「哇,你們看亞當,手臂掛上一片鐵板,就以為自己具有天生的神力欸!」他酸溜溜地大喊,其他同學聽得哈哈大笑。

亞隆只用一句話就刺穿我的盔甲。他洞悉我的心思,而且拿來對付我,暴露我多數時候深藏心底的那個自己。我在一瞬間體會到,我的興趣能帶來強大的變身感,讓我充滿力量,但若我允許,也可以反過來對付我。我方才愈是覺得強大,現在愈會感到脆弱。上了年紀以後,我還會反覆經歷好幾次同樣的教訓。

比如二○○九年,《流言終結者》決定破解一個經典電影流言。縱觀影史,不論英雄、壞蛋都常常從屋頂或高樓窗戶一躍而下,跳進小巷內的垃圾車,毫髮無傷地爬出來,逃之夭夭。但在真實世界中,垃圾車的內容物平均有多硬或多軟呢?實際跳落時,最理想的緩衝物是什麼?假如垃圾堆裡真的有理想的緩衝物,它能夠救你一命嗎?我們打算給這種種的問題找出答案。

我們在寫腳本的時候意識到,我和傑米必須親自跳躍一遍。整個企劃於是分成兩集,上集包含訓練,下集則包含實際的試驗。基於視覺敘事的效果,我希望上下集穿不同的服裝。造型團隊為訓練階段做了一套運動服,背後燙上特技練習生的膠字。而實驗階段,由於我是主跳的人,我想了很久該穿什麼上鏡頭才帥,但又符合該集的主題。

那集節目在舊金山灣區的金銀島消防訓練中心拍攝。我坐在消防設施的頂端眺望東灣,視線落在現已關閉的阿拉米達海軍航空站(Alameda Naval Air Station)。《流言終結者》有幾集規模最大的汽車主題在那裡拍攝;那裡剛好也是我最愛的一部科幻鉅作的取景地——基努・李維(Keanu Reeves)飾演尼歐的《駭客任務》(The Matrix)。這就對了!尼歐正是高樓逃生的高手。我心想,我可以裝扮成他,然後從二十呎高的屋頂躍入垃圾堆,畫面一定帥爆。尼歐招牌的長大衣,是導演華卓斯基兄弟為了大銀幕效果精挑細選的,用在我們節目裡,想必也很有銀幕效果。

於是,我沒告訴任何劇組人員,便自己仔細搭配一套夠逼真的尼歐裝。

  • 飄逸長大衣:eBay網拍入手。
  • Oakley Twenty XX太陽眼鏡:有了。
  • 有很多扣環的及膝摩托車長靴:到舊金山海特街(Haight Street)逛一圈,三兩下就找到了。

第二天,到了拍攝實驗階段,我跑回車上換衣服。每穿上一件尼歐的服裝,都會喚起一股新的興奮,但是當我走出車子,在劇組面前亮相時,我看到幾個人低頭竊笑,強忍著不笑出來。糾結的一刻又出現了,我的祕密暴露在外。要是我還年輕,眼前情景一定會變成慢動作的惡夢。我的玻璃心會像舞會上的魔女嘉莉一樣,把大家的無聲竊笑解讀成放肆的嘲笑。但我和這些人大多共事超過五年,在各方面都像家人。他們之所以吃吃竊笑,是因為他們看得出我有多樂在其中。

穿上尼歐裝,把我很深層私人的一部分暴露在劇組面前,他們有的人沒見過我這一面,我對自己這一面多少也有點難為情。但我隨即想起為什麼要穿這套服裝:我知道在高速拍攝下,我在空中往泡棉堆墜落時,《駭客任務》的長大衣在身後迎風飄揚,看起來一定會帥翻天。我沒蓋你,效果真的很讚。但我也發覺我在和兩個自己對話。我一邊對高中的我精神喊話,大聲告訴他:「露出你的真面目也沒關係!」同時也提醒長大後的自己,別放棄做這件事。我知道這個愛好有點奇怪,就連我自己也不完全明白我喜歡它的原因,但繼續做這些事,始終是我人生能有所成就的動力。

尼歐裝是我為節目精心製作的第一套服裝,也激勵我為未來各集《流言終結者》做出其他無數套服裝,進而激發我後來扮裝參加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以及為Tested.com拍攝影片的靈感。Tested.com是我架設的網站,專門解說形形色色自造者需要的工具和步驟。那一天,我在金銀島消防中心做的事,某種意義上形同為自己亮起綠燈,允許自己追隨那些定義我的青春的興趣—追隨這些事帶來的祕密悸動直到盡頭,不管在盡頭會找到什麼。因為到頭來你所找到的,很可能是你至今最棒的靈感。

我的職業是創客,個性是愛說故事的人,但我首先自認是一部「答應機」。美國作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在他美妙的散文〈論自立〉(Self-Reliance)的開頭寫道:「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心中所見的真實,對所有人也是真實的——這就是天才。」我十八歲初次讀到時,這篇文章、特別是這一段話,狠狠擊中我的太陽穴,到今天依舊有如醍醐灌頂。

你經驗到的深刻真實,也是讓我們每個人與彼此相連、與周遭世界相連的普遍真實。我發現這個真相正是解開羞恥與自我疑惑枷鎖的鑰匙,能還給你行動的自由,允許你展露真實的一面,釋放你的心靈空間,讓你把心力放在感興趣的事物上面。對每個人內在的創作者來說,這就是通往靈感與創造之路。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創客精神:《流言終結者》主持人從「自造」提煉的工作哲學》,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
譯者:韓絜光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自造大師亞當・薩維奇親筆回憶錄
熱情有理,偏執無罪
從實作到創客——找到自己的兔子洞,鑽進去。

本書賣點

自2002年主持《流言終結者》開始,亞當・薩維奇和搭檔傑米・海納曼(Jamie Hyneman)針對各種都會傳說、大眾信仰或網路謠言,一同以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廣受觀眾歡迎。

薩維奇挾著永不退卻的熱情和好奇心,從過去40餘年的自造經驗中分享「什麼是解決問題的創客精神」——不要等到各方條件都完美無瑕才開始你的專案,想到就動手吧!

內容簡介

亞當・薩維奇——Discovery探索頻道節目《流言終結者》的當家明星,科學界與科技界最受喜愛的人物,在此分享他的創意黃金法則,從發現點子到追隨靈感,將奇想如願化為現實。

這本書是我創客生涯的紀錄。除了探索自造和我自身的創作狂熱,也像是我發給你的同意書,允許你去把握引起你興趣、令你著迷的事物,縱身躍入其中,看看會帶你走向哪裡。

藉由我這四十多年來從事自造、鑄造、建造、破壞所累積的故事,以及一路學到的教訓,我希望這本書像是解決問題的工具箱,附帶經營一間工作室所攢下的筆記,說明我最常用的工具、技術或方法。例如:每件工具都能是「槌子」——別等到萬事皆備才動工,假如沒有眼前任務需要的適當工具,手邊有什麼就用什麼。提高鬆配公差——自造免不了一團混亂,時時刻刻都會搞砸,但是不要緊,因為創意本來就是一條迂迴曲折的路,沒有直線捷徑可走。

多用冷卻液——冷卻液能延長刀刃和鑽頭的壽命,預防工具失靈,但除此之外,也能提醒自己放慢速度,減少作業上和關係中的摩擦。螺釘勝過黏膠——機械式接合允許你更動修改作品,而黏膠一黏住就是永遠,但有時候你只是需要用對黏膠,所以我會深入說明哪一種黏膠適用,且效果最好、傷害最小。

這個工具箱也收錄其他許多優秀創客和自造者的指點,包括傑米・海曼、尼克・奧佛曼、皮克斯動畫公司總監安德魯・史丹頓、奧斯卡金獎導演吉勒摩・戴托羅、藝術家湯姆・薩克斯,以及名廚崔絲・德・賈丹。假如一切盡如人願,希望我們能讓你少犯幾個錯誤(說不定也順便挽回幾根手指),幫助你化好奇為創造。

希望這本書能激發你想建造、製作、發明、探索的心——最重要的是,享受當個創造者的興奮悸動。

助你衝破任何工作/生活瓶頸的自造心法

  • 興趣是自造界的重力,能牽動事物、黏合事物,形成架構。
  • 容錯公差是摸索作品樣貌與最佳作法的彈性空間。
  • 東西放進抽屜就等著死去。
  • 太過單一的固執(興趣壞的一面),也可能變成一股破壞力。
  • 創客要學會為自己活化動力,創造動機走下去。
  • 填滿清單上核取方塊所產生的動力,很可能就是你需要的燃料。

本書特色

  •  知名創客回憶錄,筆調直接、平易近人:用獨特的口吻記錄他從小到大不斷投入模型製作、從錯中學習的過程,最後整理出一套工作法則及感想。
  • 證明偏執的熱情無罪:薩維奇鼓勵大家找到自己的兔子洞,鑽進去。唯有投入時間,鑽研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並實際動手去做,才有做出一番成績的契機。這一切都要從小開始培養,建立創造空間。
  • 感染力十足:面對實踐的弱點,如缺乏耐性、拖延習性等,要如何對治。完成計畫需要事先安排,不斷實驗,許多人因為個性、環境等因素,無法堅持下去。薩維奇的分享,映照出許多創作的甘苦談,對需要創作、動手實踐,但面對現實容易卻步的人,具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 展現夢想實踐力,踏出那一步:薩維奇詳述自己從創意到創業的各個環節,遇到的關卡、難題、侷限,甚至是年輕時容易自大的缺失,夾雜各行各業有趣的軼事及案例,他自己是如何從中受益,從而建立起具創客精神的工作哲學。
  • 從搞砸中學習,嘗試解決問題的精神:創客精神其實也是極端謙卑的學習態度。因為從無到有,只能單憑手作、一再嘗試錯誤,不斷修正。經驗累積之下,更容易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工作習慣,對青少年是更開放的學習方式。
  • 收錄作者創客生涯的手繪圖稿:讀者得以一窺創意發想從抽象化為平面,再到實體的思考軌跡及路徑。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