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越來越多人被困在工作倦怠的迷宮裡,「人為何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這本書正好可以安慰我們,不想努力的你我並不孤獨。


文:波波夫(周政華)

「喪班」族,一週有七天不想上班

「我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請了一年多病假,在床上躺了三、四個月。我很難集中注意力……老記不住事情。」面對BBC記者的時候,娜塔莉.索維耶里忍不住吐糟自己的工作。

索維耶里1994年出生,家住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曾在一家小型初創企業擔任行銷經理,她的標準工作時間是「朝八晚五」,不過加班是常事,晚上還得回覆工作郵件。2017年,她身心俱疲,被迫辭職。

從童話王國到世界工廠的壓力之旅
這可能讓中國的年輕人感覺有點矯情。畢竟瑞典是全球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480天的帶薪育兒假;15個月之內最多364天的帶薪病假,病假薪資為正常薪資的80%;除了國定假日,瑞典公司還必須給員工放至少25天年假,員工在每年7月至8月可以連續休四週假,去避暑別墅或陽光燦爛的南方度假。

和許多國家不承認職業倦怠屬於工傷事故不同,在瑞典,被診斷患有職業倦怠的人通常可以拿到約80%的薪水,最高為每天774瑞典克朗(約新臺幣2578元,瑞典克朗與新臺幣的匯率約為1:3.33元),即使生病也不會遭受很大的經濟損失。

但經濟補償並非萬能之藥,對於倦怠之苦,正常人難以感同身受。BBC的報導援引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精神病學家瑪麗.阿斯伯格的話稱:「倦怠症狀因人而異,但通常包括長期持續的壓力,可能表現為嚴重的疲勞、焦慮、注意力難以集中和其他認知障礙。一旦患病,你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如果大腦不能正常運轉,你就很難正常工作。」

索維耶里的情況在這個外人看來無比幸福的北歐童話王國裡並非個案。根據瑞典社會保險機構的資料,「職業倦怠」是2018年瑞典人失業的最常見原因,在所有年齡段的勞工社保案例中,這類疾病占20%以上。在瑞典,自2013年以來,25歲至29歲人群的患病人數上升了144%。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感到疲憊。

在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人們在職場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在中國製造業產值超越美國升至世界第一的五年後,根據辦公空間解決方案供應商雷格斯(Regus)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中國上班族壓力的上漲已位列全球第一。

從2012年4月開始,這家調查機構對全球範圍內8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6萬名職場人士進行調查,發現四分之三的中國上班族認為自己承受的壓力比前一年更高了,這個比例位列全球第一。位列第二的是德國人。

在中國,上海堪稱「壓力之都」,受訪的上海在職人士中有近80%感到壓力上升,北京的比例是67%,香港有55%的上班族表示所承受的壓力高於前一年。這份調查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把工作視為壓力主要來源的受訪者比例比歐洲國家、美國和拉丁美洲國家都要高。

此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調查顯示,小企業員工比大企業員工更容易感受到來自客戶的壓力。與上海經濟往來密切的臺灣,那裡上班族也不輕鬆。據新華社報導,臺灣人力銀行在2017年7月30日發布,針對臺灣60後、70後和80後上班族進行的「跨世代壓力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86%的臺灣上班族坦言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大,其中薪水低是主要原因。

上述調查顯示,受訪者自評身心壓力指數平均值為63,有21%的受訪者壓力指數高達80以上。整體而言,男性的壓力值高於女性五個百分點。工商業服務、媒體及出版、民生服務為壓力最大的三個行業。

健康調查也能反映出中國上班族所承受的壓力之大。

2015年,平安健康險和零點諮詢開展的為時半年、覆蓋中國15個城市和八個行業的499位資深人力資源經理,和2,099位企業員工的調查顯示,中國企業員工健康狀況堪憂。中國企業員工健康年齡指數(按:Vitality Age,透過員工的個人行為及身體狀況計算,有助於員工了解其健康情況及影響其健康的關鍵因素)平均比真實年齡老5.7歲,近60%的人員患有各類慢性疾病,工作壓力是健康風險首要誘因。

2012年,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對5609人的調查顯示,身體不健康症狀明顯(中度以上)的人群占到了調查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身體症狀情況較差的是26歲至35歲群體,正是職場人群的中堅力量,長期的忙碌和壓力,導致個人身體方面的症狀也會比其他人群更多。

壓力如何誘發倦怠?

大量研究顯示,工作壓力已成為成年人壓力的主要來源,並且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種壓力正穩步上升。

美國職場心理諮詢機構卡爾默(Calmer)的研究發現,並非所有的超強壓力都會導致倦怠,倦怠不是立即發生的,而是經歷一系列壓力的疊加,往往會經歷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可以稱之為蜜月期。往往是由於人們剛接受一項新任務,雄心勃勃的打算大幹一場,因此對主管做出了較高的承諾。

第二個階段是壓力發作期。人們發現樂觀情緒在逐步衰減,身體、心理上壓力開始增大,可能表現為情緒焦慮、躲避決策、健忘、疲勞、食欲大幅度波動、無法集中注意力、易怒、睡眠品質下降、晚上磨牙增多、缺乏社交,甚至頭痛、心律不整。

第三個階段進入慢性壓力。相較於上一個階段,症狀變得更嚴重了,包括常常有憤怒或攻擊性行為、冷漠、早晨持續疲倦、變得憤世嫉俗、性欲降低、工作拖延、遲到、專案交付一再延期、酗酒、咖啡喝得越來越多,甚至怨恨。

第四個階段進入符合醫學診斷的倦怠標準。典型表現為逃避工作、慢性頭痛、內心感到空虛、慢性腸胃問題、對工作和生活都感到非常悲觀,渴望「退出」社會、持續自我懷疑,渴望遠離同事、朋友、家人,甚至進入社交隔離狀態。

第五個階段是習慣性疲倦。這意味著倦怠已經成為你日常的一部分,此刻的問題已經超出倦怠,比如陷入慢性優鬱症、慢性精神疲勞和身體疲勞等。

雖然各個行業各有差異,但壓力引發工作倦怠也有一些共通之處,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個體在工作中被要求大量付出,比如過大的工作量、比較惡劣的工作條件等;二是在上述情況下,企業給員工提供的工作資源匱乏,比如福利待遇、發展空間、工作參與性等不盡如人意,而工作要求又比較高時,個體就容易產生工作倦怠。

上述兩種因素都會令人產生壓力,從而成為倦怠的重要誘因。像任何重大健康問題一樣,職場人越早認識到倦怠症候群的症狀,就越有機會康復甚至完全避免這種情況。

招募服務商前程無憂曾經在網站上分析過這樣一個案例:

小張是一名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生,本來可以有很多發展方向,可是最開始的擇業卻坎坎坷坷,甚至在一個月內主動放棄了兩份工作。

最開始小張透過父母的關係進了一家銀行工作,待遇相當不錯,對於一個新人來說,起碼日常生活可以衣食無憂。可是畢竟是新人,小張一開始就被安排到櫃檯熟悉業務,如此日復一日的收錢、點錢,對他來說太枯燥了。身為剛畢業的擇業人,小張更嚮往那些出入高級辦公大樓、手拎筆記型電腦的白領,於是,在銀行工作還不到半個月,小張就辭去了這個比較穩定的「金飯碗」,跳槽到一家公關公司。

但是進了公關公司,小張依然只能從一些繁雜的瑣事做起,譬如打字影印、接待、端茶送水,新工作的美麗憧憬漸漸在小張的心中破滅了,隨之而來的是像第一份工作那樣的焦慮和煩躁。終於有一天,小張又無法堅持上班了,不到兩個星期,他再次放棄工作。從公關公司辭職後,小張對自己是否能夠適應正常的工作產生懷疑。不管什麼工作都同樣枯燥乏味,不能引起他半點興趣。

人力資源專家分析,在剛畢業的大學生中,跟小張相同的例子不少,這些恐懼上班、害怕工作的現象並非個別,甚至有的人一上班就在想什麼時候要辭職,這當中也不乏在職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人員。

據此,前程無憂專家給出的建議主要有兩點:

1. 正確自我定位。患有工作恐懼症的人總是過於重視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總是想到「我想做什麼」和「我喜歡做什麼」,卻很少考慮「公司需要我做什麼」和「這份工作本身要求我做什麼」。正是這種認知上的差異,才使這些畢業生在工作中常感到無法實現自我價值,進而開始懷疑工作本身的價值,所以恐懼上班或頻繁跳槽。

2. 樹立階段性目標。畢業生要學會確定階段性目標,在平時的工作中有意識的訓練自信心,學會自我調節,提高抗挫折能力。畢業生在校期間應該參加學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在學校就開始進行「預防」。對於已經踏上工作職位的畢業生,如果碰到問題,則可以和公司的人事部進行溝通。

但知易行難,「厭班」情緒在職場人中就像感冒一樣常見。

脈脈數據研究院在2017年11月發布的《職場人厭班情緒調查報告》顯示:有40%職場人有嚴重的上班恐懼症,這類人群被報告方稱為重度喪班;有30%職場人屬於中度喪班;只有27%的職場人輕度喪班或沒有喪班症狀。看來,依然有30%的上班族能從工作中獲得樂趣。

喪班族的典型特徵是情緒不穩定、愛拖延、暴飲暴食和想辭職。有不到一成的職場人,常年處於重度不開心的情緒中。這份報告顯示,四成以上的上班族坦誠表示因為賺得少不想上班,三成表示原因無他,純粹不想上班,還有三成的受訪者表示,工作內容與工作夥伴讓人沒有上班的欲望。

並非都是工作的錯

除了工作的剛性壓力之外,導致職業倦怠還有很多個人的主觀因素。

2018年蓋洛普在全球對7,500名勞動者的研究顯示,由個人原因引發的倦怠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不合理的時間壓力。對很多人來說,沒時間是造成倦怠的主要原因。美國心理學網站「拯救時間」(RescueTime)透過對500人的調查發現,在許多公司中,人們將80%的時間花在開會、打電話、回覆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軟體的消息上,留給員工很少的時間來完成自己必須完成的所有關鍵工作。根據多項研究,工作中持續的溝通,實際上會降低我們的生產力。相反的,最具創造力的團隊會在協作和隔離之間交替。

第二,對工作責任和期望不明確的壓力。你是否清楚自己的優先事項和職責?如果每年你所追逐的工作目標都在變動,你就很容易變得筋疲力盡和沮喪,特別是當你遭遇一個缺乏大局觀、戰略思維、決策多變的主管時,這種工作責任和期待壓力會變得更大。不幸的是,蓋洛普在2018年所做的一次「美國工作場所狀況」報告顯示,只有60%的工人說他們清楚的知道,老闆每天對他們的期望。

第三,缺乏和上級溝通的壓力。根據蓋洛普2018年的一份報告,員工在經理的大力支持下感到疲倦的可能性降低了70%。另一方面,優柔寡斷、疏忽大意或積極進取的經理會使員工感到與世隔絕、沮喪和憤世嫉俗。

本節開頭提到瑞典女孩娜塔莉.索維耶里對BBC記者說,行銷工作確實累人,但在業餘時間鍛鍊和「完成任務」的壓力,也是導致她疲憊的重要原因。「你需要健康、需要健康的飲食、需要放鬆,也需要『就位』。」她說:「我基本上沒有休息過,這讓我筋疲力盡。」一項調查顯示,瑞典人的運動量超過除芬蘭人以外的所有歐洲人,近三分之一的人每週鍛鍊五次以上。研究證實,運動能促進心理健康,但在身體極度疲憊的情況下還過量運動,可能適得其反。

疲憊不僅是對長時間工作的反應,競技遊戲或熬夜追劇、一刻不停的刷臉書、推特、抖音、微博也會導致疲憊,因為大腦無法區分工作和其他非工作任務。

看電視是否真的有利於放鬆的問題,《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在2002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表明,當我們坐在螢幕前,像僵屍一樣什麼都不想時,大腦中高功能水準的活動會暫停,比如,掌管分析推理的新皮質會沉寂下來。與此同時,腦部最大的皮層組織——視覺皮質會高度活躍。於是,大腦進入了某種介於休息與工作之間的奇妙狀態——神經元仍在啟動,但大腦卻什麼都不幹——它攝入了大量資訊,卻不去處理,所以大腦並未完全休息,但同時也沒有幹活。

使用社交媒體也容易引發倦怠並將其帶入到工作之中。全球領先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顧能(Gartner),於2010年至2011年,對11個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6,295名,年齡在13歲至74歲的社交媒體使用者的調查顯示,31%的社交媒體熱衷者回應說已開始厭倦社群網路,24%的受訪者說,他們對自己喜愛的社交媒體網站的使用頻率已低於註冊時,這種趨勢表示社交媒體的早期使用者已開始出現社交媒體倦怠。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努力不一定能賺更多,我的人生站不起來,又不想跪下,除了躺平還可以怎樣?》,大是文化出版

作者:波波夫(周政華)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這一年、以及前一年,網路最熱門談論關鍵字:倦怠、躺平

《德國之聲》報導:「躺平,就是與主流社會的分離與對抗。」

台灣年輕人:「我不想努力了。」
中國的憤青:「世界險惡,先躺為敬。」
韓國上班族:「我做著像灰塵一樣的工作,最後也變成了灰塵。」

靠爸族、啃老族、尼特族、慢就業、閃辭、間隔年……
不同的名詞,好像在訴說不同的人生故事,但說穿了就是一句話:
「人生倦怠,我不想工作了!」

本書作者波波夫,本名周政華,科技專欄作者,
前《中國新聞周刊》主筆,長期關注被數位技術改變的世界。

他說,數位時代下,環境變化太快,勤奮不一定能帶來財富,
很多時候只不過讓人勉強度日而已。所以,

零工經濟看起來很自由,但報酬遠不及正式員工。
斜槓青年表面上很時髦,其實是「一份工作養不活自己」的不得已跨界。
你我正在承受史上最嚴重的社會不公正的後果,
他們的人生站不起來,但又跪不下去,
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平,因為躺平了就不會跌倒。

閃辭、跳槽,成為職場常態
超過1/3畢業生工作半年就辭職,更多人加入「間隔年」的行列。
年輕人說:「看劇快轉可贏得時間,但凡事快轉只會讓人倦怠」,
「所以,我不想工作了」……閃辭、跳槽將會越來越頻繁。

哈佛商學院教授甚至認為,未來,如何體面的離職,
不切斷跟上一個公司的關係,將成為一種技術活。

反抗與陷阱,青年社畜大逃亡
有過半數上班族被要求打下班卡後,再繼續加班的經驗,
年輕人說:「高工時、沒有加班費,只有心靈雞湯的加班都是耍流氓!」

還有,美國曾發生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也是一場99%的人對抗1%的人占據國家權力與財富。

這些青年社畜的下一回反抗是?
「不想努力了,一勞永逸的家裡躺。」那,日子怎麼過?

逃離公司後,「工作」得重新定義,「過得不錯」也有了新定義
YouTube堪稱21世紀的夢工廠,只要一支手機就能拍片,
網紅成了人人最嚮往的職業,除了時間自由,還能賺錢。
新科技重塑了工作與娛樂、生產與消費的邊界。

下一個關於工作的大哉問就是:「我們還需要辦公室嗎?」

越來越多人被困在工作倦怠的迷宮裡,
「人為何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
這本書正好可以安慰我們,不想努力的你我並不孤獨。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