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指出,「可達成率」與「行為動力」成正比,越簡單的事,就越能激起行為動力。某天做三十下伏地挺身只是一時興起,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連續做一下就是持之以恆。天天持續不中斷,才能養成習慣,這就是作者獨創「彈性習慣」的中心概念。



文:史蒂芬.蓋斯(Stephen Guise)

就算你套用別人的戰術,也無法複製他人的成功經驗
接下來我會引述《孫子兵法》的段落,來強調策略的重要性,只有它才能有效驅使我們行動。

眾人知道我克敵制勝的戰術,卻不知我如何運用策略。戰術不要重覆,而是應該依照當下的形勢來決定。

孫子這句話說得斬釘截鐵,我這本書的精華都濃縮於其中。彈性習慣是一種策略和心法。你的戰術每天都應該有變化,實際執行的項目以及難度也都不同。這一點非常重要,得特別提出來說明,因為許多人壓根只在乎戰術跟招式。

你可以觀察別人的成功之道,但切記,套用他人的戰術,不代表可以複製他們的成果。正如孫子所言,要明白戰術背後的策略更困難。下面這個著名的例子,可以說明戰術的局限性。

出「棋」制勝

在二十世紀著名的「世紀棋局」中,十三歲的西洋棋神童費雪(Bobby Fischer)對上二十六歲的拜恩(Robert Byrne)。在這場經典的棋局中,拜恩的主教進攻費雪的皇后。皇后是西洋棋中最強、第二個珍貴的棋子。大部分的棋手一定會去保護自己的皇后,但費雪卻是去移動主教。拜恩的下一步在眾人的預料中,他吃掉費雪的皇后。觀眾還有專業評論員都認為費雪大勢已去。奇怪的是,費雪怎麼會犯下如此簡單的戰術失誤。

拜恩吃掉費雪的皇后之後,他的國王就被對方的騎士還有主教大舉包圍。費雪不斷將軍,讓拜恩動彈不得,並拿下他幾個關鍵的棋子。就跟我之前只練習一下伏地挺身一樣,眾人一開始也認為費雪是不是腦袋有問題,只有傻瓜才會放棄皇后。

在這場世紀之戰中,費雪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擬定的策略更為深遠,已預測到對方往後的步驟。費雪整個棋手生涯都是這麼有遠見。


費雪犧牲一個皇后換來對方許多棋子,雖然它們都是次要的,但全部加起來卻讓拜恩兵敗如山倒。費雪輕鬆地贏得這場棋局,這個交易非常划算。

請注意,費雪關鍵的那一步「犧牲皇后」只適用於那場比賽。戰術的運用取決於情境,只會模仿的人很難取得成果,因為條件環境也不同。想要有效取得結果、獲得勝利,你必須擬定策略以安排戰術。只有精心研擬策略,才能推出聰明的戰術,光是抄襲或空想是沒有用的。如果你真的想效仿某人,要看的不光是對方的戰術或行為,還有他的策略,並研究當時的情境,才能知道他的決策過程。

有目標、沒策略,終究一場空
大多數人都會訂下生活目標,想要變得健康、養花蒔草、精進琴藝、多讀點書等等,但只知道使用單一的戰術,而沒有進一步思考策略。

「瘦十公斤」不是策略,只是比「減肥」稍微明確的目標,但還是很籠統。他們的具體步驟只有「做點能瘦下來的事情」。這根本毫無章法,沒有執行項目,也沒有方法。有突發狀況怎麼辦?開戰時,指揮官不能只說一句「大家要奮戰到底!」,就叫士兵上戰場去;這絕對沒有寫在《孫子兵法》中。

要擬定有效的策略,我們得分析當前環境的優缺點,評估潛在的困難還有機會。這麼一來,才能制定最有效的計畫,那怕是突發狀況都要有備案。好的策略讓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而現代人流行用三十天挑戰一個目標,談不上是完備的策略,頂多比「奮戰到底」好一點而已。

當前大部分的策略都很不理想,只有在個人狀況最好的時候才能奏效。那麼究竟要如何設定目標、取得可觀的成果以及培養習慣?要如何擬定策略?這時就該請教史上最偉大的兵法家孫子,從經典中找到智慧。

孫子的致勝五要
你應該已經發現,孫子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孫子兵法》是談策略的大成之作,適用範用不只是戰場。不過,用戰爭來比喻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是非常貼切的。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對抗自己的惡習、克服艱困的環境,在有限的時間、精力還有資源下長期作戰。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每天都是一場戰役,力抗內在與外在的敵人,清除成功道路上的阻礙。

在個人成長的領域裡,我們能找到許多跟戰爭有關的引喻。因此,在孫子這樣的軍事大師身上,我們能學到許多有價值的觀念。在《孫子兵法》中,孫子提到了致勝五要,我把它們轉化成生活的戰鬥要領。為了創造美好的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每天都在掙扎搏鬥。以彈性為核心原則,擬定的戰術就會與眾不同。數千年來,這些基礎概念一再被領導人與軍事將領所沿用,因此才能用來擬定精準的目標策略。

孫子說,獲得勝利有五大關鍵:

  1. 知道何時該進攻、何時該按兵不動。
  2. 掌握敵我兵力多寡並採取對策。
  3. 全體官兵上下同心。
  4. 做好充分準備,必要時攻其不備。
  5. 主帥精於隨機應變,君主不擅加干預。

以下,我們將逐一探討這五個關鍵。

  • 關鍵一:知道何時該進攻、何時該按兵不動

戰爭的時候,時間點很重要,進攻時能否取得戰功,關鍵就在於你的形勢是否佔上風。如果你只知道要設定單一、沒有彈性的目標,就無法學會判讀時間點。為了達成不可動搖的目標,你每天都得用同樣的方式戰鬥。一旦你的狀況不好,馬上就會輸掉這場戰役,並且因為學不到教訓,因而節節敗退。甚至在狀況好的那幾天,你也不知道該全力迎戰。你的戰略才能完全派不上用場,因為你採用了單一的戰術與目標,不太需要沙盤推演。

不過,只要懂得運用彈性原則,你的頭腦就會更加靈活,也更能體會孫子的智慧。如果時間點不對,不適合奮力一搏,達成迷你級的目標就好。這樣的戰術轉換,才能維持長年的戰鬥狀態。稍作休息後,再準備下次的攻擊行動。

當行動時機到來的時候,你就有明確的步驟以及動力,能夠大贏一場。這樣的戰術調配,有助於你追求更大的目標。做好抗戰的準備,才能取得戰果以及成就感。

更具體來說,關鍵就在於你是否做足準備。只要時機到了,你每次都能取得菁英級的成果。為什麼?因為成功的訣竅已經掌握在你手裡,你可以隨心所欲投入心力。

  • 關鍵二:掌握敵我兵力多寡並採取對策

孫子解釋道,你得判定我軍跟敵軍的實力差距,不管你處於優勢或劣勢,都必須知道如何因應。要處理這兩種情況,你需要截然不同的策略與戰術。

注疏《孫子兵法》的張預說:「在戰場上,有時少數擊敗多數,有時多數擊敗少數。關鍵就在於要審慎評估情勢,不錯失最佳時機。軍事家吳起便說:『我眾敵寡時,選擇地勢開闊之地;敵眾我寡時,則選擇地勢險要之地。』」因此在戰場上,我們必須判斷敵我軍力孰強孰弱,再選擇合適的戰場。

這個道理非常適合用來類比水平彈性原則。所以在我的健身選項中,不只有激烈運動,也有像散步這一類的緩和運動(或稱為「動態休息法」)。

不管是在健身房或是在家中,我都可以做運動。有力氣的話,我就去健身房努力訓練,隔天需要休息,我就會運用「動態休息法」,在當地河濱公園走走逛逛。

依照當下的狀況,你可以適時改變活動項目、地點還有強度。依照當天的體力,挑出適合的挑戰目標,判斷可能出現的障礙,再投入最合適的戰場。

  • 關鍵三:全體官兵上下同心

簡單來說就是團結一心。想要取得勝利,從上到下所有單位都要同心協力,站在同一陣線。在團結的單位中,同袍的關係會更緊密、溝通會更順暢。從軍官到士兵都充滿活力,忠誠度也會提高。

同樣的道理,你想完全取得彈性策略的優勢,迷你、進階還有菁英等三個等級缺一不可,加總起來才能發揮成效。有些人會急著追求菁英級的成果,把中低級的選項放一邊。想想看,如果士兵沒有被合理對待,還被當成下等人,會有什麼後果?

在關鍵時刻,他們就不會起身迎戰,甚是會臨陣脫逃,因為他們沒有理由效忠長官與軍隊。各個單位要團結起來,整個軍隊才會變強大。同樣地,以彈性策略取得各級成果,能讓你變得更強大,再繼續追求更大的目標,培養更好的習慣。

我在後面的章節會再提到,我建議用有顏色的貼紙來追蹤你的彈性習慣,而且就像軍隊的制服一樣,貼紙的大小和形狀都要統一。不同顏色的貼紙可區分難度等級,正如同軍隊裡面會用不同的別針、徽章、臂章或顏色來表示軍階。

不論哪個等級的成果都一樣重要,都有助於達成目標。我們在日曆上用貼紙註記,象徵每天的成果。菁英級成果不一定比進階級好,因為在某些情況下,不適合給自己太大壓力。

  • 關鍵四:做好充分準備,必要時攻其不備

一般認為,比敵人準備得更充足,應該就是發動進攻的最佳時機,但孫子強調要先按兵不動。準備好的時候,不需馬上發動進攻,而是趁敵人不注意的時候突襲,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要改變日積月累的惡習,就像一場持久戰,而陳舊的觀念就是敵人,阻擋我們邁向光明的人生。不過,我們可以化敵為友,改變大腦的運作方式,但也不要給它太多新任務,否則它操勞過度,就會再次變成敵人,阻止你繼續往前。

在潛意識的作用下,我們總是拒絕任何改變,緊抓著長年來的習慣。潛意識的保護力很強,會擋下任何入侵的意念;只要你有改變自己的念頭,潛意識就會升起防護罩。但只要運用彈性策略,就可以用階段性的步驟,讓大腦慢慢接受改變。

為了更快速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你會很想大幅提升目標的難度,但是如果你的神經迴路還未重新設定,那些行為模式就很難扎根,所以我們才說積習難改。改變需要時間,所以要保持耐心,效果不會馬上出現。

在彈性習慣的加持下,我們持續前進,逐漸掌握新的技能。你的大腦也會慢慢改變,接受新的習慣。達到下個階段後,大腦也會改變運作方式,不會阻撓你繼續往前;行為與大腦運作方式可說是相輔相成。

你已經想清楚了,要馬上改變人生,但必須先等待大腦轉化潛意識,習慣慢慢改變後,才能像個狂戰士一樣發動攻擊。保持耐心,接受你目前能夠達到的成果,並且堅持下去,就會在這場持久戰中獲得勝利。

  • 關鍵五:主帥精於隨機應變,君主不擅加干預

孫子將最關鍵的要領留到最後。三國時期魏國武將王凌說:「君王的職責是給予大方向的指示,而將軍的任務就是在戰場上做出關鍵決定。」

要打勝仗,將軍必須有足夠的權力,以根據即時狀況做出決定。本書正是給你你大方向的指示、概念還有方法,讓你有效改變行為,成功打敗惡習。學會彈性習慣的完整概念後,你就知道如何找到時間與空間,每天取得大小戰果,最後才能打贏這場戰爭。

事實上,我只是一名作家,透過書本跟來自四面八方的讀者對話。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戰,不可能活出與其他人完全相同的人生。

你才是主導每天生活的指揮官,不論水平或垂直選項,只有你能決定要從事哪些活動以及難度。

制式化的目標還有計畫就像是獨裁者一樣,武斷地要你聽從命令。在那樣嚴格的限制下,你沒有決策的權力,不能執行自己的計畫。生活就像戰場一樣,得時時觀察並調整策略。只有彈性習慣才能賦予你權力,為你帶來生活各方面的改變。

孫子也是彈性習慣的推薦人

孫子的致勝五要有個共同的要點,就是保持彈性的空間。在擬定策略、採取行動前,要評估軍隊、形勢以及備戰狀況。假如孫子變成生活專家,教導大家制定目標或是習慣養成的策略,那他一定會推薦《彈性習慣》這本書。雖然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畢竟孫子在公元前四九六年就去世了,但是他傳授的原則一定可以運用到各個領域。

在制式的目標下,我們很難發揮彈性原則,去妥善運用每一天的零碎時間。我們也會失去自主性,無法親自擬定策略,根據生活的現況去創造獨一無二的成功道路。只有運用彈性策略,我們才有機會贏得這場戰役,成功改變行為。

小結

狀況不好的時候,生活的重點在維持平盤;等到條件許可時,再去考慮挑戰大的目標。本書所提供的系統,讓你有彈性去評估各種選項,不用在全有或全無中做出選擇,也就不會覺得措手不及。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為生活添加彈性與選擇,會有什麼風險和結果。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彈性習慣:釋放壓力、克服拖延、輕鬆保持意志力的聰明學習法》,時報出版

作者:史蒂芬.蓋斯(Stephen Guise)
譯者:江威毅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想要堅持好習慣,就要讓習慣變得有彈性。

繼《原子習慣》、《番茄工作法》,又一全新型態的極簡工作術,將化整為零、滴水穿石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Amazon Kindle「健康、健身與飲食」類第一名暢銷書!

「想要有效養成習慣,你必須學會持之以恆,每日完成一個小目標。我們總是以為,『堅持』就是用意志力撐過難關,但凡事起頭難,一定要從簡單的步驟開始。」——史蒂芬.蓋斯

還記得我們怎麼設下新目標嗎?為了學好日文,給自己設下「考過日檢N1」的目標;為了培養運動習慣,給自己設下「參加一次全馬」的目標;或是在設定工作目標時,只看到完全達標的那一刻。

但悲劇一再重演,日文只學到五十音又放棄、跑步持續兩週就腿痠、工作目標太過高遠不知從何下手。美國暢銷作家、學習策略達人史蒂芬.蓋斯告訴你:「這都是單一目標惹的禍!」

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指出,「可達成率」與「行為動力」成正比,越簡單的事,就越能激起行為動力。基於此一概念,蓋斯發起「每天做一下伏地挺身」的挑戰。某天做三十下伏地挺身只是一時興起,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連續做一下就是持之以恆。天天持續不中斷,才能養成習慣,這就是作者獨創「彈性習慣」的中心概念。

此外,我們也可以運用彈性習慣的可變通性,根據自己的需求與生活節奏調整步伐。以培養運動習慣為例,我們可以列出三個水平選項「伏地挺身、跑步、打羽球」,上述每個選項再垂直設定「菁英、進階、迷你」三個程度,如此交互搭配起來就有九個選項,你可以根據當天的身心狀態,選擇不同程度的運動項目。只要完成一項,就算達標。如此,即使每天只前進一點點,也會達到成功的目標。

作者提醒,雖然家人跟朋友能提供外在跟心理上的支持,但我們也要學回從內在支持自己,而這個力量就來自於習慣。壞習慣會讓人陷入惡性循環,好習慣能陪我們走過艱難的時刻,掌握生命的主導權。而彈性習慣正是能令你一輩子受用的絕佳策略工具!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