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在國外生活,你選擇用中文名還是英文名?透過名字,許多人能從中找尋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不同亞洲國家的人也對「用自己的名字」有不同偏好,到頭來,能產生認同感的名字,或許就是最適合你的名字。
文:林品蓁(來自台灣嘉義,熱愛旅行和運動。住在德國近九年,曾在蘇格蘭待半年、北京一年,旅行過25個國家)
國小第一次踏入英文補習班,老師問我:「你有英文名嗎?」
我答:「沒有。」
老師說:「好,你名字中有個蓁,那就來個J開頭的好了。Jenny我們班上有了,那就…Janet!今天開始,你就是Janet。」
短短三行對話,就決定了我人生中的第二個名字。
來德國之前,我短暫的在蘇格蘭待了大約10個月,旁邊所有的台灣人沒有一個使用自己的中文真名,我也就不假思索的只用英文名字介紹我自己:
Hi, my name is Janet.到了德國,無論是就學時期或是工作,我也還是習慣英文名字。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解釋自己的中文名字的發音實在太麻煩了!尤其這個蓁,不說中文的民眾們怎樣就是發不出「ㄓ」這個音,還得跟他們解釋這是一聲,他們又沒付我中文補習費,實在不想花時間教他們。重點是根本沒人記得住,就像我一開始學習德文名字一樣,聽過即忘。
二是台灣整體而言滿洋派的,連若干年前在嘉義市一間傳產公司上班,老闆也說我們這裡都是用英文名稱呼彼此的,所以我就習慣成自然了。
其實現今華語社會,幾乎人人都有英文名字。Janet對我來說像是第二身分,透過第二身分,我在社會及工作上扮演著有別於私底下的另一個角色。
後來,與德國前男友的分手讓我對自我價值和認同開始諸多思考 ,想「做回自己」的慾望湧上。
想到當時如果我嘗試解釋我名字發音超過兩分鐘,他就會從旁邊悠悠地出現說:「其實根本沒人在乎,你就說你英文名字是什麼就好。」分手後總是會讓人開始思考很多這些小事,不過也讓我漸漸醞釀這個想法 : 我媽給我的名字,為什麼沒人在乎?我不是Janet,我有我自己的名字。
於是就開始了「自我正名化」過程。
自我正名化:自我介紹時,先說自己的本名
首先,在需要介紹自己的場合我會先說:
Hi, I am Pin-Jhen, but you can call me Janet if it is easier for you.
然後掛上一個大笑容。
這招管用,大家至少願意聽聽我的名字是如何正確發音的。在職場上,當時一個很愛亞洲文化的女老闆告訴我:「你的名字很好聽,比Janet更適合你,以後我都要叫你Pin-Jhen。」然後辦公室興起了學習如何正確發音Pin-Jhen的風潮。
一開始其實有點彆扭,習慣別人總是用英文名叫我,突然被用真名呼喚,我有種「那是哪位」的錯覺。但很快我就喜歡上有人叫我本名的親切感,感覺我更有動力、能更賣力地為這間公司工作。
之後換了一間公司,HR是前東家同一位,他就直接把我的名字寫上Janet,我到公司第一天才發現,我的Email和名片上面不存在我的本名,就是斗大的Janet。
不知道哪裡來的不怕被老闆討厭的勇氣,第一天我就直接在辦公室裡面問:「不好意思,請問可以改成我的本名嗎?Janet不是我的本名,歡迎你們這樣叫我,沒問題,但是工作上面的正式文書我希望是我自己的名字。」老闆直接變臉加腦袋掛上三條線,問我:「本名很重要嗎?」我秒感氣氛尷尬,但此時也騎虎難下了,回答:「是的,因為這是我的自我認同(self-identity)。」
二話不說,他就吩咐同事把我的名字改了,名片全部重新印一次。這天開始,在公司裡除了那位HR沒人叫我Janet。
現在,我有個很可愛的綽號:PJ from Pin-Jhen。
不同亞洲國家的人,也有不同的「用名」習慣
這個「改名事件」在辦公室內引起一陣討論風波,因為我們也有很多來自亞洲的同事,比方說韓國、新加坡、越南,當然也有中國同事。後來大家仔細思考討論,發現來自新加坡、台灣和中國的同事會使用英文名字,其餘都是使用母語本名。
韓國同事說從沒想過有英文名字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是本名或是羅馬拼音。新加坡的同事則表示他英文名字也是父母給的,並且小時候一直都是被叫英文名,所以反而不習慣中文名。中國同事則是說歐洲同事無法做出標準中文發音,光是腔調就要教好久,每次被歐洲同事叫本名時總是會意不過來那是自己的名字,所以寧願他們叫自己英文名字,至少是正確的發音。
個人淺見是,名字的選擇端看個人的自我認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及經驗,比如說有位台灣朋友就很不喜歡自己的中文名,因為太「菜市場名」了,所以希望大家叫她自己取的英文名。還有位朋友是根據自身本名的含意,找尋了最適合自己的德文名字,所以在德國時他很會很驕傲的說用德文名介紹自己,並很得意的說德文名和自己中文本名有著一樣的意思。
我認為,能產生認同感的名字,就是你的名字。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