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村博之

讓自己處於低、又不被看扁的位置

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何有人會對餐廳或居酒屋的店員大小聲,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在背後會不會朝你的料理吐口水或混入髒東西。所以我每次看到對店員講話高高在上的人,都會覺得為什麼可以這麼跩,有夠神奇。

吃完再耍大牌還能理解,菜都還沒上就讓店員感到不愉快,實在是無法想像。

不僅限於店家,比方說在公司,有些人覺得謙虛會被看不起,但我反而認為,被看不起、瞧不起比較有利。大家會覺得你很好相處,能獲得各種邀約;讓別人認為自己沒有威脅性,才容易得到機會。

工作評價也是如此,當一個能力看起來兩分的人做出八分的成果,等於加了六分;一個看起來能力有五分的人,同樣做出八分的成果,只加三分。讓人覺得「沒想到這麼厲害」、刮目相看的,應該是前者吧。

除此之外,放低姿態也不會莫名其妙被當成對手、遭到忌妒;當別人對自己期望低的時候,也比較不會感受到奇怪的壓力,能抱持輕鬆的心情工作。

雖然一旦被看不起,別人會很容易不尊重自己,或是容易受人擺布,但當有人要你去處理麻煩事的時候,只要狠狠拒絕,莫名其妙的事情就不太會找上門了。

「那個人的地位雖然在我之下,但還是不要隨便亂來比較好。」讓自己處於這樣的位置剛剛好。

所以,雖然我表現得謙遜有禮,但一定會散發「不好惹」的氣息。

比方說,談到別人的痛處或他人口誤時,絕對不要不留情面地攻擊。在對方隱約察覺到時適可而止,不要窮追猛打。

如此一來,對方就會提高警戒,知道自己太超過的話會遭到反擊。

當場不留情面地指出對方的錯誤,會讓人沒面子。重要的是,讓對方知道「我知道問題在哪,但我故意不說破」。

舉個簡單的例子,會談結束之後,可以發個郵件給對方:「雖然那時沒說出口,但我認為那件事情應該是……」私下知會即可。

對人不抱期待就無敵

我其實看不起所有人,所以一點也不在乎被討厭,遭到攻擊時,只有「這樣啊,好喔好喔」的感覺。

說我對人不抱期待或許比較正確。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也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對你有興趣,所以被討厭是理所當然的。

我沒有所謂尊敬的人。為什麼呢?當然不是因為覺得自己萬能、除了自己以外皆下品,而是從客觀角度來看,我覺得這世界上不存在讓我敬重的完人。

我們有優點,也有優秀的能力,但完美無缺的完人根本就不存在。世上雖然有能力極為優秀的人,但沒有全能的人。

我們就跟動物一樣。職場有大老闆跟小老闆,只因對方能力比較強,或對方提供了糧食,就決定了上下關係。社會並非因彼此尊重而形成。

我認為沒有必要去想對方在上,自己在下。但人常常抱有「幻想」,如果我生來是一頭牛,也不會特別去尊敬其他牛。可能是因為我對他人總是冷眼旁觀吧。

我喜歡觀察人,但不是因為喜歡跟人在一起。我是那種就算孤獨一人,也可以過得很快樂的人。別人可能有想受大家歡迎的欲望,但是我沒有,所以總覺得想受歡迎的人很辛苦。

我小時候常常獨自玩耍,人格特質的雛形在那時就已經形成。我在小時候就已經學會,即便沒有玩伴,也可以自己一個人過得愉快。

有哥哥的人,可能會跟在哥哥後面,哥哥說玩什麼就玩什麼。也就是說,人際關係建立之後,遊戲才成立。我雖然有姊姊,但並未形成那樣的關係,所以身邊沒有其他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困擾,而是感覺一個人很自然。這情況從我小時候就持續到現在。

獨生子女或老大,都是從沒有玩伴的狀態開始人生,這或多或少影響了他們的世界觀。他們應該跟我有同樣的感覺。相反的,老二則經常把別人提供的遊樂視為理所當然。

在我身邊的朋友當中,一有空閒就提議「我們來玩」的人,有非常高的機率是家裡的老大。也就是說,老大從小就必須學會自己玩,所以很擅長找事情來消磨時間,他們很習慣自己找樂子。

父母過度干涉的獨生子女,另當別論。我父母完全是放牛吃草,所以才形成我這種世界觀也說不定。

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一下。就像希望被大家喜歡卻事與願違,即便想被大家討厭,也不太可能真的被所有人討厭,再怎麼兇惡的人也有朋友。

也就是說,無須特別去意識想受歡迎,即使過著普通的生活,一定有與人邂逅、遇到夥伴的機會。

只不過,與某人之間的關係一旦設定了目標,例如「絕對要讓這個人喜歡上自己」,狀況瞬間就會變得很複雜。比方說,「我要跟安室奈美惠結婚」,這根本不可能。所以不要想「我只要這個人」,而是「這個人不行的話,就換下一個。下一個不行的話,繼續找下一個……」像這樣,改變對象就好。

有期待就容易受傷害,不如想,不管結果是什麼都不在乎。

爭論時不要玻璃心

我在談話性節目就算被說什麼,也不會因此感到受傷。

為什麼呢?在商場上也一樣,因為那些跟我辯論的人不是朋友。

雖然被討厭的確會傷心,但在連木村拓哉也會被討厭的世道,「像我這種人怎麼可能受到所有人歡迎」的想法,才比較正常。

大家小時候一定被某種類型的人討厭過,所以不需要難過,只要想「這個人是討厭我的類型」就好。

而且,與其成為朋友後被討厭,不如一開始就被討厭還比較輕鬆。比方說,對講究禮節的人,一不小心很有禮貌的相處,兩人的關係開始慢慢變好……兩人要好之後,慢慢的,只要言行開始不拘小節,對方就會瞬間暴怒而離去。所以,一開始就讓對方生氣,彼此不相往來,花費的成本還比較低。

如果兩人之後完全不會再見面,過去拉近雙方關係所花費的時間不就浪費了?

我很常遲到,所以不會跟討厭遲到的人來往。知道我是遲到慣犯之後,馬上拒絕跟我來往比較好。見了幾次面、遲到幾次之後才被斷絕關係,對彼此來說,太浪費中間耗費的時間成本了。

無法把情感與道理分開看的人

把想受歡迎的想法帶進工作、情緒敏感的人,容易受傷而封閉自我。比方說當自己的點子在會議上受到批評時,就會覺得:「因為別人討厭我,所以點子才遭受批評,難道我做了什麼讓人討厭的事情嗎?」

如果是大人的話,一般來說應該能夠區分在會議上遭受到批評不是針對自己,而是針對意見,所以容易受傷的人可能還是「小孩」。也就是說,只要成長為大人就好。但小孩要成長到擁有大人的「智慧」,出乎意料地花時間。

小孩不擅長區分情感與道理,以及抽象思考。有些小朋友在低年級的時候就能抽象思考,但要達到一定水準,則要等到小學高年級左右。

比方說教加法時,只說「有兩個蘋果」,幼稚園小朋友會說:「在哪裡?沒有啊!」所以,說「有兩個積木」時,必須在小朋友面前實際擺出兩個積木,然後再拿第三個積木說「加上一個就是三個」。不使用實際的物品來教,小朋友無法理解。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比較能夠抽象思考,雖然不需要用實物進行教學,但還是必須用具體的「意象」來說明,例如兩個蘋果和一個橘子相加等於三。到了高年級之後,才終於只需要「2+1」這種算式,可以用簡單的抽象算數進行計算。

像這樣,人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一點一點地累積知識。

那麼,該怎麼跟公司裡容易受傷的人相處呢?

我們畢竟不是幼稚園或小學老師,所以沒有義務幫助公司的同事成長。

因此,盡量不要傷害到對方,「這個好像很難耶」「真的,好難喔」,像這樣同理對方就好。
本文摘錄自《罵不還口,你傻呀?:這樣反擊,遠離被酸、打臉、嗆爆的心塞人生

作者:西村博之
譯者:謝敏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