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普.希思(Chip Heath)、丹.希思(Dan Heath)
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你是哪一種?
閱讀下列四句話,然後寫下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論點:
- 你是某一種類型的人,無論做什麼都很難改變。
- 不管你是哪一種類型的人,都可以真正做出改變。
- 你可以改變做事的方法,但你的重要特質無法真正改變。
- 你絕對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自己。
如果你同意第一點和第三點,那麼你就是具有「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的人。如果你同意第二點和第四點,你則是較傾向「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如果你同時認同第一和第二點,代表你搞不清楚狀況。)
接下來我們將會了解到,擁有哪一種心態會決定你處理失敗的容易程度,和你對改變的堅持程度,甚至還能決定你在事業上的成功程度。
擁有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大致定型。也許你相信自己是個很棒的演說家、平凡的經理人,以及出色的策劃者。因為有著定型心態,你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微調,稍微加強或些微退步,但基本上你還是你。而你的行為則忠實的呈現你與生俱來的能力,就像搖過杯子、聞過酒香後,就知道這瓶紅酒的品質。
擁有定型心態的人往往會逃避挑戰,因為害怕一旦失敗,他人會認為失敗反映出你的真實能力,並視你為輸家(就像第一口酒如果很難喝,你會整瓶丟掉一樣)。負面評價令你懼怕,因為那些批評你的人似乎在說自己比你優秀,與生俱來的能力高你一等。你盡量讓外界認為你沒付出太大努力(真正優秀的人哪需要那麼努力,對吧?)想想網球球星約翰・馬克安諾(John McEnroe)年輕的時候,擁有極高的天賦,卻不怎麼熱中苦練或自我提升。
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則恰恰相反,他們相信能力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也就是說,只要透過努力,不管是寫作、管理或瞭解伴侶的能力,都能大大提升。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即使有著失敗的風險,也願意接受挑戰(畢竟,當你在健身房嘗試舉重失敗時,不會擔心別人嘲笑你是「天生的弱者」)。在工作上,你會主動尋找「困難」的任務;你也比較能夠接受批評,因為批評可以讓你變得更強。或許你目前還比不上別人,但你知道路遙知馬力,你就是龜兔賽跑裡的那隻烏龜。就像老虎伍茲(Tiger Woods)以史上最快速度拿下八座大賽冠軍後,決定徹底檢討他的揮杆。
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你是哪一種?這可不是時尚雜誌裡那種沒有解答的人格測驗(「你是拉布拉多獵犬還是捲毛狗?」)。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德威克(CarolDweck)投注大半學術生涯研究這兩種心態,而這兩個專業術語正是她所創。她的研究結果很明確:如果想要充分發揮潛力,必須具備成長心態。
德威克研究了這兩種心態如何影響奧運選手、音樂家和一般生意人的表現。在她那本必讀的經典著作《心態致勝》(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德威克提出了一個牢不可破的例證:擁有成長心態,可以讓你在幾乎所有事情上都更加成功。那是因為擁有成長心態的人願意挑戰自我、承擔風險、接受批評、眼光放遠,因此不論生活或事業都會有長遠的進展。
一旦你知道這個道理,你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定型心態。看看我們讚美孩子的方式:「你好聰明喔!」「你籃球打得真好!」這樣的作法會助長定型心態。有助於培養「成長心態」的讚美方式,著重於孩子的努力,而非天分,像是說:「你這麼認真準備這個計畫,我真以你為榮。」「我看得出來你把教練的話聽進去了,今天跳投的時候,你確實把手肘的位置放低了。 」
我們的騷莎舞體驗正是典型定型心態的失敗案例。在嘗試了一連串陌生的動作後,我們馬上認定自己天生就是糟糕透頂的騷莎舞者。我們放棄舞蹈課,因為不想讓他人看見自己的弱點。有成長心態的人才不會做出這樣的結論,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期待自己在一開始就有絕妙舞姿。不同的心態,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
當然,接下來我們肯定要問的問題是:具有定型心態的人是否能夠學會接納成長心態?
二○○七年,德威克和史丹佛大學的卡莉・翠斯尼希(Kali Trzesniewsi)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麗莎・布萊克威爾(Lisa Blackwell)決定以國中生為對象進行一項實驗:如果他們訓練學生培養出成長心態,孩子們的數學成績會進步嗎?
眾所周知,對孩子而言,國中是段難熬的過渡期。絕大多數人的國中回憶苦樂參半,而有四○%的人明確表示,青春期是他們一生中最糟糕的階段。(我們推測另外六○%的學生沒有青春痘的困擾。)就在青春期一開始,學生們進到新的學校學習更艱澀的知識,而這裡的新老師不再像小學老師一樣,溫暖的照顧每個人的需求。對有著定型心態的孩子來說,國中是個轉捩點:德威克發現,在小學階段,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的學生,兩者的表現差異不大,但到了國中階段,定型心態學生的成績會一落千丈,並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持續探底。
德威克研究中的學生往往對成績退步做出定型心態的解釋:「我就最笨啊。」「我的數學很爛。」有沒有注意到,學生似乎把自己的能力視為永遠不變的特質,就好像在說:「我的眼睛是棕色的」(其他學生則往往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我的成績不好是因為老師的腦袋有洞」或「我的數學老師是個又胖又爛的男人。」)
德威克和她的同事針對一所學校的七年級數學課的學生展開一項研究,該校有七九%的學生符合參加聯邦免費午餐計畫的資格,正是這種低社經環境讓學生有可能開啟學業失敗的模式。對照組學生接受一般的教學,實驗組學生則是接受成長心態的教學。成長心態組的學生學習到大腦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透過練習加以鍛煉,只要認真努力,就會變得更聰明。德威克告訴這群學生,「沒有人會因為嬰兒還不會說話,就笑他們笨。」
課堂導師要求學生回想之前學過的技能,像是第一次踏上滑板或玩吉他英雄電玩(Guitar Hero)?想想看練習正是掌握這些技能的關鍵。導師會提醒學生,「每件事在變簡單之前都很難。」他們不應該因為無法馬上精通就放棄。總的來說,成長心態組的學生在八週內接受了兩個小時的「大腦像肌肉」的訓練。成效如何?十分驚人。接受一般教學的對照組學生,七年級剛開始的數學平均成績是C+;一年後,平均成績退步到C,然後是C-。然而「大腦像肌肉」訓練可以阻止成績下滑並使其好轉。接受過這個訓練的學生,學業成績明顯優於同輩。
有些學生身上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德威克在《心態致勝》中提到「有一天,我們對一群新同學介紹成長心態。突然間,班上那個最頑劣、最不聽話、最不認真的孩子吉米抬起頭來,眼中含淚的說:『你是說我可以不用那麼笨嗎?』從那天起,吉米開始用功讀書。之前從來不在乎回家作業的他,竟然熬夜寫功課。他還提早交作業,為了要早點看到老師批改的結果,然後訂正。這些孩子現在都相信,認真付出不會讓你看起來很脆弱,反而可以讓你更聰明。」
研究人員請那些不知道學生正在參與實驗的老師指出,哪些學生在下個學期出現了正面的變化。這些老師所列出的名單中,有七六%的學生參加過「大腦像肌肉」的訓練。
這個實驗的成果遠遠超越干預的規模。畢竟,數學的學習必須靠累積才能展現成果,而參與實驗的學生其實已經上完下學期三分之一的課程。光是兩個小時的指導,對深陷荷爾蒙、流行、網路影片的青少年來說,效果應該跟介紹食物金字塔的課後講座差不多。沒想到,兩個小時的觀念介紹就讓學生的數學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德威克證明了,可以透過學習得到成長心態,而成長心態也確實能改變人生。
在商業世界中,人們完全拒絕成長心態。一般來說,商務人士的思考分為兩階段:規劃與執行。中間沒有「學習階段」或「練習階段」。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練習代表的是差勁的執行。成果才是重點:怎麼做不重要,做好就對了!
但若要創造和延續改變,你的作法必須像個教練,而不是評分員。你自己必須擁抱成長心態,並將其灌輸給你的團隊。為什麼這一點這麼重要?因為正如專門研究大型組織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羅莎貝絲・摩絲・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的觀察,「每件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看起來都像是失敗。」
婚姻諮商師蜜雪兒・韋娜-戴維斯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她說:「那種可以持續下去的真正改變,往往是前進三步,後退兩步。」如果失敗是改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人們理解失敗的方式也就至關重要。IDEO是世界頂尖的產品設計公司,從第一個蘋果電腦滑鼠,到紅十字會新的全新流程都是該公司的作品。他們瞭解讓員工(更重要的是讓客戶)做好接受失敗的準備,非常重要。
IDEO的執行長提姆・布朗(Tim Brown)表示,每個設計的過程總會經歷「模糊階段」。有一位IDEO的設計師甚至畫了一張「專案情緒圖」,預測同仁在專案的不同階段會產生哪種情緒。情緒圖是個U形曲線,兩端的高點代表正面情緒,起點端寫著「希望」,終點端則是標記著「信心」,兩個端點間的情緒谷底則是寫著「洞察」。
布朗說,設計「很少是從一個高點優雅的跳躍到另一個高點。」當設計團隊接下一個新專案時,成員個個充滿了希望和樂觀的情緒。當他們開始收集資料並發現人們使用現有產品的不便時,每個人的腦海中輕輕鬆鬆的浮現新點子。接下來,整合所有的新點子,將其融入新的設計中,才是艱鉅的任務。在「洞察」階段,人們很容易感到沮喪,因為洞察不見得總能馬上出現。
進行到一半的專案往往貌似失敗。但如果團隊能夠堅持走過這充滿懷疑、焦慮的幽谷,最終將獲得新動能。團隊成員開始測試他們的新設計,了解目前改善的狀況,並且透過不斷調整設計,使其更臻完美。接著,他們逐漸意識到,我們已經解決了難題。這正是團隊達到信心高點的時候。
請注意IDEO的團隊領導人運用高點和谷底的意象所要達到的目的:創造對失敗的預期。他們告訴團隊成員不要相信專案開始時的美好感覺,因為接下來要面對的是艱難、辛勞和沮喪。不過,奇怪的是,當他們提出這個預警時,反而營造出樂觀的心態。
這是成長心態的矛盾之處。雖然它看似要人們注意失敗,甚至鼓勵尋求失敗,但卻是徹頭徹尾的樂觀。雖然我們會掙扎、會失敗、會被打倒,但到頭來,我們會變得更好,而且終將成功。
因此,成長心態是對抗失敗主義的緩衝。它將失敗重新定義為改變過程的自然產物。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唯有將挫敗視為學習而非失敗,人們才能堅持不懈。
好幾家醫院在嘗試引進新型「微創心臟手術」(MICS)時,吃盡苦頭才領悟到箇中道理。哈佛商學院教授艾咪・艾德蒙森(Amy Edmondson)研究了十六家醫院引進微創心臟手術的過程。
傳統的心臟手術具有高侵入性:患者的胸骨會被切開,血液則是透過體外循環機流動,心臟也停止跳動。微創心臟手術的侵入性要小得多,因為它可以在不切開胸腔的情況下修復心臟。外科醫生只要通過兩根肋骨之間一個三英寸的小切口,就可以進到心臟。同時,一根附有消氣氣球的微型導管穿過去,進入主動脈,然後氣球充氣,阻止血液流出。外科醫生則繼續在肋骨間的狹窄水平切口內進行手術。
狹窄的手術空間改變了這項手術的一切。傳統的心臟手術,外科醫生用主動脈橫夾從外部阻斷主動脈,就像拿零食夾把沒吃完零食袋封住一樣,手術團隊不需要多做些什麼。使用微創心臟手術時,那顆小氣球必須充當內部夾具,充氣後可阻止血液流動。由於外科醫生必須在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它的情況下,在正確的位置、加壓到正確的大小。為了做到這一點,外科醫生極度仰賴麻醉師對氣球行徑路線的監控。但就算氣球就定位並完成充氣,事情仍未告一段落。還必須不斷監測氣球的位置,以確保血液不會外流。正如一名護理師所說:「當我閱讀訓練手冊時,我根本不敢置信。因為它和標準的手術完全不同。」
這個攸關生死的大手術,過程倚靠的是一群形同蒙上雙眼的團隊進行高風險的操作。有點像是夜晚時分,在航空母艦上降落一架噴射機(其實我們也不知道做這兩件事是什麼感覺,只是覺得兩者都比寫書來的危險)。但這些高風險操作卻帶來豐碩的報酬,大大減輕病患承受的折磨。微創心臟手術的患者只要四天就能出院,而非傳統手術的八天;復原期則是從原本的兩個月縮短到三週。
由於能夠造福病患,微創心臟手術的前景看好,但前提是手術團隊願意忍受初期的學習階段。許多新技術都面臨這樣的權衡:建築師放棄手工繪圖改用電腦來繪製設計圖;或是通路商學會使用手持裝置來追蹤進、出貨。先苦,後樂。
艾德蒙森研究了十六家採用新的微創心臟手術技術的醫院。她發現有些醫院成功的學習並採納了這項新技術,但有幾家醫院沒能成功,於是重新回歸傳統的心臟手術。她從成功和不成功的團隊中所觀察到的現象,正是成長心態威力的最佳證明。
本文摘錄自《學會改變:戒除壞習慣、實現目標、影響他人的9大關鍵策略》
作者:奇普.希思(Chip Heath)、丹.希思(Dan Heath)
譯者:洪士美
責任編輯:潘柏翰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