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很多年輕人都試圖將自己的理想「變現」,「創業潮」彷彿幾年前的「返鄉務農潮」,幾乎每個地方政府都有輔導青年創業的單位,有些大專院校的育成中心,也進一步轉型為孵化器。
這篇不聊融資、現金流、產品開發與商業模式,我只關心「上班有沒有快樂」,因為即便創業家再多,勞工還是多數,多數人面對的不是經營問題,而是「我真的適合新創公司嗎」、「如何排除『地雷』新創」,畢竟新創公司也是資方,不要因為對方是新創公司就失去理智。
想找新創職缺的朋友,以下分享我的三個觀察:
一、求職訊息過度強調熱情,職務描述模糊
許多公司在徵人時喜歡使用「熱愛挑戰」、「創意無限」、「熱情」等字彙,「熱愛工作」很棒,但要小心整段求職訊息只洋溢著熱血,卻缺乏具體的職務描述,也就是看不出來到底要做什麼的工作,只知道去這裡上班必須活力充沛。
另一種是「熱情派」再加上新創標籤,例如「創辦人來自美國矽谷」、「高度彈性自由工作環境」、「吃不完的零食」、「不定期下午茶」,塑造如同Airbnb設有吊床的辦公室的氛圍,但一樣看不太出來到底要做什麼。
我明白新創公司成長快速,很可能幾個月就多出一個先前完全沒有的職務需求,但經營者的職責是搞清楚公司需要什麼,特別是工作越來越混種多樣的時代,光是「行銷」一詞就能分成數種工作,如果你要找臉書小編、文案、活動企劃、廣告投手、網頁編輯的通才也行,但至少在面談時說明職務描述,不要看了履歷、錄取求職者後,才發現因為找錯人而導致公司投入更高的訓練成本。
二、同溫層太厚,連話都說不清楚
部份新創公司來自於「創辦人與他的好友們」,志同道合很熱血,加上社群媒體演算法的關係,很容易落入「同溫層」,如果你的產品是要賣給一般大眾的(只做B2B的則不限於此),那活在同溫層會讓忘記白話文,一連串偉大的字(Buzzwords)不代表比較厲害,例如:「客製化Fintech互聯網金融一站式體驗之場域經濟」。
根據英國知名求職網站Monster針對求職廣告愛講術語(jargon)的調查,告訴你這些話有多惱人。該徵人廣告調查(“JUNK THE JARGON”)指出,有75%的求職者曾在徵人廣告中看見術語,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因此不太想應徵該工作,有60%的求職者認為很惱人;而有關文字正確與流暢度,有23%的求職者抱怨徵人廣告中有錯字或文法錯誤,更高達40%的求職者看不懂職稱是要幹麻。
新創領域有許多發展中的技術或產品,但把數個很潮的詞放在一起並不代表解釋清楚了,徵才訊息是在和一般大眾溝通,更是企業形象的一環,不是你平常寫在臉書上給朋友看的。
同樣地,如果看了公司簡介後,還是不明白這間公司在幹麼的,務必小心看待,以使用者的角度而言,發文者只想和自己說話,除非求職者都有高度心電感應技能,或也是「創辦人與他的好友們」,否則推測進入該公司會有很高的溝通成本,畢竟要打入別人的同溫層,不容易啊!
三、合法且完整的解僱制度
被譽為「矽谷有史以來最重要文件的」《給力—Netflix維持創新動能的人才策略》一書,強調流動率高低不再是評價公司好壞因素,因為不斷前進的公司需要不同的階段性專業人才,解雇員工不代表他做得不好,而是他的專業技能已非公司現下最需要的功能。
這段話當然是「矽谷理想值」。在台灣找工作前除了四處打聽外,記得到勞動部的「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確認,事業單位守法是基本。
另一點我想提的是,若有打聽到網友被火速合法解雇的經驗,甚至連交接時間也沒有的,這種情況也要注意,因為不完善的人事制度也見微知著地說明公司內部螺絲鬆緊程度和法治觀念。無預警解雇員工,小則往後業務交接遇困難,嚴重則因員工懷恨在心外流公司重要文件,或乾脆刪除雲端檔案。無論是名片上的頭銜多好聽或是媒體定義多麼潮,新創公司還是企業組織,即便遠端工作還是得和人溝通,甚至新創公司同時存在傳統公司和小公司的缺點,求職者務必多加考慮徵人廣告中主打「新創」的公司,畢竟,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人的公司,只是在吃「新創」的豆腐而已。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