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家安
《論文教室》是一本對話體的寫作書,以教授和「作文差勁男」之間的對談,有系統地說明寫論文的技術。
以知識型的書來說,我一直不喜歡讀對話體,特別是那種一個角色扮演「老師」,另一個或多個角色扮演「學生」的。
明明是知識型的書,講生物學、數學或理論物理,又不是要講故事或劇本,為什麼會出現對話體呢?在我的想像裡,這些書八成這樣誕生的:
作者:可以啊沒問題喔我們可以來寫一本科學的書很多科學的東西很好玩喔!像是最近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用大型強子對撞機透過測量質子對撞而衰變出雙光子的機率來推算確認希格斯粒子的存在!這個寫出來一定超有趣的啦!
編輯:這個寫出來一定會山積然後銷毀的。我們需要生活化一點的書。
作者:當代物理就是這樣,不然你想怎樣?
編輯:不然我們寫成兩個人在對話怎麼樣?
這對多數作者來說都是壞點子,因為寫對話體需要專業。就算一個人是物理和物理普及的專家,他也八成不是寫對話體的專家,所以最後寫出來的東西會看起來超尷尬。
《論文教室》的作者是戶田山和久,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科學哲學家。我曾經介紹過他寫的《「科學的思考」九堂課》。當時我已經知道他是哲學和教育的專家,我不知道的是,戶田山和久也是對話體的專家。隨便在書裡摘兩段舉例:
:別說寫論文了,連論文是什麼,都沒印象有人好好地教過我。
:日本的小學和國高中,完全都不教學生論文是什麼,大學課堂出的作業卻要寫論文,要學生拼命生產出像論文的文章,真叫我們這些大學老師生氣。
:真的很可怕。⋯⋯不過由我來說這話也有點奇怪就是了。
:一直擺架子下去也不是辦法,雖然不甘心還是教你吧。啊,「雖然不甘心還是教你吧」是我一個高中老師的名言。只要一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好像要教我們很重要的事情了。(p.33,34)
:論文不能抒發自己的感覺嗎?
:論文基本上只能有事實和意見。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寫事實和意見,要比寫自己的感覺簡單多了。小時候在滑雪場的廁所,瞥見眼前有隻大熊的驚愕、恐懼和悲慘;得知初戀情人和班上同學交往時的震驚、屈辱、無奈,和嫉妒相互交織,那一種泫然欲泣的感覺。如果你能把這些感覺好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那很適合當作家。
:我瞭解你的意思,但不要都舉不好的例子可以嗎?
:我說啊,寫感覺要困難多了。所以論文是非常簡單的文章。證據在哪呢?文筆很差的大學老師,論文卻寫個不停,這就是證據。
:原來如此,感覺好像我寫起來也很容易。
:哼哼。那是你的錯覺。(p.35,36)
好啦,搞不好你一點也不覺得這些對話有什麼好玩的,不過它們真的滿合我的胃口。而且,就算把對話體的品味討論放一邊,光看內容,《論文教室》也是非常紮實解具體的論說文寫作教科書。裡面介紹的基本概念和實作技術,不只在學術論文用得上,一般的報告、演講稿、社會評論文章和筆戰也都用得上。
拯救論說文
先前對話裡,書裡扮演教授的角色抱怨日本的教育沒教論說文,給大學教授造成困擾。其實台灣也一樣,不時就會聽到教授們抱怨學生寫作能力很差、搞不清楚心得跟報告有什麼差別等等。
或許是因為聽到了教授們的痛苦,自2018年大學學測,大考中心決定加考論說文。本來學生只需要在學測寫一篇作文,現在要寫兩篇(哭哭),「知性」題寫論說文,「情意」題寫抒情文。
被逼著學和教論說文,現在換成有些高中生和高中老師痛苦了。如果你有此困擾,《論文教室》肯定能幫上大忙,因為書中拿來當反面教材的「作文差勁男」的作文寫得絕對不會比你好。
《論文教室》是有系統的論文教學書,至少我能想到的,寫論文要注意的東西,從最基礎到最細節,書裡都有。
像「摘要怎麼寫」、「什麼是論證?論證要怎麼做?」這種基本的東西自然不會缺,就不提了。我讀起來,書裡更有趣的地方在於
- 釐清一些對一般人來說神秘的觀念。例如,怎樣才算是寫出「客觀」的東西?(p.40)、論文的「自由發揮」是什麼意思?有範圍嗎?(p.43)什麼是「問題意識」?怎樣才會長出來?(p.52-65)
- 介紹一些好玩的小技巧。例如發想論點用的「RPG法」(p.116)、「撞球法」(p.120),以及避免「範疇錯誤」的技巧(p.133)。如果大學老師有好好帶你寫東西,這些東西你自然都會練起來,不過你可能沒意識到,它們可以這樣具體列出來介紹。
- 說明了哲學、批判思考和辯論的基礎:論證。如果你想知道怎麼做推論、評估推論,這本書的第六章是相當完整的入門。
- 介紹許多瑣碎但有用的文字技巧。在這本書的第八章,戶田山和久以「語句」為單位說明怎樣寫文章容易讓人懂。
- 讓你親眼看到上述東西可以怎麼讓一篇爛東西變成好文章。這本對話體的教學書,始於「作文差勁男」一篇關於動物權利的文章,隨著「劇情」推進,你可以看見那篇比臉書動態還差的東西如何逐漸修改補充、調整架構,成為結構清楚、論點豐富的文章。
在中文世界,《論文教室》是少數非常完整的論文寫作教學,從搖籃到墳墓一手包辦。論文能力不單單只能用來寫論文,書裡的許多概念和技術都可以直接用在報告、演講和各種吵架上面。換句話說,你不需要有「論文任務」在身,才得看這本書。對於任何想要把事情想得更清楚、表達得更清楚的人,以及想要閱讀好笑對話的人來說,這本書應該都能滿足需求。
*感謝廖英凱教我寫那個強子對撞機的案例。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