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水久三子

面對狀況時,一流人士會這樣問

思考關鍵課題的第一步,必須收集各式各樣的資訊。因此我們必須盡可能聆聽各方面的情報,而獲得情報最佳的方式就是「問問題」。

有效提問的方法,可分為四種類型。為了獲得思考關鍵課題時必要的資訊,基本上會用顧問型提問來問問題。具體而言,就是用對方的未來目標反向回推去確認他的期望、目前的狀況、對哪個地方感到棘手、有什麼困難等。

本來以預測未來為基礎的提問,最重要的反而是易釐清現況。即使有所顧慮,不去挖掘對方過去的失敗,也不可以不正視現況。掌握現況,持續關注目前的行動是否朝向目標發展,引導至未來的詢問技巧,正是採用教練、顧問型詢問法。


氣氛低迷時,用諮商師型詢問法

承接諮詢業務時,有時在現場會遇到,因業績遲遲無法好轉,導致溝通停滯,或士氣低落的情況。在這些案例中,即使用顧問型提問,鼓勵對方「讓我們一起朝向明亮的未來前進吧」,也得不到成效。

因為造成低氣壓的原因,往往是在陷入這種狀況前,已好幾次嘗試改善、解決問題,卻總是做不好,因此精神上不斷受到打擊,最後失去幹勁。

我建議遇到這種場合,可以採取諮商師詢問法,聆聽對方從過去至現在做了些什麼,有什麼感受,抱怨也好、難過也罷,先處理對方情緒上的障礙,讓他將累積至今的鬱悶及不滿一吐為快,再與對方一起思考,在獲得信任後,以顧問型詢問法一起設立目標。

「你們有嘗試改善嗎?一般而言,要這麼做並不容易,實際上怎麼樣?」

「結果因為過程太繁雜,實行起來並不順利。」

「原來如此,這的確不容易。你感覺哪個部分特別辛苦嗎?」

諮商師型詢問法的要點在於先與對方共感,讓話題圓滑地進行下去並取得信任,接著再採用顧問型詢問法:
「那麼,你認為○○這種改善策略怎麼樣?」

像這樣自然地引導出對方的真實想法。

以記者型詢問,深掘真心

問問題時,想要盡量避免的問法,就是記者型及分析型詢問法。

記者型的詢問法,可說和顧問型完全相反。

「為什麼會做不到?」

「為什麼當初會這麼做?」

雖然這樣是處在中立的立場,客觀地觀看結果提出的問題,這種問法很容易觸及對方不想被碰觸的傷口。雖然客觀地闡明事態很重要,但用這種逼問調查的方式提問,對方或許也會擺出強硬的態度:

「我雖然失敗了,但也有苦衷。少自以為是的亂批評了。」

如果目的不是調查,而是切入關鍵課題,並希望導出成果,這種問法就不適合。

分析型的問法就不至於那麼追根究柢。不過這種問法,並非自己也要一起做的感覺,而是用旁觀的角度,確認:「真的辦得到嗎?」也容易變得像是質疑對方。

「未來有可能達成嗎?」

「你今後打算如何改善?」

面對被質疑的壓力,對方也可能防備地回答:

「就算你這麼問我也無法給出確切的方案,畢竟未來有可能會變動,叫我做這些推測沒有任何意義。」

站在中立的立場提出的疑問,雖然會朝向客觀地闡明事實,但只要口氣或用詞稍有偏差,就有可能變成互相責備、轉嫁責任、找替死鬼。

我們都明白,在工作上一個人無法獨立完成大型的專案。想成功,就必須獲得其他人的幫忙,確實掌握現況與期望,才能導出關鍵課題,少走一些冤枉路。

用3×3提問矩陣,不漏接重要訊息



接著,我要向各位介紹關於如何問出重要資訊的技巧。

問問題其實相當深奧。同樣給你五分鐘,會因問的方式不同,有人只能確認三項重要訊息,有人卻能確認十項資訊,甚至聽到額外的反饋。當然,這不可能速成,但在反問時,有一套方式可以套用,等上手後,可以再視情況靈活運用。

首先要釐清對象。思考關鍵課題之前,一定要探詢對象的現狀、期望及遭遇的阻礙。詢問時,著重在要問這三種之中的哪一種、對方會講什麼,這一點相當重要。

在提問之前,對現狀、問題的印象,某種程度上都很類似,但對於期望,卻可能會得到各種不同的回答,有時也會得不到任何回答。由於不曉得對方的期待,就無法做課題設定,因此不可以在此放棄。必須下工夫提問,將問題集中於期望。

同時,若是面對現狀抱有許多不滿的人,有時也用不著詢問現狀。我們能輕易想像,在現狀已經糟糕到一目瞭然的情況,即使詢問現狀,也只會得到諸多抱怨罷了。與其要把時間花在這種地方,還不如將時間用在要以什麼為目標才好,才是有效益的判斷。

分辨是感情、思考還是事實?

所謂的內容,就是針對特定對象所談論的任何事。譬如,當你詢問:「你覺得A怎麼樣?」的時候,得到:「我不太喜歡。」的回答。這是當事人用感情在談論這件事。若用同樣問題詢問,得到的回答是:「問題在於流程。我認為必須改善驗收的關卡。」得到這樣的答案,表示對方是在思考後給出的建議。同時,如果得到的回答是:「實際上什麼都沒做。」表示對方是在談論課客觀的事實。

當事人對於詢問的對象,針對現狀、期望、問題,會以感情、思考、事實的角度回答,只要能掌握這一點提問題的話,對方即使用不同的角度回話,也能妥善彙整手上的資料。
本文摘錄自《關鍵課題思考: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速效達成目標的超精準工作法

作者:清水久三子
譯者:林佑純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