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瑪莉安・麥加蒙(Marion McGovern)

先講最重要的事

如果各位已經是顧問,或已經決定從事這一行,可以略過這一節。還在考慮要不要當顧問的人,就請繼續看下去。我在第一本書《新時代的專業人士》

中詳細討論過開創顧問業務的風險,因此在決定前必須仔細考量以下三個關鍵問題。

首先,你真的具備別人會掏錢的專長嗎?沒人想雇用普通的專家。如果你的能力沒有好到可以號稱精通,那就別提了。儘管如此,不同領域有不同的門檻與經驗要求。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太可能有能力替跨國企業成立專案管理辦公室,但也許可以幫助小公司深入掌握數位媒體策略,因此各位在評估自己的專長時,別忘了思考你可以從專攻那種產業的企業那裡,爭取到什麼類型的工作。

假設你的專長的確有市場,接著必然得問兩個問題:你每年需要賺多少錢?以及需要你的專長的市場,是否大到足以支撐你的生活方式?從事顧問工作究竟需要多少年收入才夠因人而異,要看你的存款、來自其他來源的收入,以及你的支出模式。如果家中只有你在賺錢,每個月又有固定支出,展開收入不穩定的職業生涯會很嚇人。你需要小心安排預算,做出一些關鍵假設,像是你可以達到的收入水準,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爭取到足夠的工作,以及案子與案子之間會有多久的空檔。諷刺的是,新型數位平台可以提供緩衝,不必一下子就獨立執業。例如展開顧問事業時可以順便當Uber司機,或是每週接接跑腿兔的零工,在個人事業進展緩慢的時期賺一點錢。能夠利用數位平台賺取兼職零工的收入,或許是專業獨立工作潮流能夠成長的原因。

另一種可能性是,許多顧問原本已經是資深經理或創業者,後來選擇離開辦公室生涯。對這類人士而言,當顧問主要不是為了收入,而是不和市場脫節。近期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研究稱這樣的人為「偶爾從事獨立工作者」。許多退休的嬰兒潮世代也符合這個定義。他們提早退休離開公司後,依舊想工作,但想當老闆。對這個族群來講,能否賺得足夠的收入不是最主要的考量。

對於需要考量收入的人士來講,有多少市場需求可能比較難事先評估,要跳下去做了之後才知道買方的接受度。你可以設定一段時間(舉例來說,可以試驗3或6個月,看看做不做得起來)。如果先試水溫,儘量要模擬真實情況,這樣得出的結果才有意義。你也可以請在組織裡信任的同事告訴你,他們願意付多少錢取得你提供的服務,協助你了解市場。

Hourly Nerd或Zintro等數位人才網站可以協助你大致了解目前的專案費率,不過喊價制度可能會壓低費用,因為需要工作的顧問也許會低價搶市。以科技領域來講,Fiverr或Upwork的零工價格可能壓得非常低,因為相關網站上的承包商全部來自全球的低薪地區,很難用低價競標的方式跟巴基斯坦或保加利亞的零工工作者搶工作。(的確,我從Fiverr上找到設計書籍網站的程式設計師就來自羅馬尼亞、摩洛哥與英國)。

M平方公司或商業人才集團等專家顧問公司或許是找出自己技能在市場值多少錢的最佳資訊來源,但別忘了,這些公司並不提供新進顧問職涯輔導服務;儘管如此,它們永遠在尋找合格的人才。各位應該有辦法從它們的加入程序來判斷它們對你的背景多感興趣,找出自己有多大的賣點。

最後再提醒一件事:如果在看數位人才平台網站時你覺得很興奮,看起來有很多正合你意的零工工作,別忘了這一類的網站上有大量想找工作的人,買方數量非常多。有的網站甚至會幫買方評分,讓大家知道買方放上專案資訊後,最後是否真的雇人。

本文摘錄自《自由工作的未來:零工經濟趨勢的機會與挑戰


作者:瑪莉安・麥加蒙(Marion McGovern)
譯者:許恬寧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