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積蓄,還幫家人揹債的月光族,幾年間,搖身變成身價超過五千萬元的富婆。她,是怎麼做到的?
#我用菜市場理財法
#從月光族變富媽媽
#國文老師身家暴漲五千萬
#她是怎麼做到的
你以為記得住,其實連支出都列不出來
列出一天的開支後,我繼續回想細節:
十四日的早餐買了什麼?
那天上網買了包巾,運費刷卡了嗎?
月初繳了電話費,一千零多少元?
便利商店買了嬰兒防蚊液,發票呢?
檢查?我做了好幾項檢查。
我直起身體,瞪大眼睛盯著報表,兩手放在椅子扶手上,深吸一口氣。我以為沒問題,實在太天真了。這些費用不可能理得清楚:發票零零落落,日期對不起來,好多項目沒有票據,只能靠記憶──
我坐在椅子上,手托著下巴望向發票,等待回憶清晰起來,除了窗外轟轟的汽車聲,其他都毫無所覺。我不斷敲著指頭,項目列了又刪、刪了又列,十分鐘過去、十五分鐘過去,我不斷在紙上塗塗寫寫。然後,報表列了出來。
一個月用掉半年講師薪水
我困惑地看著桌上的白紙,保險費呢?勞保呢?從來沒有什麼能阻止我找出答案,報表可以不見,但是我的誠實最有韌性。我這輩子沒有任何優點:聰明、冷靜、果斷通通辦不到,除了誠實。也就是說,支出報表不能只列一半,我得把「年度支出」一起排出來才行。
我心中升起一股罪惡感,急著想把支出列完。在寶寶被推回病房前,我已經寫出來了。我放下筆,眼睛盯著報表,然後又慢慢提起筆,潦草地加總合計。
「十三萬六千九百一十四元?」我不可置信地看著數字,而後失神。我停頓了幾乎三分鐘,愣愣地注視報表──我竟然以為事情不會變得更糟,真是錯了,而且錯得離譜。
我一向以為自己花費滿節制的,但誠實列出開支表的當下,我彷彿被朝心臟開了一槍。我頂著椅背,頭向後仰,以為自己會哭出來,終究還是忍住了。
「現在怎麼辦?」我自問。我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撙節開支。先存第一桶金,我酸楚地想著,然後把報表朝垃圾桶扔去。明天我會開始記帳,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
理財的第一步,用記帳累積資本
按照每月帳本、月報表、年度開支報表、來年支出目標表、支出監控表等五個表格,我建立了記帳流程。這套「預算監視系統」,幫我評估每月花費、控制開支。
實行之後,效果非常驚人。記帳後第二年,我家全年總支出降低20%;第三年,全家總支出再降低25%。也就是說,經過兩年,我的家庭總支出整整降低45%!如果以減肥來比喻,我整整瘦掉了半個自己!WOW!
請注意,我在2006年與2007年連生了兩個孩子,但是三年內,我的家庭年度總支出卻降低45%。
我個人認為,帳本隨手能摸(Touch)、隨手能看,這點很關鍵。雖然在記帳APP盛行的年代,我的記帳太土法煉鋼,但帳本一本本豎立在桌前、床頭與電話邊,一頁頁變厚、變沉,就視覺與觸覺而言,會感覺(Feel)自己隨時有「進步」、有「努力」、有「成就感」。即使是小小的(Small)進步、小小的努力都會即刻可視。
「維密超模報表」上的每個數字、項目都很明確,我知道目標在哪裡,終點線有多遠。
我每天都會取得勝利,每個月都會遵循固定流程──記帳、謄錄、檢討、填入支出監控表(Path)、最終建立「年支出監控表」。
這個過程,就是行為心理學專家所說的:
1.改變會碰到的東西。(Touch)
2.隨時隨地讓自己感覺有進展。(Feel)
3.改變小而清楚。(Small)
4.營造路徑。(Path)
我遵循P.S.F.T,於是「碰」!驚喜出現了。
不少人看到這裡可能想:需要那麼累嗎?需要那麼囉嗦嗎?要這麼「舉轎」(台語)?
絕對需要。累積資本是理財前要蹲的第一個馬步,沒有人能在不知道自己一年花多少錢的狀態下,宣布財務自由。
有些人覺得看網路銀行的流水帳就好,系統會自動記錄。好吧,現在就來看銀行卡「收支明細」檢查:
「支出」是支出到哪裡?「存入」是誰存入的?這個月,吃飯花了多少?交通花了多少?買衣服總共多少?看網路銀行的流水帳,其實一點都沒有效。
記帳目的不在記錄而在指導,指導未來能刪什麼項目、減什麼支出,並察覺自己的大筆開銷。分門別類,非常重要;隨手可見,更為重要。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