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致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社會亦出現不少要求改革的呼聲,期望生活素質優化、制度也應創新。但傳統商業模式強調效益,往往忽略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非牟利組織專注協助弱勢群體,又過於依賴官方經濟補助,無法自給自足。社會企業正是兩者的結合,如何借助社企發展兼顧解決社會問題、獲利及創造社會價值,值得各方思考。
社會企業分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前者由政府資助非牟利組織,協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自力更生;後者由民間自己營運,自負盈虧,販賣商品和提供服務與一般企業競爭,只是在營運過程中肩負起更多社會責任。
本澳社企發展較慢,香港社企數目突破四百五十家,台灣社企亦不下一千家,澳門寥寥可數。公衆對社企概念陌生,誤以為是接受政府補助的福利機構所營運的企業。加上本澳長期低失業率,有多少人願意投身社企?面對租金高、人工貴,加上市道欠佳,一般企業都思忖如何活下去,怎有餘力做社會服務?
近年有社福機構和非牟利組織成立數家社企,雖經營困難,但社會認受性和服務質素逐步提升。當局早前開展兩期《殘疾人士就業發展資助計劃》,資助非營利性質社會服務社團為殘疾人士開辦和經營社會企業,協助殘疾人士就業。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具體執行沒有落地配套,導致申請個案屈指可數。另外,非牟利機構對經營生意缺乏經驗,且提供的服務和產品容易在市場找到,即使成功申請經營亦是捉襟見肘。與此同時,社會上出現不少保育本土文化、本土傳統產業和店舖的聲音,能否用社企的營運模式凝聚這一群人,用創新思維守護本地精神食糧和集體回憶?
社企難以孤軍作戰,要成氣候必需政府、學術機構、社團通力合作,共同推動。首先居民要關心自己身處的社區,才會發現社會存在的問題。政府應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居民了解社區、關心社區。其次是人才培養,可邀請外地專家學者或成功社企代表來澳傳授經驗,還可以進入校園、社區,把社企資訊傳給下一代。
再者是政策配套和支援,不僅資金支持,更重要是軟件培育和鼓勵民間自發組織。當局力所能及的是打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營商環境,讓有志之士看到成立社企的希望。社企要成功還得靠創新,不能讓消費者覺得是出於同情而購買,要在市場上確立獨特地位,才可顯示自身價值和魅力,助人自助。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