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多數人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死亡,70歲的時候才下葬,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社會體制給的種種限制,導致我們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時候你再限制自己的意志,那麼憂鬱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文:武敬凱 Jing Wu

面對不愛的工作,我到底該不該離職?

我們先來講講,大部分人不願意離職的原因;再來聊一聊,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勝任這份工作。

容我舉個例子,就讀大學時,有非常多的學生認為自己選錯科系,對吧?

進入學校後,才發現現實跟想像總有落差,但多數人卻不敢因此而轉學。就如同你現在或許強烈的感知到,自己不適合或不喜歡這份工作,但在行為上,仍然不肯離職。

我個人認為常見的原因有三個:

1. 狀態依賴偏差

這是行為經濟學上的一個詞,意思是人們有保持現狀的傾向。

而我自己的解讀是這樣的,即便人們意識到自己做了錯誤抉擇,但只要這個錯誤不足以在當下,立即對你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人們就會傾向以「好像也沒差」來維持現狀。

原因很簡單,因為「改變」需要成本,但「抱怨」不需要。

2. 認知一致性失調

我們難以做正確的選擇或是改變現況,有很大一部份是擔心認知一致性失調。

因為人們有保持正確的傾向,又或者說,不喜歡承認自己做錯了。

依照這個傾向來看,假使我們轉換了跑道,其實就是變相的證明自己做錯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往往不願意改變的原因。

3. 對沉沒成本的惋惜

在經濟學上有個概念叫做「沉沒成本」,指的是過去所支付的成本。

而人們往往會因為惋惜沉沒成本,導致不願做出改變。

舉例來說,假設你當初進入這家公司,面試了三關,然後這份工作百家爭鳴,1000人中只取10個,那麼你就會認為,離職對你來說有點「可惜」,從而降低離職的意願,但離職很有可能是你的正確選擇。

倘若這三個人類的傾向對你發揮作用,並持續影響你做決策,那麼你的人生就很有可能得過且過。因為你明明知道什麼是正確答案,卻因為這些外部因素,而選擇放棄走向正途。

也推薦你看一看我之前寫過的,跟職場相關的文章〈你必須用隨時準備離職的態度工作〉。

以上是大部分人不願意離職的原因,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人類的傾向導致的。而為了避免這樣的偏差行為,你或許可以想想,10年之後,你會不會因為這個決定而懊悔?

又或者這麼說,你覺得這樣的狀態,你可否忍受10年?

多數人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死亡,70歲的時候才下葬,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社會體制給的種種限制,導致我們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時候你再限制自己的意志,那麼憂鬱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你如果不理解我在說什麼,你可以試著去搭一次捷運,然後數一下身邊有多少人,接著再數一下有多少人臉上是開心的,你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就如同你說的,常態性的更換工作,確實會造成用人主管觀感不佳。所以你得想像一下,假設你下個工作的用人主管,對你問上一句:「你上一份工作為什麼離職?」你要能有一個足以說服人的理由。如果沒辦法的話,那麼為了往後的發展,只能先緩緩。

接著是關於如何判別自己勝不勝任,這牽扯到太多的細節,例如工作前瞻性,還有你和主管跟同事的相處狀況等等。所以非當事者,我不大能夠輕易的給出建議,

不過有一個方式,或許你能夠參考,你可以拿一張紙、一支筆,把你「離職」和「不離職」的優缺點寫下來。

「書寫」是一個迫使自己理性的好方法,它可以讓你把腦海中網狀的跳躍思考,用線性的方式呈現出來,這麼對比之後,你或許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成功的人有一個共性,就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但凡出現跟自己目標或理念相左的狀況,他們會立即採取行動。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