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自信是一種主觀認定的心理狀態,如果能協助大家建立自信,對於消除迷惘和促發行動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文中想跟大家介紹、非常有效的一個經典方法,是消除內在自我批判的聲音。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曉得自己想做什麼,也不是完全沒有方向,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或對現實狀況無法期待。所以即使隱約有點想法,也還是認為「太困難了」、「我做不到」而猶豫不前。

在這幾年累積的職涯諮詢經驗中發現,前來職涯諮詢的人,通常不會只有「不確定方向」的單一問題。迷惘和卡住的感受,是最終呈現在職涯上的結果,深入談下去後,經常也會浮現其他層面的議題:

想要回應他人期待、家人或另一半不認同自己、對工作過度負責、缺乏自信、容易擔心、覺得自己沒有技能也害怕來不及培養、職場挫折經驗(遭遇霸凌、常被否定、刁難自己或講話難聽的主管或同事)、工作角色不適合自己、工作能力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等。其中,同時伴隨缺乏信心的比例大概三分之一。(根據個人諮詢經驗)

如果你心中的風浪無法停歇,就會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在職涯諮詢領域中,我尤其花心思鑽研內在層面議題的討論。

心被困住的話,內心要重新解開,才能繼續往前邁進。其他人的提醒和建議,我們不是不想理會、也不是不想去做。頭腦雖然知道該做什麼,但就是做不到。就如同我的愛歌──中島美嘉《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裡面的歌詞說到:

「如果明天想要有所改變,就要先改變今天。這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是……」

這時候需要的不是勉強自己前進,不是要逼自己像其他人那樣持續上進,而是需要有人陪你一起解開心中的結。心打開了,生命力就會再次流動、行動就能展開。

對自己沒信心的人通常會有怎麼樣的狀況?我稍微用文字模擬一下這樣的內心獨白:

「太難了、我不行、做不到。」
「那是因為他們都很厲害、我只是個普通人……」
「我只是運氣好。」
「我一定堅持不下去。」

有人認為自己有冒牌者症候群,甚至還會開始懷疑:「我的想法說不定也是錯的,這些只是我的貪心,或許他們才是對的,這可能也不是我真正的感受……」

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開始懷疑,根本就是否定自我的存在,那我們還有什麼可以相信的呢?

即使想要相信某個人、相信任何信仰,但內心深處還是無法完全確信,因為那是我們內心深處的破口。破口沒有縫補,有再多力量湧入也還是會傾洩殆盡。

我完全能夠想像,因為我過去也是這樣。

然而,我們真的那麼不好嗎?還是我們只是習慣忽略別人的肯定、無法收下別人的讚美,每天反覆看著不好的表現、在意那些不滿意我們的人?和沒自信而感到迷惘的朋友們深度對話之後,發現他們當中其實有很多優秀且敬業負責的人。

反而在職場那麼多年,看過太多糟糕透頂的人擁有迷之自信、超級自戀、強勢霸道,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不會反省、自己最棒、都是別人的錯。總是以自己為中心,不管其他人的感受和立場。自己講話難聽、脾氣很差,然後說其他人都是玻璃心。他的想法才是想法、他的時間才是時間。

這種人都可以那麼有自信,憑什麼我們不能有自信?

想建立自信?消除自我批判的聲音
說到底,自信也是一種主觀認定的心理狀態。於是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建立自信的方法。首先用在自己身上有效果之後,也應用在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如果能協助大家建立自信,對於消除迷惘和促發行動有很大的幫助。

方法很多、每個人適合不同方法,認真介紹起來可以講很久,今天文中最後想跟大家介紹、非常有效的一個經典方法:

消除內在自我批判的聲音。
消除內在自我批判的三個步驟:練習覺察內在、中斷評論習慣、改寫批判內容。

  • A. 練習覺察內在

通常大家對於內在負面自我批判的聲音,已經過於習慣而自動化,那些腦中和心中浮現的想法,會立刻原封不動地接收下來,並且無意識地跟隨這些內容不斷蔓延下去。


有一次我請來訪者寫下10個內在批判的內在聲音,他竟然說:「老師,我現在可以寫出100個句子給你,要看嗎?」
  • B. 中斷評論習慣

有些人已經養成看到什麼都會想評價一番的習慣,有的偏向指責外界:「他今天上班的穿著也太沒品味了吧!這麼難看的配色真是傷眼」、「剛剛那個客戶講話也太沒SENSE,八成又是熬資歷上位的廢柴」。

也有的評論偏向內在批判:「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要不然老闆怎麼會找我談話?」、「同事怎麼沒有找我一起吃飯,他們是不是討厭我?」
看到一個人、經歷一件事,就立刻判斷並在心中評價,這樣的習慣一但嚴重也會反噬本人──評價上癮的人也可能會套用相同的方式,評價自己的一舉一動。

如果要消除內在自我批判的傷害,就要中斷這樣的習慣。

  • C. 改寫批判內容

這個步驟非常有效,但據我的經驗單憑自己執行非常困難。簡單來說就是重新拆解內在自我批判的內容,轉化成比較中性的描述。方法操作起來,就像是把偏頗的新聞報導,改寫成中立報導。

曾經有個來訪者跟我說,他覺得自己口才不好、不善交際、沒有朋友。我進一步請他描述客觀事件、也不要加入太多形容詞和結論,他說:「真的很要好的朋友只有兩個,我們幾天就見一次面,但每次聊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就不曉得要聊什麼了。」

聽完之後,我發現他似乎自己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誤會,就和他一起重新改寫了自我批判的內容,還原成上面那樣比較客觀中立的事件描述。讓他原本強烈負面的自我批判,轉換成為比較不含殺傷力的內容。

改寫聽起來非常簡單,但通常本人很難自己改寫,因為已經非常認定心中的這些批判就是事實。如果有熟練的人引導、充分集中談個幾次,建立思考體質和習慣之後,就能產生顯著效果。





Source